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橋梁設計中出現(xiàn)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法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分析橋梁設計中出現(xiàn)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法</p><p>  摘要:我們在橋梁工程設計中,橋梁存在的隱患是十分關鍵的,必須根據(jù)具體的橋梁做具體的工程設計,還應該注意橋梁在建造和使用過程中,一定會受到環(huán)境、有害化學物質的侵蝕,并要承受車輛、風、地震、疲勞、超載、人為因素等外來作用,同時橋梁所采用材料的自身性能也會不斷退化,從而導致結構各部分不同程度的損傷和劣化。 </p><p

2、>  關鍵詞:橋梁設計;問題 ;解決措施 </p><p>  中圖分類號:U442.5+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p><p>  1.橋梁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p><p>  1.1 設計規(guī)范的先天不足 </p><p>  建設過程中的各個方面工作都需要有質量保證體系。其中最首要的即是“行為”的規(guī)范、規(guī)程、指南或標準??偠?/p>

3、言之,要建成一項大型工程,一切工作都要有管理條例,各項工作都必須按規(guī)定執(zhí)行,不能隨心所欲修改或變更,也即在過程中,一切修改和變更都要有文件規(guī)定。這些規(guī)定的選擇是業(yè)主的權限與職責。 </p><p>  1.2 設計中具體細節(jié)注意不夠 </p><p>  具體細節(jié)方面的設計雖然繁瑣,但是保障設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需要設計人員不斷學習和積累經(jīng)驗。如:設計人員應結合橋梁所在地區(qū)的材料實際供應情況進行

4、結構設計。超載現(xiàn)象在我國公路運輸中較為普遍,汽車超載營運,會對橋梁結構長期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因此除了交管部門要加強管理外,設計時也需要對超載帶來的后果進行研究、分析。伸縮縫處空心梁預埋數(shù)量不足、樁基主筋保護層與建筑制圖不一致等諸多問題。 </p><p>  1.3設計人員素質不強,理論基礎不扎實 </p><p>  參與橋梁設計的工作人員不但應具備完善的工程力學知識體系

5、,還須有過硬的設計水平,對于工程設計的全部過程及相關細節(jié)要考慮周全,才能確保設計成果的安全性與可靠性。而實際上,設計人員往往做不到全面的考慮,經(jīng)常出現(xiàn)諸如:過于重視橋梁結構安全,卻沒有忽視了結構體系的耐久性設計,也未考慮對橋梁從工程施工到投入使用的時間段內(nèi)極易出現(xiàn)的人為過錯進行預防性設計;設計結構的整體性不強,冗余度不夠大;結構受力設計分析不合理致使工程局部受力超限;工程材料的設計指標設計不科學,導致混凝土構件橫截面太薄,強度不夠等現(xiàn)象

6、,導致整體工程結構的使用壽命受到影響,橋梁的耐久性不夠。除了設計不能滿足工程規(guī)范外,一些設計人員無法正確認識結構本身的特點,設計經(jīng)驗不足而無法對于結構可能面臨的使用環(huán)境、外在腐蝕、風雪冰凍、地震泥石流、過往車量載重情況以及工程用料本身的老化等因素所造成的影響做出預測。 </p><p>  1.4基礎設計中常見問題分析 </p><p>  常見問題是:橋梁基礎地質鉆探資料缺乏或不滿足設計

7、要求,在中、小型橋梁設計中時常存在。橋梁地基基礎的設計至關重要。地質鉆探資料是橋梁地基基礎設計的重要依據(jù)之一,橋址處應進行工程地質勘察,提供的勘察資料應正確反映地形、地貌、地層結構、影響橋梁穩(wěn)定的不良地質、巖土的物理力學性質及地下水埋藏等詳細情況。橋梁每個墩、臺至少應有一個地質鉆孔,鉆孔深度應在樁尖持力層以下3~5m。沒有工程地質勘測資料的基礎設計,既不能保證橋梁上部構造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又不能付諸施工,達不到施工圖設計深度的要求。為了

8、避免這一問題的發(fā)生,設計人員應該對相關規(guī)范有所了解,并及時與建設方、勘察單位溝通,得到滿足設計要求的地質勘探資料,使橋梁設計滿足承載能力的需要,達到穩(wěn)定、安全、經(jīng)濟,合理的目的。 </p><p>  1.5 橋梁配筋設計不合理 </p><p>  常見問題是:橋墩普通鋼筋混凝土帽梁設計中,帽梁的主拉應力鋼筋(斜筋)的起彎點布置不合理,斜筋間距偏大;橋墩鋼筋布置中,梁支座下的牛腿構造僅配

9、置了主拉應力斜筋,但斜筋未與水平向或豎直鋼筋焊接,形成了“浮筋”;預應力混凝上空心板的懸臂翼緣板長度為1.5m,懸臂翼板的頂層僅配置了橫橋向的主要受力鋼筋,未配置順橋向的縱向分布鋼筋,構造不夠合理;連續(xù)梁中間支承附近的腹板內(nèi)未設縱向加強鋼筋。 </p><p>  1.6橋梁設計環(huán)節(jié)對于橋梁載重能力設計不足 </p><p>  橋梁設計過程中,橋梁載重能力有兩種極限狀態(tài):承載能力與正常使

10、用。前者有兩層涵義,既包括超出橋梁的承載極限之后,結構的整體或者某個部位的穩(wěn)定性就會受到破壞,又指在重復荷載的情況下,橋梁混凝土構件超出疲勞極限而喪失其穩(wěn)定性。當前,有些相關規(guī)范指出在橋梁的設計工作中對重復荷載產(chǎn)生的破壞可以不予考慮,這一點對于橋梁主梁的設計非常有效,但是橋梁的其它部位如果對此也直接忽視的話,對于橋梁的安全性、耐久性而言將產(chǎn)生非常不利的影響。 </p><p>  2.相關問題相應解決措施 <

11、;/p><p>  2.1重視橋梁工程設計人員專業(yè)素質的提高 </p><p>  設計人員的重要性無需贅述,橋梁工程整體設計工程又非常復雜,對于設計人員專業(yè)素質要求也相應比較嚴格。橋梁設計人員除了要有相關力學理論以及設計素質之外,對于工程可能面臨的到各種影響也應當考慮到。相關的單位和部門應當重視對設計人員的培訓與教育,即鼓勵工作人員參與職業(yè)能力的提升活動,并且重視自身責任意識的強化。 <

12、;/p><p>  2.2在設計中從多方面考慮提升橋梁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 </p><p>  橋梁施工以及后期使用期間,不可避免會受到外界自然環(huán)境的侵蝕,更要承受車輛荷載長期考驗,再加上建筑材料本身性能的不斷下降,橋梁結構的某些部位就會出現(xiàn)損傷。要避免這類問題,就須從設計階段進行著手以提升橋梁結構的耐久性,具體可以從以下方面改進:增加混凝土構件保護層的設計厚度,因為正常情況下,混凝土保護層的

13、厚度與混凝土內(nèi)鋼筋被腐蝕的速度是成反比的,所以增加保護層的厚度可以增強混凝土構件的耐久性,延長其使用年限;科學設計所需建材標準,比如高性能環(huán)氧瀝青能夠增強混凝土結構的密實度、耐磨性以及其結構剛度,再如高屈服的帶環(huán)氧涂層的鋼材韌性、耐腐蝕性都比較強;重視結構的防水設計,橋梁應當設置有抗剪拉、防滲透的防水層面,如橋面鋪裝層上面,如伸縮縫部位的排水構造等等。 </p><p>  2.3在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到橋梁使用中的

14、荷載能力 </p><p>  車輛過橋時導致橋梁超載的具體情況并不完全一樣,有些是由于橋梁本身使用年限過長,已經(jīng)處于超齡負載使用期,有些是由于橋梁運營過程中的車流量走出了設計時的承受量;還有可能是車輛所運貨物超出其自身的荷載量。在國內(nèi)橋梁運輸中,前者較少,后兩種相對更多。超載現(xiàn)象會造成橋梁的疲勞損傷,更嚴重會導致橋梁結構的損毀。再加上因此而導致的各種結構內(nèi)部損傷無法修復,會導致即便在正常荷載范圍內(nèi)橋梁運行也無法

15、處于良好狀態(tài),進而造成橋梁安全與耐久性下降。基于此,相關工作人員在橋梁的設計階段就應當充分考慮到這方面的問題,并做出相應的預防性設計。 </p><p>  2.4加強完善橋梁配筋設計 </p><p>  梁的主拉應力區(qū)配置斜筋起彎點的規(guī)定,主要目的是保證斜截面抗彎效應不小于正截面的抗彎效應,所以應嚴格按規(guī)范的規(guī)定執(zhí)行靠近支點的第一排彎起鋼筋頂部的彎折點,簡支梁或連續(xù)梁邊支點心位于支座中

16、心截面處,懸臂梁或連續(xù)梁中間支點應位于橫隔板靠跨徑一側邊緣處,以后各排彎起筋的梁頂部彎折點,應落在前一排彎起鋼筋的梁底部彎折點處或彎折點以內(nèi);主拉應力鋼筋中“浮筋”是禁用的鋼筋形式,由于其兩端未與主筋相焊接,不能形成有效的握裹力及錨同構造,所以也不能形成主抗拉應力的效應,因此彎起鋼筋不得采用浮筋;分布鋼筋的作用,是將荷載分配傳遞給受力鋼筋,分擔混凝土收縮和溫度變化引起的拉應力,固定受力鋼筋的位置,故應按規(guī)范規(guī)定設置分布鋼筋;板內(nèi)應設垂直

17、于主鋼筋的分布鋼筋,分布鋼筋直徑不小于8mm,其間距應不大于200mm,截面面積不宜小于板的截面面積的0.1%,在主鋼筋的彎折處,應布置分布鋼筋。連續(xù)梁中問支承點附近受力較為復雜,支座邊緣常有局部拉應力產(chǎn)生,在腹板和底板中設置間距較密的縱向短鋼筋,有利于防止箱梁局部裂縫的展開,在支點附近剪力較大區(qū)段和預應力混凝上梁錨固區(qū)段,腹板兩側縱向鋼筋截面面積應予增加,縱向鋼筋間距宜為</p><p><b>  

18、3.總結 </b></p><p>  我們在橋梁工程設計中,橋梁存在的隱患是十分關鍵的。所以,橋梁存在的隱患已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要積極借鑒成功的經(jīng)驗和做法,除了加強施工質量管理外,要從橋梁設計理念、結構體系和構造的角度做好防患設計。 </p><p><b>  參考文獻: </b></p><p>  [1] 謝賢.淺談橋

19、梁設計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 科技信息. 2011(19). </p><p>  [2] 陳志亮.淺談橋梁設計存在的問題及相關對策[J]. 科技資訊. 2008(02). </p><p>  [3] 黃靜.淺析公路橋梁設計及應用[J]. 四川建材. 2009(03). </p><p>  [4] 路曉東.橋梁設計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J]. 交通世界(建養(yǎn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