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2/24/2/9bf5ea66-0bbc-428f-b68d-78659add15d5/9bf5ea66-0bbc-428f-b68d-78659add15d5pic.jpg)
![電化學氧化結合水吸收去除苯乙烯機理研究.pdf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2/24/2/9bf5ea66-0bbc-428f-b68d-78659add15d5/9bf5ea66-0bbc-428f-b68d-78659add15d5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揮發(fā)性有機物作為主要大氣污染物之一,給人們的生活和健康帶來了嚴重的影響。本文研究的對象是苯乙烯,采用電化學氧化結合水吸收法處理苯乙烯模擬廢氣。
本實驗采用的電化學反應器是圓柱狀玻璃反應器,有效容積250mL(Φ30 mm×300 mm)。電化學反應器是由以鈦為基體二氧化釕為涂層的電極(Φ10mm,作為陽極),以及內壁稱有的不銹鋼網(wǎng)(作為陰極)組成。模擬的廢氣是由氮氣與鼓吹出來的苯乙烯蒸汽組成,充分混合后進入電化學反應器。本文采
2、用水吸收結合電化學氧化法處理苯乙烯廢氣,主要研究了電解質、初始pH等因素對苯乙烯降解的影響,以及苯乙烯氧化后的產(chǎn)物分析。進一步考察了陽極的電化學性能包括極化曲線和循環(huán)伏安曲線對苯乙烯降解的影響,以及苯乙烯在降解的過程中去除機理的研究。
實驗結果表明:分別采用250 mL,濃度為0.5 mol/L的NaCl溶液和Na2SO4溶液為吸收液,電流密度為0.02 A/cm2,苯乙烯進氣濃度1200 mg/L,苯乙烯在酸性環(huán)境下的去除率
3、高于堿性環(huán)境下的去除率,且在氯化鈉溶液里去除率為65.8%明顯高于硫酸鈉溶液里的去除率26.1%;苯乙烯氧化后的產(chǎn)物通過GC,GC-MS分析,推測主要產(chǎn)物可能為苯甲醛、苯甲醇、環(huán)氧苯乙烷以及苯基1,2乙二醇;在掃描電壓0-2V、掃描速率50mV及兩極間距5cm條件下,在0.5 mol/L的Na2SO4溶液里,RuO2/Ti陽極在酸性環(huán)境下析氧電位高于堿性環(huán)境下的析氧電位;在0.5 mol/L的NaCl溶液里,RuO2/Ti陽極在酸性環(huán)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聚苯乙烯模板法制備鋰離子電池材料及電化學性能研究.pdf
- 苯乙烯化學改性醇酸樹脂的機理及工藝優(yōu)化
- 生物滴濾法去除低濃度苯乙烯.pdf
- 電化學氧化法去除水中氨氮的研究.pdf
- 聚丙烯-聚苯乙烯(苯乙烯)原位合金的研究.pdf
- 不同水生植物吸收去除水體氮效果及機理研究.pdf
- 分級氧化尿素還原吸收去除高濃度氮氧化物實驗研究.pdf
- 聚苯乙烯混凝土、工藝及增強機理研究.pdf
- 山奈酚抗氧化機理的電化學及光譜電化學研究.pdf
- 電化學氧化吸收法治理氮氧化物實驗研究.pdf
- 氧化苯乙烯液相催化重排制備苯乙醛.pdf
- 何首烏中二苯乙烯苷的制備及抗氧化機理研究.pdf
- 聚苯乙烯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其在電化學分析中的應用.pdf
- 電化學高級氧化去除水環(huán)境中痕量六六六.pdf
- 鋰電池新型正極材料多硫代聚苯乙烯的制備及其電化學性能研究.pdf
- 電暈放電結合水吸收降解混合氣態(tài)VOCs的研究.pdf
- 04 苯乙烯-sm
- 聚苯乙烯催化溴化合成溴化聚苯乙烯.pdf
- 錳氧化物電化學高效吸附去除重金屬離子的機理研究.pdf
- 電化學氧化技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