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6/16/21/95e6afc3-9324-409d-a6d4-d185a38feb6f/95e6afc3-9324-409d-a6d4-d185a38feb6fpic.jpg)
![黑龍江大慶鐵人中學高三期末語文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6/16/21/95e6afc3-9324-409d-a6d4-d185a38feb6f/95e6afc3-9324-409d-a6d4-d185a38feb6f1.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p> 大慶鐵人中學高三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p><p><b> 語文試題</b></p><p><b> 試卷說明:</b></p><p> 本試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p><p> 請將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考試結(jié)束只上交答題卡。</p>
2、<p><b> 第Ⅰ卷 閱讀題</b></p><p> 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p><p> ?。ㄒ唬┱撌鲱愇谋鹃喿x(9分,每小題3分)</p><p>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p><p> 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不獨表現(xiàn)在物質(zhì)方面,更表現(xiàn)在精神方面的復(fù)雜關(guān)聯(lián)。除了自然界種種物象變化
3、對人心的影響之外,人的現(xiàn)實處境和主體心態(tài)也會導致其對自然有不同理解和表現(xiàn)。梁啟超在《飲冰室文集》中說:“同一月夜也,瓊筵羽觴,清歌妙舞,繡簾半開,素手相攜,則有余樂;勞人思婦,對影獨坐,促織鳴壁,楓葉繞船,則有余悲?!痹诓煌娜搜壑校匀坏拿婷苍揪褪遣煌?,給人的感觸也不一樣。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呈現(xiàn)出兩種形態(tài):一方面,自然搖蕩著人的性靈,使人產(chǎn)生或悲或喜之情;另一方面,人將悲喜之情轉(zhuǎn)移、投射到本無情感知覺的自然物上,使其具備了與人同一的感
4、情色彩,從而在自然施與人巨大影響的同時,人也以自我的情志改變著自然物在人們心中的面貌。</p><p> 對這種人與自然之間奇妙的生命共感現(xiàn)象,西方人類學家弗雷澤認為:自然變化、草木榮枯使古人看到自己的影子,覺察到自己的生命,并聯(lián)想到萬物與人的生死。因此,在古人的詩文中,純粹的自然現(xiàn)象是沒有的。流動的水,吹過的風,開落的花,都與人自己的命運休戚相關(guān)。</p><p> 生命的共感幫助我
5、們理解了自然物與人的生理心理之間的密切關(guān)系,卻難以解釋為什么有的自然物可以引起人的快感,有的則引起人的悲感。這就需要探討自然與人之間異構(gòu)與同質(zhì)的問題。</p><p> 異構(gòu),指二者之間有不同的結(jié)構(gòu)形式;同質(zhì),指兩種物質(zhì)之間本質(zhì)的相同。前者將兩種物體區(qū)別開來,后者則將兩種物體聯(lián)系在一起。人類和自然,無論形式差異多大,都遵循生命的規(guī)律,如生老病死、興衰榮枯。只是作為高等動物的人具有更強烈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介入,因此
6、自然界的各種變化所具有的特定精神內(nèi)涵,都是人賦予它的。但久而久之,這種內(nèi)涵脫離了人的主觀賦予而內(nèi)化為物的客觀屬性了。比如,人憤怒的時候就像江海中翻滾的波濤,于是有人便賦予波濤以憤怒的含義;在悲傷的時候淚如雨下,于是有人便賦予雨以悲傷的含義??墒请S著這些含義日趨固定,當后人寫“峰巒如聚,波濤如怒”時,寫“淚飛頓作傾盆雨”時,誰還會為這些自然物的原初含義而大動腦筋?在人們看來,這些自然物所包含的憤怒、悲傷、愉悅等含義似乎是它們與生俱來的。&
7、lt;/p><p> 自然物之所以能表現(xiàn)人的心理情感,除了人賦予它以意義之外,它本身必定也具有能夠使人賦予這種意義的某種特質(zhì)。這種特質(zhì),被西方美學家魯?shù)婪?#183;阿恩海姆稱為“力的結(jié)構(gòu)”。由于人的情感也受著形式不同但實質(zhì)一樣的力的結(jié)構(gòu)的制約,所以,人便自然地從外部事物中觀察并提取與自己心理情感相一致的內(nèi)在意義,從而將該事物作為表現(xiàn)自己某方面的情感的特定載體。</p><p> 由此可見
8、,人們觀察自然并借以表現(xiàn)自我情感,是一種主客觀相互包容、滲透、影響的活動。這個活動中人的心理情感的作用會得到強化,但自然的物性特征也不可忽略。</p><p> (摘編自尚永亮《人與自然的生命共感與異構(gòu)同質(zhì)》)</p><p> 1.下列各項中的情境,不能體現(xiàn)人與自然之間“生命共感”的一項是( )(3分)</p><p> A.《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中,嚴
9、冬時節(jié),林沖看到彤云密布,朔風漸起,大雪紛紛揚揚,他覺到身上寒冷,為了御寒,便挑起酒葫蘆出外買酒。</p><p> B.《小石潭記》中,柳宗元坐在被竹林和樹木包圍著的小石潭邊,四周寂靜無人,寒氣透骨,幽靜深遠,感到過于冷清,心神凄涼,于是起身離去。</p><p> C.《歸去來兮辭》中,陶淵明回到家,端起酒杯自斟自飲,看到院子里的松樹傲然挺立,菊花燦然怒放,他感覺到心中涌出一種久違
10、的快樂。</p><p> D.《紅樓夢》中,暮春時節(jié),林黛玉來到大觀園,看到繁花落盡,滿地堆紅,于是帶著掃把、籃子、花鋤,掃起落花,埋在土里,做成花冢。</p><p>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p><p> A.在人與自然的密切關(guān)系中,自然界的種種物象變化對人心施加著一定的影響,而人也以自我的情志改變著自然物在
11、人們心中的面貌。</p><p> B.自然界的各種變化所具有的特定精神內(nèi)涵是人賦予它們的,只不過時間久了,這些特定的精神內(nèi)涵就成了這些自然物與生俱來的的東西。</p><p> C.“峰巒如聚,波濤如怒”體現(xiàn)著人與自然的生命共感現(xiàn)象,也體現(xiàn)著自然與人異構(gòu)與同質(zhì)的問題,它是主客觀相互包容、滲透、影響的活動。</p><p> D.要讓某個自然物表現(xiàn)人的某種心理
12、情感,除了人賦予它以意義之外,這個自然物本身也必須具有能夠使人賦予其這種意義的某種特質(zhì)。</p><p>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p><p> A.《飲冰室文集》中“同一月夜也……”這段話,說明了人與自然關(guān)系的兩種形態(tài):自然搖蕩著人的性靈,人也會將悲喜之情轉(zhuǎn)移、投射到自然上。</p><p> B.自然界的事
13、物本來是無知覺無情感的,人卻可以將自己的悲喜之情轉(zhuǎn)移、投射到自然物上,使其具備與人同一的感情色彩,從而成為藝術(shù)形象。</p><p> C.人與自然既存在異構(gòu)關(guān)系,又存在同質(zhì)關(guān)系,沒有前者人與自然就不可區(qū)分,沒有后者人與自然的聯(lián)系將很難建立,人們就不會將情感投射到自然物上。</p><p> D.當人有了某種情感,他觀察外部事物時又恰恰提取到與自己心理情感相一致的內(nèi)在意義,于是該事物就
14、成為他表現(xiàn)自己某方面情感的特定載體。</p><p> ?。ǘ嵱妙愇谋鹃喿x(12分)</p><p>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p><p><b> 一人一校一國家</b></p><p> 1898年7月的一天,山東威海衛(wèi)的日本太陽旗降下,中國黃龍旗升起。第二天黃龍旗降下,英國國旗升起。這就是發(fā)生
15、在中國土地上的“國幟三易”。原來,甲午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帝國主義列強加緊瓜分中國:德、法、俄各有所得,英國強租了九龍半島和威海衛(wèi),強制占據(jù)威海衛(wèi)的日本將威海衛(wèi)歸還中國,再由中國轉(zhuǎn)租給英國。目睹這一幕國恥的北洋水師見習駕駛官張伯苓,受到強烈刺激。</p><p> 張伯苓是天津人,13歲考入設(shè)在天津的北洋水師學堂。1894年張伯苓在水師學堂畢業(yè),翌年春天到通濟艦。他親眼見到了“國幟三易”,聯(lián)想到甲午戰(zhàn)爭前的中國海軍力
16、量明顯占優(yōu),為什么卻戰(zhàn)敗了?問題在人。要想改變中國面貌,必須改造人,興辦新式教育,培育一代新人。張伯苓懷著這樣的信念離開北洋水師,決計以教育救國。 </p><p> 1898年張伯苓應(yīng)嚴修之聘做家館老師,教授其子弟。1904年春天,嚴、張二人東渡日本考察教育,看到推廣新式教育,重視科學技術(shù),是日本明治維新以后迅速強盛的根本原因。中國要想富強,也要走這條路。他們辦起一所私立中學堂,張伯苓任監(jiān)督,當年秋季招收
17、學生73名,年底改名為敬業(yè)中學堂。此后,學生人數(shù)日增,校舍不夠使用,開明邑紳鄭菊如捐出天津舊城西南一塊十多畝的荒地,嚴、張即在這里興建新校舍。因為這處新校舍在城南的開洼,稱為南開洼,簡稱南開,學校因此在1907年改名南開中學堂,1912年改稱南開學校,張伯苓任校長。張伯苓在到處化緣籌集辦學經(jīng)費的同時,千方百計聘請飽學之士來校任教,范文瀾、何其芳、老舍等先生都先后在南開任課。</p><p> 張伯苓從南開中學創(chuàng)
18、辦起就注重教育學生怎樣做人,旨在全面培養(yǎng)與造就適應(yīng)國家和社會需要的高素質(zhì)人才。他定南開校訓:“允公允能,日新月異?!彼匾曅奚斫逃?,每周親自講修身課。一次修身課上張伯苓講不許學生抽煙,當場有學生發(fā)問:“您不許我們抽煙,為什么自己抽煙?” 張伯苓當即喚校工,將自己所存的呂宋煙全數(shù)取來,當眾銷毀。校工惜之,他答道:“不如此,不能表示我的決心,從今以后,我與諸同學共同戒煙?!睆拇私K身不再吸煙。南開在校學生也再無吸煙者。張伯苓把近代西方體育引進
19、學校,重視體育課和師生的身體鍛煉,辟有體育場,舉辦天津市運動會,自己也多次擔任全國運動會、華北運動會的總裁判。南開中學看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張伯苓不讓學生死記硬背,也不迎合教育部門推行的各種會考。為了培養(yǎng)學生具備手腦并用、知學合一的能力,學校增設(shè)了“社會視察”和“木工金工技能”兩門必修課程,組建了校辦工廠。</p><p> 私立南開中學升留級制度嚴格,淘汰率高。當時人們常說:“進南開難,畢業(yè)也難?!睂W校擇優(yōu)
20、錄取,考試認真,評分嚴格,畢業(yè)率約為50%。在張伯苓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南開中學培養(yǎng)出了以周恩來、馬駿為代表的優(yōu)秀學生,并逐步實現(xiàn)了興辦南開系列學校的設(shè)想:在南開中學的基礎(chǔ)上,1919年9月創(chuàng)建南開大學,1923年增設(shè)南開女中,1928年增設(shè)南開小學,形成舊中國私人創(chuàng)辦的建制完整的南開系列學校。其中南開女中始建于 1923年,到了 1924年,就已經(jīng)有四名女子進入南開中學和男生一起聽課了。南開中學的辦學成績引起海內(nèi)外矚目,孫中山曾贊譽說,
21、南開是世界有名的好學校。胡適稱張伯苓為“中國現(xiàn)代教育的一位創(chuàng)造者”。</p><p> 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張伯苓熱心襄贊國事。很多南開學生、校友,向往延安革命圣地,請張伯苓代為介紹,他都一一給他們寫了介紹信,將大批有生力量遷往抗日后方。張伯苓重視對學生的愛國教育,經(jīng)常用親身經(jīng)歷的“國幟三易”激勵學生的愛國熱情。1935年11月張伯苓赴四川考察教育后,基于對抗日戰(zhàn)爭時局的清醒認識,于1936年8月建成南渝中學(19
22、38年12月更名為重慶南開中學)。平津淪陷,當時許多學校都因倉促遷川多有不便,惟獨南開中學從容應(yīng)變,弦誦未輟。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日本侵略者的飛機對南開中學、南開大學進行了瘋狂的轟炸。當南開校園的硝煙還未散盡的時候,張伯苓大義凜然地宣告:“敵人所能毀者,南開之物質(zhì);敵人所不能毀者,南開之精神?!睆埐叩乃淖訌堝a祜投筆從戎,以身殉國,張伯苓聞訊說:“我本人出身水師,今老矣,每以不能殺敵報國為恨,而今吾兒為國捐軀,可無遺憾了。”<
23、/p><p> 1949年4月,蔣介石兩次到張伯苓住所,要求先生離開重慶。去臺灣或去美國,可任其選擇。張伯苓始終不應(yīng)。蔣氏又派蔣經(jīng)國和張群先后三次勸行。張伯苓以“不愿離開南開學校,更不想離開祖國”為詞,拒絕了蔣氏最后的邀請。</p><p> 1951年2月23日,為南開教育辛勞畢生的張伯苓與世長辭,享年75歲。逝世的第二天,日理萬機的周恩來專程到天津吊唁,他送的花圈緞帶上寫著:“伯苓師千
24、古!學生周恩來敬挽”。他說:“張校長一生是進步的,愛國的;他辦教育是有成績的,有功于人民的?!?lt;/p><p> ?。ㄕ幾浴稅蹏逃覐埐摺罚?</p><p> 4.下列對傳記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恰當?shù)囊豁検牵?) (3分)</p><p> A.從全文看,張伯苓制定的南開校訓“允公允能,日新月異”中“允公”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敬業(yè)、獻身精神;“
25、允能”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技能和本領(lǐng);“日新月異”就是要求隨著時代的前進而不斷革新。</p><p> B.南開中學以全面培養(yǎng)與造就適應(yīng)國家和社會需要的高素質(zhì)人才為旨,故意加大考試難度,畢業(yè)率只有50%左右。</p><p> C.張伯苓對抗日時局有著清醒認識,他特意赴四川考察教育,于1936年8月建成南渝中學。當許多學校都因倉促遷川無法正常上課時,惟獨南開中學的學生們能正常學習。&l
26、t;/p><p> D.四子張錫祜以身殉國后,張伯苓的一番話既表露了對兒子殺敵報國的稱許,也隱含了痛失愛子的哀傷,還表達了不能親上戰(zhàn)場報國的終身遺憾。</p><p> 胡適稱張伯苓為“中國現(xiàn)代教育的一位創(chuàng)造者”。張伯苓的創(chuàng)造性表現(xiàn)在哪里?(4分)</p><p> 6.文章以“一人一校一國家”為題,請聯(lián)系全文談?wù)勀銓祟}中張伯苓“一人”與 “一國 </p&
27、gt;<p> 家”關(guān)系的理解。(5分)</p><p> ?。ㄈ┪膶W類文本閱讀(14分)</p><p>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p><p><b> 穿軍裝的牧馬人</b></p><p><b> 曾劍</b></p><p>
28、我穿上軍裝,來到這深山老林時,有一種被販賣的感覺。我家是鄂西山里的,跑到這東北原始森林。我如果像電影里那些大兵,在崇山峻嶺間真槍實彈地干幾場,倒也像個兵。連隊居然讓我放馬,成為整個連隊執(zhí)行任務(wù)時,唯一不帶實彈的兵。 那是個灰蒙蒙的冬日,連隊一個滿臉通紅的老兵,把我領(lǐng)到一群軍馬前,把一只狗尾巴草一樣布滿毛刺的舊馬鞭遞到我手中。我心里亮閃閃的希望,就在眼前的灰蒙蒙中淹沒了。我沒有立刻去接馬鞭,而是把右手掌貼到胸前。我摸到了我的心,像這冬
29、日山里的石頭,又冷又硬?! ≡诶媳谋秤熬鸵г隈R棚拐角處的那一刻,我一個百米沖刺,追上那個老農(nóng)一樣的背影,問,為什么偏偏是我?因為有怨氣,我連一聲班長都沒喊?! ±媳D(zhuǎn)身,把右手搭在我的肩上,把自己裝扮成一位慈祥的長者。 老兵反問,為什么不能是你? 他說完這句話,伸了—下脖子,好像還想說什么,但沒說出來,只盯著我的一張臉看,許久,給我一個僵硬的笑?! ∥业哪樕嫌惺裁?我沖到溪溝邊,彎腰。在水里,我看到了自己:黑皮膚,娃
30、娃臉,月牙眼,自來笑,這不就是個山里放牛娃嘛! 我站起身,望著班長那個令人沮喪的背影,哀嘆道,我會成為他嗎? 我</p><p> 老兵離去時沮喪的背影,“我”感到愧疚與同情?!.當“我”陷入痛苦時,指導員來看望“我”,給了“我”精神上的鼓舞,讓“我”</p><p> 對軍馬有了新的認識,也推動了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小說語言極富特色,不僅有大量的心理描寫,展現(xiàn)了“我”
31、的心理變化過程,并且</p><p> 在人物語言的描寫上,都使用直述句,簡潔明快。 E.小說講述了一個新兵入伍后,被安排成為一個穿著軍裝的牧馬人的故事,展現(xiàn)了新</p><p> 時代軍人復(fù)雜矛盾的內(nèi)心世界。8.小說中的“我”有哪些形象特點?請根據(jù)文本進行概括。(4分)</p><p> 9.“為什么偏偏是我”“為什么不能是我”這兩句話是理解小說主旨的關(guān)
32、鍵。請結(jié)合全文</p><p><b> 進行分析。(6分)</b></p><p> 古代詩文閱讀(35分)</p><p> ?。ㄒ唬┪难晕拈喿x(19分)</p><p>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p><p> 葉衡字夢錫,婺州金華人。紹興十八年進士第,調(diào)福州寧德簿,
33、攝尉。以獲鹽寇改秩,知臨安府于潛縣。戶版積弊,富民多隱漏,貧弱困于倍輸,衡定為九等,自五等以下除其籍,而均其額于上之四等,貧者頓蘇。征科為期限榜縣門,不遣一吏而賦自足。治為諸邑最,郡以政績聞。</p><p> 擢知常州。時水潦為災(zāi),衡發(fā)倉為糜以食饑者,或言常平①不可輕發(fā),衡曰:“儲蓄正備緩急,可視民饑而不救耶?”疫大作,衡單騎命醫(yī)藥自隨,遍問疾苦,活者甚眾。檄晉陵丞李孟堅攝無錫縣,有政聲,衡薦于上,即除知秀州
34、。</p><p> 除太府少卿。合肥瀕湖有圩田四十里,衡奏:“募民以耕,歲可得谷數(shù)十萬,蠲租稅,二三年后阡陌成,仿營田,官私各收其半?!睆闹?lt;/p><p> 除戶部侍郎。時鹽課大虧,衡奏:“年來課入不增私販害之也宜自煮鹽之地為之制司火之起伏稽灶之多寡亭戶②本錢以時給之鹽之委積以時收之,擇廉能吏察之,私販自絕矣。”仍命措置官三人。</p><p> 丁母憂
35、。起復(fù),除樞密都承旨。奏馬政之弊,宜命統(tǒng)制一員各領(lǐng)馬若干匹,歲終計其數(shù)為殿最。李垕應(yīng)賢良方正對策,近訐直,入第四等,衡奏:“陛下赦其狂而取其忠,足以顯容諫之盛?!蹦速n垕制科出身。有言江、淮兵籍偽濫,詔衡按視,賜以袍帶、鞍馬、弓矢,且命衡措置民兵,咸稱得治兵之要。訖事赴闕,上御便殿閱武士,召衡預(yù)觀,賜酒,灑宸翰賜之。</p><p> 拜右丞相兼樞密使。上銳意恢復(fù),凡將帥、器械、山川、防守悉經(jīng)思慮,奏對畢,從容賜
36、坐,講論機密,或不時召對。</p><p> 上選使求河南,衡奏:“司諫湯邦彥有口辨,宜使金?!卑顝┱垖?,問所以遣,既知薦出于衡,恨衡擠己,聞衡對客有訕上語,奏之,上大怒。即日罷相。年六十有二薨。</p><p> ?。ü?jié)選自《宋史·列傳第一百四十三》)</p><p> 注:①常平:常平倉。②亭戶:古代的鹽戶。</p><p>
37、;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p><p> A.年來課入/不增私販害之也/宜自煮鹽之地為之制/司火之起伏/稽灶之多寡/亭戶本錢以時給之/鹽之委積以時收之</p><p> B.年來課入不增/私販害之也/宜自煮鹽之地為之/制司火之起伏/稽灶之多寡/亭戶本錢以時給之/鹽之委積以時收之</p><p> C.年來課入/
38、不增私販害之也/宜自煮鹽之地為之/制司火之起伏/稽灶之多寡/亭戶本錢以時給之/鹽之委積以時收之</p><p> D.年來課入不增/私販害之也/宜自煮鹽之地為之制/司火之起伏/稽灶之多寡/亭戶本錢以時給之/鹽之委積以時收之</p><p> 11.下列對文中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錯誤的一項是( )(3分)</p><p> A.“攝尉”之“攝”,指暫代官職。古漢
39、語中,表示暫代或代理官職的詞還有“行”</p><p> “署”“權(quán)”“假”等。</p><p> B.“丁憂”,指遭逢父母的喪事,為父母守喪,也稱“丁艱” “服闋”。依照古禮,父母死,子女得在家守喪三年。母喪稱“丁內(nèi)艱”,父喪稱“丁外艱”。</p><p> C.“檄”與“牒”“移”都是古代官府往來文書的文種名稱。其中“檄文”多用于聲討和</p>
40、<p> 征伐;“牒書”與“移文”都是用于不相統(tǒng)屬的各官府之間的行文。</p><p> D.“宸翰”,指帝王的墨跡(文章或手書)。《林黛玉進賈府》中,“榮禧堂”三字之后的又一行小字“萬幾宸翰之寶”中的“宸翰”也是此意。</p><p>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p><p> A.葉衡關(guān)心百姓
41、疾苦。在任于潛縣令時,曾把五等以下應(yīng)交的賦稅的份額均攤給前四等, </p><p> 使貧民得到解脫;在常州任上,他積極應(yīng)災(zāi)救民。</p><p> B.葉衡深得皇上賞識?;噬像{臨偏殿檢閱武士時,特意讓葉衡參與觀禮,賜給他酒,皇上考慮軍機大事時,也常常召見他參與研討,而且葉衡的很多諫言,皇帝都欣然采納。</p><p> C.葉衡能夠唯才是舉。李孟堅在代理
42、無錫縣令時,有很好的為政聲譽,葉衡就向皇上舉薦;李垕在應(yīng)賢良方正對策時亢直敢言,葉衡上奏勸說皇上賜他制科出身。</p><p> D.葉衡富有治軍之才。他在任樞密都承旨時,有人反映江、淮一帶士兵名籍造假現(xiàn)象泛濫,皇上下詔讓葉衡考察巡視,并且命令葉衡處理安置民兵,人們都稱贊他抓住了治軍要領(lǐng)。</p><p>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p>&l
43、t;p> ?。?)征科為期限榜縣門,不遣一吏而賦自足。治為諸邑最,郡以政績聞。(5分)</p><p> ?。?)衡發(fā)倉為糜以食饑者,或言常平不可輕發(fā),衡曰:“儲蓄正備緩急,可視民饑而不救耶?(5分)</p><p> 古代詩歌閱讀(11分)</p><p>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6—20題。</p><p> 南澗中題①
44、 柳宗元</p><p> 秋氣集南澗,獨游亭午時②?;仫L一蕭瑟,林影久參差。</p><p> 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羈禽響幽谷,寒藻舞淪漪。</p><p> 去國魂已遠,懷人淚空垂。孤生易為感,失路少所宜。</p><p> 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誰為后來者,當與此心期③。</p><p>
45、; 注:①南澗:地處永州之南,作者謫居時作。②亭午:正午,中午。③期(qī):約會。</p><p> 14.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恰當?shù)膬身検牵?)( )(5分)</p><p> A.首句交待了游覽的時令、地點,“集”字更多地體現(xiàn)了詩人的主觀感受。</p><p> B.回旋的風“一蕭瑟”,碧樹的影“久參差”,是從聽覺上寫出了風與影的和諧。</
46、p><p> C.“始至”句寫出游覽之感,初來這里別有感觸,稍入深澗似覺忘了疲憊。</p><p> D.“羈禽響幽谷”,意思是鳥的鳴叫使山谷更加幽靜,以動襯靜,引發(fā)詩人聯(lián)想?! ?#160;</p><p> E.“去國”句意思是被貶離京后,靈魂出竅,只能一邊流淚一邊懷念故人。</p><p> 15.蘇東坡曾云:“柳儀曹(柳宗元)詩,
47、憂中有樂,樂中存憂,蓋絕妙古今矣?!闭f說你</p><p> 對《南澗中題》中“樂憂”的理解。(6分)</p><p> 名篇名句默寫(5分)</p><p> 16.補寫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5分)</p><p> ?。?)《行路難》中李白面對人生坎坷食不下咽,于是“ , ”內(nèi)心倍</p&
48、gt;<p><b> 感抑郁苦悶。</b></p><p> 在《登高》中,杜甫從空間、時間兩方面著筆,用“ , ” </p><p> 兩句來高度概括詩人一生顛沛流離的生活。</p><p> (3)《師說》抨擊士大夫階層以地位官職為借口拒絕向老師學習的語句是“
49、 ,</p><p> ”從中可見其不從師學習的荒謬心態(tài)。</p><p><b> 第Ⅱ卷 表達題</b></p><p>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p><p> 17.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的使用,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 (3分)</p><p>
50、 ?、僦袊伯a(chǎn)黨在反腐倡廉過程中越來越注重制度建設(shè),強調(diào)標本兼治,從源頭預(yù)防腐敗, </p><p> 營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圍。</p><p> ?、谟嗲镉暾J為,“大、德、中”是中華文化綿延不斷的秘密。因“大”氣魄而進退唯谷</p><p> 不易分裂;因“德”而心存善念;因“中”走一條踏實、和諧、可行的路。</p><p
51、> ③在這期《??﹪颠藛堋饭?jié)目中,尚雯婕這種搭配的現(xiàn)場效果還是不錯的,不僅主持人</p><p> 贊稱“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蔡國慶、趙忠祥等評委也都給出了好評。</p><p> ?、茉谵r(nóng)民工眼中,銀行寬敞明亮一塵不染,一副盛氣凌人的架勢,與農(nóng)民工渾身臟兮兮,</p><p> 腳下一鞋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不僅讓農(nóng)民工相形見絀,更能感受到一種強大的壓
52、力</p><p><b> 和威懾力。</b></p><p> ⑤按照我們中國文藝圈的理解,鮑勃·迪倫更接近于一個文人。如果諾獎頒獎詞能夠從</p><p> 詩人或者文字書寫者的角度撰寫,鮑勃·迪倫獲獎會顯得更水到渠成。</p><p> ⑥今年8月鬧得沸沸揚揚的連云港核廢設(shè)施選址風波,
53、又一次在警示我們,打破信息閉</p><p> 塞,讓核安全“去核神秘化”已是迫不及待。</p><p> A. ①③④ B. ①③⑤ C. ③④⑤ D. ③⑤⑥</p><p> 18.下列各句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 (3分)</p><p> A.根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最新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中國
54、國民生產(chǎn)總</p><p> 值增長的貢獻率為71.0%,比上年同期提高13.3個百分點,成為促進今年經(jīng)濟增長的 </p><p><b> 最強支撐。</b></p><p> B.他們期待李安不但在藝術(shù)上也在技術(shù)上引領(lǐng)好萊塢,在技術(shù)遍布日常生活每個角落的今</p><p> 天,后者的成功也許才是更為關(guān)鍵的。
55、</p><p> C.值得注意的是,新規(guī)還明確,旅客逃避安全檢查或者毆打辱罵民航安檢員或者其他妨礙</p><p> 民航安檢工作正常開展,擾亂民航安檢工作現(xiàn)場秩序的行為,也將移交公安機關(guān)。</p><p> D.實際上,不僅“創(chuàng)客中國”是當前“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的一個縮影,也是我國經(jīng)濟</p><p> 新動能不斷孕育成長的一個
56、真實寫照。</p><p> 19.依次填入下面橫線上的句子,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shù)囊唤M是( ) (3分)</p><p> 那個春天的黃昏,當滿樹繁花不經(jīng)意間闖入我的眼簾,我的心不禁為之震顫。我驚詫, 三年時間,樹天天在,花年年開,________,一連好幾天,____________,望它們于無聲處悄然散發(fā)著生命的芬芳。美麗的花樹,寂寞的花樹,使我領(lǐng)悟了一句話:_________。
57、</p><p> ?、倏晌揖谷粡奈戳粢膺^這近在咫尺的美</p><p> ②可對這近在咫尺的美,我竟然從未留意過</p><p> ?、畚?guī)е环N愧疚的心情站在陽臺上望它們</p><p> ④我天天都在陽臺上望它們,帶著一種愧疚的心情</p><p> ?、菝利惾绾恿鳎缴钤綗o聲</p><
58、p> ⑥美麗如醇酒,越久香越濃</p><p> A.②③⑤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②③⑥</p><p> 20.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p><p> 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5分) 菊是中國的特產(chǎn)。菊于蕭殺的秋末開花,這一特性易引起古人的垂青。不過,古人
59、 </p><p> 最先關(guān)注的,不是菊的審美特點, ① 。對此, ② ,他在《離</p><p> 騷》中說:“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笨梢?, ③ 。事實上,</p><p> 這也正是菊在六朝以前最主要的功用。</p><p> 21.下面是某單位“迎春聯(lián)
60、誼”活動的初步構(gòu)思框架,請把這個構(gòu)思寫成一段話,要求內(nèi)容完整, </p><p> 表述準確,語言連貫,不超過84個字。(6分) </p><p><b> 四、寫作(60分)</b></p><p>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p><p> 1764年,一場大
61、火燒毀了哈佛的圖書館,很多珍貴的古書毀于一炬。一名學生在經(jīng)過痛苦的思想斗爭后,終于做出一個勇敢的選擇。原來在這之前,他違反圖書館紀律,把哈佛牧師捐贈的一本書帶出館外,準備閱讀完后再歸還。突然之間,這本書成為稀世珍本。該學生向校長說明事由后鄭重地將書還給了學校。校長先是對學生的勇氣和誠實予以褒獎,然后就把他開除出校。對此,很多人表示不解。</p><p> “讀史可以明智,知古可以鑒今?!比绻瑢W們可以穿越到那個
62、時代,你會怎樣評價哈佛校長的行為。請表明你的態(tài)度,闡述你的看法,綜合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體現(xiàn)你的思考、權(quán)衡與判斷。</p><p>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p><p><b> 語文參考答案</b></p><p> 1.A(文中的風雪描寫只是故事發(fā)生的背景,沒有林沖情感的投射。)</
63、p><p> 2.B(“這些特定的精神內(nèi)涵”是人們賦予它們的,最終也不能說是它們與生俱來的。)</p><p> 3.A (這段話主要說明“人的現(xiàn)實處境和主體心態(tài)會導致其對自然有不同理解和表現(xiàn)”。)</p><p> 4. A (解析:B、強加因果,不是因為“以全面培養(yǎng)與造就適應(yīng)國家和社會需要的高素質(zhì)人才為旨”才故意讓考試很難;C因果顛倒,“對抗日時局有著清醒認識
64、,他特意赴四川考察教育”錯,文中是他在四川考察教育后,基于對抗日戰(zhàn)爭時局的清醒認識,率先在成創(chuàng)辦學校;D“還表達了不能親上戰(zhàn)場報國的終身遺憾”錯,應(yīng)該遺憾得償?shù)男牢?。?lt;/p><p> 5.①變家館為新式學堂,推廣新式教育;②把近代西方體育引進學校;③重實踐,重能力;④形成舊中國私人創(chuàng)辦的建制完整的南開系列學校;⑤興辦女中。(每點1分,答對任意4點給滿分。)</p><p> 6.(
65、3)①“一人”字面上指張伯苓,突顯他畢其一生熱情投入教育事業(yè),以身報國,矢志未渝的人格;② “一國家”指的是張伯苓一生強烈熱愛的祖國,從決計以教育救國,為國培養(yǎng)人才,開創(chuàng)教育先河,到進行愛國教育,宣傳愛國思想,在生命彌留之際,仍激勵南開學子竭盡所能,建設(shè)富強康樂的新中國。③“一人”“一國家”高度概括了張伯苓和國家的緊密聯(lián)系,傳神地地塑造了張伯苓的愛國形象,準確地評價了他一生的貢獻、精練地概括了他的愛國精神。(①一分②③各兩分)</
66、p><p> AE (B“感到愧疚與同情”錯,C“讓我對軍馬有了新的認識”錯,D“直述句”不準確,應(yīng)為“轉(zhuǎn)述句”)8.①向往真槍實彈的軍旅生活;②對牧馬工作感到沮喪;③善良勇敢;④能夠重新認識自我價值(每點1分)9.(1)“為什么偏偏是我”體現(xiàn)了“我”被安排去牧馬后的不滿之情,“為什么不能是我”體現(xiàn)了對自我能力的懷疑心態(tài)。(2)真實地體現(xiàn)了和平時期,普通軍人的心理——對部隊生活不理解、不愿到平凡的崗位
67、上、對自我價值產(chǎn)生懷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3)也啟發(fā)讀者思考對自我人生價值的認可的問題,從而深化了文章的主旨,具有普遍的思想意義。(每點2分)</p><p><b> 10.D </b></p><p> 11.B(服闋,服喪期滿。)</p><p><b> 12.C</b></p><
68、p> 13.(1)征收科稅定下期限在縣衙門口張榜(公布),不派一個官吏而賦稅自然收足。治績成為各縣中最好的,郡長官把他的政績向皇上報告。(榜、足、治、聞各1分,句意1分)</p><p> ?。?)葉衡開倉煮粥給饑民吃,有人說常平倉不可以輕易打開,葉衡說:“儲蓄糧食正是預(yù)備緊急的事情,怎可看著百姓挨餓而不救助呢?(為糜、食饑者、輕發(fā)、緩急各1分,句意1分)</p><p><
69、b> 參考譯文:</b></p><p> 葉衡字夢錫,婺州金華人。紹興十八年進士及第,調(diào)任福州寧德縣主簿,代理縣尉。因捕獲鹽寇改官,任臨安府于潛縣縣令。戶口簿上累積弊端,富戶大多隱瞞漏報,貧弱戶困于重復(fù)繳納(賦稅),葉衡把民戶定為九等,從五等以下除去他們的名籍,而把他們應(yīng)繳納的份額均攤給上四等的民戶,貧窮的人頓時得救。征收科稅定下期限在縣衙門口張榜(公布),不派一個官吏而賦稅自然收足。治績
70、成為各縣中最好的,郡長官把他的政績向皇上報告。</p><p> 提升為常州知州。當時發(fā)大水造成災(zāi)荒,葉衡開倉煮粥給饑民吃。有人說常平倉不可以輕易打開,葉衡說:“儲蓄糧食正是預(yù)備緊急的事情,怎可看著百姓挨餓而不救助呢?”瘟疫大起,葉衡單人獨騎命令醫(yī)生跟隨自己,到處訪問疾苦,救活的人很多。官府發(fā)文讓晉陵縣丞李孟堅代理無錫縣縣令,治理有聲譽,葉衡向皇上推薦,就授為秀州知州。</p><p>
71、 葉衡授任太府少卿。合肥臨湖邊有圩田四十里,葉衡上奏說:“招募百姓耕種,每年可收谷數(shù)十萬,免除租稅,二三年后田地定下規(guī)模,仿照營田方式,公家私人各收一半?!被噬下爮牧怂?。</p><p> 葉衡授任戶部侍郎。當時鹽稅虧欠很多,葉衡上奏說:“近年來賦稅收入沒有增加,是私商販鹽妨害了它,應(yīng)從煮鹽的地方就加以管制,管理鹽鍋的生火滅火,核查鹽灶的多少,鹽戶的本錢按時發(fā)給他們,鹽出得多了按時收購,選廉潔能干的官吏訪察他
72、們,私販自然會絕跡。”于是任命了措置官三人。</p><p> 葉衡遭逢母喪。復(fù)職后授任樞密都承旨。上奏馬政的弊端,應(yīng)當命令每一個統(tǒng)制分頭管領(lǐng)馬匹若干,到年底計算馬匹數(shù)目排定優(yōu)劣。李垕應(yīng)賢良方正科對策時,近于亢直敢言,列入第四等,葉衡上奏說:“陛下赦免他的狂妄而選取他的忠誠,足以顯示陛下包容諫言的隆盛?!庇谑琴n李垕制科出身。有人進言江、淮兵士名籍作偽泛濫,下詔讓葉衡考察檢視,賜給他袍帶、鞍馬、弓箭,并且命葉衡處
73、理安置民兵,人們都稱贊他抓住了治軍的要點。葉衡辦完事入朝覲見皇上,皇上當時駕臨偏殿檢閱武士,召葉衡參與觀禮,賜他酒,皇帝親自寫字賜給他。</p><p> 葉衡拜任右丞相兼樞密使?;噬蠈P囊灰饣謴?fù)國土,凡是將帥、武器、山川、防守都經(jīng)過思考,奏對結(jié)束,從容不迫地賜他座位,研討談?wù)摍C密大事,或者隨時召他進見。</p><p> 皇上選派使節(jié)出使(金國)要求歸還黃河以南的土地,葉衡上奏說:“
74、司諫湯邦彥有口才,適宜出使金國?!睖顝┱埱竺嬉娀噬?,問起派遣出使的原因,知道是由于葉衡的推薦,惱恨葉衡排擠自己,聽說葉衡對客人說過誹謗皇上的話,報告了皇上,皇上大怒。當天罷免了葉衡的相位。六十二歲時葉衡去世。</p><p> 14.BE B項“是從聽覺上寫”錯誤,這是從視覺上寫的。E項“靈魂出竅”錯誤。</p><p> 15.被貶后,游南澗,寄情山水,本是解人煩悶的樂事,(
75、1分)詩人也似乎找到了所得,忘記了疲勞(1分)。然而羈鳥鳴叫,寒藻漂浮,卻又偏偏勾引起他的苦悶和煩惱。(2分)觸景生情,想到自己的去國懷人,那種孤寂與悲憤無法擺脫,憂從中來。(2分)</p><p> 16.(1) 拔劍四顧心茫然 </p><p>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p><p> ?。?)位卑則足羞 官盛則近諛</p>
76、<p> 17.A 解析:標本兼治:原是中醫(yī)學術(shù)語,指醫(yī)者在醫(yī)治的治療中采取治標兼治本的手段。現(xiàn)比喻查處問題和防止問題兩方面工作同時進行,既要解決問題的表象,又要從根本上杜絕問題的產(chǎn)生。進退唯谷:無論是進還是退,都是處在困境之中。形容進退兩難。此處就用“進退有度”耳目一新:聽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令人感覺到很新鮮。相形見絀:形,比較;見,顯示出;絀,不夠、不足。意思是和同類的事物相比較顯出不足。水到渠成:意指水流到之處
77、便有渠道,比喻有條件之后,事情自然會成功 ,即功到自然成。此處應(yīng)用“順理成章”迫不及待:緊急。及:來得及。形容情勢緊急,不能等待。此處應(yīng)用“刻不容緩”。</p><p> 18.B A第一句去掉“根據(jù)”或“顯示”C“行為”和“移交”搭配不當D“不僅”與“創(chuàng)客中國”顛倒位置。</p><p><b> A</b></p><p> ?、俣?/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黑龍江大慶鐵人中學高三期末理綜生物
- 黑龍江大慶實驗中學高三期末考試歷史
- 黑龍江省大慶鐵人中學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
- 黑龍江省大慶鐵人中學2020屆高三數(shù)學上學期開學考試試題理
- 黑龍江大慶鐵人中學2010-2011學年高一期中考試語文81497
- 20181東城高三期末語文試題
- 2018高三期末語文寫作-學生版
- 高三期末閱卷分析(..
- 下期高三期末考試語文試卷
- 2015年黑龍江大慶實驗中學高三作文模擬題
- 河北衡水高三期末英語
- 山東濟寧高三期末物理
- 湖南長沙高三期末生物
- 盧灣區(qū)高三期末
- 高三期末復(fù)習訓練試卷
- 高三期末總結(jié)400字
- 高三期末統(tǒng)考復(fù)習試卷
- 二龍中學年上期高三期末診斷性試題語文
- 大連育明高級中學高三期末考試語文
- 河南南陽高三期末歷史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