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6/16/20/5c310dc9-293b-4877-9a84-fc90832e7746/5c310dc9-293b-4877-9a84-fc90832e7746pic.jpg)
![佛山依云天匯a21地塊地下室結構設計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6/16/20/5c310dc9-293b-4877-9a84-fc90832e7746/5c310dc9-293b-4877-9a84-fc90832e7746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佛山依云天匯A21地塊地下室結構設計</p><p> 摘要:佛山依云天匯A21地塊項目為超高層建筑,本文介紹了其設計的關鍵問題:基坑支護、基礎選型分析及設計、超長地下室無縫結構設計,可以為同類工程的地下室設計提供參考。 </p><p> 關鍵詞:地下室;基礎選型;超長;無縫設計; </p><p> Abstract:This pro
2、ject is Super High-rise Building,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sign of the key questions: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analysis and design of foundation type selection, extra-long basement without temperature joints, can prov
3、ide reference for similar engineering in the basement of design. </p><p> Key words:basement;selection of foundation type;super-long;seamless design </p><p> 中圖分類號:TU31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p>
4、<p><b> 一、 工程概況 </b></p><p> 佛山依云天匯A21地塊位于佛山市南海區(qū)中央商務區(qū),項目主要功能為住宅,建筑用地面積30187m2,總建筑面積162087m2,其中地下建筑面積39146m2,地上建筑面積122941m2。地下2層(局部1層),地上由5棟45層(高度139.2m)的塔樓和1~2層沿街商鋪組成。建筑效果圖見圖1。 </p>
5、;<p> 本工程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抗震措施采用的設防烈度為7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10g,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Ⅱ類場地,特征周期0.40s(取之安評報告)。基本風壓采用100年重現(xiàn)期的風壓,取0.6kN/m2,地面粗糙度類別為C類,屬丙類建筑。 </p><p><b> 圖1建筑全景 </b></p><p>
6、<b> 二、基坑支護方案 </b></p><p> 根據(jù)地質勘察報告,場地巖土按成因類型可分為人工填土、淤泥、淤泥質土、粉砂、細砂、中砂、殘積土、全風化、強風化、中風化和微風化巖。場地基巖埋藏深度變化大,且?guī)r石巖性及風化差異性明顯,巖性縱向及橫向上變化復雜,溶土洞也有發(fā)育。場地內地下水豐富。 </p><p> 業(yè)主出于銷售方面的考慮,南面兩棟塔樓及相關范圍
7、僅設置一層地下室,開挖深度約5.6m;其余為二層地下室,開挖深度約9.4m。因此, 高低層地下室施工期間的安全,成為本基坑支護工程的重點,而其關鍵又在于變形控制及基坑止水。綜合地質、環(huán)境條件及基坑開挖深度,本工程一層地下室范圍采用“噴錨支護”結構,雙排水泥土深層攪拌樁做為止水帷幕。二層地下室范圍采用“旋挖灌注樁+一道(局部二道)預應力錨索”支護結構,采用雙管旋噴樁樁間止水。其優(yōu)點是整體剛度較強,對基坑變形易于控制,變形量較小。一、二層地
8、下室高差處采用四排重力式深層水泥土攪拌樁擋墻進行支護;攪拌樁樁徑550mm,間距為400 mm×400mm,相互咬合150mm,保證截水嚴密,力求基坑降水、開挖時不漏水,不漏砂。 </p><p><b> 三、基礎設計 </b></p><p> 根據(jù)廣東佛山地質工程勘察院提供的《招商地產依云天匯項目A21地塊巖土工程勘察報告》,本工程場地存在以下不良
9、地質作用: </p><p> 1)本場地位于佛山沉降區(qū),基巖巖性種類較多,風化程度差異大,微風化基巖強度變化大,存在破碎帶或斷裂構造?;鶐r的穩(wěn)定性較差。 </p><p> 2)場地內強、中、微風化帶基巖變化復雜,軟硬相間,且溶土洞局部發(fā)育。地基強度的均勻性較差。 </p><p> 3)場地內部分地段發(fā)育雙層的淤泥質土,場地內砂土的液化等級為輕微~中等。屬
10、抗震不利地段。 </p><p> 鑒于以上不利因素,基礎型式的選擇至關重要。 </p><p> 1.塔樓基礎選型及設計 </p><p> 地質資料提示,北部多處鉆至70多米深仍未進入連續(xù)的中、微風化層;中、南部個別鉆孔也無連續(xù)的微風化層,且大部分鉆孔取芯率低,中風化巖呈碎塊狀。本工程為超高層建筑,柱底軸力較大,基礎的選擇,除滿足地基承載力(穩(wěn)定性)和變形
11、要求外,還應滿足對基礎結構的強度、剛度和耐久性的要求。應業(yè)主要求,我們選取了二個方案進行對比分析。 </p><p> 1.1 方案一:剛性樁復合地基筏板基礎 </p><p> 設計思路:該方案是充分利用場地上部的全風化或強風化巖層,通過深層攪拌樁改良淺層不良土質,然后采用旋挖灌注樁進行地基處理,從而形成承載力較高的復合地基。 </p><p> 本工程地下
12、室底板主要位于粉砂或細砂層中(部分為淤泥),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k=120kPa,且其下存在淤泥層。本工程塔樓地基反力≈700kPa,遠大于粉砂或細砂層的承載力,采用大直徑剛性樁復合基礎,能大幅度提高地基承載力。具體做法為:先用Ø500水泥攪拌樁對上部淤泥進行處理,單樁承載力特征值為130kN,樁距600×600mm,樁端穿越淤泥層到達其下的殘積土,樁長約8m,處理后的地基承載力能提高到350kPa。然后
13、施工Ø1000旋挖灌注樁,樁距2.5m×2.5m,持力層為全風化、強風化巖層,樁長約15m。這種組合,能形成承載力為750~800kPa的剛性樁復合地基。筏板2000mm厚,通過0.25m厚的褥墊層支承于剛性復合地基上。如圖2所示。 </p><p> 圖2深層攪拌樁+剛性樁復合地基筏板基礎平面圖 </p><p> 1.2 方案二:大直徑灌注樁基礎 &
14、lt;/p><p> 該方案為常規(guī)樁基礎,樁端持力層為完整的中、微風化巖層,局部為強風化。此方案由于樁端持力層埋藏深度較大,上部荷載大,因此樁長較長且承臺厚度較大,整個基礎的混凝土和鋼筋用量稍大。如圖3所示。 </p><p> 圖3灌注樁基礎平面布置圖 </p><p> 針對上述兩種基礎方案進行經濟分析對比,結果如下表1所示。 </p><
15、p> 基礎方案經濟對比分析表表1 </p><p> 注:上表造價不包措施及稅金等費用。 </p><p> 從上表可以看出,方案二比方案一造價高15%左右。但由于方案一屬于地基處理,樁身需達到設計強度、檢測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工期相對較長,業(yè)主最終選擇了方案二。 </p><p> 經多次對比優(yōu)化后,本工程塔樓采用旋挖鉆孔灌注樁基礎,樁徑
16、為1400,1600mm兩種,樁端持力層為強風化巖~微風化巖。樁施工前,均在每根樁位布置了超前鉆,以更好地了解樁端基巖的強度及完整性,并作為施工樁長的依據(jù)。根據(jù)施工單位提供的施工記錄,本工程的實際有效樁長為37~60m,跟超前鉆的結果比較吻合。 </p><p> 為了減少場地巖性變化大、砂土液化等不利因素造成的影響,采取了以下措施: </p><p> 1)核心筒采用筏形承臺來協(xié)調變
17、形,并根據(jù)上部荷載的情況,采用不同直徑的樁來協(xié)同受力。 </p><p> 2)適當加大承臺的厚度。 </p><p> 3)樁身螺旋箍的加密段穿越液化層。 </p><p> 2.塔樓外基礎選型和設計 </p><p> 塔樓范圍外為純地下室或1~2層的沿街商鋪,上部結構荷載較小。由于地下水位較高,結構自重不能平衡水浮力,需進行抗浮
18、設計。經與灌注樁基礎對比后,最終采用了高強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基礎。通過調整樁的合理布置,既滿足抗壓的要求,又同時滿足抗浮的要求。 </p><p> 本工程管樁樁徑500mm,樁端持力層為強風化巖。單樁豎向抗壓承載力特征值Ra=2000kN,單樁豎向抗拔承載力特征值Rta=450kN,有效樁長約9~25m。 </p><p> 四、超長地下室無縫結構設計 </p><
19、p> 本工程地下室平面形狀為矩形,長262.8m,寬87.1m,屬超長結構??紤]到對建筑使用功能的影響和防水的要求,業(yè)主明確要求不設永久縫。但這個長度遠遠超過《混凝土結構規(guī)范》GB 50010規(guī)定的不設伸縮縫最大間距的限值。超長地下室不分縫,在施工或使用期間有可能產生溫度裂縫或收縮裂縫。但考慮到地下室溫差變化不是很大,最終不設縫。為了防止地下室開裂,保證正常使用,除采取材料措施、施工措施和設置后澆帶后,本工程還采取了如下處理方法
20、: </p><p> 1)采用預應力技術 </p><p> 根據(jù)大量工程實際經驗,首層樓板對溫度變化是最敏感的。本工程地下室頂板室外部分采用框架梁+大板結構(板厚350m)的樓蓋形式。為更好地解決首層樓板因溫度應力引起的開裂,在樓板中沿縱橫兩個方向設置一束構造預應力筋。預應力筋是抗裂用,主要用于減少溫度應力,以保證樓板在使用期間不出現(xiàn)裂縫。預應力筋采用后張有粘結法,預留孔采用鍍鋅波
21、紋扁管,預應力筋設于樓板的半高處,直線型布置,間距1m。預應力筋采用φs15.2高強低松弛鋼鉸線,其抗拉強度標準值fptk=1860MPa。預應力筋的張拉控制應力σcon=0.75fptk=1395MPa。板中預應力筋的張拉工作在后澆帶(利用后澆帶分段施工成連續(xù)預應力線)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的80%后方可進行。這種做法已在多個工程項目中應用,效果較好。 </p><p><b> 2)設置變形凹槽 &l
22、t;/b></p><p> 根據(jù)以往經驗,地下室側壁的開裂一般都是不規(guī)則的。變形凹槽就是利用熱脹冷縮原理,有目的地使裂縫在變形凹槽處產生,以便排水和堵漏修復。本工程在底板、負一層和地下室側壁的中間位置設置了一道1m寬的變形凹槽,如圖4所示。該變形凹槽的設置,能讓混凝土結構較充分地變形,減小結構內的應力。即使開裂,也是有規(guī)律的,即在變形凹槽處,方便修補。 </p><p><
23、b> 五、結語 </b></p><p> 地下室的結構設計,特別是基礎的選型和設計,必須根據(jù)工程的實際情況,綜合經濟性和施工工期,精心設計,不斷優(yōu)化,使項目達到安全經濟、施工便利、節(jié)約工期的目的。 </p><p> 圖4變形凹槽示意圖 </p><p><b> 參考文獻 </b></p><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