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中脈是眾生脫離苦海的捷徑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p>  打通中脈是眾生脫離苦海的捷徑</p><p>  中脈被藏密稱之為"命脈","道脈"梵語稱作"縛都底",藏語稱作"武瑪","根</p><p>  打瑪","索索瑪",這些名稱都表示中脈的重要性和功能性。比如"命脈"即表示<

2、/p><p>  中脈為一切眾生之命根,這里指其重要性而言的;"大道脈"則代表中脈為成佛之</p><p>  捷徑,這里是指其功能性而言的;"阿縛都帝"是梵語,意為能產(chǎn)生俱生妙慧;"武</p><p>  瑪"是藏密的稱呼,有成就之母的意思;"根打瑪"是藏語對中脈的另一種稱呼,</p

3、><p>  意為能生一切功德智慧,一切由此而生之意。</p><p>  中脈之重要,是因為它是眾生脫離苦海的捷徑,成佛涅磐的唯一路徑。修</p><p>  持密法的第一大成就即是開通中脈。中脈開通后,行者不光是神通具足,而且生</p><p>  死涅磐已無差別,故而《協(xié)巴多杰根本續(xù)》中有偈云:"氣不入中脈者,妄想證</p&

4、gt;<p>  菩提,如若手捻沙,欲得酥油者"。</p><p>  那么怎樣才能算是真正打通中脈呢? 現(xiàn)在將中脈開通之后的一些現(xiàn)像介</p><p>  紹出來,讓大家自己去了解是否開通了中脈。</p><p><b>  一。 力大無窮。</b></p><p>  二。 具備五眼六神

5、通。</p><p>  三。 修者應具備九彩虹影光明體。</p><p>  四。 修者所有之言語,一切均為咒語般有奇效。</p><p>  五。 得十方諸佛之智慧灌頂。</p><p>  六。 對一切經(jīng)論通達而無障礙。</p><p>  七。 通達過去現(xiàn)在未來之三世宿業(yè)智。</p>&

6、lt;p>  八。 中脈開通之后,修者應大悲普周遍塵中脈開通之后剎,無時間空間之限制。</p><p>  九。 具無漏神通。</p><p>  1。不要用功法治病。當然,修行一段時間之后有了一定的治療效果,也是正常</p><p>  的。如果沒有,更應該視為正常。</p><p>  【原理】:人類的絕大多數(shù)疾病是心病。心病既除

7、,大多數(shù)人的身體疾病</p><p>  往往逐漸自愈。既然斬草須除根,不必枝葉動刀,那么,就不必針對一個又一個</p><p>  的疾病去費心地修練了。不過,功法是在潛意識層次修行,是"靈魂深處的覺醒",</p><p>  修行成果反映到身體層面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因此,不要急功近利地去追求療</p><p><

8、;b>  效。</b></p><p>  2。修行中有什么身體感受,不要在意。尤其是千萬不可追求時下正時髦的各種</p><p>  身體覺受,也不要順應身體或心理的需求享受或厭棄某些覺受。</p><p>  【原理】:有沒有所謂覺受并不表明修行境界的高低,相反,注意任何覺</p><p>  受都會使修行僅僅停留在身體

9、階段,耽誤了更深層次的探求。</p><p>  3。應該以認真的態(tài)度去做每一步,哪怕某些步驟看起來沒有意義。并且在本階</p><p>  段,不要隨著自己的意愿修改修行步驟,否則,可能還得從頭再來。</p><p>  【原理】:一年級的課程都是大同小異的,你不必選來選去。另外,如果你</p><p>  不定下心來學完哪怕最次的一年級教

10、程,你恐怕將一直停留在一年級水準。</p><p>  4。如果修行中途被打擾,沒關(guān)系,立即起身去處理一下,找機會再來。沒有什</p><p>  么驚功之說,也不要責備各種干擾因素。</p><p>  【原理】:修行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僅僅是其中的一部分。我們不是出家</p><p>  人,我們更不提倡脫離生活的純粹修行,因為那不現(xiàn)實。

11、因此,修行不該是一種</p><p>  壓力,不該成為生活的對立面。只有修行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它才會長久。事實</p><p>  上,哪怕你只修了一步,也已有了這一步的成就了。</p><p>  5。功法重在修心,因此各步驟中所推薦的姿勢,氣路,意念等都不是死套路,</p><p>  應注意體會其中所暗示的人生意蘊。出於同樣的原因,功

12、法盡管看起來是一種專</p><p>  修的法,最好的修法卻是在曰常生活中不修而修²²悟即是修。當然,拿出一定</p><p>  的時間專修也是必需的,尤其是在初期。</p><p>  【原理】:佛教的基本世界觀里講"萬法唯識",是說萬事萬物只是一種心識</p><p>  通過修練功法可以證到這

13、一點。這是后話。不過,功法的出發(fā)點及其歸宿是徹悟</p><p>  人生的真諦,這也要求修行者不要在技巧之橋上作過多的停留。</p><p><b>  初級功法</b></p><p>  打通中脈第一步 準備</p><p>  1。暫時封閉,確信在靜坐期間無人打擾。</p><p>  

14、2。聲響熟悉,確信不會突然傳來怪聲,確信不會有什么特別的聲音會吸引你的</p><p><b>  注意力。</b></p><p>  3。通風良好,確定周圍的氣息已經(jīng)可以習慣并能逐漸漠視。</p><p>  4。雜事已了,確實沒有必須在靜坐期間去做的事情。</p><p>  5。安全舒適,確信靜坐期間不必擔驚受怕

15、或因衣,食等問題而有不適感。</p><p><b>  【原理】:</b></p><p>  這樣準備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修行。這樣營造外部環(huán)境,其實是在調(diào)整心</p><p>  理狀態(tài),倒不是一定要作出什么嚴格的準備才可以正式開始修練。所以,不可忽</p><p>  視這一步,也不可太認真。我們的人生太緊張,生活

16、環(huán)境給我們的壓力也太大。</p><p>  能夠這樣地準備,不是一件很難得的事情嗎?當修行者這樣準備時,他已從對外</p><p>  物的依戀中解脫出來,開始進行生命內(nèi)求了。是的,讓我們從紙醉金迷,五光十</p><p>  彩的歌舞廳,社交場,從美酒佳人,好馬名車的陶醉中暫時走出來,進入一個僅</p><p>  僅屬于你自己的封閉世界

17、中,體驗一下生命本身吧!</p><p>  打通中脈第二步 入座</p><p>  1。把光線調(diào)整到自感最舒適的狀態(tài)。</p><p>  2。找一個自感最舒適的方向。</p><p>  3。用一種自感最舒適的姿勢在墊子上坐穩(wěn)。</p><p>  4。自我確定一段可以保證坐到底的時間。</p>

18、<p>  5。最后確定一下第一步是不是已做好。</p><p><b>  【原理】:</b></p><p>  這已經(jīng)是開始修練了。試想,我們曾有過多少次機會允許自己這樣舒服?</p><p>  即便夜晚,若非已是萬分疲憊,我們往往難以停下忙碌的身體。然而當你把疲憊</p><p>  的身體扔到床上時

19、,你又把這份疲憊帶到了夢中。讓我們主動地給自己一段放松</p><p>  的時間,留出一個沒有外界感官刺激的時刻,去生命的自身尋找一份舒服的感受</p><p><b>  吧。</b></p><p>  打通中脈第三步 調(diào)身</p><p>  1?;我换紊眢w,把每個部位都調(diào)整到較舒服的狀態(tài)。</p>

20、<p>  2。把坐一會兒可能會不適的部位多活動一下,以保證可以保持較長時間不動。</p><p>  3。確信可以保持不動時,告訴自己正式開始坐禪。</p><p>  4。整個坐禪期間如果身體再次感到不舒服,可以重復這一調(diào)身過程。</p><p>  【原理】: 人類的習慣性趨向是極其頑固的。坐得久了會累這種潛在意識</p><

21、;p>  是靜坐的最大敵人。其實這是心理暗示的惡果。經(jīng)驗曾告訴我們,如果不在意,</p><p>  人常常可以坐很久。所謂修行,最根本的就是改變,調(diào)整這種與生俱來的思維趨</p><p>  向。這一步的目的是提前實現(xiàn)某些習慣性趨向并暗示自己可以坐很久。</p><p>  打通中脈第四步 調(diào)息</p><p>  1。開始注意自己

22、的呼吸,感受吸進呼出時身體的變化。</p><p>  2。更深一層地感受吸進呼出時身體的細微變化。</p><p>  3。感受呼吸的具體部位。</p><p>  4。注意是不是把氣吸進了胸部。</p><p>  5。注意是不是把氣吸進了腹部。</p><p>  6。注意是不是把氣吸進全身后又從全身呼出。<

23、;/p><p>  7。注意全身通透的感覺。</p><p>  【原理】: 呼吸是人類最主要,最永恒的事業(yè)之一。呼吸是生存的基礎(chǔ)。</p><p>  對於常人來說,這是不可停止的第一事務。然而,呼吸是可以減緩乃至在感覺中</p><p>  消失的,這是一個事實。修練一段時間之后即可得到親身體會。那時,因為這人</p><

24、;p>  生第一事務都已平緩乃至無覺了,其他事情也就漸漸地不再令人煩亂了。你將獲</p><p>  得一份平和,寧靜的人生。這也是一種事實。另外,作為人體第一生理現(xiàn)像的呼</p><p>  吸,對它進行的調(diào)整,也就是對全身各器官尤其是內(nèi)臟的調(diào)整。因此,功法從呼</p><p>  吸入手進行修練。更進一步來說,這一步是讓你的思維集中起來去觀察身體的變<

25、;/p><p>  化。因此,這種修練也是思維訓練的前期準備階段。下面將會談到,思維訓練是</p><p><b>  修行的根本功法。</b></p><p>  打通中脈第五步 觀脈</p><p>  1。感受身體內(nèi)部通透空洞的狀態(tài)。這種感受可以認為是一種觀察內(nèi)觀。</p><p>  2。凝

26、神注意,開始進入生命內(nèi)觀階段。</p><p>  3。觀察身體內(nèi)部空洞透明的樣子,烏蒙蒙,白茫茫,朦朦朧朧,混混沌沌。</p><p>  4。在中空的身體中觀察中脈。這是一條似有似無的亮線,從小腹開始往上通往</p><p>  頭頂百會穴(頭頂中央部位),大約有麥桔那樣粗細。它最初只是一種想象,觀察</p><p>  到一定程度之后就

27、可以真的看得見,就像夢中看見光線一樣清楚地看見。</p><p>  5。集中精力觀察這條中脈。</p><p>  【原理】:這一步正式開始進行思維訓練。思維是人類的又一根本特徵。如</p><p>  果說呼吸是人類生理的根本基礎(chǔ),那麼,思維就是人類心理的根本功能。從整體</p><p>  上講,人生是一種感覺。因為有感覺,我們知道自己

28、還活著;因為有感覺,我們</p><p>  分出了自己和世界。 世界是感覺中的世界,自己是感覺中的自己。世界和我們</p><p>  自己只是一份感覺物件而已。如果沒有這種感覺,我們?nèi)绾沃雷约捍嬖?,世?lt;/p><p>  對於我們又有什么意義</p><p>  呢 !因此,從生理上講,人生是一系列感覺的集合。那麼,是什么在進行這

29、種</p><p>  感覺呢?是我們的認識。一切感覺都是認識的手段,是認識的觸角與資訊源。認</p><p>  識才是人生的根本屬性。認識是什么認識,具體表現(xiàn)為人類大腦的思維過程,是</p><p>  人類思維的出發(fā)點與歸宿。大腦的思維以一定的認識論(世界觀)為標準,支配并</p><p>  處理著人類的感覺過程,然后,形成新的認識從

30、而形成各種情緒,表現(xiàn)各種行為。</p><p>  這就是人生的整個過程。由此可見,思維過程是人生的本質(zhì)過程。因此,功法的</p><p>  主要特點就是以思維為目標進行修練。這也就是佛教中的念力修行。當你內(nèi)觀自</p><p>  身時,其實不是在看,是在想,在進行特定的思維。</p><p>  佛教強調(diào)萬法唯識,世事無常。意思是說,萬

31、事萬物都只是一種認識,一</p><p>  個幻覺,是人戴著有色眼鏡所看見的色彩,本質(zhì)上并沒有客觀存在的不變的實物。</p><p>  看透了這些,就是看破了紅塵。因此,佛法中關(guān)於念力(即思維)的修行部分最為</p><p>  詳細,精彩。其中,尤以藏密功法最為具體,實用,可操作性及實效性都非常強。</p><p>  中脈修法是其筑基

32、法要,很值得精修。需要再次強調(diào),這里的觀,是想。所</p><p>  說的各種景像,是一種想象,一種幻覺。不過,從機理上講,平曰里在我們眼前</p><p>  所顯現(xiàn)的各種視覺景像,最終也只不過是大腦思維在大腦皮層的一種演化而已,</p><p>  也是一種幻覺。只不過這種景像的形成,在平曰是受到外界的光線刺激,修行時</p><p>

33、  是通過想象而產(chǎn)生。因此,修練時所看見的脈像,光影等幻象,也是可以像平曰</p><p>  所見一樣的清楚的。當然,這需要相當?shù)墓Ψ虿拍苓_到。這種功夫就是定力。</p><p>  打通中脈第六步 數(shù)息</p><p>  1?,F(xiàn)在,邊觀脈邊呼吸。方法如下:吸氣時從中脈的下面往上看,呼氣時再從上</p><p>  往下看。均勻呼吸,均

34、勻觀察。開始進入中脈呼吸階段。</p><p>  2。持續(xù)進行中脈呼吸并開始查呼吸次數(shù)。一吸一呼算一次。</p><p>  3。持續(xù)數(shù)息,出現(xiàn)錯誤從頭再查,直到可以沒有錯誤地查到一千數(shù)以上。數(shù)息</p><p>  過程中會出現(xiàn)紛亂的思緒或各種感覺,不要管它,一直數(shù)息。</p><p>  4。此時會感到呼吸越來越微弱,越來越緩慢,甚至達

35、到無息狀態(tài),即可不必再</p><p>  查,逐漸進入下一步修練。</p><p>  【原理】:這一步開始練定力。所謂定力,是指心念可以長時間專注於某一</p><p>  心境的能力,即思維對某一過程的專注程度。這是人生品質(zhì)評價的一個重要指標。</p><p>  從世俗生活的角度來看,一切事業(yè)的成功都是專心致志的結(jié)果。從情緒上來看,&

36、lt;/p><p>  當思緒可以集中于一境時,我們處於心平氣和的愉悅狀態(tài)之中,反之,波動,混</p><p>  亂,游移不定的思緒則表現(xiàn)出煩亂,懊惱的心情。另外,用心理學的術(shù)語來講,</p><p>  念力即意志力,定力則具體指意志力的堅強程度。因此,定力的強弱直接反映著</p><p>  人的自控能力的高低。</p>&l

37、t;p>  所謂定力的修練,就是對於生命自控能力的修練。這是一件極為有價值的</p><p>  事情,因為,人類的自控能力正在逐漸減弱。情緒失控,行為錯亂的人越來越多。</p><p>  我們正在成為欲望與情緒的奴隸,社會時尚已深深地操縱了我們。盲從,妄動,</p><p>  放縱,任性,人類正在可怕地喪失自主性。在這個繁雜混亂的時代,為了生命的<

38、/p><p>  快樂與自在,我們急需一份定力。</p><p>  幸運的是定力的修練并不困難。功法提供了一個詳細可行的方案。至此,, </p><p>  在塵世上飄游不定的你的生命(思緒,意志),可以通過數(shù)位的牽引獲得一份暫時</p><p>  的平穩(wěn)與寧靜了。然后,繼續(xù)修練到第七步,不通過數(shù)位,呼吸等外助你也可以</p>

39、<p>  定下心來,感受生命本身了。那時,獲得定力的你,就可以一點點地反省那一縷</p><p>  在定力下變得越來越清晰的思緒,從而認清自我并逐漸走向自我把握,自主自控</p><p><b>  的自在人生。</b></p><p>  打通中脈第七步 入定</p><p>  1。停止數(shù)息之后,隨著

40、呼吸的逐漸減緩,感覺恍恍惚惚,平平靜靜,似已進入</p><p>  深層睡眠,但又較為清楚明白,這已是初步入定了。</p><p>  2。肯定下這種狀態(tài)并體味它,延長它,最后逐漸漠視它。</p><p>  3。不久,當最初確定的時間到了,覺得該收功了,便可以收功。</p><p>  4。睜開眼,輕輕活動一下身體就算收功了。如果想美容,

41、就用手輕擦一下臉,</p><p>  如果有其他好愿望,就想一下它即將實現(xiàn)。</p><p>  5。如果時間允許,只要可以在入定狀態(tài)中保持五分鐘以上,就直接進入入定功</p><p><b>  法的修行。</b></p><p>  【原理】:這里談了初步入定的一些覺受。但這并不是標準。其實不必去</p>

42、;<p>  計較什么是入定。只要能夠做到系心於一境并能用較長的時間保持在這種平和寧</p><p>  靜的心態(tài)之中,定力的修行已經(jīng)獲得成功了。這樣的入定是一種零態(tài),仿佛讓你</p><p>  回到了嬰兒狀態(tài),生命可以從頭開始了。在這種狀態(tài)之中,你的身體得以放松,</p><p>  你的靈魂得到凈化。它把你緊張的情緒松弛下來,讓你忙碌的人生得到休

43、整。這</p><p>  是一個補充生命能量的過程。這更是一個反思自我,調(diào)整心態(tài)的過程。</p><p>  通過入定,你將發(fā)現(xiàn)生命還有某種未曾體味過的內(nèi)在的愉悅。這將讓你不再</p><p>  過於依賴金錢,酒色,娛樂,社交等外在的生存手段,讓你明白可以用一種非常</p><p>  便宜的生命內(nèi)求的方式實現(xiàn)快樂人生。</p>

44、;<p>  另外,入定的狀態(tài),是真正的靜心狀態(tài)。這樣的時刻可以讓你看清自己的</p><p>  欲求與愿望,給自己機會令你理清思路,找到苦惱的根源及其趨向,并在意識的</p><p>  深處進行悄悄地自我調(diào)控。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這是最有效的催眠術(shù),最有力的</p><p>  心理分析,是真正的自由聯(lián)想治療法,最徹底的印痕清新技術(shù)。心理學的歸宿或

45、</p><p><b>  許就在這里。</b></p><p>  第七步中有一個小步驟大體點出了這種技術(shù)的基本思路:"如果想美容,就</p><p>  用手輕擦一下臉,如果有其他好愿望,就想一下它即將實現(xiàn)。"這樣做一下往往</p><p>  會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不過,要想真正有效,恐怕需

46、要相當程度的念力修行</p><p><b>  功底。</b></p><p><b>  中級功法:</b></p><p>  觀心 第一步 準備</p><p>  1.必須通過初級功法的修練,至少可以保證五分鐘的入定。</p><p>  2.暫時放下爭斗的心,

47、修行期間不再怨恨或厭煩什么人、什么事。</p><p>  3.暫時放下算計的心,只當進行了必要的一小段睡眠,不要指望通過修行能獲得</p><p><b>  什么。</b></p><p>  4.暫時放下追求的心,只當無所事事地玩了一會兒,原本不指望成就什么。</p><p><b>  第二步 入座&

48、lt;/b></p><p>  1.盤坐。隨著修行時間的增加,逐漸由自然盤發(fā)展到單盤、雙盤。不必硬坐,只</p><p><b>  待水到渠成。</b></p><p>  2.調(diào)身。坐直,放松,手結(jié)定印,雙目垂簾,舌尖微頂上顎,下頜微微內(nèi)收。</p><p>  3.調(diào)息。參照初級功法,逐漸達到微息乃至無息。

49、</p><p>  4.入定。逐漸入定,達到身不動(想動也動不了)、氣息穩(wěn)(想快也快不了)、</p><p>  思緒平緩明晰(思而不亂)。</p><p><b>  第三步 理心</b></p><p>  1.入定并不是昏沉、迷糊。初步入定之后,思緒依然存在,甚至還會更加心潮如</p><p

50、>  涌。不過,此時的思緒盡管也是如此潮涌而來,卻變得明晰條理。不要控制,靜</p><p><b>  心旁觀。</b></p><p>  2.之后,逐漸理清這些思緒的脈絡,看清楚你在想些什么,想了多少。</p><p>  3.追朔這些思緒的來源,看它們是在何時、從何處產(chǎn)生出來的</p><p>  4.在思

51、緒剛剛產(chǎn)生的時候就發(fā)現(xiàn)它們,然后一直跟蹤觀察,直到它被新的念頭所</p><p><b>  代替。</b></p><p>  5.就這樣理清思緒的來龍去脈,看一個又一個念頭象肥皂泡一樣地產(chǎn)生、消逝,</p><p>  最后又被另外的念頭所代替。</p><p><b>  第四步 通感</b>

52、;</p><p>  1.當靜靜地觀察思緒的生滅時,各種感覺會悄悄地象最初的念頭一樣潮涌而來。</p><p>  2.還會在眼前出現(xiàn)各種光斑。</p><p>  3.還會出現(xiàn)各種極其微弱的聲音。</p><p>  4.或者出現(xiàn)各種莫名其妙的香氣。</p><p>  5.象第三步一樣理清它們的來龍去脈,看它們一

53、個又一個象肥皂泡一樣地產(chǎn)生、</p><p>  消逝,最后又被下一個所代替。</p><p>  6.如此漸漸明白各種感覺都具有共同的特點,它們其實也只是一種思緒而已。</p><p><b>  第五步 一念</b></p><p>  1.用足夠的耐心旁觀各種思緒與感覺,不控制也不強化,漸漸地它們變得越來越<

54、;/p><p><b>  少。</b></p><p>  2.漸漸地只剩一縷若有若無的思緒,它可能是一種感覺、一個光斑或一種聲音、</p><p><b>  一種氣味等等。</b></p><p>  3.漸漸地這一縷思緒也會消逝,仿佛進入一片空白的狀態(tài)。這時,應該明白,這</p>

55、<p>  種空白也是一種思緒。</p><p>  4.就這樣保持在一種有相或無相的專一思緒之中。</p><p><b>  第六步 隨波</b></p><p>  1.當生命在****中成為一縷最后的思緒時,這思緒不僅若有若無,而且還是忽</p><p><b>  來忽去的。</b&

56、gt;</p><p>  2.觀察這種若有若無、忽來忽去的秩序,會發(fā)現(xiàn)那是一個奇妙的旋律,仿佛夜湖</p><p>  上蕩漾著的漪漪微波。</p><p>  3.感受這個旋律并跟蹤它、追隨它。</p><p><b>  第七步 和</b></p><p><b>  諧<

57、/b></p><p>  1.繼續(xù)靜靜地感受、追隨生命深處的那縷旋律,從細微之處注意自身的意愿與它</p><p><b>  的不同之處。</b></p><p>  2.逐漸地發(fā)現(xiàn)自身的意愿正在靠近那縷旋律。</p><p>  3.自己的意愿正在符合自然的旋律。</p><p>  

58、4.自己成為那旋律本身。</p><p>  5.極其細微地感受這個時刻。</p><p>  6.如果有信心,試著探求這是怎樣一個時刻,自己和那旋律背后還有什么。尋找</p><p>  時空背后的時空,觀察觀察背后的觀察。如是進入高級功法的修行之中?;蛘弋?lt;/p><p>  時間已到,慢慢出定。</p><p>

59、<b>  高級功法:</b></p><p><b>  歸真 注意事項:</b></p><p>  1.本功法中的每一步都可以很明顯地得到體驗。因此,如果前一步?jīng)]有很肯定地</p><p>  證驗到,不可接下去修練下一步。</p><p>  2.如果修練本功法出現(xiàn)特異功能,不可暴露,更不

60、可炫耀或妄用。</p><p>  3.本功法不拘泥于姿勢及場合,也不必計較修行時機與方式。</p><p>  4.本功法的歸宿是返回普通生活中去,以大出世的心大入世。一步一步的修練步</p><p><b>  驟就是這樣安排的。</b></p><p>  5.本功法的證研、體會及修行中所得出的獨特結(jié)論,不可與平常

61、人談。</p><p>  6.本功法修成后自己自然會明白,那時可以去找得道者求證,然而,這里預先提</p><p>  醒,最終認定你的是你自己。</p><p>  7.以第一步所列出的標準反復反思、追問、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然后才可以進入高</p><p>  級功法的修行。做不到時不可妄練,以免走火入魔。</p><p

62、><b>  第一步 準備</b></p><p>  1。以接納一切的心態(tài),不帶任何先入之見地進入深層生命的探求之中。出現(xiàn)任</p><p>  何現(xiàn)像,得出任何結(jié)論都泰然處之。</p><p>  2。以大無畏的勇氣進行生命探險,敢於面對新感受,新境界。</p><p>  3。高度的自信,徹底的自立。相信自

63、己完全可以處理好修行中出現(xiàn)的任何問題,</p><p>  決不向任何神靈仙怪求助,也不過多的聽人說三道四。</p><p>  4。徹底放松,完全自然,釋放生命深層的力量。準備傾聽并追隨內(nèi)在生命的固</p><p><b>  有旋律。</b></p><p>  5。博大的胸懷,融合無礙的心。準備同化一切外在的對立,

64、消弭所有內(nèi)在的矛</p><p>  盾。在修練中已沒有敵人,沒有業(yè)障,沒有心魔。</p><p>  6。淡泊平靜的心態(tài),不貪戀良性的境界,,也不拒絕自然而來的不良感受。</p><p><b>  第二步 入座</b></p><p><b>  1。瑜珈坐。</b></p>&

65、lt;p><b>  2。調(diào)身。</b></p><p><b>  3。調(diào)息。</b></p><p><b>  4。入定。</b></p><p><b>  5。觀心。</b></p><p><b>  第三步 洞察</b

66、></p><p>  1。當再次經(jīng)歷了功法的全部過程之后,漸漸進入那個和諧的時刻,自己成為自</p><p>  然的旋律本身,兩者了無區(qū)別。</p><p>  2。觀察這種了無區(qū)別:自己的思緒融合在自然的旋律之中,隨著那旋律在宇宙</p><p>  時空中緩緩地蕩漾:自然的旋律在時空中波洄洋溢,仿佛是自己的思緒在宇宙中</

67、p><p><b>  忽隱忽現(xiàn)。</b></p><p>  3。由體察那個旋律(即自己的思緒)慢慢地轉(zhuǎn)向體察旋律背后的背景。那是一個</p><p>  巨大的黑洞,在那里,仿佛懸掛著茫茫的宇宙太空,又仿佛可看見浩渺的歷史進</p><p><b>  程。</b></p><p

68、>  4。悄悄地,小心地,仔細地洞察這個黑洞。</p><p><b>  第四步 層疊</b></p><p>  1。然后,悄悄地,小心地,慢慢地去看黑洞的背后。</p><p>  2。黑洞的背景還是一個黑洞。</p><p>  3。繼續(xù)探究,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層疊的世界,可以無限地延伸下去,直達無底的深<

69、;/p><p><b>  處。</b></p><p>  4。那麼,是什么在進行這種觀察,探究呢,當自己在這樣進行觀察,探究時,</p><p>  再問:是什么在觀察,探究這種觀察,探究呢?</p><p>  5。如是發(fā)現(xiàn) ,觀察的背后還有觀察,探究的背后還有探究。繼續(xù)內(nèi)省這些所</p><p&

70、gt;  謂的觀察,背景,黑洞,探究等。一層層地下去,進入最深層的生命內(nèi)省之中。</p><p><b>  第五步 ,心物</b></p><p>  1。進一步的內(nèi)省就會發(fā)現(xiàn),所謂的觀察,探究是在那黑洞中進行的。思緒在一</p><p>  個黑洞般的背景中運行。黑洞一樣的時空背景是思緒存在的依據(jù),又是它運行的</p>&l

71、t;p><b>  座標。</b></p><p>  2。同樣又會發(fā)現(xiàn),那黑洞的狀態(tài)及其限度是由觀察它的那縷思緒決定的。思緒</p><p>  仿佛投向太空的目光,它看多遠,宇宙就有多大。因此,游絲一般飄渺的思緒,</p><p>  反過來又是那黑洞一樣的時空背景的依據(jù)與座標。</p><p>  3。深深地

72、體察自心的思緒與物化的時空之間這種互為依據(jù),互為座標的關(guān)系。</p><p>  4。再進一步,當這樣觀察游移的思緒與作為背景的時空時,發(fā)現(xiàn)這種觀察是一種</p><p>  超觀察,它作為一種更深層次的思緒是在一個更廣闊的時空背景中運行的。如此</p><p>  可以一直層疊地探究下去。然而,無論探究得多深,思緒和時空之間一直是互為</p><

73、;p><b>  依據(jù),互為座標的。</b></p><p>  5。於是相信在自心之外確有一個時空背景在那里客觀存在著,不過,這種客觀存</p><p>  在是一種觀察中的存在。有什么樣的觀察,就有什么樣的存在。</p><p><b>  第六步 幻變</b></p><p>  1。

74、通過對思緒及其時空背景的省察,終于醒悟到從認識的角度上講,生命本身</p><p>  及作為生命背景的宇宙都只是一種觀察,是思緒運行的一種軌跡。這縷思緒可以</p><p>  采取其他的運行方式,那時,自心所面對的世界將是另外的樣子。</p><p>  2。開始嘗試改變思緒的運行方式:閉目內(nèi)觀體內(nèi)的空靈,透徹,然后,再次觀</p><p&g

75、t;  想中脈。這次,中脈已變得更加清晰,明亮。</p><p>  3。進一步在中脈兩側(cè)觀想左右兩脈。然后,觀出中脈各輪。如是長時間地觀想</p><p>  三脈七輪,越細越清楚越好。(脈輪圖樣見附件) </p><p>  4。當功法所觀想圖樣已修練到位,得到了肯定的證驗之后,自己選擇一個未曾</p><p>  見過的觀想目標(如佛像

76、,神靈或一朵花,一縷香氣等),以上述方法觀想出來并</p><p>  且達到活靈活現(xiàn),伸手可及的程度。</p><p>  5。當如此虔敬地修持到底達到功德圓滿,觀想中的一切大都可以心想事成或哪</p><p>  怕其中的某一項已得證驗之時,就可以證明生命及宇宙果真只是一種觀察方式而</p><p><b>  已。</b

77、></p><p>  6。如是進一步悄悄地進行幻化實驗,獲得更多的神通變化。</p><p><b>  第七步 任運</b></p><p>  1。在嘗試從思緒中幻變一切之時,注意在實際生活之中觀察,探究身邊的萬事</p><p>  萬物是如何從與生俱來的思緒中演變,幻化而成的。</p>&

78、lt;p>  2。觀察,體會大自然的秩序,從春夏秋冬的季節(jié)變幻之中看出一種人力不及的</p><p><b>  天意。</b></p><p>  3。在生活的背后,從生命的深處尋找那縷神秘的秩序,看清那里存在著的同樣</p><p><b>  一種天意。</b></p><p>  4。

79、這天意其實是一種自然秩序??醋约旱乃季w如何觀察,追蹤這種秩序,然后</p><p>  再次明白這秩序與思緒互為依據(jù),互為背景。</p><p>  5。體會自己的思緒與自然,社會秩序的和諧,同一的關(guān)系。</p><p>  6。坐禪時在想象中感受自身與宇宙的和諧統(tǒng)一,生活中用現(xiàn)實證驗這種關(guān)系。</p><p><b>  7。于是

80、獲得自在。</b></p><p>  中脈開通后的十二種境像</p><p>  1 眼睛清澈明亮,眼神堅定有力,目光像能夠穿透人體,物體一樣。道家所謂" 碧</p><p>  眼方瞳是神仙",指的就是這種修煉者中脈打通后百脈皆通時出現(xiàn)的境像。</p><p>  2 體內(nèi)產(chǎn)生所謂的"內(nèi)華&

81、quot;如同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溫暖四肢百骸。正是"苦盡</p><p><b>  甘來,其樂無窮"。</b></p><p>  3 深層潛能被開發(fā),天魂顯現(xiàn),可真正"溝通宇宙資訊,能量與體內(nèi)氣機交融,從</p><p>  而自然轉(zhuǎn)化自成為自身所需的能量物質(zhì),感應元氣,元光,母音" 。<

82、/p><p>  4 身安神安,對事物反應異常靈敏,心靈精神進入空明清醒境界,進入心如明</p><p>  鏡,纖塵不染的境界。</p><p>  5 心靈深處自然產(chǎn)生出一股強大的內(nèi)在吸引力,使心不外弛,神氣內(nèi)斂,身心</p><p>  自然離相離欲,虛空靜定,無為而為,妙用無窮。</p><p>  6 靜坐

83、時,體內(nèi)產(chǎn)生一種向上的引力(如同有一無形繩索將身體向上牽引),自發(fā)</p><p>  的將頭頂,身體拉直,調(diào)正,自發(fā)無為的調(diào)整身心境界。</p><p>  7 腹腔自動向脊背收縮,出現(xiàn)前腔緊貼后背現(xiàn)像,玄關(guān)自發(fā)產(chǎn)生一種聚散開合</p><p><b>  的虛靈神性。</b></p><p>  8 內(nèi)在氣機綿綿

84、,自運不息,消化吸收功能異常強健,排泄系統(tǒng)異常通暢。放</p><p>  屁極大,小便無一點臊臭味。群陰消盡,通體純陽。</p><p>  9 能夠舍棄"我執(zhí)","法執(zhí)",進入自然無為,靈感境界。終曰心曠神怡,神清氣</p><p>  爽,體內(nèi)散發(fā)著清幽淡雅的芳香。</p><p>  10

85、氣質(zhì)超凡脫俗,光彩照人,出現(xiàn)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的"三</p><p><b>  不思"超然境界。</b></p><p>  11 給人治病手到病除,人至病愈。治愈率非常高,能夠標本同治,治愈后不易</p><p>  復發(fā),甚至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個動作便能深深感染他人, 震撼病痛者的</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