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6/16/21/d31b6f6a-55fc-4945-a763-d40866a48590/d31b6f6a-55fc-4945-a763-d40866a48590pic.jpg)
![pe“爭食”中概股私有化,獲利之路仍遙遠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6/16/21/d31b6f6a-55fc-4945-a763-d40866a48590/d31b6f6a-55fc-4945-a763-d40866a48590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PE“爭食”中概股私有化,獲利之路仍遙遠</p><p> 2013年5月24日,分眾傳媒在納斯達克的最后一個交易日,收盤價定格在了27.42美元每股。 </p><p> 長達8個多月的私有化過程終于結束,這讓分眾傳媒董事長江南春松了一口氣,同樣寬心的還有分眾傳媒背后的PE們,他們仿佛已經(jīng)看到了盆缽滿溢的明天。 </p><p><
2、b> 但他們能如愿嗎? </b></p><p> 近年來,隨著在美中國概念股私有化數(shù)量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PE)在中概股企業(yè)“海歸”途中,扮演著鋪路人的角色。 </p><p> 萬得資訊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6月4日,已有40 家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宣布或完成了私有化。其中20家企業(yè)在私有化進程中有PE參與。 </p><p>
3、; 除了中信資本、光大控股等本土PE,凱雷、霸菱亞洲、紅杉等知名機構亦出現(xiàn)在這些私有化企業(yè)聯(lián)合出資方的成員名單里。 </p><p> “在中概股股價低迷的時候,PE巨頭看到了潛在的獲利機會,先私有化,然后進行包裝在A股或H股上市,這一退一上中出現(xiàn)套利機會。” ChinaVenture投中集團高級分析師馮坡告訴《中國經(jīng)濟周刊》。 </p><p> 但現(xiàn)實是,隨著國內市場不振、股價虛
4、高泡沫被擠壓、IPO實質性暫停……PE們的“爭食”,何時能帶來真金白銀呢? </p><p> PE們“出手”的邏輯 </p><p> 意圖中外市場市盈率差距 </p><p> 中概股是指在海外注冊和上市,但最大控股權(通常為30%以上)或實際控制人直接或間接隸屬于中國內地的民營企業(yè)或個人的公司,其主要上市地是美國、香港和新加坡。 </p>
5、<p> 2010年以來,在接連遭遇做空等作用下,中概股退市數(shù)量不斷增加,遠高于同期新上市數(shù)量。 </p><p> 僅僅今年上半年,已有7家公司宣布或完成了私有化,其中4家已完成,而同期只有蘭亭集勢一家公司赴美IPO。 </p><p> “價值被嚴重低估和生存環(huán)境的惡劣,是促使很多企業(yè)選擇私有化的主要原因,他們試圖尋求更好的環(huán)境并蟄伏等待將來的機會?!瘪T坡告訴《中國經(jīng)濟
6、周刊》。 </p><p> 以安博教育為例:由IPO時的10美元/ADS(美國存托股)狂跌到近期接近1美元/ADS,已嚴重背離了上市的初衷和融資功能。而且每年還得花費巨額的上市維護成本,除了定期公布財報,還得時刻受到美國SEC、中美媒體、公眾和投資者的“關照”。 </p><p> 私有化一般需要大量的融資,這種融資往往是以目標公司的資產(chǎn)為擔保的貸款,以及向私募股權公司出售普通股或優(yōu)
7、先股實現(xiàn)。“在私有化的收購方里,一般包括大股東、管理層和戰(zhàn)略投資者這三類。其中,PE與管理層收購相結合是最主要的模式,也是傳統(tǒng)PE經(jīng)典的運作領域。” 曾經(jīng)投資過一家私有化退市公司的東方富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梅健告訴《中國經(jīng)濟周刊》。 </p><p> A股的高估值無疑是吸引海外“游子”回歸的最大動力,這也是PE們投資私有化的邏輯。 紐約上市的中國概念股的市盈率只有幾倍,兩三年前國內同類上市的中概股市盈率則
8、有幾十倍甚至上百倍,國內PE私募基金購買上市公眾股份以后,重組架構后可以回A股上市,賺市盈率的差價。 </p><p> 就分眾傳媒私有化,有私募投資經(jīng)理給記者算過一筆賬:宣布私有化之前,分眾傳媒的市盈率約為13倍,對應的市值約為160億元, 但在國內A股市場,主流傳媒股的市盈率在20~30倍之間。 以此計算,分眾市值將達到310億元。 </p><p> “而此時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shù)處
9、于高位,A股仍處于低谷,假以時日A股好轉,其市值突破400億甚至500億元也完全可能,進退之間就是幾百億的套利?!鄙鲜鏊侥纪顿Y經(jīng)理告訴記者。 </p><p> 最新的例子是,PE巨頭黑石愿意參與文思海輝的私有化。 </p><p> 知名財經(jīng)評論人冀勇慶向記者表示,PE巨頭黑石之所以愿意接盤文思海輝,是因為如果公司私有化之后,公司就不會再受上市公司眾多條條框框的限制。此時黑石可以選擇
10、讓管理層進行激烈的重組,比如大規(guī)模關閉不盈利的工廠和業(yè)務,大規(guī)模裁員,進行全方位的業(yè)務轉型等。 </p><p> 冀勇慶告訴《中國經(jīng)濟周刊》:“在公司私有化之后,進行一系列運作,被投資公司的業(yè)績往往會有很大的改善,黑石再把公司重新包裝上市,就可以大賺一把。” </p><p> “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 </p><p> PE獲利之路仍遙遠 </p
11、><p> 近年來,PE機構數(shù)量激增,競爭激烈,再加上國內IPO市場停滯,私有化投資成了很多PE公司的投資新思路。 </p><p> 花旗集團并購銀行家科林?班菲爾德在接受采訪時說,由于私有化,在美國或新加坡上市的中國企業(yè)可能是亞洲并購銀行家的盛宴。對他們而言,這將是一個越來越重要的收入來源。 </p><p> 然而這一切的美好想法都是以PE們完成投資公司的“
12、上市”然后完美退場為基礎的。如果回報來源和退出路徑仍是未知數(shù),風險也是空前的。 </p><p> 在私有化的過程中,由于私有化的投資成本較高,退出時間不確定、環(huán)節(jié)多、條款設計要求高,PE與管理層、創(chuàng)始人之間的博弈更加復雜,只有熟悉海外市場規(guī)則的PE才可能獲得成功。 </p><p> 財務顧問公司Duff & Phelps大中華區(qū)資深顧問李德泰表示,私有化交易時間長、復雜程度
13、高,訴訟總是包含非常大的風險。 </p><p> 當要約價格或者收購條款沒有獲得重要股東的認可,或者其他任意一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私有化就會夭折。而且這種情況下,PE作為要約方需要承擔私有化過程中產(chǎn)生的所有費用。 </p><p> 據(jù)悉,私有化退市程序一旦啟動,就涉及到大量的費用。會計師、財務顧問、法律顧問、融資費用,以及潛在的訴訟費用,單中介服務費一項就可能花上數(shù)百萬美元。 <
14、/p><p> “專業(yè)中介機構通常計時收費,而工作時間非常彈性和不可控制,加之每個私有化案例的難度和進程都不同,長時間的等待將導致收購方費用和風險加大。這些費用,PE公司根本無法控制和預測,有時可以高達數(shù)千萬美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會計師事務所高層人員告訴《中國經(jīng)濟周刊》。 </p><p> 從近兩年成功私有化的案例來看,花費時間最短的如環(huán)球雅思和經(jīng)緯國際,分別用了一個月和兩個半月。而
15、通常的時間都要4~7個月,同濟堂和泰富電氣耗時則達一年。 </p><p> 即便是成功私有化以后,也才僅僅完成了回報路徑中第一步,順利抽身退出才是最關鍵的?!袄硐牒茇S滿,現(xiàn)實很骨感,如果基本面不行,咸魚翻身也很難?!?對中國概念股私有化觀察多年的香港私募基金投資經(jīng)理徐水告訴《中國經(jīng)濟周刊》。 </p><p> 很多私募投資者向記者表示,在中國目前待上市的公司有800多家,新進入者幾
16、乎沒有空間。 他們不再認為從美國退市的中概股到亞洲股票市場再上市是一件十拿九穩(wěn)的事情。而且截至目前,近些年退市的中概股公司沒有成功再上市的先例。 </p><p> “只想低價進入高價退出,但是從低價到高價過程中的艱難險阻想過嗎? 中國PE行業(yè)還不夠成熟,有的PE為了做項目而做,未必想好了未來。” 徐水告訴記者。 </p><p> 5月22日晚,蔬菜種植企業(yè)利農(nóng)國際宣布收到董事長、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概股私有化退市研究.pdf
- 中概股私有化回歸的路徑研究.pdf
- 中概股私有化對公司價值影響研究.pdf
- 中概股私有化退市事件的傳染效應研究.pdf
- 在美中概股私有化退市實證分析.pdf
- 中概股私有化動因及財務效應分析——以分眾傳媒為例
- 中概股企業(yè)私有化動因及風險分析——基于多案例的研究.pdf
- 赴美上市中概股公司私有化退市問題研究——以分眾傳媒為例.pdf
- 中概股私有化動因及財務效應分析——以分眾傳媒為例.pdf
- 銀行爭食pe大戰(zhàn)
- 美國上市中概股公司私有化退市原因探究——以重慶鄉(xiāng)村基為例.pdf
- 世紀佳緣完成私有化脫身納斯達克 新三板漸成中概股回歸首選平臺
- 中國概念股私有化研究.pdf
- 私有化改革中的選擇
- 私有化救戴爾?
- 戴爾私有化波折
- 社保私有化改革
- “華盛頓共識”中的私有化批判
- 中國概念股私有化退市的動因探析
- 中國概念股私有化退市問題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