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6/22/15/72c6f4f2-c519-4e5a-bd73-79964e69fccd/72c6f4f2-c519-4e5a-bd73-79964e69fccdpic.jpg)
![高層施工技術控制的思考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6/22/15/72c6f4f2-c519-4e5a-bd73-79964e69fccd/72c6f4f2-c519-4e5a-bd73-79964e69fccd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高層施工技術控制的思考</p><p> 摘要:本文從施工技術的角度論述了高層建筑施工當中主要運用到的施工工藝,其中主要介紹了高層建筑轉換層的施工控制,混凝土的施工控制等,以確保施工質量和高層建筑的使用壽命。 </p><p> 關鍵詞:高層建筑;施工技術;控制 </p><p> 中圖分類號:TU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
2、;/p><p> 一、高層結構轉換層的施工控制 </p><p> 1從建筑功能角度來說,高層建筑上下兩部分的軸線布置完全不同,上部要求小空間的軸線布置,而下部則要求大空間的軸線布置。上部受力較小,按照正常的方式布置時應當是下部剛度大,墻多,柱網(wǎng)相對密集,而上部則逐漸減少墻、柱,并擴大軸線間距。然而正常的結構布置與高層建筑功能的發(fā)揮之間存在著嚴重的矛盾,為了解決這一矛盾,高層建筑的結構布置
3、應當與常規(guī)結構相反,即上部布置小空間,并運用剛度較大的剪力墻,而下部則布置大空間,運用剛度小的框架柱。這種結構布置的實現(xiàn),要求在結構轉化的樓層設置轉換層。 </p><p> 2無論采用何種轉換形式,當前施工中主要的結構形式仍然是帶轉換層的剪力墻結構。另外,因為轉換層的位置越來越高,施工中偶爾也會使用到帶轉換層的簡體結構。因此,為了保證施工質量,施工過程中往往會要求這兩種結構轉化使用。通過分析轉換層上下層間位移
4、角及內力變化的情況,得出兩個影響其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一是轉換層設置高度,二是轉換層上部與下部結構等效剛度比。因此,應根據(jù)實際情況,合理控制這兩種轉換形式的剛度。 </p><p> 二、混凝土強度控制 </p><p> 很明顯,高層建筑需要相當數(shù)量的混凝土,也因此對混凝土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高層建筑的施工周期比較長,很容易受天氣等自然因素的影響,而影響混凝土的強度
5、,嚴重的情況下會導致質量不合格。因此,必須加對混凝土的有效控制,以保證混凝土的施工質量。 </p><p> 1合理控制混凝土配比 </p><p> 在準備開始施工之前,應當根據(jù)建筑的設計要求和施工要求,配置出符合不同強度要求的混凝土,并作級配試驗進行測定。然后再結合級配報告做配合比實驗,切實保證混凝土的強度符合施工要求。 </p><p> 2合理控制混凝
6、土養(yǎng)護時間 </p><p> 高層建筑對于混凝土的施工要求非常高,然而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普遍存在著混凝土強度不符合要求的情況,這一問題的出現(xiàn)說明了混凝土的養(yǎng)護時間不充足,據(jù)此,非常有必要建立嚴格的混凝土養(yǎng)護制度。 </p><p> 三、高層建筑“ 三線”的控制 </p><p> 高層建筑施工技術中的“三線”分別指軸線、標高線和垂直度。相對來說,高層建筑的
7、施工對技術和工業(yè)的要求會更高一些,而且難度較大,所以高層建筑施工時,往往會出現(xiàn)“三線”設定不準的情況,所以,有必要加強對“三線”的管理和控制。 </p><p><b> 1軸線控制 </b></p><p> 在高層建筑的施工過程中,軸線的控制至關重要,為了提高控制效率,可以先控制好一層的軸線,在確定軸線的正確性后,以其為集中預埋多塊長、寬、高分別為200mm、
8、200mm、80mm的高板。從而為二層以及其它樓層的施工提供參照,對于出現(xiàn)偏移的地方,以軸線傳遞的方法,用大線錘、經(jīng)緯儀等儀器將其校正,從而保證軸線的準確性。 </p><p><b> 2標高線控制 </b></p><p> 通過在預控軸心的洞口進行標高定位,并進行定位的復合來實現(xiàn)對標高線的控制。與此同時,應當將引測點的誤差控制在最小范圍內,從而保證其可靠性和
9、準確性。 </p><p><b> 3垂直度控制 </b></p><p> 垂直度對于高層的整體質量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應當加強對它的控制。垂直度的測量可以采用吊線的方法,先測定高層建筑的四個邊角柱,以保證高度的垂直度。在確保垂直后,在進行固定并加固混凝土。待對四個邊角柱進行拆模之后,以其為基準再對整個平面的垂直度進行控制??梢允褂眉す鈨x進行垂直度的校驗,以
10、加強對垂直度的控制,保證垂直度的準確性。 </p><p> 四、高層建筑裂縫的控制 </p><p> 混凝土的構成包括了粗集料、細集料、水泥石等。在不同的溫度條件和濕度條件下,混凝土混合料凝結硬化,同時體積也會發(fā)生形變。混凝土中的不同混合料的收縮程度不同,如集料的冷卻收縮較小,而水泥石的冷卻收縮卻比較大,而且集料和水泥石之間因相互粘結而產(chǎn)生約束的關系,最終因為形變產(chǎn)生細微裂縫。盡管
11、骨料內部在凝固時產(chǎn)生裂縫是無法避免的,但應盡可能的減少。 </p><p> 而控制混凝土裂縫的方法主要有“放”和“抗”。所謂“放”,就是當結構完全處于自由變形無約束狀態(tài)下,而且擁有足夠的空間以滿足混凝土的形變要求時所采取的措施。具體要求是,設置永久性伸縮縫,同時在外墻面的適當位置預留分隔縫等。而“抗”就是在結構完全處于約束狀態(tài)時,沒有足夠的空間滿足混凝土發(fā)生行不時,為了防止裂縫的產(chǎn)生而采取的措施。具體措施是加
12、強構造鋼筋的配置,以防止結構斷面突變帶來的應力集中;在現(xiàn)澆板內的線管上增設鋼絲網(wǎng)片。另外,為了保證混凝土的質量,應盡量不使用早期強度高的水泥,并積極采用摻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劑,減少水泥的用量,砂石的選擇也應當在合理范圍內選擇最大粒徑,從而減少水和水泥的用量。同時,施工工藝方面,應盡量避免出現(xiàn)過振和漏振的現(xiàn)象,倡導二次振搗抹面工藝的應用,以減少表面收縮裂縫的形成。 </p><p><b> 參考文獻 &
13、lt;/b></p><p> [1] 楊迪,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術探討[J],科技傳播,2011(03):88-89 </p><p> [2] 王海紅,高層建筑的施工技術淺析[J],河南建材,2009(01):117 </p><p> [3] 張愛青,高層建筑的施工技術[J],工程建設與設計,2009(06) :142-144 </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關于高層建筑施工技術思考
- 高層建筑施工技術分析與思考
- 高層建筑施工技術控制研究
- 高層房屋建筑施工技術的分析與思考
- 淺談高層施工技術控制措施
- 高層建筑施工技術的控制要點分析
- 高層建筑施工技術的質量控制
- 關于高層房屋建筑施工技術的分析與思考
- 對高層房屋建筑施工技術的分析與思考
- 論我國高層建筑施工技術控制
- 高層建筑施工技術控制要點分析
- 對高層房屋建筑施工技術的解析與思考
- 對高層房屋建設施工技術的分析與思考
- 對高層房屋建設施工技術的分析與思考
- 高層建筑基坑支護施工技術控制
- 高層建筑施工技術的質量控制分析
- 試論高層建筑施工技術的質量控制
- 對高層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的幾點思考
- 高層建筑剪力墻大模板施工技術的思考
- 對高層房屋鋼板樁基礎施工技術的分析與思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