畢業(yè)論文---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編制(含外文翻譯)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目 錄</b></p><p><b>  1綜合說明9</b></p><p>  2水土保持方案編制總則12</p><p>  2.1 方案編制的目的意義12</p><p>  2.1.1編制目的12</p><p>  2

2、.1.2編制意義12</p><p>  2.2 指導思想12</p><p>  2.3 編制原則12</p><p>  2.4 編制依據(jù)12</p><p>  2.5水土流失防治的執(zhí)行標準12</p><p>  2.6方案設計深度及設計水平12</p><p><b&

3、gt;  3項目概況13</b></p><p>  3.1 項目基本情況13</p><p>  3.2總平面規(guī)劃布置15</p><p>  3.3工程占地15</p><p>  3.4項目土石方平衡及砂石料來源15</p><p>  3.4.1土石方平衡15</p>&l

4、t;p>  3.4.2砂石料來源16</p><p><b>  4項目區(qū)概況17</b></p><p>  4.1自然環(huán)境概況17</p><p>  4.1.1地形地貌17</p><p>  4.1.3氣象水文17</p><p>  4.2社會經(jīng)濟概況17</p&

5、gt;<p>  4.3土地利用概況18</p><p>  5主體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與評價19</p><p>  5.3主體工程方案水土保持分析評價21</p><p>  5.3.1主體工程施工組織的制約性因素分析21</p><p>  5.4主體工程的分析評價26</p><p>  5

6、.4.1主體工程占地分析與評價26</p><p>  6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及防治分區(qū)29</p><p>  6.1工程占地29</p><p>  6.2責任范圍劃分依據(jù)29</p><p>  6.3防治責任范圍29</p><p>  6.4水土流失防治分區(qū)30</p><p&

7、gt;  6.4.1 防治分區(qū)依據(jù)30</p><p>  6.4.2 防治分區(qū)劃分原則30</p><p>  6.4.3 防治分區(qū)結果30</p><p>  7水土流失預測 31</p><p>  7.1預測范圍及預測單元

8、劃分31</p><p>  7.1.1預測范圍31</p><p>  7.1.2預測單元劃分31</p><p>  7.2預測時段31</p><p>  7.3預測內容與方法31</p><p>  7.3.1預測內容31</p><p>  7.3.2預測方法31<

9、/p><p>  7.4水土流失預測成果32</p><p>  7.4.1擾動原地貌面積預測32</p><p>  7.4.2損壞水土保持設施預測32</p><p>  7.4.3工程挖填土石方量預測32</p><p>  7.4.4水土流失量預測32</p><p>  7.5

10、水土流失危害預測分析33</p><p>  7.6 水土流失預測結論及指導性意見33</p><p>  7.6.1 預測結論33</p><p>  7.6.2 指導性意見34</p><p>  8防治目標及防治措施布設34</p><p>  8.1防治目標34</p><p&g

11、t;  8.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設原則35</p><p>  8.3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體系和總體布局35</p><p>  8.3.1水土保持預防保護措施35</p><p>  8.3.2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措施35</p><p>  8.4防治措施及工程量38</p><p>  8.5 水土保持施工組織

12、設計46</p><p>  8.5.1施工組織設計原則46</p><p>  8.5.2材料供應及苗木來源47</p><p>  8.5.3樹草種、苗木選擇47</p><p>  9 水土保持監(jiān)測48</p><p>  9.1監(jiān)測目的、原則和意義48</p><p>  9

13、.1.1 監(jiān)測的目的48</p><p>  9.2監(jiān)測依據(jù)49</p><p>  9.3 監(jiān)測重點區(qū)域及監(jiān)測內容49</p><p>  9.3.1監(jiān)測的重點區(qū)域49</p><p>  9.3.2監(jiān)測內容49</p><p>  9.4監(jiān)測方法49</p><p>  9.5

14、監(jiān)測點設置51</p><p>  9.6 監(jiān)測時間和頻次51</p><p>  9.7 監(jiān)測設備及設施52</p><p>  9.8 監(jiān)測技術要求及管理53</p><p>  9.9 監(jiān)測成果要求54</p><p>  10投資估算及效益分析55</p><p>  10.

15、1投資估算55</p><p>  10.2防治效益分析55</p><p>  12結論和建議59</p><p><b>  12.1結論59</b></p><p><b>  12.2建議59</b></p><p><b>  參考文獻60&l

16、t;/b></p><p><b>  附錄61</b></p><p>  嘉祥桂花城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編制</p><p>  作者:XXX 指導教師:XXX</p><p>  摘 要:本方案根據(jù)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的自然、社會環(huán)境特點,結合桂花城項目的主體工程設計以及現(xiàn)場勘查和調研獲得的有關資料,按照《開發(fā)

17、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技術規(guī)范》要求,確定本方案設計深度為可行性研究深度,設計水平年為2019年;防治責任范圍20.16 hm2,其中項目建設區(qū)19.80 hm2、直接影響區(qū)0.36hm2;整個防治責任范圍劃分為建筑物群區(qū)、道路廣場區(qū)、景觀綠化區(qū)、施工生產(chǎn)生活區(qū),防治面積分別為5.94hm2、2.53hm2、10.33hm2、1.00hm2;預測本工程施工期擾動原地貌和破壞地表植被面積均19.80 hm2,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總量為6228t,

18、新增水土流失量為5938t。項目共開挖土方76.83萬m3,回填土方64.86萬m3,棄方11.97萬m3,一部分用于項目區(qū)后期綠化覆土,約5.94萬m3。確定水土流失重點區(qū)域為建筑物群驅,重點防治時期為施工期,并采取一般防治和重點防治相結合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體系。旨在使項目區(qū)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原有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治理。</p><p>  關鍵詞: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水土保持方案;水土保持措施</

19、p><p>  The preparatio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plan of </p><p>  Jinghang canal osmanthus city </p><p>  Author:XXX Instructor:XXX </p><p>  Abstract:This schem

20、e according to characteristics of jiaxiang shandong jining city of the natural and social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the major design of osmanthus city project engineering design and on-site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of re

21、levant data,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requirements, determine the design depth for the depth of the feasibility study, design level for

22、2019 years; Prevention responsibilities 2</p><p>  Keywords: Soil and water loss;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plan;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easures</p><p><b&g

23、t;  1綜合說明</b></p><p>  方案針對本項目所在地區(qū)水土流失的特點和主體工程設計狀況,合理布設有效的水土流失綜合防治措施,可以為加強項目水土流失防治提供技術保障,為水行政主管部門的監(jiān)督執(zhí)法和項目的檢查驗收提供依據(jù)。編報的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審批后,設計的水土保持措施將與主體工程同時施工,并先于主體工程驗收,驗收結果作為主體工程竣工驗收的依據(jù)之一。</p><p>

24、;  嘉祥明生置業(yè)桂花城項目位于濟寧市嘉祥縣吉祥路以北,省道338線以南,洪山路以西,盛世花園小區(qū)以東。 </p><p>  項目整體建設用地面積19.80hm2,總建筑面積516750m2。其中住宅面積396420m2。住宅樓分為多層、小高層、高層,容積率2.00,建筑密度25.48%,綠地率36.57%。項目建成后可提供居民住戶3048戶,居住人口9750人,地上停車位207個,地下車位2540個。<

25、/p><p>  本項目占地類型為規(guī)劃建設用地,占地面積19.80hm2(均為永久占地),其中建筑物群區(qū)5.94hm2,道路廣場區(qū)2.53hm2,景觀綠化區(qū)10.33hm2,施工生產(chǎn)生活區(qū)1.00hm2。項目共開挖土方76.83萬m3,回填土方64.86萬m3,棄方11.97萬m3,一部分用于項目區(qū)后期綠化覆土,約5.94萬m3,其余土方交由市政部門處理。</p><p>  本項目估算總投資

26、96667.67萬元,其中土建投資39596萬元。資金來源由嘉祥縣明生置業(yè)有限公司自籌解決。工程施工準備期從2012年12月起,計劃在2018年11月竣工,總工期6年。</p><p>  按照主體設計進度安排,工程施工準備期從2012年12月起,計劃在2018年11月竣工,總工期6年。方案設計水平年取工程建成后的第一年,即2019年。</p><p>  按照《開發(fā)建設項目水土流失防治標

27、準》,本項目防治目標執(zhí)行建設類項目一級防治標準。本項目水土流失防治標準目標值為:擾動土地整治率95%,水土流失總治理度96%,土壤流失控制比1.0,攔渣率95%,林草植被恢復率98%,林草覆蓋率26%。</p><p>  根據(jù)主體工程的相關設計內容,結合現(xiàn)場查勘和工程影響分析,確定本工程</p><p>  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共計20.16hm2,其中項目建設區(qū)19.80hm2(均為永

28、久占地),直接影響區(qū)0.36hm2。</p><p>  按照工程總體布局、施工擾動特點、建設時序、地貌特征以及產(chǎn)生的水土流失影響,將整個防治責任范圍劃分為建筑物群區(qū)、道路廣場區(qū)、景觀綠化區(qū)、施工生產(chǎn)生活區(qū),防治面積分別為5.94hm2、2.53hm2、10.33hm2、1.00hm2。</p><p>  嘉祥明生置業(yè)桂花城項目建設期擾動地表面積為19.80hm2,項目區(qū)在方案服務期內土

29、壤流失總量為6228t,新增土壤流失總量為5938t。其中施工準備及施工期擾動地表新增土壤流失量5107t,臨時堆土流失量498t,自然恢復期新增流失量333t。</p><p>  本項目監(jiān)測時段為2013年5月至2019年11月,共計79個月。針對項目建設區(qū)水土流失重點區(qū)域和重點時段(施工期及施工準備期)進行重點監(jiān)測。</p><p>  本項目水土保持措施估算總投資619.41萬元,

30、其中,工程措施196.27萬元,植物措施41.82萬元,臨時措施160.39萬元,獨立費用126.97萬元,基本預備費31.53萬元,價差預備費52.55萬元。</p><p>  本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p><p>  2水土保持方案編制總則</p><p>  2.1 方案編制的目的意義</p><p><b>  2.1

31、.1編制目的</b></p><p>  通過水土保持方案的實施,使新增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項目區(qū)原有的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治理。根據(jù)本工程的特點和工程所在區(qū)域的自然地理狀況,在充分保護和合理利用當?shù)厮临Y源的前提下,保障工程的運行安全,減輕工程建設過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對項目區(qū)周邊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p><p><b>  2.1.2編制意義</b>&l

32、t;/p><p>  編制本方案對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具有重要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⑴方案提出了科學合理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和減少項目區(qū)水土流失。⑵保護和改善當?shù)厣鷳B(tài)環(huán)境。⑶方案將工程的水土保持投資納入主體工程投入,為“三同時”制度的全面落實奠定了經(jīng)濟基礎。</p><p><b>  2.2 指導思想</b></p><p>  全面貫徹《

33、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實施條例》等文件精神,堅持“預防為主、保護優(yōu)先、全面規(guī)劃、綜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點、科學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針,建立一個與主體工程相銜接、功能完善、效果顯著、科學合理、經(jīng)濟可行的水土流失防治體系,解決好開發(fā)建設活動與環(huán)境保護的關系,同時保障工程建設的安全運行,更好地發(fā)揮工程項目的經(jīng)濟效益、社會效益。</p><p><b>  2.3 編制原則&

34、lt;/b></p><p>  (1) 堅持重點突出和綜合防治相結合的原則。</p><p>  (2)嚴格遵守“誰開發(fā)、誰保護,誰造成水土流失、誰負責治理”的原則。</p><p>  (3)堅持水土保持措施與主體工程相適應原則,力爭做到“三同時”。</p><p><b>  2.4 編制依據(jù)</b><

35、/p><p>  本方案編制依據(jù)為水土保持法(新)、環(huán)境保護法、水土保持法實施條例、開發(fā)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技術規(guī)范、開發(fā)建設項目水土流失防治標準山東省相關法律法規(guī)及技術標準,和主體工程預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山東省水土保持規(guī)劃》、《濟寧水土保持區(qū)劃》、《嘉祥縣統(tǒng)計年鑒》等技術資料。</p><p>  2.5水土流失防治的執(zhí)行標準</p><p>  根據(jù)山東省人民政府199

36、9年3月3日發(fā)布的《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發(fā)布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qū)的通告》,項目區(qū)占地在山東省水土流失“三區(qū)”劃分中屬水土保持重點監(jiān)督區(qū)。根據(jù)此標準,防治目標執(zhí)行建設類項目二級防治標準,但由于本項目為房地產(chǎn)開發(fā)建設項目,本方案在設計上提高防治標準,執(zhí)行建設類項目一級防治標準。</p><p>  2.6方案設計深度及設計水平</p><p>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及《開發(fā)建設項目水

37、土保持方案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本方案設計深度與主體工程設計深度相同,為可行性研究深度。</p><p>  本工程基建期為6年,計劃于2012年12月開工,預計2018年11月完工。設計水平年為主體工程完工后投產(chǎn)之年或后一年,故為2019年。</p><p><b>  3項目概況</b></p><p>  3.1 項目基本情況</p&g

38、t;<p>  地理位置:嘉祥明生置業(yè)桂花城項目位于濟寧市嘉祥縣吉祥路以北,省道 338 線以南,洪山路以西,盛世花園小區(qū)以東。項目地理位置見附圖1。</p><p>  建設規(guī)模:項目整體建設用地面積19.80hm2,總建筑面積516750m2。其中住宅面積396420m2。住宅樓為多層、小高層、高層。,容積率2.00,建筑密度27.48%,綠地率38.57%。項目建成后可提供居民住戶3061戶,

39、居住人口20526人,地上停車位207個,地下車位2540個。</p><p>  建設內容:項目擬建多層、小高層、高層住宅樓,幼兒園、會所、物業(yè)等配套公共建筑,區(qū)內配套及道路,廣場,地下停車庫,區(qū)內綠化、景觀建筑等。</p><p>  建設性質及工期:本項目為新建項目,計劃于2012年12月開工,2018年11月竣工,工期為6年。</p><p>  項目投資及

40、資金籌措:項目總投資為96667.67萬元,其中土建投資39596萬元。建設資金全部由嘉祥縣明生置業(yè)有限公司自籌解決。</p><p>  工程占地:本項目分為建筑物群區(qū)、道路廣場區(qū)、景觀綠化區(qū)和施工生產(chǎn)生活區(qū)四部分,占地面積分別為5.94hm2、2.53hm2、10.33hm2和1.00hm2,共計占地面積為19.80hm2,均為永久占地。</p><p>  占地類型為嘉祥縣規(guī)劃建設用

41、地,拆遷由政府完成,拆遷過程中引發(fā)的水土流失防治責任由拆遷單位負責。</p><p>  土石方工程:本項目共開挖土方76.83多萬m3,回填土方64.86萬m3,棄方11.97萬m3,一部分用于項目區(qū)后期綠化覆土,約5.94萬m3,其余土方交由市政部門處理。</p><p>  嘉祥明生置業(yè)桂花城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及技術標準詳見表3-1、表3-2。</p><p>

42、  表3-1 本項目主要建設內容一覽表</p><p>  表3-2 各地塊規(guī)劃經(jīng)濟技術指標表</p><p>  3.2總平面規(guī)劃布置</p><p>  該項目用地約19.80hm2,新建多層住宅樓13座、小高層21座、高層11座,在建設區(qū)域內合理布置,住宅樓配備儲藏室,以方便樓上各住戶的使用。住宅樓四周建設部分地上停車場,停車場鋪設植草磚,加大綠化效果。小

43、區(qū)在周邊三條城市道路上均設有車行出入口,共有三個車行出路口,并通過入口廣場形成醒目的社區(qū)入口面貌,同時注重各出入口的景觀視線,強調進入片區(qū)的對景處理。主要車行出入口設置在吉祥路,次要車行出入口設置在洪山路及338 省道上。從出入口建設區(qū)內道路連接各停車場,整個小區(qū)在環(huán)境設計上,使住宅、停車場與綠地緊密結合,互為補充,營造一個環(huán)境優(yōu)美、設施齊全的現(xiàn)代化住宅小區(qū)。</p><p><b>  3.3工程占地

44、 </b></p><p>  本項目占地面積共計19.80hm2,均為永久占地。土地類型為嘉祥縣規(guī)劃建設用地,擬建項目占地情況統(tǒng)計表見表3-3。</p><p>  表3-3 本項目占地土地利用類型統(tǒng)計表</p><p>  注:工程占地類型按照《土地利用現(xiàn)狀分類》(GB/T21010-2007)劃分。</p><p>  

45、3.4項目土石方平衡及砂石料來源</p><p>  3.4.1土石方平衡</p><p>  嘉祥明生置業(yè)桂花城項目所在地為平原地貌,地形起伏較小,經(jīng)過主體設計土石方的調配,項目區(qū)挖填土石方基本得到平衡,項目共開挖土方76.83萬m3,回填土方64.86m3,棄方11.97萬m3,一部分用于項目區(qū)后期綠化覆土,約5.94萬m3,其余部分交由市政部門處理。</p><p

46、>  土石方平衡挖填量見表3-4,本項目區(qū)土石方挖填平衡流向見圖3-1。 </p><p>  表3-4 項目區(qū)土石方挖填情況一覽表 單位(萬m3)</p><p>  說明:土石方為自然方,單位:萬m3</p><p>  3.4.2砂石料來源</p><p>  本項目在建設過程中需要大量砂石料

47、,需要的砂石料擬采取向當?shù)卣?guī)料場購買的方式解決,相應的水土流失防治費用計入成本單價,在購貨合同中明確水土流失防治責任由供貨方承擔。</p><p><b>  4項目區(qū)概況</b></p><p><b>  4.1自然環(huán)境概況</b></p><p><b>  4.1.1地形地貌</b><

48、/p><p>  嘉祥縣位于山東省濟寧市西部,東經(jīng)116°06′~116°27′,北緯35°11′~35°38′屬黃河沖積平原。東西寬 22 公里,南北長 47.5 公里,總面積 968 平方公里。全縣地形以平原洼地為主,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平均傾斜坡度為萬分之一。海拔高度一般在35~40米。低點在縣城東南部,海拔高度35米;高點在縣城西北黃垓鄉(xiāng)中部,海拔40米。東南比西北相

49、差5米,東比西相差3~4米。全縣大小山丘多是東北西南走向,呈島狀突出平地,主峰海拔高度一般在80到200米。紙坊鎮(zhèn)與馬集鄉(xiāng)交界處的孟良山絕頂,海拔243.1米,為全縣最高點。</p><p>  地貌按成因類型可分為構造剝蝕丘陵山區(qū)、侵蝕構造山間谷地和沖洪積平原三種類型。前兩種類型主要分布在縣城南部,后一種主要分布在北部、東部、西部及東南部、西南部。</p><p>  項目區(qū)位于濟寧市濟

50、寧市嘉祥縣東北側,現(xiàn)狀為荒草地,地勢平坦,地面標高39.00m左右,以平原地形為主。</p><p>  土壤類型主要為堿土中的鹽堿化草甸沙土,植被主要有旱柳、檸條、沙蒿、花棒、寸草等。</p><p><b>  4.1.3氣象水文</b></p><p>  本區(qū)域水資源主要來自地表水、地下水,水平年一般不缺水。</p>&l

51、t;p>  地表水:嘉祥縣城地表水資源極為豐富,富水量約5.35億m3,占水資源總量的65%。嘉祥縣南連南四湖,北接東平湖,內有梁濟運河、洙趙新河、老趙王河、趙王河、洙水河等干支流共19條河流。趙王河、洙水河自西向東穿越本區(qū)流入南陽湖,京杭運河自北向南流經(jīng)本區(qū)。嘉祥碼頭可停靠百噸駁船。</p><p>  地下水:嘉祥縣境內地下水資源很豐富,特別是賦存于奧陶、寒武系石灰?guī)r中的地下水,資源條件更佳,埋藏淺、水

52、位高、儲量豐富、水質較好。嘉祥石灰?guī)r礦山及其周圍發(fā)育的地層由老到新依次為寒武—奧陶紀張夏組、崮山組、炒米店組、三山子組及馬家溝組,沉積時代由南至北逐漸變新。境內地下水的賦存和分布主要受地層巖性、構造、地貌的控制,氣象、水文因素是補給來源的重要條件。受地層巖性控制,寒武紀地層富水性較小,單位涌水量小于10m3/d,水質較好;奧陶紀地層巖溶裂隙發(fā)育,富水性50~1500 m3/d,水位埋深小。據(jù)含水巖層及其埋藏、形成條件,地下水類型可分為4

53、種,分別是第四系孔隙潛水、第四系孔隙承壓水、寒武系裂隙巖溶自流水及基巖風化裂隙水。</p><p><b>  4.2社會經(jīng)濟概況</b></p><p>  2008年嘉祥縣農(nóng)業(yè)得到健康發(fā)展。全年全縣農(nóng)林牧漁業(yè)總產(chǎn)值405401萬元。農(nóng)業(yè)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種植業(yè)結構得到改善。全年農(nóng)作物總播種面積1898675畝比上年增長3.6 %。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042284畝

54、,增長3.2%;經(jīng)濟作物播種面積856391 畝,增長4.2%。棉花播種面積369315 畝,增長2%,蔬菜播種面積397168畝,增長6.2%。全年完成造林面積2867頃其中經(jīng)濟林2400公頃,本年完成育苗面積380公頃,年末全縣實有林地面積達到17333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28%。漁業(yè)生產(chǎn)保持平穩(wěn)。2008年全縣漁業(yè)養(yǎng)殖面積為617公頃(約合9255畝),水產(chǎn)品總產(chǎn)量3600 噸,總產(chǎn)值4711萬元,與2007年相比,分別增加2.6

55、6%,4.96%和6.37%。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條件進一步改善。年末擁有農(nóng)業(yè)機械總動力76.4萬千瓦,農(nóng)用拖拉機8103輛。農(nóng)業(yè)用電量達到1028萬千瓦小時,比上年增長1.12%。</p><p><b>  4.3土地利用概況</b></p><p>  本項目位于濟寧市嘉祥縣,占地總面積約為19.80hm2(均為永久占地),項目占地中土地利用類型為規(guī)劃建設用地。項目區(qū)土地利

56、用現(xiàn)狀詳見表4-1。</p><p>  表4-1 項目區(qū)占地土地利用類型統(tǒng)計表</p><p>  5主體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與評價</p><p>  主體工程水土保持評價是對主體工程的選址、平面布置、占地類型、施工組織等方面進行分析論證,逐一排除主體工程設計中的水土保持不合理因素,通過優(yōu)化設計和提高水土流失防治標準等手段,避開開發(fā)建設項目立項、建設、運行過程中的

57、水土保持限制。主體工程水土保持評價的目的主要表現(xiàn)在排除主體工程設計中的水土保持不合理因素,對無法避免但可以通過提高防治標準能夠有效控制可能帶來的影響或減少可能發(fā)生的水土流失損失進行補救。</p><p>  5.1 水土保持方案批準的限制因素分析</p><p>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和《關于嚴格開發(fā)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審查審批工作的通知》(水利部 水保[2007]184號)

58、,本項目不存在水土保持限制批準的制約因素,工程建設可行,具體分析詳見表5-1。</p><p>  表5-1 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批準的限制因素分析</p><p>  5.2主體工程選址(線)的制約性分析評價</p><p>  項目占地符合該區(qū)的發(fā)展規(guī)劃,區(qū)域內地形平坦,周邊地形地貌基本一致,因此,主體工程未設比選方案。對主體工程的選址進行水土保持分析,詳見表5

59、-2。</p><p>  表5-2 對主體工程選址(線)的水土保持分析評價</p><p>  由表5-2可知,在項目選址的制約性因素中,不存在嚴格限制因素和普遍要求行為因素。</p><p>  5.3主體工程方案水土保持分析評價</p><p>  5.3.1主體工程施工組織的制約性因素分析</p><p> 

60、 本工程主體施工組織的水土保持分析評價,詳見表5-3。</p><p>  表5-3 對主體工程施工組織的水土保持分析評價</p><p>  由表5-3可知,主體工程施工組織設計中存在1項嚴格限制性行為,本方案將予以臨時措施的完善和補充。</p><p>  5.3.2主體工程施工的制約性因素分析</p><p>  表5-4 對主

61、體工程施工的水土保持分析評價</p><p>  由表5-4可知,主體工程施工中不存在絕對限制因素,存在4項嚴格限制性因素,本方案在方案保障措施中予以補充完善。</p><p>  5.3.3工程管理的制約性因素分析</p><p>  表5-5 對主體工程管理的水土保持分析評價</p><p>  由表5-5可知,主體工程管理中不存在絕

62、對限制因素,存在5項嚴格限制性因素,本方案在方案保障措施中予以補充完善。</p><p>  5.3.4主體工程布局的制約性因素分析</p><p>  表5-6 對工程布局的水土保持分析評價</p><p>  由表5-6可知,主體工程布局均符合要求。</p><p>  5.3.5土石方挖、填、平衡的制約性因素分析</p>

63、<p>  表5-7 對主體工程土石方挖填平衡的水土保持分析評價</p><p>  由表5-7可知,主體工程土石方挖填平衡中存在1項嚴格限制性因素,本方案在方案保障措施中予以補充完善。</p><p>  綜上所述,本方案從工程選址及總體布局、施工組織設計、主體工程施工、工程管理、工程布局、土石方挖填平衡等方案分析,不存在絕對限制因素和普遍要求因素,但在臨時防護、水保監(jiān)理、

64、水保監(jiān)測等方面存在11項嚴格限制性因素,通過本方案設計的新增防護措施,提高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水平,能夠減輕或降低嚴格限制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危害。</p><p>  5.4主體工程的分析評價</p><p>  5.4.1主體工程占地分析與評價</p><p>  項目占地符合該區(qū)的發(fā)展規(guī)劃,項目區(qū)內水、電等供應有保障,該項目附近無文物古跡、生態(tài)脆弱帶等,對環(huán)境和生

65、態(tài)無危害,故本項目選址是合理的。</p><p>  5.4.2主體工程土石方平衡分析與評價</p><p>  本項目所處區(qū)域地形平坦,經(jīng)過主體設計土石方的調配,項目區(qū)挖填土石方基本得到平衡,項目共開挖土方76.83萬m3,回填土方64.86萬m3,棄方11.97萬m3,一部分用于項目區(qū)后期綠化覆土,約5.94萬m3,其余的交由市政部門處理。符合水土保持要求。</p>&l

66、t;p>  5.4.3施工組織設計分析與評價</p><p><b>  施工條件分析與評價</b></p><p>  本項目最大程度的減少了施工臨時建設內容,從主體工程角度考慮節(jié)省了施工臨建投資,從水土保持角度看,減少了占地、減少了地表擾動面積,從而減少了項目建設的水土流失影響。</p><p><b>  施工時序分析與評

67、價</b></p><p>  本項目在建設方案中明確提出了合理的時序要求,設計進度以“實際工期”排序,總工期為72個月。</p><p><b>  施工工藝分析與評價</b></p><p>  主體工程設計中充分考慮了土石方平衡利用問題,對土石方回填較大的區(qū)域,通過合理安排施工進度,減少臨時土石方堆放。這些措施使得建設期土壤流

68、失減少,符合水土保持要求。 </p><p>  施工組織上,主體工程設計充分利用現(xiàn)有可利用的施工條件,避免無謂的擴大擾動區(qū)域,符合水土保持的要求。</p><p>  本項目在施工工藝上,采取機械與人工結合的方式,充分考慮了土石方開挖、回填、運輸、平整等施工工藝,并考慮了施工排水等相關工藝,在保障主體工程順利施工的同時,基本能夠滿足水土保持功能的要求。</p><p

69、>  終上所述,主體工程設計的施工時序基本科學合理,工期安排緊湊,棄方處理合理,可降低因人為擾動誘發(fā)水土流失危害,符合水土保持的要求,本方案予以積極地吸收。 </p><p>  5.5 主體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與評價</p><p>  為保障主體工程施工安全,為小區(qū)業(yè)主創(chuàng)造優(yōu)美宜人的生活環(huán)境,該項目主體工程設計中設計了部分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減少工程建設

70、引發(fā)的水土流失,具有一定的水土保持功能。本方案予以積極吸收,并初步統(tǒng)計其工程量。</p><p>  5.5.1納入水土保持投資的工程</p><p><b> ?。?)排水工程</b></p><p>  小區(qū)內部沿道路單側布設排水溝,污水經(jīng)生化處理消毒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網(wǎng),雨水排至市政雨水管網(wǎng)。</p><p>  評

71、價:小區(qū)內設計的排水系統(tǒng)可保證雨水有序排放,避免亂流,從而減少水土流失發(fā)生。</p><p><b> ?。?)綠化措施</b></p><p>  主體方案提出該項目綠化由綠地和綠化景觀組成。小區(qū)內部加大綠化種植面積,構筑完善的綠化系統(tǒng),使綠化系統(tǒng)與周圍建筑物緊密聯(lián)系起來。景觀綠化以自然綠化景觀為主,設置綠地和景觀小品,形成景觀節(jié)點,使整個區(qū)域的綠化形成疏密有致、層

72、次分明、分布合理的綠化體系。</p><p>  評價:綠化措施能夠增加地表入滲,減少地表徑流,增加景觀效果,具有很好的保持水土和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作用。</p><p>  主體工程設計中納入到方案水土保持投資的工程項目、工程量及投資統(tǒng)計詳見表5-8。</p><p>  表5-8 主體工程設計中已有水保功能措施的工程量</p><p> 

73、 5.5.2不納入水土保持投資的工程</p><p>  主體工程設計中已有水保功能的措施還有圍墻工程及路面硬化措施,由于本項目土石方工程量較大,且施工期較長,施工過程中因地面擾動將有可能增加土壤水蝕和風蝕量,在施工現(xiàn)場周圍修建一道1.8m高以上的圍欄,既為施工管理提供了方便,同時也可起到攔擋土壤流失外泄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水土保持功能,但這兩項工程主要為主體工程服務,因此將其列入不納入水土保持投資的工程措施。&l

74、t;/p><p>  5.6 主體工程建設對水土流失的影響分析</p><p>  本項目建設期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因素大體上可以分為兩種,即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自然因素為基礎,人為因素是主導。</p><p>  5.6.1 自然因素</p><p>  項目區(qū)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降雨、地形地貌、地表植被等。項目區(qū)所在區(qū)域為平原區(qū),降雨

75、量相對較大且集中,在侵蝕性降雨條件下,集中的地表徑流匯集后對地表產(chǎn)生較為嚴重的沖刷,地表徑流擾動地表后,使得地表的土壤隨地表徑流而發(fā)生流失,形成“土隨水跑”的現(xiàn)象,加上地表植被被破壞后,地表植被覆蓋降低甚至裸露,原有表土與植被之間的平衡關系失調,表層土抗蝕能力減弱,減小了對地表徑流的攔擋及存蓄,使得地表徑流的流速加快,加重了土壤流失的程度。</p><p>  5.6.2 人為因素</p><

76、p>  人為因素是指在項目建設過程中,由于人的建設活動而使得項目區(qū)地形地貌、地表植被等發(fā)生改變,從而造成或加重水土流失的現(xiàn)象。人為因素對水土流失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階段。</p><p>  第一階段是在施工準備期,“三通一平”工作使大量的土地停止耕作、地表植被覆蓋大大降低,土壤水分下滲存蓄減少,同時伴隨大量土石方的開挖、運移活動,地表擾動嚴重,植被幾乎完全被破壞,裸露的地表水土保持功能明顯減弱,土壤侵蝕強

77、度增強。</p><p>  第二階段是施工期,項目占地范圍內“三通一平”工作完成后,整個地表在絕大部分施工期內處于裸露狀態(tài),再加上施工期排水系統(tǒng)的不完善,地表徑流肆意沖刷施工面和堆放的土石料,新筑的路基或臨時堆放的土石方,因其結構疏松,空隙度大,在雨滴擊打和水流的沖刷下,容易產(chǎn)生水土流失。據(jù)有關部門調查研究,汛期集中而又長期的降雨,使雨水來不及滲透而形成地表徑流,不僅產(chǎn)生深長的侵蝕溝,造成明顯的地表侵蝕,而且徑

78、流攜帶的泥沙會嚴重淤積河道和排水溝等,造成河床和溝底抬高,致使排水不暢,對河道行洪安全造成一定影響。</p><p>  第三階段是自然恢復期,自然恢復期是建設項目擾動區(qū)域在不采取措施的情況下,自然恢復到原有水土保持土壤侵蝕基準的過程和時間段,在山東省一般為2年。此時項目基本建成,大部分已硬化,地表土壤侵蝕強度較施工期有了明顯下降,但地表的徑流不能下滲,導致對周邊區(qū)域的沖刷程度增加。但此時仍存在裸露地表,特別是林

79、草植被剛剛栽植,不能完全覆蓋裸露的地表,林草植被措施還不能發(fā)揮應有的防護作用,此時遇侵蝕性降雨等天氣仍將不可避免的產(chǎn)生水土流失。</p><p>  項目可能產(chǎn)生的水土流失影響因素見表5-9。</p><p>  表5-9 工程可能產(chǎn)生水土流失的影響因素一覽表</p><p>  綜上所述,本項目建設涉及面較廣,挖填方量較大,由于人為因素而不可避免地造成對當?shù)厮?/p>

80、保持設施的損壞。因此,整個項目應優(yōu)化施工進度安排,縮短人為加速土壤流失時間;在施工期間要增強臨時性的防護措施,降低加速土壤流失強度,避免對周邊水土資源產(chǎn)生破壞。</p><p>  5.7結論性意見、要求和建議</p><p>  5.7.1結論性意見</p><p>  通過對本工程建設內容、土石方開挖、施工工藝、施工組織等的分析,本方案對主體工程水土保持評價結論

81、如下:</p><p> ?。?)本工程總體布局得當,施工組織設計合理,在滿足工程安全運行的基礎上,可以有效地減少占地和保護水土保持設施的面積。從水土保持角度分析,不存在制約性因素。</p><p> ?。?)主體設計中的施工工藝比較合理,減少了擾動地表面積,降低了因人為施工誘發(fā)水土流失的危害。</p><p> ?。?)項目區(qū)整體布局緊湊、合理,流程簡捷;項目區(qū)內

82、道路采取了部分硬化措施,設置了獨立排水系統(tǒng),充分利用了水資源;主體設計對項目區(qū)臨時排水和臨時防護措施考慮不足,需在本方案中補充完善。</p><p>  5.7.2 要求與建議</p><p>  本工程建設性質為新建,項目的建設符合國家和地方的發(fā)展政策,但由于項目占地較大,影響范圍較廣,為避免工程建設對當?shù)厮亮魇г斐刹焕绊?,使本方案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得到落實,提出以下建議:</

83、p><p> ?。?)在現(xiàn)階段,由于論證角度的不同,主體工程對于施工過程中水土流失的臨時性防護論證較少,尤其是對于施工期臨時堆土、臨時排水、臨時攔擋、防塵措施等缺乏設計,方案應在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中予以補充。</p><p> ?。?)建議進一步優(yōu)化施工組織設計,完善施工工藝,加強施工過程中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注意避開大雨和大風天氣施工。同時,施工單位應嚴格按照方案提出的施工管理要求進行施工,防

84、止隨意擴大施工擾動和影響范圍。</p><p>  (3)主體工程設計的各項工程均應按照相應行業(yè)設計標準、規(guī)范進行了規(guī)劃設計,從地質、水文、資料的運用、設計標準的選取、構筑物的結構形式、材料、穩(wěn)定等方面,均能滿足水土保持的要求。但就整個項目區(qū)的水土流失防治而言,由于行業(yè)差別造成的著眼點不同,主體工程只注重了主體防護,而對造成水土流失的影響方面論述較少,主體工程現(xiàn)有的部分措施不能形成有效防護體系,建立完整、科學、綜

85、合的水土流失防治體系勢在必行。方案應對主體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進行相應的補充設計,使新增水土保持措施與主體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一并納入方案水土保持體系中,形成完整的、科學的水土流失防治體系。</p><p>  6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及防治分區(qū)</p><p><b>  6.1工程占地</b></p><p>  本項目工程占地分

86、為永久占地及施工臨時占地。本工程總占地面積19.80hm2,其中永久占地19.80hm2,無臨時占地,占地類型主要為草地和耕地。</p><p>  6.2責任范圍劃分依據(jù)</p><p> ?、彭椖拷ㄔO區(qū)主要指工程建設直接造成損壞和擾動的區(qū)域,指建設單位的征地范圍、借地范圍和土地使用管理范圍等。</p><p>  項目區(qū)包括建筑物群區(qū)、道路廣場區(qū)、景觀綠化區(qū)和施

87、工生產(chǎn)生活區(qū)四部分,面積分別為5.94hm²、2.53hm²、10.33hm²和1.00hm²,建設區(qū)面積共計19.80hm²。</p><p> ?、浦苯佑绊憛^(qū)是指項目建設區(qū)以外由于開發(fā)建設活動可能產(chǎn)生水土流失及其直接影響的范圍,是建設單位應該負責防治的區(qū)域。</p><p>  為了避免重復計算各分項工程區(qū)的直接影響區(qū),本項目直接影響區(qū)

88、直接取項目區(qū)周邊2m范圍,不再單獨計列,直接影響區(qū)面積為0.36hm2。</p><p><b>  6.3防治責任范圍</b></p><p>  本項目建設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共計19.80hm²,其中項目建設區(qū)19.80hm²(永久占地19.80hm²,無臨時占地),本項目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詳見表6-1。表6-1 水土流失防治責

89、任范圍統(tǒng)計表</p><p>  6.4水土流失防治分區(qū)</p><p>  6.4.1 防治分區(qū)依據(jù)</p><p>  根據(jù)主體工程布局、建設內容、施工擾動特點、建設時序和水土流失特點等因素進行分區(qū)。</p><p>  6.4.2 防治分區(qū)劃分原則</p><p>  1)區(qū)內地形地貌相似、立地條件基本相同。&l

90、t;/p><p>  2)區(qū)內擾動特點和擾動后的地表物質形態(tài)具有同一性。</p><p>  3)區(qū)內主體工程建設類別、性質、時序和水土流失特點差異性和相似性。</p><p>  4)同主體工程平面布置相近原則。</p><p>  6.4.3 防治分區(qū)結果</p><p>  根據(jù)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內各分項工程布局、

91、主體工程建設時序、造成水土流失的特點以及治理難度的不同等進行分區(qū)。整個項目區(qū)分為4個水土流失防治分區(qū),即建筑物群區(qū)、道路廣場區(qū)、景觀綠化區(qū)和施工生產(chǎn)生活區(qū),建筑物群區(qū)面積5.94hm2,道路廣場區(qū)面積2.53hm2,景觀綠化區(qū)面積10.33hm2,施工生產(chǎn)生活區(qū)面積1.00hm2。</p><p><b>  7水土流失預測</b></p><p>  嘉祥明生置業(yè)桂

92、花城項目在建設過程中由于場地開挖平整、擾動地表等問題,擾動了原地表形態(tài),使原土層結構、地表植被等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降低了表層土壤的抗蝕性,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本方案通過對主體工程設計情況和項目區(qū)自然、社會情況定性分析的基礎上,根據(jù)水土流失防治分區(qū)結果,對項目建設過程中可能產(chǎn)生的水土流失情況進行定量的預測分析,區(qū)分水土流失的易發(fā)時段和主要區(qū)域,并結合主體設計中已有的水土保持措施,確定合理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p><

93、p>  7.1預測范圍及預測單元劃分</p><p><b>  7.1.1預測范圍</b></p><p>  本次水土流失預測范圍為嘉祥明生置業(yè)桂花城項目建設區(qū)范圍,即本工程建設涉及的永久占地。</p><p>  7.1.2預測單元劃分</p><p>  根據(jù)工程建設各分項工程位置及施工特點,結合防治分區(qū)劃

94、分情況,將項目區(qū)劃分為建筑物群區(qū)、道路廣場區(qū)、景觀綠化區(qū)和施工生產(chǎn)生活區(qū)四個預測單元。</p><p><b>  7.2預測時段</b></p><p>  根據(jù)《開發(fā)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技術規(guī)范》(GB50433-2008)中水土流失預測的時段劃分,本工程水土流失預測分為施工準備期、土建施工期、自然恢復期階段。</p><p>  根據(jù)主體工程

95、設計施工時間安排,確定本項目水土流失預測現(xiàn)狀年為2013年,施工準備及施工期為2012年12月~2018年11月,自然恢復期按照山東省擾動地表自然恢復水土保持功能的情況取為2年。</p><p>  本項目預測時段的確定過程中,如遇到實際建設(運行)時段不滿一年的情況,則按施工進度安排,結合該實際時段是否所處水土流失易發(fā)的季節(jié),以最不利條件考慮。</p><p>  7.3預測內容與方法&

96、lt;/p><p><b>  7.3.1預測內容</b></p><p>  本項目建設區(qū)水土流失預測內容包括項目建設擾動地表面積及損壞水土保持設施面積,棄土量、臨時堆土土壤流失量、土壤流失總量和土壤流失新增量等內容。</p><p><b>  7.3.2預測方法</b></p><p>  預測方

97、法主要有實地調查法和經(jīng)驗公式計算法等。</p><p><b>  (1)實地調查法</b></p><p>  實地調查法主要應用于建設區(qū)占地土地利用類型調查統(tǒng)計、水土保持設施面積調查統(tǒng)計、建設區(qū)土壤流失量本底值的確定等方面。</p><p> ?。?)經(jīng)驗公式計算法</p><p>  經(jīng)驗公式應用于根據(jù)水土流失面積

98、、侵蝕模數(shù)及流失預測時段計算水土流失量。采取經(jīng)驗公式時,根據(jù)土壤侵蝕面積和土壤侵蝕模數(shù)隨時段的變化而變化,增加量為后期土壤流失量減前期土壤流失量。</p><p>  本方案應用的主要經(jīng)驗公式為:</p><p>  式中: —擾動地表土壤流失量,t;</p><p>  —擾動地表新增土壤流失量,t;</p><p>  —預測單元(

99、1,2,3,……n);</p><p>  —預測時段,1,2,3,指施工準備期、施工期和自然恢復期;</p><p>  —第個預測單元的面積,km2;</p><p>  —擾動后不同預測單元不同時段的土壤侵蝕模數(shù),t/(km2·a);</p><p>  —不同預測單元各時段新增土壤侵蝕模數(shù),t/(km2·a);&l

100、t;/p><p>  7.4水土流失預測成果</p><p>  7.4.1擾動原地貌面積預測</p><p>  嘉祥明生置業(yè)桂花城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將對占地地表產(chǎn)生擾動,擾動區(qū)域包括建筑物群區(qū)、道路廣場區(qū)、景觀綠化區(qū)和施工生產(chǎn)生活區(qū)等四個部分,本項目建設期內擾動地面面積共19.80hm2,其中均為永久占地,詳見表7-2。</p><p>  

101、表7-2 項目建設期擾動地表面積預測表</p><p>  7.4.2損壞水土保持設施預測</p><p>  根據(jù)現(xiàn)場查勘和項目區(qū)水土保持現(xiàn)狀,確定本工程建設面積為19.80hm²,工程的擾動面積為19.80hm²,本工程損壞水土保持設施面積共計約6.60hm²。</p><p>  7.4.3工程挖填土石方量預測</p>

102、;<p>  本項目挖填土石方基本得到平衡,項目共開挖土方76.83萬m3,回填土方64.86萬m3,棄方11.97萬m3,一部分用于項目區(qū)后期綠化覆土,約5.94萬m3,其余土方交由市政部門處理。</p><p>  7.4.4水土流失量預測</p><p>  整個方案服務期內可能產(chǎn)生的土壤流失總量為6228t,可能產(chǎn)生的新增土壤流失總量5938t,其中施工準備及施工期擾

103、動地表新增土壤流失量5107t,施工期臨時堆土新增流失量498t,自然恢復期可蝕性地表新增流失量333t。本項目方案服務期內土壤流失預測匯總情況詳見表7-7、表7-8。</p><p>  表7-7 項目區(qū)方案服務期內土壤流失量預測表</p><p>  表7-8 方案服務期內可能產(chǎn)生的土壤流失量分析比較表 單位:t</p><p>  7.5

104、水土流失危害預測分析</p><p>  根據(jù)對主體工程建設過程的水土流失調查和預測,本項目水土流失具有以下特點:</p><p> ?。?)項目分項工程多,擾動類型較多。本項目建設擾動類型主要包括清理地表、場地平整、基坑開挖、土方運移、路基填筑、土方回填、建筑材料運移、混凝土攪拌澆注、建筑物砌筑、車輛碾壓、臨時堆放、工程灌漿等。</p><p> ?。?)擾動地表

105、面積較大,占壓水土保持設施面積較大。項目建設各工程用地全部擾動。</p><p> ?。?)項目建設工期長,新增土壤流失期較長。本工程屬新建建設類項目,在建設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對地表進行擾動,這些水土流失誘發(fā)因素貫穿了項目整個建設過程。</p><p> ?。?)新增土壤流失量較大。從預測結果來分析,本項目預測期間共產(chǎn)生新增土壤流失量5938t,占土壤流失總量的95.34%。</p&g

106、t;<p> ?。?)從預測結果來看,項目新增水土流失的重點區(qū)域為建筑物群區(qū),是本方案重點水土流失方案區(qū)域;新增水土流失量主要產(chǎn)生在施工準備及施工期擾動地表,施工準備及施工期是本方案重點水土流失防治時段。</p><p>  確定本項目水土流失的重點區(qū)段和時間,明確引發(fā)水土流失的因素,可為下一步有針對性地指導防治方案的設計、防治措施的進度安排及水土保持監(jiān)測點位的布設打下良好的基礎。</p>

107、;<p>  7.6 水土流失預測結論及指導性意見</p><p>  7.6.1 預測結論</p><p> ?。?)擾動地表面積及損壞水土保持設施面積預測結果</p><p>  項目建設期擾動地表面積為19.80hm2,損壞水土保持設施面積6.60hm2。</p><p>  (2)棄土及臨時堆土預測結果</p>

108、;<p>  根據(jù)項目土石方平衡分析結果預測,嘉祥明生置業(yè)桂花城項目在建設期內共開挖土方76.83萬m3,回填土方64.86萬m3,棄方11.97萬m3,一部分用于項目區(qū)后期綠化覆土,約5.94萬m3,其余土方交由市政部門處理。</p><p> ?。?)可能產(chǎn)生的土壤流失量情況</p><p>  項目區(qū)在方案服務期內土壤流失總量為6228t,其中施工準備及施工期擾動地表土

109、壤流失量5346t,臨時堆土流失量498t,自然恢復期土壤流失量384t。方案服務期內新增土壤流失總量為5938t,其中施工準備及施工期擾動地表新增土壤流失量5107t,臨時堆土流失量498t,自然恢復期新增流失量333t。</p><p>  7.6.2 指導性意見</p><p>  本方案針對以上預測結果,提出以下指導性意見。</p><p>  防治措施布設

110、。由于該工程項目區(qū)內土壤侵蝕類型主要為水力侵蝕為主,兼有風蝕。因此,在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布設上,應盡量減少工程區(qū)內的裸露地表面積,加強臨時覆蓋和攔擋措施,并在項目區(qū)內設置臨時排水措施以進行有效的徑流調控,在施工中后期需增加植物措施進行植被覆蓋。</p><p>  優(yōu)化施工組織設計,合理安排施工時序,避開雨季進行土石方工程施工,盡量將施工期安排在非雨季施工;在進行一般土方開挖施工前,應做好場地清理,挖好排除地面水

111、和雨水的排水溝,定位放線后,按施工圖和方案進行挖掘。</p><p> ?。?)防治措施的施工組織設計。首先要求主體工程中基礎施工盡量避開大風日和雨季汛期施工,同時做好臨時堆土的覆蓋和攔擋。</p><p> ?。?)水土保持監(jiān)測點布設。根據(jù)預測結果,該工程建設期水土保持監(jiān)測的重點區(qū)域為建筑物群區(qū)、景觀綠化區(qū)。主要監(jiān)測內容包括臨時堆土土體的變化、項目區(qū)的水土流失影響因子、土壤流失量和植被變

112、化情況等,監(jiān)測重點時段為雨季汛期。</p><p>  綜上所述,為保障本項目的順利實施,盡可能的將項目建設可能引起的水土流失危害控制在最小程度,本方案將根據(jù)項目建設引起水土流失的特點,將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臨時措施有機結合,建立完善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體系,在項目建設及運行過程中進行水土資源的保護,實現(xiàn)社會經(jīng)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p><p>  8防治目標及防治措施布設</p>

113、<p><b>  8.1防治目標</b></p><p>  根據(jù)《開發(fā)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技術規(guī)范》(GB50433-2008)提出的要求,結合本項目工程開發(fā)實際情況,確定本方案編制的總目標為“預防、恢復、治理、改善”四個層面。即預防各分項目建設過程中可能引起的新增水土流失,對造成損壞的水土保持設施盡可能地恢復,難以恢復的則采取必要的治理措施,并通過本方案的實施實現(xiàn)項目區(qū)范圍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