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6/16/21/9ff698ea-60de-4421-ace3-849ad97a078c/9ff698ea-60de-4421-ace3-849ad97a078cpic.jpg)
![浪漫主義構筑下的心靈避難所——試析沈從文浪漫主義文學創(chuàng)作【畢業(yè)論文】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6/16/21/9ff698ea-60de-4421-ace3-849ad97a078c/9ff698ea-60de-4421-ace3-849ad97a078c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本科畢業(yè)論文</b></p><p><b> 屆)</b></p><p> 浪漫主義構筑下的心靈避難所——試析沈從文浪漫主義文學創(chuàng)作 </p><p> 所在學院 </p><p> 專業(yè)班級
2、 漢語言文學 </p><p> 學生姓名 學號 </p><p> 指導教師 職稱 </p><p> 完成日期 年 月 </p><p><b> 目 錄</b&
3、gt;</p><p> 中文摘要錯誤!未定義書簽。</p><p> 英文摘要錯誤!未定義書簽。</p><p> 一、浪漫主義與作者生命體驗的內在關系錯誤!未定義書簽。</p><p> ?。ㄒ唬碛熊娙思沂赖摹疤訉W生”錯誤!未定義書簽。</p><p> ?。ǘ┥钤诔鞘欣锏摹班l(xiāng)下人”3<
4、/p><p> 二、浪漫主義文本創(chuàng)作背后的深意5</p><p> ?。ㄒ唬儆谏驈奈牡睦寺髁x的美學意義5</p><p> (二)浪漫主義文學創(chuàng)作背后的社會意義6</p><p> 1、獻給“人性美”的贊歌6</p><p> 2、都市異化人中的反叛者7</p><p> 三
5、、沈從文之浪漫主義文本的三要素7</p><p> (一)“雅俗共賞”的文學語言8</p><p> ?。ǘ疤搶嵐采钡奈膶W意境9</p><p> (三)“眼花繚亂”的文體創(chuàng)造10</p><p> 四、浪漫主義風格下的“鄉(xiāng)村”與“都市”10</p><p> ?。ㄒ唬班l(xiāng)村”文本11</
6、p><p> 1、“山歌”效應11</p><p> 2、“神巫”之惑12</p><p><b> 3、民俗志趣12</b></p><p> ?。ǘ岸际小蔽谋?3</p><p><b> 五、總結13</b></p><p>&
7、lt;b> 參考文獻16</b></p><p><b> 致謝17</b></p><p><b> 附錄17</b></p><p> 【摘要】沈從文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他不僅是二十年代“京派”的主要作家,同時也是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隊伍中一顆閃亮的星。在他的創(chuàng)作生涯中留下了許
8、多典型的具有浪漫主義風格的作品,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那部膾炙人口的《邊城》。沈從文筆下的浪漫主義文本在為他贏得了諸美譽的同時也給他帶來過一些由于歷史或政治原因引來的非難,但無論面對的是正面還是反面的態(tài)度,他都一如既往地堅持著自己的創(chuàng)作。本文以沈從文浪漫主義文學創(chuàng)作為主要研究對象,主要從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風格與作者生命體驗的內在關系,浪漫主義文本創(chuàng)作背后所蘊含的深刻意義,沈從文之浪漫主義文本世界的各要素,以及如何以浪漫主義風格敘述“鄉(xiāng)村”與“城市
9、”兩類文本這四大方面來對其進行論述,從而使讀者們能以更客觀和理性的態(tài)度來看待沈從文的創(chuàng)作。</p><p> 【關鍵詞】浪漫主義;沈從文;美學意義;創(chuàng)作風格</p><p> 【ABSTRACT】Shen is one of the main writers of “Beijing Style”,
10、;he is also a shining star </p><p> in the creative team of romantic writers. During Shen’s life, he has created
11、0;numerous romantic work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masterpiece in his writing career is “Border Town”, which has appealing to most
12、 people. Though his romantic composition has earned him prestigious reputation, it also brings him criticism due to historical
13、0;and political reasons. No matter facing positive praise or negative criticism by others, he has struck on his unremitting e
14、ffort. In this paper, Shen’s creative writing</p><p> 【KEYWORDS】 Romanticism; Shen Congwen; aesthetic significance; writing style</p>
15、<p>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曾誕生過一位與諾貝爾文學獎最接近的中國作家,他的作品不僅影響了一代文人的創(chuàng)作,而且還感動了大批的讀者。他是二十年代中國文壇上一顆耀眼的星,也是浪漫主義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一朵奇葩,他就是從神話般的湘西世界向我們走來的沈從文。</p><p> 在沈從文的眾多作品中,最為我們所熟知的莫過于他的《邊城》和那個生性純良的翠翠,當時的讀者們驚訝于他的創(chuàng)作,這不僅由于作品所描寫的獨特的湘西民
16、風人情,還因為作品所散發(fā)出來的浪漫主義的氣息。在當時,沈從文的創(chuàng)作風格與主流文學之間顯得格格不入,他始終以一個“鄉(xiāng)下人”的身份自居,以文字為媒,在自己所構筑的理想世界中盡情歌頌著“人性之美”。盡管沈從文的作品有其獨特的美學價值,但在當時特定的政治環(huán)境和創(chuàng)作背景下,許多責難和詬病也隨之而來。</p><p> 今天,我們拋開從前的諸多偏見和非議來重讀沈從文,在他的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背后挖掘出了一處心靈的避難所,這讓當下
17、的我們在看待沈從文以及他的作品時有了更為理性的判斷,就其浪漫主義的創(chuàng)作風格的形成和運用,也可以按如下四點一一作剖析。</p><p> 一、浪漫主義與作者生命體驗的內在關系</p><p> 每一種創(chuàng)作風格都會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作者的心性,每一個作家也都會有自己所擅長和鐘情的創(chuàng)作風格,這就好像是他們的名片,讓我們在浩如煙海的文集中對那些有著獨特文風的人有較高的辨識度,在這點上,筆鋒犀利
18、冷峻的魯迅是最好的例子。一個作家創(chuàng)作風格的形成和他本身對生活的態(tài)度,對人生的看法以及所受到的社會經歷有著莫大的關系,這是作家性格養(yǎng)成的全部,所有這些組合在一起,使得他在創(chuàng)作之時自覺地選擇了某種行文藝術。</p><p> 沈從文也不例外,雖然他也創(chuàng)作過和許多作家一樣題材的作品,但他卻可以賦予這些以特有的美感,這種美感的產生和他所愛好的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風格有著莫大的關系,縱觀他的作品,無論是小說,還是散文,都幽幽地散
19、發(fā)出屬于浪漫主義的純美氣質。要清楚這些緣由,就必須要了解沈從文這個人,以及他的人生歷程。</p><p> ?。ㄒ唬碛熊娙思沂赖摹疤訉W生”</p><p> 沈從文以一種倒敘的猶如電影放映的方式來給他的《從文自傳》開篇,就連給自己寫自傳,他都愿意當一個浪漫的敘述者,在他的文字里,他的家鄉(xiāng)——位于湖南的鳳凰縣——湘西苗族人民的聚居地,在這種柔美的氛圍中漸漸清晰于我們的眼眸。沈從文出生在一
20、個軍人世家,祖父曾獲滿清提督銜,后任貴州總督,父親是曾隨同天津總兵羅榮光駐守過大沽炮臺。也許是由于對軍人家世的驕傲,沈從文的祖母便希望家中能再出一個將軍,以延續(xù)家族的這一份榮耀。</p><p> 童年沈從文無疑是被寄予厚望的一個孩子,盡管他出生在這樣一個“鐵骨錚錚”的家庭,但他孩提時代所接受的教育卻大都來自母親。沈從文這樣形容他的母親“瘦小,機警,富于膽氣與常識”,就是這樣一個母親,教他認字,認藥名,和如何培
21、養(yǎng)作為一個男子極不可少的斷絕。以至于沈自己也承認,“我的氣度得于父親影響的較少,得于媽媽的也較多。”從這點即可看出,早期,是母親將浪漫主義的氣質教給了沈從文。</p><p> 待到六歲上私塾之時,沈從文已較一般孩子認字更為多些,但誰人也不曾料到,我們從他的文本里感受到的這個文質彬彬的先生,在孩提時代居然是一個習慣于“撒謊”和“逃學”的學生。這一段對他來說既無聊又無趣的歲月給他帶來的是一個充滿幻想和有著無限可能
22、性的世界。盡管童年沈從文在那些錯誤被發(fā)現之后受到過很多懲罰,但他絲毫不以為然,并且依舊樂此不疲,他的腦袋里裝載的是遠遠大于這些印刷在紙頁上的油墨文字的,那里有著一個更廣闊,更為人所驚奇的天地。在罰跪的時間里,他頭腦里全是憑著想象所生發(fā)出的各種有趣的情境和物體,那些東西還被他編排出種種故事。對于沈來講,他全然不屑于課堂上的教學,相反,那些更吸引他的東西都在課堂之外,也許是在荒山田野里一棵小花,也許是溪水中別人家的窄窄木筏,也許還是那條充滿
23、民風隨處可見民情的石街。</p><p> 沈從文很早就對生活有了感知,對外界事物顯得十分敏感,這在他后期的創(chuàng)作中便可尋到痕跡,例如,在《邊城》的開篇,他用了大量的筆墨來描寫湘西美地的秀麗山水和古樸的民族風情,點點滴滴,細致入微,可見那些事物給他留下了多深多大的印象。至于沈從文的突出而殊異的想象力亦非人為刻意培養(yǎng)的結果,換言之,這是他的天賦,他與生俱來的一種能力和需要。這種對世界萬物的無限想象能力在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
24、中是必不可少的,一個人只有從實際事物出發(fā),幻化和聯想到更大更深更遠的東西,才有可能成就浪漫的本質。在那些帶有“傳奇性”的小說中,他的想象力翩翩起舞,敘述了一個又一個美輪美奐的動人故事。</p><p> 此外,沈從文的生活環(huán)境中有兩方面對他的影響比較突出,一方面是受到來自于家庭宗族的影響,另一方面受到整個湘西社會風土人情的影響,以至于他的小說常常會出現一些特有的類似湘楚神巫文化的影子,同時,也為后期小說人物的強
25、烈生命意識塑造奠定了深厚的生活基礎。</p><p> 沈從文與水的感情特別深,這在他的后期創(chuàng)作中非常多見,許多本文中都提到了水,而且,它大多以一種純凈的形象和圓潤的河底圓石一同出現。就連在他給張兆和女士的書信中也存在過這樣一段文字,“我因為天氣太好了一點,故站在船后艙看了許久水,我心中忽然好像徹悟了一些,同時又好像從這條河中得到了許多智慧。山頭夕陽極感動我,水底各色圓石也極感動我,我心中似乎毫無什么渣滓,透明
26、燭照,對河水,對夕陽,對拉船人同船,皆那么愛著,十分溫暖的愛著”。使沈從文產生這種情感的原因應追溯到他小時候與水親近的經歷,那時候家鄉(xiāng)的河流和溪水就是他的樂園,他在水里游泳,洗澡,和同伴嬉戲,為此甚至可以放棄神圣的課堂,置長輩的勸告與責罰于不顧。屬于孩子的天性在這件事上表露無遺,沈從文在面對這些使自己內心柔軟,淚盈于睫的水時,他心里的情感無疑是深且濃的,若不然,怎能寫出如此感性的詞句呢。</p><p> 辛亥
27、革命是沈從文童年生活中無法抹去的一課,他的父親和哥哥也曾親身參與其中,那個常常躺著四五百人尸體的河岸帶給他的不僅僅是對于英雄情結的向往,還有對于殘酷戰(zhàn)爭,人類間相互殺戮的最初影像。十四歲以后,沈從文便走上了軍旅生涯,在長達七年的時間里,他不但見證了地方武裝的濫殺無辜和草菅人命,還親眼見過一個提著自己父母親人頭的男孩兒,這既是一種怨憤,更是一種悲憫?!拔覍τ谙嫖鞯恼J識,自然較偏于人事方面。活在這片土地上的老幼貴賤,生死哀樂種種情況,我因性
28、之所近,注意較多?!北M管童年時期所經歷的殺戮事件對他影響很深,但沈從文的文字里卻鮮少出現這類血腥暴戾的場面,相反,他總是試圖從“美”入手,以更能接近人心的柔和姿態(tài)向大眾敘述他的創(chuàng)作初衷。沈從文的自述說明了他后期創(chuàng)作的基本關注點,而他那些散發(fā)“人性美”的文本美就美在他利用自己的豐富的想象力,借多情的筆法,建立起了他所說的那座希臘小廟,并極力為其披上浪漫主義嫁衣,使它看起來有了因距離而產生的美感。</p><p>
29、?。ǘ┥钤诔鞘欣锏摹班l(xiāng)下人”</p><p> 1922年的夏天,沈從文決定辭去“老總”之職,離開那個慘無人道的官場,毅然選擇了北上。因為在沈的心里始終存著一個夢,那就是上大學,成為一個真正的作家,受人敬仰的知識分子。當時的沈從文已經接收到了來自“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時代之風,他的創(chuàng)作亦受了這方面的影響,前期作品不論結構還是文句都顯得自由瀟灑,那時的沈從文才剛到北京,對未來顯得有些迷茫和不知所措,許多時候的創(chuàng)
30、作僅僅是為了謀生,就好像巴爾扎克剛開始從事創(chuàng)作的時候。</p><p> 盡管他來到了北京,但是北京卻并沒有如他所愿的那樣給他上大學的機會,在他面前的是一張由人脈關系織成的大網,也就是在這張網里,沈從文深覺自己作為一個“異鄉(xiāng)客”有種揮之不去的孤獨感和自卑感。這引得他對家鄉(xiāng)愈發(fā)思念,那個山水之地在他的心里頓時變得更美,更令人向往。在沈從文最窮困潦倒的1924年,他在走投無路之際寫信給了郁達夫,希求得到幫助。而郁達
31、夫亦沒有失望于他,那篇于同年11月發(fā)表的《給一位文學青年的公開信》在當時的社會上激起了很大的反響,郁達夫的文章表面看起來是在冷嘲熱諷這個“兩袖清風”的窮青年,但背后也深刻地隱射出了當時學界的種種鄙陋。</p><p> 和郁達夫的相遇應該是沈從文的人生的一個轉折點,因為他的文章,使得沈從文后來結識了很多文化界的朋友,其中包括丁玲和胡也頻,這里還有一段有關他們三人關系曖昧的緋聞。如此,他自然受到了很多西方的文化的
32、熏陶,例如他能運用所了解的西方神話學和人類學理論來解釋民俗學的情節(jié)。另外,他還從諸如周作人、顧頡剛等人處受到了不少啟發(fā)。沈從文真正意義上踏入上流文人社會是從被胡適賞識開始的,這也是他在高校教學生涯的一個開端,直到1933年秋天,他出任天津《大公報·文藝》副刊主編一職,沈從文已經被很多人熟識并接受了。</p><p> 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出現過很多文學團體,比如由聞一多、徐志摩等人創(chuàng)立的“新月社”,魯迅
33、、周作人創(chuàng)辦的“語絲社”,包括后來大名鼎鼎的左翼作家聯盟,沈從文雖與這些作家關系密切,但他卻不屬于他們之中的任何一類,他寫作只代表了他自己。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沈從文身在京城,看遍了上流社會的各色人等,卻始終沒有辦法脫離“鄉(xiāng)下人”的角色,最初是因為自身境況窘迫,這個身份是不得不承認的,但他內心卻為此感到落寞,一種無法消解的自卑感令他有意識地將自己與眾人劃分了界限和等級。而后來對這個身份的認同卻是自覺的選擇,這是在沈從文看過了上流的鄙俗,
34、病態(tài)以及骯臟的交易后,他發(fā)覺自己寧可保存“鄉(xiāng)下人”淳樸的作風和純凈的心。所以無論是之前還是之后,沈從文與大都市之間始終有著一層難以逾越的溝壑,他越接近社會內核,就越是有排斥心理,以至于創(chuàng)作了大量類似《紳士的太太》、《八駿圖》等以都市為背景,揭露上流社會變異人性的作品。這是沈從文的作品較前期已有了很大的不同,原因就如上所述,一為其遇到了多元的文化和多變的思想,二為都市生活的經歷讓他習慣了用“諷刺”的手法來創(chuàng)作。</p>&l
35、t;p> 與此同時,他內心對于故鄉(xiāng)的懷戀就變得愈發(fā)深,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對那時的沈從文來說都充滿了前所未有的魔力,這是他創(chuàng)作那些以鄉(xiāng)村被背景的小說的動力,那個地方的故事往往同他的內心一樣,柔軟而溫和。沈從文選擇以最接近它們的浪漫的筆法書寫這一個個有關人性之美的故事,他往往會使用很多有同感的意象,諸如落日,流水,白色小塔,還有動人的山歌來抒發(fā)自己對于理想世界的渴望。也許是由于心內所設想的美無法在現實中得到回應,所以,在有意識
36、的對比中,他就容易在寫作過程中將“美”放成倍放大。</p><p> 如果說沈的出生和生活背景是促成他性格以及后來創(chuàng)作風格的內因的話,那么外因則是后來他接收到的那些社會事物對他的刺激,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使得沈的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風格有了最初的確定。他是個獨立的作家,所以提倡獨立的文學,而且更需要一種不受商業(yè)控制和政治拘束的寫作。他愛著生活,也愛著生活里的那些人,即便是丑陋的東西,他同樣會以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讓他們染
37、一些愛的色彩,這是沈從文浪漫主義文學創(chuàng)作的關鍵點。</p><p> 二、浪漫主義文本創(chuàng)作背后的深意</p><p> ?。ㄒ唬儆谏驈奈牡睦寺髁x的美學意義</p><p> 浪漫主義一詞最早起源于中世紀法語中的Romance,意為“傳奇”或“小說”,后衍生出浪漫主義,即Romanticism。它是文學藝術的一種基本創(chuàng)作方法,與現實主義一同并成文藝的兩大主要思
38、潮。就這點上來說,如果現實主義走的是一條“唯理”的路線,那么浪漫主義一定歸在“唯情”的大道上,這是兩者最鮮明的區(qū)別之處。一般認為,浪漫主義文藝思潮是從18世紀后半葉至19世紀上半葉盛行于歐洲并表現在文化和藝術的各個部門。</p><p> 浪漫主義在進行對客觀事物的描寫和敘述上一般偏向走主觀和內心的路線,常常以抒發(fā)對理想世界的熱望為主要追求,行文語言里充滿噴薄的感情,綺麗的幻想和許多夸張的創(chuàng)作手法來塑造形象。中
39、國古代也有很多以浪漫主義為主要創(chuàng)作方法的詩人和作家,最有名的當屬李白和屈原二位,單從這兩者的詩詞便可對浪漫主義有一定的印象和了解了。這類作家的寫作很少拘泥于形式,也不落入技巧的窠臼,他們更看重作為創(chuàng)作主體的個我情感的表達,以主觀性情感知來譜寫全文,容易使人陷于情感的饕餮。</p><p> 在浪漫主義的創(chuàng)作領域里,由于作家所秉持的階級立場和政治態(tài)度不同,因而也有將之分派成兩類的說法,即保守的和進步的,或者積極的
40、和消極的。沈從文所主張的浪漫主義在這兩派中又是很獨特的一種存在,他的創(chuàng)作在經歷過早期的一番悸動過后(指其初入大都市時的創(chuàng)作,如《棉鞋》),慢慢顯得成熟起來,亦很少顯露偏激的一面,無論是積極地對未來寄予希望,還是消極的對舊有的一番懷戀?!稙t瀟》里,女主人公瀟瀟對“女學生”存有好奇,同時也有一種想要成為她們的愿望,在她心里,“女學生”是個了不起的角色,但她所接受的封建禮教卻把“女學生”宣揚成“怪物”,這是人物在面對兩種情感時的內心矛盾。文章
41、中,作者既沒有嚴詞厲語對腐朽的制度和觀念給予強烈和冷峻的批判,也沒有花很多筆墨在宣揚進步思想和先進人物上,有的只是最后對瀟瀟終于未能邁出“封建大門”而深感痛惜。但這樣的表面“平靜”的敘述卻無法阻擋沈從文成為浪漫主義的大師,換言之,沈從文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的美學意義在于人們能夠從這份“平靜”背后,清晰地體會到更為悠長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p><p> ?。ǘ├寺髁x文學創(chuàng)作背后的社會意義</p>&l
42、t;p> 也許是因為沈從文的“獨立特性”,在那個急就章漫天的文藝為政治服務的年代里,他的創(chuàng)作遭受了各方的質疑。有的人認為他不屬于主流文學的隊伍,有的還甚至直指他的作品存在“反共”思想。記得1948年,郭沫若撰文《反動文藝》中對沈從文的《看虹錄》進行了最嚴厲的批判,稱他的這類作品是在“作文字上的裸體畫,甚至寫文字上的春宮”,并由此將沈從文界定為“桃紅色”的“反動作家”。</p><p> 盡管沈從文在后期
43、也嘗試過寫一些現實主義的,貼近時政的文章,但那些都已經不再是他自己所能認同的創(chuàng)作了。在沈的心里,他已將他的愛和智慧給了像《邊城》這樣的創(chuàng)作,這是他最真誠的對這世界的告白。而如今我們再看這些責難,難免覺得它們有失偏頗。沈的創(chuàng)作并非如那些極端人士所言是“非主流”的,有小資產階級傾向的“反共文藝”。那些作品里其實暗藏了很深厚的社會意義。</p><p> 獻給“人性美”的贊歌</p><p>
44、 關于“人性”的話題幾乎可以說是沈從文畢生創(chuàng)作的一個最為重要的主題,誠如他自己所言,他想要打造的就是這樣一座供奉著“人性”的希臘小廟。沈也一直認為,相對于其他作家所關注的階級矛盾,政治紛爭而言,人性應該作為人類最重要的一個點來關注,這也可以解釋為何沈從文“固執(zhí)己見”要在時代的大潮大浪之中做出“反其道而行之”的行為。</p><p> 在沈從文的理想世界里,人類的原始欲望,性情感知是最為被看重的東西。這或許多少
45、與其身上所流注著的苗族血液有關,他熱愛那些未經過雕琢的很純粹的本能情感,而他筆下的主人公往往也具有很旺盛的生命力。他曾經這樣形容一個男子:“這個人,美麗強壯像獅子,溫和謙馴如小羊。是人中模型。是權威。是力。是光。種種比皆是為了他的美?!痹谶@段描寫里,沈把能想到的有關力與美的詞都“堆砌”了上去,他是那么想盡已所能地表現和肯定人的健康和自然的狀態(tài),以及自由和健全的人格。</p><p> 在《邊城》里,他筆下的“翠
46、翠”成了許多男子夢中的影兒,心上的人。沈極其愛護她,便決意要給予她世上最美好的最純潔的愛情。他寫愛情,也用這一副不露聲色的筆法,從似真似幻的夢境寫起,寫翠翠在儺送的歌聲里把靈魂輕輕浮起。</p><p> 在塑造其他人物方面,如寫《邊城》里的爺爺是個有責任心的醇厚的老人,天保是個謙讓有氣度的男子,《蕭蕭》里的小丈夫盡管無知卻十分善良……沈對于這些人的情感都似乎是像對待他曾經生活里的一個長輩,一個玩伴兒,一個朋友
47、一般,努力地挖掘出他們身上的這些品質。這是他內心對于“人性美”的最高敬意。</p><p> 都市異化人中的反叛者 </p><p> 沈從文的作品的另一個社會意義在于他毫不留情地對“人類文明”之下所產生的人性的異化和心理異變的強烈批判,意在呼喚人性的回歸。實際上這是沈從文對“人性”主題創(chuàng)作的另一個側面,他一方面創(chuàng)作很多正面抒發(fā)的作品來作為后一個批判類作品的鏡子,對于那些都市腐朽生活之
48、下的人們,他所看到的是和他理想中的人應該有的形象和性格截然不同的一面。于是他就要做這樣一個反叛者,高唱響亮的“反調”,以引起人們的思考。</p><p> 最著名的就是《八駿圖》和《紳士的太太》,在前者中,他塑造了幾位博學多才的教授的形象,在看似權重位高的身份背后,對他們的全部描寫不過是想更為鮮明地凸顯出隱藏在這些人背后的性心理變態(tài)的本質。而他寫主人公達士先生從一個愛情守護者變?yōu)橐粋€背叛者的過程也說明了人在這種
49、所謂的先進文明的影響下逐漸走向墮落和腐敗的必然結果。</p><p> 在《紳士的太太》里,這種情感愈加強烈,筆墨到處充滿了作者對上流社會假道學,假文明的鄙夷。在病態(tài)的城市生活中,“紳士階級”的身份認同并不能替那些虛偽的面目和空虛的精神做掩飾,那些“紳士淑女”玩著“愛”的游戲,在互相欺騙中進行“沒有愛的接吻”,還居然混了笑和淚,無不令人覺到荒誕和可恥。</p><p> 沈從文就是這樣
50、,一邊唱著“頌歌”,一邊吟著“反調”在進行著他的創(chuàng)作。他用大愛在看這個變化中的社會和社會中變化著的人,以浪漫主義這根色荏內厲的戒尺替代現實主義犀利而尖銳的教鞭,來警戒和提醒人們所謂文明背后所隱藏的這些弊病。</p><p> 三、沈從文之浪漫主義文本的三要素</p><p> 對于一部完整的文學作品而言,要充分展示作品的個性,突出創(chuàng)作的風格是需要很多構成部件和要素來幫忙的。就好比造一棟
51、房子,猶如哥特式建筑之于尖而凸的塔頂,而馬蹄形拱門的利用則代表了地中海的特色。沈從文也熟諳此理,所以他對待創(chuàng)作是一心一意的,竭力調動所有感官來激發(fā)自己對于生活的情思,并利用適當的創(chuàng)作技巧,行云流水般將作品一氣呵成。他擅長于語言的運用,意境的營造,和文體的創(chuàng)新,這三個要素必須和浪漫主義的創(chuàng)作風格有著一致性,只有如此,才能最終為文本的主題思想和表達效果而服務。</p><p> ?。ㄒ唬把潘坠操p”的文學語言<
52、/p><p> 語言是以語言為物質外殼,以詞匯為建筑材料,以語法為結構規(guī)律,以思想為動力源泉而構成的體系,其本質就是一種社會現象。語言也往往是最能夠表達作者思想的工具,它的精致或粗陋直接關系到人們對一部作品的好壞評價。沈從文的文學語言向來是他創(chuàng)作中十分具有特色的一個方面,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學者蘇雪林也曾有過論述,盡管沈受教育程度限制,文字上有諸多弊病,但處處不乏新鮮活潑,永遠表現著自己。</p>
53、<p> 沈的語言里最鮮明的一個特色是鄉(xiāng)土語言的運用,這與他從小根植于湘西的生活土壤密切相關,無論是習語,俗語,或者歌謠都充滿了濃郁的鄉(xiāng)土風情。盡管是帶有地方特色的語言,但沈從文順手拈來,全無粗俗之感,反而自然順暢,體現出原生態(tài)的美感。翠翠在《邊城》里哼著的巫師迎神的歌是一個突出的代表,里面包含了鄉(xiāng)村特有的文化符號。此外,在人物對話描寫方面,《柏子》里水手和妓女的相互埋怨,《長河》里鄉(xiāng)下男女的戲謔打趣,還有《蕭蕭》中鄉(xiāng)下人談
54、論女學生……這些對話片段都能很貼切地印證這股鄉(xiāng)風。</p><p> 而在敘述性語言方面,那種像說書一樣娓娓道來的開場,不僅顯得親切,也很有藝術感:“由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這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為‘茶峒’的小山城時,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這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只黃狗?!薄哆叧恰返拈_頭仿佛我們小時候聽的枕邊故事。如果這是一部電影,鏡頭就應從廣闊的環(huán)境慢慢
55、聚焦到一戶人家,然后再將故事展開出去。</p><p> “薄暮的空氣極其溫柔,微風搖蕩,大氣中有稻草香味,有爛熟了山果香味,有甲蟲類氣味,有泥土氣味。一切在成熟,在開始結束一個夏天陽光雨露所及長養(yǎng)生成的一切。一切光景具有一種節(jié)目的歡樂情調?!薄对孪滦【啊分械倪@段文字已屬沈從文創(chuàng)作成熟期的文字,可以看出此時的語言表達猶如粒粒珍珠,飽滿而圓潤,不僅給人清心俊麗的感覺,而且充滿了情感和趣味。其實,當沈從文入京后接觸
56、到的歐美文化愈來越多,他語言中的歐化成分也逐漸明顯起來,在運用修辭方面也有此傾向,但他仍以一貫保持自然樸素的風格在持續(xù)著創(chuàng)作,力求做到語言的簡練和深刻,而他的確也做到了。</p><p> ?。ǘ疤搶嵐采钡奈膶W意境</p><p> 所謂文學中的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所呈現出來的那種情景交融、虛實相生、活躍著生命律動的韻味無窮的詩意空間。意境一般出現在詩歌中較多,這類例子不甚枚舉,而
57、將詩歌中的意境引入小說,實現詩歌、繪畫的抒情性與小說的敘事性的統(tǒng)一,在中國古典小說中不太多見,原因是由于中國古典小說向來重故事和情節(jié),很少寫景抒情。而沈從文深深理解了意境作為美學的一類范疇具有的巨大魅力,于是他成功地進行了散文詩化的工程,并且取得了無與倫比的成功。</p><p> 由于沈從文多數時間是以浪漫主義的風格來進行創(chuàng)作,這決定了他所營造的文學意境也帶有浪漫主義的色彩。他習慣于在故事開始之前就定下了它的
58、基調,為故事開展以及故事中人物的互動做鋪墊。《邊城》就是最經典的例子,沈在寫這個故事的時候有意將敘述的速度方面,也不急于盡快更加劇情發(fā)展,而是在前幾節(jié)中對故事發(fā)生的自然環(huán)境和民俗風情進行了著力描寫,讓讀者對“茶峒”有了非常豐滿和立體的了解。這樣寫的好處有兩點,第一,當人們的意識融進沈所創(chuàng)造的純美意境之時,就更容易體會出小說人物的性格,對故事的理解也會隨之加深;第二,小說因為有了意境,本身的藝術性就加劇了,美學價值自然也提高了。</
59、p><p> 沈還慣以景物的變化來暗示人物心理,比如“夜間果然落了大雨,挾以嚇人的雷聲。電光從屋脊上掠過時,接著就是訇的一個炸雷。”對此處天象大變的描寫不僅預示祖父即將去世,引起故事情節(jié)大變,還表現了翠翠內心的惶恐和不安。另外,以屋后白塔的消失來象征祖父離世,這白塔在翠翠心里也是一種依靠,就像爺爺在她心里是主心骨一樣。</p><p> 除了以實際的物象來營造適當的意境意外,沈還善以抽象之
60、物來塑造意境。且看摘自《看虹錄》的這段文字:空闊似乎闊張了我的感情,寂靜卻把壓縮在一堆時間中那個無形無質的“感情”變成為一種有分量的東西。忽聞嗅到梅花清香,引我向“空虛”凝眸。慢慢的走向那個“空虛”,于是我便進到了一個小小的庭院,一間樸素的房子中,傍近一個火爐旁。</p><p> 出現在其中的“空闊”,“寂靜”,“感情”,“空虛”這些抽象性的詞在情感上皆存在一定共性,所以盡管沈沒有用存在實體物象的東西來作為營
61、造意境的要素,但也并不影響最終需要的效果。這些詞所代表的東西無法親眼見到,也難以想象,這就要求讀者在閱讀的時候要運用到“體會”的主觀能動功能,但如此一來,一旦人入情境,所帶動出來的體驗會變得更加刻骨銘心。這不僅是沈的一次冒險,更是他在意境營造上的一種創(chuàng)新。</p><p> (三)“眼花繚亂”的文體創(chuàng)造</p><p> “五四”新文學運動以來,許多新一代的知識分子們不但在白話文的寫作
62、上有重大的貢獻,且亦致力于文體的創(chuàng)新,最突出的例子就是魯迅先生。實際上,在文體方面,沈從文也算是文體的集大成者,遂也有人稱他為“文體作家”。在文體方面做一些嘗試對于作家來說其實是在藝術領域的一種開拓方式。怎樣的體裁和主題適用于怎樣的文體,比如,抒情性的文字多數歸成為散文。但如果突破這種“文體窠臼”,塑造全新的文體式樣,不但可以提高整個文章在結構上的美感,也會增加可讀性。</p><p> 沈從文在這方面應該算得
63、上是個“與時俱進”的作家,在創(chuàng)作中,他嘗試過許多不同的文體,《八駿圖》里的書信體,《公寓中》屬于日記體,《邊城》又采用分章的形式,還有像《月下小景》這類在前文為故事做注腳的神話傳說式樣的創(chuàng)作等等。還有一類是攫取與主題相關的人物生活片段來進行布局和排版,比如《龍朱》,就是以一對異族青年男女的戀愛為主線,以“對歌”為線索,直接記錄了兩人相識相戀的過程,而對別的戀愛細節(jié)并沒有做過多描述?!都澥康奶芬矊儆谶@類創(chuàng)作,全篇所設的小標題都是上流社
64、會紳士和太太的生活片段,但這些片段都有相同的情感色彩和固定主題,目的就是為了突出創(chuàng)作目的。</p><p> 但也有人質疑沈從文在文體上的這些推陳出新的創(chuàng)作努力有“形”大于“質”的嫌疑。其實不然,沈的小說都是以敘事為中心的,在他的一系列創(chuàng)作中,還有一類創(chuàng)作是在自在性和原生態(tài)之列的,這也是沈所一貫追求的。像《蕭蕭》《柏子》《會明》等都是這樣的創(chuàng)作,整個小說中沒有任何浮夸的雕飾,一切接近清新風格,簡單而真實。<
65、;/p><p> 總而言之,無論是沈從文使用的文學語言、修辭,對文章意境上的創(chuàng)造,還是他不斷嘗試所創(chuàng)作出的各種文體,這些要素都帶有一種與現實主義創(chuàng)作截然相反的東西,那就是它們都帶有浪漫主義的色彩,且在這點上,這些要素所秉持的風格都是一致的,不存在那一要素與此相悖的情況。所以,當它們被妙筆聚齊在一處時,整個文章的風格就自然顯現出來了。</p><p> 四、浪漫主義風格下的“鄉(xiāng)村”與“都市”
66、</p><p> 有很多人在閱讀完沈從文的作品后發(fā)現,在他的文本中主要有兩類世界,且這兩類世界所形成的對比是鮮明的,讀者也很容易于其中讀出沈的好惡。此二世界,一為以湘西故地為藍本而作的關于“鄉(xiāng)村”的一系列創(chuàng)作,其中包括《瀟瀟》、《邊城》、《貴生》、《柏子》等;二為背景模糊但細節(jié)詳實的有關“都市”生活的創(chuàng)作,《八駿圖》《棉鞋》《大小阮》等。 </p><p> 實際上
67、,這兩類文本就是沈從文人生經歷的一點注腳,他從那個相對閉塞的環(huán)境中走來,到了一個開闊的對他而言全然陌生的地方來,內心的變化像一條曲折的線,而這些線上的起起伏伏可在他的作品里瞥見一二。而沈從文雖然有較為統(tǒng)一的創(chuàng)作風格,但他以浪漫主義的形式構筑 “鄉(xiāng)村”和“都市”這兩類世界時,卻有著不同的特色,這也是他厲害的地方。</p><p><b> ?。ㄒ唬班l(xiāng)村”文本</b></p>&
68、lt;p> 沈從文對“鄉(xiāng)村”的熱愛總是很深厚,他不僅愛那里的自然環(huán)境,愛特有的風土人情,也愛那些敦實鄉(xiāng)民背后的故事。具體來說,他愛的這個“鄉(xiāng)村”就是他的故鄉(xiāng),這最初生養(yǎng)他的地方,也是后來給他靈感最多的地方。也許是由于遠離故土的緣故,沈從文對那里的思念很熾烈,有時甚至到了渴望的地步,這也無形中使得他在描繪這些故事的時候加入了某種“理想化”的文學加工,把那些地方的人事描敘得猶如世外桃源般,讓每個讀過它的人心生向往。但這也構成了沈的創(chuàng)
69、作的局限,即對鄉(xiāng)村生活中的很多陋習未能做出深刻的剖析,也給不出具體的評解。</p><p> 沈的“鄉(xiāng)村”世界不僅是美的,而且還透露出一絲神秘感。其中原因有以下幾個:</p><p><b> 1、“山歌”效應</b></p><p> 對歌在很多少數民族中都非常流行,通常用來傳達男女之間的情誼,但若要讓普通人以這種方式開啟男女之性靈,這
70、是不能夠想象的,遂產生了人和人之間的距離感。沈在很多作品中都有關于對歌場景的描寫,而且還細致地配錄了歌詞。在《月下小景》中就有這樣一段:小砦主明白了自己的歌聲可作為女孩子靈魂安寧的搖籃,故又接著輕輕唱到:“有翅膀鳥雖然可以飛上天空,沒有翅膀的我卻可以飛入你的心里。我不必問什么地方是天堂,我業(yè)已坐在天堂門邊?!迸⒂殖骸吧眢w要用極強健的臂膀摟抱,靈魂要用極溫柔的歌聲摟抱?!逼渲凶砣说牟粏问巧钋榈母柙~,還有歌詞背后異族青年間的愛情。<
71、;/p><p> “山歌”在這個“鄉(xiāng)村”世界里儼然就是“愛情”的象征符號。《邊城》里,翠翠是在儺送的歌聲中摘到了夢里的心形虎尾草;《龍朱》里黃牛寨寨主的女兒用歌聲俘獲了白耳族王子的心……還有多少愛情在少數民族青年間的山歌中產生。沈從文最看重的就是歌聲背后的智慧和充滿詩情的愛意。單看“對歌”本身,就是一種浪漫的示愛形式,首先是山歌的歌詞承載著浪漫的情愫,然后是對歌的形式有浪漫的特質。男女雙方只聞歌聲不見其人,情感全憑
72、曲調和歌詞來傳達,合則成就佳偶,若不合,也可避免了面面相覷的尷尬。真讓人不得不佩服少數民族人民的智慧,可見他們的“能歌善舞”也是如此培養(yǎng)而來的。</p><p><b> 2、“神巫”之惑</b></p><p> 在沈從文田園牧歌式的敘寫中,除了有人和自然這種實實在在的東西外,還有一部分是關于神巫和蠱惑的,也正因為有此類事物的加入,使得被隔絕在“文明”之外的“鄉(xiāng)
73、村”世界顯得更加神秘莫測。這與沈從文從小的生活環(huán)境密切相關,受楚巫文化的影響,他曾詳細地寫過湘西趕尸,神秘落洞女等帶有濃厚湘西地方特色的巫蠱之說。</p><p> 沈從文在他的《湘行——鳳凰》中對“放蠱”的種種有過很具體的記錄和描述,有一段關于湘西三類巫女的文字是這樣的:因年齡、社會地位和其他分別,窮而年老的易成為蠱婆,三十歲左右的,易成為巫,十六歲到二十二三歲,美麗愛好而婚姻不遂的,易落洞致死。此三種女性的
74、歇斯底里,就形成了湘西神秘的一部分。這神秘背后隱藏了動人的悲劇,同時也隱藏了動人的詩。</p><p> 不僅如此,在《媚金·豹子·與那羊》里,沈還塑造了一個“地?!钡慕巧?,這人是“老年人,是預言家,是相面家”,他在聽聞豹子在喜事上說到血,就似乎有一種不祥預兆在心上明白了。而這預兆最后也被豹子和媚金的血證實了。這種神奇的力量似有若無地糾纏著“鄉(xiāng)村”世界里的人,“神巫之惑”應是這世界里所不能缺
75、少的一部分。</p><p> 這類因素的加入容易使讀者在閱讀的時候不僅會對文本世界產生好奇,也會相生出一種距離感。但這種距離感不會讓讀者覺得陌生,反而有想要繼續(xù)探索的沖動?!吧裎住敝惖恼f法原本就是虛幻的,是從遠古以來產生于人們內心的東西,它不屬于現實的一部分,但屬于人類精神的一部分。沈從文一來是單純想寫這件事,二來也希望為浪漫主義的創(chuàng)作添磚加瓦,使得文章更妙趣橫生。</p><p>
76、<b> 民俗志趣</b></p><p> 許多人讀沈從文都是從《邊城》開始的。中國人在閱讀小說的時候似乎都比較在乎故事的情節(jié),主人公的情感發(fā)展,或者是故事中的矛盾沖突。但《邊城》仿佛并不急于要把一個故事講給人聽似的,在開篇的幾個小節(jié)里,沈從文寫擺渡的水手,熱鬧的河街,還特別寫了在端午節(jié)時候人們的慶祝方式,他把大量的精力花在了營造“氣氛”上。所謂“氣氛”是對他想表現的鄉(xiāng)村的民風民俗的描
77、寫,目的則是為了突出整個小說的氣質。</p><p> 他心里的鄉(xiāng)村世界是浪漫,這種浪漫也是與世隔絕的。在《市集》中,沈從文幾乎把一個市集里有特色的人物活動和情狀都寫滿了,整篇文章好像就是活脫脫一副“清明上河圖”,讓人一下子就融入到鄉(xiāng)井的生活中。這種民俗文化的細致描寫也同樣出現在《街》里,他把鄉(xiāng)間保留完好的特有氣質刻畫地淋漓盡致,這種用心,仿佛深怕錯漏了一個細節(jié)一般。而這種對鄉(xiāng)野之趣的表現將浪漫主義的創(chuàng)作推到了
78、一個更高點。</p><p> 另外,還要提到的是沈筆下兩類特有的人,一類是常年生活在大水排上的水手,一類則是河岸上常年等待著的“妓女”。這其實也是湘西之地特有的一種情況,在“民風”里占了一席之地,而沈寫他們是丟開了鄙夷的目光的,他眼里的這兩類人亦有真性情的地方。《柏子》一文就深入講了一個類似的故事,它還被人評價為“真像普希金說過的,展現著‘偉大的俄羅斯的悲哀’。”</p><p>&l
79、t;b> (二)“都市”文本</b></p><p> 如果說用浪漫主義的創(chuàng)作方式去寫桃源世界般的鄉(xiāng)村世界是一件比較容易和合適的事情的話,那么對于像《八駿圖》、《紳士的太太》這類以大都市為背景,以批判和揭露為目的的小說,沈從文又是怎么樣巧妙地將它融貫其中呢?這里分析主要的兩點,第一是在人物形象的刻畫上,第二是諷刺手法的運用。</p><p> 先談第一點,人物形象的
80、刻畫。在看過很多現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尤其是那些鴻篇巨著型的文本,在塑造人物時通常會下很大功夫,除了要在人物的外形,特征,言語,行動,背景等都做一番細致入微的表述外,通常情況下還會通過配角的一些言語和行動來側面襯托。但沈從文在這一點上好像并不想花太多心力,單就拿上文所指的兩篇文章為例?!栋蓑E圖》講的是一類人的故事,若是一般人寫,定會將這類人的頭尾都描一個遍,但沈從文筆下的這類高級知識分子卻連名字都只是用“甲乙丙丁”這樣如此簡略的代號。我們看不
81、出這群教授所生活的年代,不知道他們經歷著怎樣的時代背景,所有階級性,時政性都不見了。這種故意弱化人物外在環(huán)境描寫所導致的效果就是將小說與人的現實生活之間產生斷層,當讀者在閱讀時把關注的重點放在對人物內在的精神上。同樣,《紳士的太太》中對人物的描寫更像是豐子愷的漫畫一樣,他們的臉大都很模糊,作者只通過寫他們的生活習慣,家庭構成,以及通過太太跟紳士的互動來完成整個小說的敘寫。由此可見,沈對人物做了浪漫的處理,那些人物并不特指具體生活里的誰,
82、但讀者可以從這些人身上看到具體生活里人的影子。</p><p> 另外一點就是諷刺的手法。沈在這方面借鑒了俄羅斯偉大的文學巨匠普希金的經驗,他的敘述風格常識結合了戲劇性、浪漫主義和諷刺于一體。諷刺是很高明的一種手段,它常常給人“笑里藏刀”的感覺,盡情發(fā)揮諷刺藝術可將作品演繹出強大張力,使得以浪漫主義為骨架的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和震懾力。這就是“沈式浪漫”的另一重要側面。沈從文在藝術上的造詣完全有能力去駕馭這樣一件銳
83、利的武器,他挖掘出其特殊的戰(zhàn)斗作用,從而使文章的中心思想更具說服力量。</p><p> 《紳士的太太》全篇諷刺的要點是揭穿虛假,不動聲色的敘述,讓事實的真相自己浮現出來,也有些揶揄的口氣,但尺度卻控制得很好。紳士階級屬于上流里的一支,他們的家庭</p><p> 表面上看起來講究禮數,一團和樂的樣子,但內里卻是道德的敗壞和淪喪,這種對比顯得很強烈也很突出。為了要維持表面上的虛假繁榮,
84、他們就用只有這個階級才有的“得體”語言和行為掩飾著背后骯臟的一切,遮遮掩掩,很是做作。比如三姨太太讓紳士太太看春宮,本來是極想看,而且隨后便看了,雙方的對話卻是這樣“太太,要看我前回所說那個東西沒有?”“這事你怎么當真?”“不是說笑話,這里有一分?!薄罢媸浅笫虑椤!?lt;/p><p> 《八駿圖》也同樣運用了這種手法,文章從“達士先生”的視角出發(fā),剖析了這些教授變態(tài)的性心理,但最諷刺的還在文章的結尾處。達士先生原
85、本是一個忠于愛情的使者,在幾封寫給他未婚妻的信里,他都表達了自己對于這位女性的深切愛意。但是,在被這些教授“同化”后,自己竟也列入了這些荒唐人的隊伍中,以至于對未婚妻撒謊,隱瞞了自己真正晚歸的原因。不僅如此,象征手法的運用將女性以各種顏色來表達,為文章增加了美感和藝術性,如“草坪里有個黃色點子,恰恰鑲嵌在全草坪最需要一點黃色的地方”,“手指著山邊一堵淺黃色建筑物”等。</p><p><b> 五、總
86、結</b></p><p> 要徹底懂沈從文和他的創(chuàng)作,不僅要系統(tǒng)地閱讀他的作品,進行合理的比較和分析外,他本人的一些具體情況也需要被了解。</p><p> 無疑,浪漫主義的創(chuàng)作風格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沈從文,盡管他在這類創(chuàng)作上依然存在這局限性,但不容置疑的是,他不僅成了那個時代的“獨一無二”,且在今天看來,他的作品仍然有可讀性。這不單是因為他斟詞酌句的高超本來,更大一部分
87、原因在于他畢生致力于人性的開掘和發(fā)現的研究主題永遠鮮活。雖然他寫得理智、冷靜,但我們還能清楚地明白沈從文試圖用“道德重造”去醫(yī)治舊中國的沉疴疾病,在“向后看”的方式下藏著“向著未來”的本質。這也正是他創(chuàng)作的要義和關鍵所在,也是我們最需要的精神點撥。</p><p> 長期以來,研究沈的學者以及論文也是層出不窮,從這些人和文章里,我們不難看出,這個社會對沈的關注度仍然是很高的,且對他的態(tài)度也變得更加理性。人們欣賞
88、沈從文,欣賞的是他的文人氣質,和對這個世界,對整個人類社會的看法。他的文字猶如一處架設在浪漫主義云霧籠罩下的心靈避難所,我們循跡而去,續(xù)而發(fā)現了生命的本質和強大內核。</p><p><b> 參考文獻</b></p><p> [1]錢理群.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M].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8.</p><p> [2]溫儒敏.中國現當
89、代文學專題研究[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p><p> [3]伍丹陽.《邊城》的浪漫主義色彩[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9,(02).</p><p> [4]史曉軍.理想生命形式的追尋與現實人生的無奈——論沈從文小說中理想人物與隱性圍城的糾纏[J].保定學院學報,2009,(06).</p><p> [5]高維生.浪漫沈從文[J].安徽文學
90、,2010,(07). </p><p> [6]戴雪花.沈從文生命意識緣起分析[J].文學與藝術,2009,(12).</p><p> [7]葉婷.站在贊與嘆的邊緣——解析沈從文作品的生命意識[J].群文天地,2009(08).</p><p> [8]周欽明.追求自然本色的天籟之美——淺析沈從文小說的創(chuàng)作特色[J].現代語文(文學研究),2010,(05
91、)</p><p> [9]張厚萍.人性美的棲息地——論沈從文的湘西小說創(chuàng)作[J].新聞愛好者2009(12).</p><p> [10]沈從文.沈從文集(小說卷)[M].花城出版社,2007</p><p> [11]沈從文.湘行散記[M].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8.</p><p> [12]凌宇.從邊城走向世界[M].岳麓
92、書社,2006.</p><p> [13]金介甫.沈從文傳[M].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2009.</p><p> [14]陳安利.論沈從文的浪漫主義[A].咸陽師范學院學報(文藝理論研究),2008,(03).</p><p> [15] Luo Chengyan shen: Rousseau-style aesthetic romanticism,[J]
93、</p><p> "Romanticism in Modern China", Hunan Education Press, 1992, p. 2</p><p> [16] Jeffrey C. Kinkley.The Origins of Shen Congwen’s</p><p> Literary Regionalism[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浪漫主義構筑下的心靈避難所——試析沈從文浪漫主義文學創(chuàng)作【開題報告】
- 浪漫主義構筑下的心靈避難所——試析沈從文浪漫主義文學創(chuàng)作【文獻綜述】
- 浪漫主義構筑下的心靈避難所——試析沈從文浪漫主義文學創(chuàng)作【開題報告+文獻綜述+畢業(yè)論文】
- 浪漫主義文學
- 浪漫主義代表
- 簡述浪漫主義史學
- 朱光潛論浪漫主義
- 中日浪漫主義比較研究近代日本浪漫主義文學對留日作家的影響.pdf
- 浪漫主義服裝特點
- 人生詩化傾向與浪漫主義精神——中國現代浪漫主義文學再認識.pdf
- 父親的浪漫主義(散文)
- 浪漫主義的華彩樂章
- 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
- 盧梭的浪漫主義.pdf
- 淺析盧梭的浪漫主義
- 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和浪漫主義繪畫的比較.pdf
- 浪漫之愛——試論浪漫主義的“情感自由”
- 浪漫主義在中國.pdf
- 浪漫主義史學評析.pdf
- 浪漫主義時期筆記整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