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yǎng)學生適應性心理快樂走進語文課堂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培養(yǎng)學生適應性心理快樂走進語文課堂</p><p>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4)12-0072-01參與教學活動的心理分為兩大類:一是認知因素,二是心理因素,因而學生的學習過程分為:"感知--思維--認知"過程和"感受--情感--意志--性格--情緒"過程,這兩過程和諧統(tǒng)一相互作用,不斷促進學生的成

2、長發(fā)展,而促進兩大心理過程協(xié)調發(fā)展的關鍵在于培養(yǎng) 學生的心理適應性。 </p><p>  語文的工具性決定了它的情感性,語文教學中滲透的情感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品質的得天獨厚的條件,然而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情形:教師分析的津津有味,聲情并茂,而學生神情冷漠,沒有一點感情的共鳴,認為那都是假的,我們稱這種情形為閱讀情感障礙,是由于學生適應性心理缺失。那么如何培養(yǎng)呢? </p><p>  1.

3、和諧師生關系,營造教學氛圍 </p><p>  學生在愉悅的心情下有利于發(fā)揮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釋放出巨大的潛能,而愉悅的教學氛圍來自于教師對孩子的關愛、理解、尊重,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教師是愉悅教學環(huán)境的締造者,首先是關愛學生,一上課堂就要注意每一個學生的面部表情,穿戴變化,談吐舉止,這些都會給 顯示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教師應及時調動全班的氣氛,再有就是要信任學生,一上課把微笑帶入課堂,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個學生,

4、讓每位學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視、被關注的,這樣師生關系會一下子拉近。還有就是要理解學生,面對天天單一的課堂教學,學生感到單調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可以給學生講個笑話,可以讓他們給同桌說一句鼓勵的話,可以唱一首歌,可以表演一個小品等等,這樣教師的課堂就會在和諧愉悅的氛圍中展開。我們尊重孩子在課堂上的表現是十分必要的,因為學生還小不可能有那么完美的答案,如果教師急躁批評會把一個美麗的答案壓回去,使一個愛表現的心靈有了陰影,他再也不會主動回答問題;

5、在課堂上一個孩子手舉得老高,可站起來卻支支吾吾說不清楚,這樣的場面經常有,我們千萬不能挖苦諷刺,應當說:"親,你再仔細想一想,過一會你給大家總結一下這道題好嗎?"總之,師生間和諧民主的關系,是學</p><p>  2.利用情感經驗,展開教學活動 </p><p>  掌握學生情感發(fā)展狀況,充分利用他們已有的情感經驗組織教學,是幫助學生跨越閱讀情感障礙、適應課堂教學的有

6、效途徑。 </p><p>  2.1利用第一感覺,切入文章分析 </p><p>  學生初讀課文會產生第一感覺,包括他最早的認知意會處和最原始的情感共鳴點,它恰當的反映了學生的認知、情感水平,這才是我們教學推進的基點,把學生的這些感受作為契機加以利用,引導他們分頭尋找感受的出口,學生會十分愿意探究,這時在適當的點撥,不是說給他答案,而是指給他找到答案的方法、途徑,例如讓學生再細讀課文,

7、抓關鍵詞,看人物之間的聯系,體會句子的深層含義,這樣學生會從不同的角度領悟中心,用自己的感受豐富了人物形象。例如教授《孔乙己》時學生有的認為孔乙己可笑,有的認為孔乙己可憐,有的認為是他太懶惰,有的認為丁舉人太狠毒,有的認為是眾人太冷漠……這時就要學生從文中找到根據再加以理解。這種教學方法激活了學生蘊藏的情感經驗,激發(fā)了學習興趣,引導他們自主參與教學,提高了學習效率。 </p><p>  2.2追憶情感經歷,理解

8、關鍵詞句 </p><p>  文章的關鍵詞往往是作者的情感的凝聚點、突破口,也是學生閱讀障礙的最堅固壁壘,因此攻克關鍵詞是培養(yǎng)學生適應心理的關鍵,教師可以聯系上下文內容,利用學生已有的情感經驗,理解文章挖掘其中蘊藏的情感因素。例如教授《老王》時,理解作者的愧怍之意是理解課文的關鍵,利用追憶法,組織學生交流自己生活中曾有過的愧疚場面,自己的內心感受,再次剖析課文內容,理解對弱者沒有給與應有的幫助時的不安后悔自責的

9、內心活動,從而使學生感知楊絳先生那善良寬廣的美好心靈。 </p><p>  2.3學會情感換位,指導朗讀體驗 </p><p>  教師在指導學生時,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情感換位,即轉角色,站在文中人物立場去思考問題,并以自己已有的相關情感經驗為基礎,想想人物可能有的情感,然后在朗讀訓練中進一步進行表達,實現情感升華。例如在教授《變色龍》時,當指導學生去體會奧楚蔑洛夫穿脫大衣的細節(jié)時,就讓

10、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然后讓朗讀者說當時應該想什么,怎樣讀會更符合人物當時的心理,討論表達后再試讀,其他同學也如此進行練習,他們很容易就把這種感情融入句子之中,感情進一步得到提升,自然也就融入了教學,適應了語文教學。 </p><p>  3.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培養(yǎng)適應心理 </p><p>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善于根據教學需要創(chuàng)設多種多樣的情景,在一定程度能再現生活,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

11、,往往能真切體驗各種情感,很快適應教學情境,興趣盎然。 </p><p>  一是音樂激情法,音樂的力量是偉大的,它能深入人的心靈最深處,運用音樂渲染氣氛感染學生,帶動學生自然進入課堂情境之中。二是畫面展示法,利用多媒體展示圖景、畫面,直觀、形象的影響學生,再現生活場景,能很快拉近學生與課文之間的距離,例如教授,.《背影》時展示父親買橘時的情景,加上平時父親給孩子穿衣,送飯時的情景,不斷的播放就能給孩子們以強烈的

12、震撼,不是孩子沒感情,而是孩子的感情沒有被教師激發(fā)出來。三是環(huán)境布置法,布置學生邊周邊生活學習環(huán)境,再現文中情景,如教授《春》前,教師在四壁懸掛幾張春景圖,搬來一盆花,折幾枝柳枝,畫上春景的板報,寫上春景的詩句,再放輕松的音樂,教師手捧春天的花草一束,著一身春裝,邁上講臺,學生怎么不會被感染?四是小品演示法,語文教學中的小品演示主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反饋教學成果,強化課文理解,也是培養(yǎng)學生適應性心理的良方,學生的表現欲強,參與能力

13、高,如果在學校扮演過角色,那在一生中是段最美好的記憶,如教授《孔乙己》、《我的叔叔于勒》、《變色龍》等經典課文都可以排練成小品在課堂上表演,不斷適應語文的課堂教學,直至喜歡語文課堂教學。 </p><p>  其實教學,就是給人以積極的影響,教學藝術就是影響人的藝術,而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教師要善于根據學生心理心理特點不斷地嘗試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來吸引學生,使他們樂于走入語文課堂,沉浸于課文境界,提高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