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9/7e109757-ed4a-4c77-b90c-871477c2ec9c/7e109757-ed4a-4c77-b90c-871477c2ec9cpic.jpg)
![水稻衰老和雄性不育突變體生理性狀及基因定位.pdf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9/7e109757-ed4a-4c77-b90c-871477c2ec9c/7e109757-ed4a-4c77-b90c-871477c2ec9c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植物衰老作為植物發(fā)育的最后階段,在植物發(fā)育和對環(huán)境的應答中扮演著許多重要的角色。葉片衰老受生長發(fā)育時期復雜的內外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影響,以一種依賴年齡的方式進行。植物的生殖生長是植物非常重要的發(fā)育過程,同樣受著諸多因素的影響。雄性不育將導致植物不能正常產生后代,受到科學家們的廣泛重視。目前對植物衰老和雄性不育的分子機制已有了一定的認識,但還有很多方面值得進一步探索。本研究利用發(fā)現(xiàn)的一個具有衰老和雄性不育性狀的自然突變體sms1(sene
2、scence and male sterility1),對其與衰老和不育相關生理性狀及其突變基因精細定位研究,主要結論如下:
1.該sms1突變體在苗期三、四葉時葉片開始出現(xiàn)類似于銹病的長斑點,分蘗期突變體較野生型矮、分蘗減少,葉片上長出更多的類病斑,但葉脈正常,抽穗期sms1突變體趨向死亡,在生長條件好的情況下,相對于野生型只有20%左右穗能抽出,只有極少量結實,表現(xiàn)高度不育。實驗結果還表明溫度對突變體的出斑時期沒有明顯
3、影響。
2.在解剖鏡下觀察到sms1突變體的花藥嚴重不育,較野生型花藥發(fā)育弱小且呈深褐色。I2-KI染色法對突變體的花粉進行了染色實驗表明其花粉發(fā)育不良、活力弱?;ㄋ幒腿~片的切片結果表明突變體葉片的病斑及周圍附近細胞、喪失育性的花粉和花藥壁的細胞變形或死亡。掃描電鏡的結果顯示突變體細胞表現(xiàn)出細胞變形,出現(xiàn)“大瘤狀乳突”,排列不規(guī)則。
3.便攜式SPAD-502型葉綠素含量儀測定結果表明,突變體的葉綠素含量較野
4、生型明顯降低;臺盼藍染色實驗結果表明未出現(xiàn)類病斑部位也有藍褐色細胞死亡位點顯示,細胞持續(xù)死亡進而形成更大的類病斑。由此可推斷大量的細胞死亡引起了sms1突變體葉片早衰的發(fā)生與擴展。DAB染色實驗結果表明突變體葉片有明顯的H2O2積累位點,由此可推斷該突變體的細胞死亡(早衰)與氧化暴發(fā)(oxidative burst)有關。
4.遺傳分析結果表明,該突變性狀受一對隱性基因控制。采用粳稻sms1突變體與秈稻珍汕97雜交產生F2
5、代群體作為定位群體,通過圖位克隆法,先將控制該突變性狀的基因(SMS1)定位在水稻第8號染色體的短臂端。然后通過擴大群體,發(fā)展新的分子標記,將該基因精細定位在一個67kb的區(qū)域內,通過生物信息學,初步斷定SMS1基因是一個至今尚未報導過的新基因。
本研究已把控制sms1突變性狀的基因精細定位在水稻第8號染色體的短臂端的67kb的區(qū)域,并對該突變體在生理生化方面的變化作了初步研究,這為成功克隆SMS1基因并揭示該基因的功能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水稻雄性不育突變體的遺傳與定位分析.pdf
- 水稻分子標記體系的構建及水稻雄性不育突變體的基因定位.pdf
- 水稻雄性不育突變體osms7的形態(tài)觀察和基因定位.pdf
- 水稻雄性不育突變體D63和黃葉突變體577ys的遺傳分析和基因定位.pdf
- 擬南芥雄性不育突變體的篩選及相關基因的定位.pdf
- 水稻雄性不育突變體td1的細胞學研究及基因定位.pdf
- 水稻雄性不育突變體Osms18的表形觀察及基因定位的研究.pdf
- 水稻雄性不育突變體OsMS-L的遺傳與定位分析.pdf
- 水稻雄性不育突變體OsMS4的遺傳與定位分析.pdf
- 水稻雄性核不育突變體的表型觀察及基因初步定位.pdf
- 擬南芥雄性不育突變體遺傳分析及相關基因的克隆.pdf
- 水稻雄性不育突變體的細胞學研究及遺傳分析.pdf
- 一個水稻雄性不育突變體XS1的形態(tài)特征和遺傳定位.pdf
- 玉米ms2雄性不育突變體的表型分析與基因定位.pdf
- 水稻雄性不育突變體Osms2和Osms3的遺傳與定位分析.pdf
- 擬南芥轉基因雄性不育突變體DNA甲基化研究.pdf
- 小麥轉化反義PLDγ基因的表達及雄性不育突變體的研究.pdf
- 擬南芥雄性不育突變體ms1142的遺傳定位和功能分析.pdf
- 擬南芥雄性不育突變體tdf1的基因克隆和功能分析.pdf
- 棉花雙隱性核雄性不育系花藥及核輻射突變體雄性不育花藥的細胞學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