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6/22/19/1c17a095-ffbf-4010-a0d9-fd85ec3deea1/1c17a095-ffbf-4010-a0d9-fd85ec3deea1pic.jpg)
![近三年針灸為主治療失眠的概況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6/22/19/1c17a095-ffbf-4010-a0d9-fd85ec3deea1/1c17a095-ffbf-4010-a0d9-fd85ec3deea1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近三年針灸為主治療失眠的概況</p><p> 【摘要】目的 失眠已經是困擾現代人的一個重要問題,治療失眠也不再是簡單服用安眠藥物,因為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對于一些安眠藥物的副作用日益警惕,故而轉向更安全的自然療法,中醫(yī)成為首選。中醫(yī)外治法中針灸療法無疑是其中一顆璀璨的明星。目前針灸治療失眠的方法很多,如頭針、體針、耳針、水針、腹針、炙法等等,針灸為主治療失眠也已有許多成功
2、的報道,如針灸配合拔罐、推拿、中藥、心理護理等。從近三年文獻中可以看出,針灸為主治療此病多以臨床療效作為研究目的,很少有對針刺手法量學、穴位選取的機理的實驗室研究,并且缺乏多中心大樣本研究。但總體上,中醫(yī)針灸治療失眠已經被廣大患者所接受,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績,現將近三年針灸為主治療失眠做一綜述。 </p><p> 【關鍵詞】針灸 失眠 綜述 </p><p> 失眠又稱睡眠障礙, 是睡
3、眠質量或數量達不到需求的一種主觀體驗, 以難以入睡和睡眠維持困難為主要特征,是臨床常見病癥 ,屬中醫(yī)學“不寐”、“不得眠”、“不得臥”“目不暝”范疇。多由于身體、生理、精神、藥物等原因導致,近年來,其發(fā)病趨勢逐年上升,并逐漸成為危害人類身心健康的病證?,F就近三年中醫(yī)對本病的認識及針灸治療本病綜述如下。 </p><p> 1 病因病機及辨證分型 </p><p> 1.1 病因病機:
4、多數醫(yī)家認為失眠是臟腑氣血陰陽失衡所致,其累及的臟腑多為心肝脾腎。胡氏等[1]認為失眠總的病機是臟腑氣血、陰陽平衡失調的結果。與現代醫(yī)學認為的“本病是由于大腦皮質興奮與抑制相互制約,相互轉化,相互平衡的關系失常所引起”的認識一致。所以其采取調理任督二脈使機體歸于“陰平陽秘”來治療失眠。付氏[2]和曲氏等[3],認為臟腑機能紊亂,邪氣阻滯,氣血陰陽相對平衡失調,神志不寧,神不守舍是發(fā)生失眠的基本病機,所以調整臟腑氣血陰陽是治療關鍵。而張氏
5、[4]認為失眠與心神的安定與否有直接的關系總屬陽盛陰衰,陰陽失交,與心肝脾腎及陰血不足有關。劉氏[5]則從病因上分析失眠,有因思慮勞倦,內傷心脾,生血之源不足,心神失養(yǎng)而致,或因驚恐,房勞傷腎,以致心火獨熾,心腎不交,神志不寧;有因體質素弱,心膽虛怯,情志抑郁,肝陽擾動,以及飲食不節(jié),脾胃不和亦能導致失眠。劉氏[6]則認為暴怒、思慮、憂慮、勞倦等傷及諸臟,精血內耗,這與雷氏[7]所述失眠乃木郁不達,肝郁化火,陰血暗耗,心失所養(yǎng)使然,有相
6、似之處。雖眾說紛紜,但《內經》提出的“陽不入陰”的病機為各醫(yī)家認可。 </p><p> 1.2 辨證分型:付氏[2]認為治療失眠,臨床首先必須分清虛實,虛者有氣血陰陽之分,實者有痰、瘀、濕、火、郁熱之辨。輕者僅表現為入睡困難,或睡眠不深,時睡時醒,醒后不能再睡,嚴重者則可通宵不寐,失眠者多伴有心悸、煩躁、多夢、畏光、怕聲等,在白天往往有頭暈乏力、精神不振、記憶力減退、腰膝酸軟等癥,或伴心煩易怒、胸悶、痰多而黃
7、稠、納差等癥,或伴有神倦乏力、納呆、大便溏薄等全身癥狀。由此多數醫(yī)家將失眠分為實證的肝火上擾型或肝郁化火型、胃腑不和型、痰熱內擾型;虛證的心脾兩虛型、心膽氣虛型;及虛實夾雜的陰虛火旺型或心腎不交型。 </p><p><b> 2 治療方法 </b></p><p> 2.1 體針 針刺選穴多以五俞穴、背俞穴、頭部經穴及公認的經外奇穴如四神聰、印堂、安眠等。錢
8、氏[8]認為針灸治療失眠的作用就是:調整陰陽,疏通經絡,五神安歸五臟,使得陽平陰秘,衛(wèi)氣營血暢通有秩,取穴: 神門、內關、百會、腰俞、三陰交、安眠、五臟背俞穴??傆行?2%。韓氏[9]針刺治療失眠主穴取百會、四神聰、印堂。配穴神門、足三里、 三陰交等, 總有效率97.4%。張氏等[4]予針刺公孫、內關、足三里、三陰交、四神聰。針刺治療后,患者PQSI的總分及各成份的評分較治療前有明顯減少,P<0.05。王氏[10]針灸治
9、療失眠癥,心脾兩虛型加心俞、脾俞、足三里、陰陵泉、三陰交;心膽氣虛型加心俞、膽俞;肝郁化火型加風池、合谷、太沖、行間; 陰虛火旺型加腎俞、太溪、太沖;痰熱內擾型加中脘、陰陵泉、豐隆,總有效率為97.67%。張氏等[11]對針刺治療失眠的常用有效處方鎮(zhèn)靜安神針法(四神聰、神門、三陰交)與針刺經外奇穴法(安眠穴和印堂穴)進行匹PSQI和臨床療效的對比評價。結果:鎮(zhèn)靜安神針法組的總有效率達到90%,針刺經外奇穴法組達到75%,考慮這主要是由于
10、不同穴位組合針刺治療失眠的機理與功</p><p> 2.2 電針 曲氏等[3]先刺心俞,再依次針百會、四神聰、印堂、太陽,最后針刺風池、神門、內關、氣海、三陰交、足三里。得氣后用2~3VG6805-Ⅱ 型電針儀接在主穴上,選用連續(xù)波,總有效率96%。劉氏等[17]電針頭部穴位為主治療失眠癥,取百會、印堂、太陽(雙)、安眠(雙),本方法三組穴位, 其深部即是與睡眠有關的神經中樞,針刺以上穴位,可以促進紊亂的腦
11、功能趨于平衡協調,從而起到安眠的作用。任氏[18]采用電針治療失眠,第1組:神門、內關、三陰交、太溪。第2組:陰郄、大棱、陽陵泉、足三里為主穴,2組穴位交替使用,針刺穴位得氣并有上或下傳感時交接G6805治療儀,以患者耐受度為限,連續(xù)波與疏密波交替使用,總有效率為94.7%。 </p><p> 2.3 體針配合拔罐 胡氏等[1]以任督二脈為主取穴,取針后予患者背俞穴從上至下依次拔罐, 結果針刺調理任督二脈和
12、常規(guī)針刺皆能改善患者睡眠狀況, 任督二脈組效果顯著優(yōu)于常規(guī)組,復發(fā)率低于常規(guī)組。偏于調補陰血療法(任脈組)優(yōu)于調攝陽氣療法(督脈組),為長期難治性失眠患者側重從調補陰血入手提供了思路。付氏[2]針刺四神聰、后頂、神門、膻中、天樞,毫針點刺舌面,使之出血,然后虛證在背俞穴上拔罐要求大火,時間要短;實證在背俞穴上走罐,取五臟俞,要求中火,不用介質。結果:患者治療2個療程后有18人痊愈,3個療程后有40人痊愈。錢氏[19]辨證取穴針刺后配合走
13、罐,均取背腧穴,從心俞一腎俞,走罐后局部皮膚宜出現微紅色,總有效率88.5%。劉氏[20]針刺后取督脈、足太陽膀胱經背部第一側線與第二側線,進行走罐。結果總有效率為89.7%。 </p><p> 2.4 針刺配合耳穴 許氏等[21]采用針刺加耳穴治療失眠,耳針取穴: 神門、交感、皮質下, 神經衰弱點,結果總有效率 92.65%,優(yōu)于口服舒樂安定組。朱氏[22]針刺治療基礎上加王不留行子帖壓內分泌、神門、心、肝
14、、脾、腎等耳穴處,結果:總有效率95%。王氏等[23]用針刺百會、神庭、神門、四神聰、安眠等穴配合耳穴貼壓的方法治療,總有效率96%。此法是治療失眠癥簡便有效、安全的方法。張氏[24]針刺百會、神門、內關、三陰交、四神聰、行間、足三里、太溪,耳壓選神門、心、肝、腎、皮質下。總有效率89.13%,亦優(yōu)于口服舒樂安定組的總有效率69.57%。 </p><p> 2.5 體針配合中藥 韓氏[25]經針刺太溪、腎俞
15、、心俞、神門、三陰交,同時配合口服六味地黃丸治療失眠總有效率98.01%。較單純用針刺療法治療失眠效果理想。劉氏等[26]針刺后取半夏、炒棗仁、遠志各等份,研末共取6g沖服,總有效率占96%。 </p><p> 張氏等[27]針刺后中藥采用黃連溫膽湯加味,清心滌痰,安神定志。董氏[28]針刺安眠穴、睡眠穴配合中藥自擬安神湯:合歡皮30g,酸棗仁15g,遠志9g,龍眼肉15g,柏子仁9g,當歸12g,白芍藥9g
16、,益智仁6g,山藥12g,甘草6g,生姜3g,大棗5枚,隨證加減,總有效率93.4%。周氏[29]中藥方劑予夜交藤30g,合歡皮30g,桑葚子15g,徐長卿15g,酸棗仁15g,柏子仁15g.五味子6g,丹參15g。主穴為申脈、照海(均雙側)。配穴為心脾兩虛者加百會;心腎不交者加涌泉(雙側);肝火上擾者加行間(雙)、風池(雙)。百會穴和涌泉穴用艾條行溫和灸。治療組總有效率96.67%.治愈率86.67%;對照組(單純口服中藥)總有效率7
17、3.33%.治愈率50. 00%。 </p><p> 2.6 體針配合推拿 阮氏等[30]針刺配合拿、捏風池穴治療失眠癥,在患者雙側風池穴上,行推拿手法之拿、捏法,間或向上輕提,然后再行拿、捏手法,約10min后以右手拿患者頭部五經結束。結果:總有效率88.89%,優(yōu)于口服安定組(總有效率61.54%)。張氏等[31]推拿法取穴:百會、風池、太陽、懸顱、率谷、背俞穴,頭部主要應用點按法、拿法、叩擊法; 背部主
18、要用、拿、揉、推、拍、按等手法, 均采用輕手法,總有效率94.12%。 </p><p> 2.7 腹針 李氏等[32]采取薄氏腹針療法,取穴:中脘、上脘、氣海、關元、滑肉門、外陵。心脾虧損型加天樞;心腎不交型加陰都、氣旁; 心膽氣虛型加右上風濕點; 肝陽上擾型加右上風濕點、氣旁、氣穴; 脾胃不和型加天樞、大橫。結果:總有效率85.48 %,優(yōu)于口服舒樂安定組。李氏等[33]選取主穴:中脘、下脘、氣海、關元、氣
19、旁左、氣穴左、商曲左。中脘、下脘、氣海、關元深刺,其余穴位均中刺并辨證加減。結論:腹針對睡眠總體情況的改善并不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針刺,但腹針在某些睡眠因子的改善方面優(yōu)于常規(guī)針刺。而且腹針具有痛苦小、處方及操作相對規(guī)范的優(yōu)點。 </p><p> 2.8 其他 多為多種治療聯合或一些獨特的治療手段。劉氏[6]選用自創(chuàng)安神點結合腹針進行針刺治療,腹針以神闕為中點,上下左右各3寸取穴,并以以血府逐瘀湯為主方加減化裁,結果總
20、有效率95%。雷氏[7]以水針每次抽取5%葡萄糖4ml和維生素B121000ug注射到下列穴位:安眠、足三里、內關、三陰交、心俞,每次3~5穴交替使用,每穴注藥1~1.5ml,配合甘麥大棗湯化裁加減,總有效率96.7%。景氏等[34]選取頭針額旁Ⅰ線,配穴:神門,加辯證取穴,結果針刺組與口服安定組療效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針刺方法簡便,療效可靠而無不良反應。陳氏等[35] 壯醫(yī)刺血療法治療失眠癥,取百會、風池、風府、大椎、肩井、天宗、
21、心俞、肝俞、脾俞、膻中、背部近脊柱反應點,刺絡放血2-3滴,總有效率為 96.5 %,優(yōu)于中藥對照組81.25%和西藥對照組 80%。壯醫(yī)刺血療法能明顯改善局部或全身的微循環(huán),改善組織供血供氧,繼而改善了機體臟腑組織器官的功能。田氏[36]針刺神門為主配合心理護理治療失眠,通過了解,掌握患者的個性特點和心理癥結,有針對性地施以疏導勸解,教育幫助患者要主動調節(jié)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治療結果各</p><p><b&
22、gt; 3 結語 </b></p><p> 睡眠科學已在全球引起各國的重視,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生活節(jié)奏加快,生活學習工作壓力增大,各種原因引起的失眠癥急劇上升,有報道稱我國成年人失眠發(fā)生率高達38.2%,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危害健康,如何調控睡眠已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但迄今尚未找到完全無副反應的外源性安眠藥物,因此免除不良副反應,模擬腦內天然存在的內源性促眠
23、藥物,將成為未來治療失眠癥的重點。大量的古代醫(yī)學文獻和現代臨床報道表明,針灸治療該病具有療效高、無副作用、操作簡便、成本低、易于推廣的特點,受到廣泛關注。概括現代臨床選穴特點:重用頭部穴、背部穴、四肢末部穴。但多數只是探討了短期治療對某一部分失眠患者的療效,從近三年文獻中可以看出,針灸為主治療此病多以臨床療效作為研究目的,很少有對針刺手法量學、穴位選取的機理的實驗室研究和對此類療法遠期效應的研究,并且缺乏多中心大樣本研究??赡苁强紤]本病
24、治療中干擾因素較多,病人配合度偏低等原因。針對已有的臨床研究,建議首先規(guī)范臨床研究方法學,即遵循隨機對照盲法等原則,使研究結果減少偏倚,經得起重復。其次盡量統一診斷、判效等標準, 使研究結果更具說服力。最后加</p><p><b> 參 考 文 獻 </b></p><p> [1]胡雨華,李國徽,針刺調理任督二脈治療失眠癥40例.陜西中醫(yī)[J],2009(30
25、)11:1519~1520. </p><p> [2]付霞,針刺配合火罐治療失眠50例.光明中醫(yī)[J],2010,25(5 ):831-832. </p><p> [3]曲有蓮,孫麗娟,陳艷霞,針刺治療頑固性失眠46例報告.吉林大學學報[J], 2011,37(1):96. </p><p> [4]張蕊,劉瑜,賈偉,申軍,針灸治療失眠55例.陜西中醫(yī)[J
26、],2010,31(10):1384-1385. </p><p> [5]劉偉楠,針灸治療失眠60例療效觀察.中國社區(qū)醫(yī)師[J],2009,11(211):97-98. </p><p> [6]劉博,針灸治療頑固性失眠療效觀察.中國現代藥物應用[J],2010,4(5):114-115. </p><p> [7]雷勝龍,針藥結合治療失眠癥120例.中國中
27、醫(yī)藥[J],2010,8(17):42-43. </p><p> [8]錢進珠,針刺治療失眠13例療效觀察.中國社區(qū)醫(yī)師[J],2010,12(251):120-121. </p><p> [9]韓洪靜,針刺治療失眠39例臨床觀察.中國實用醫(yī)藥[J],2010,(10):231-232. </p><p> [10]王紅玉,針灸治療失眠癥43例.陜西中醫(yī)[
28、J],2010,31(8):1056-1057. </p><p> [11]張欣,嚴興科,王富春,鎮(zhèn)靜安神針法與針刺經外奇穴法治療失眠的臨床研究.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J], 2010,26(1):24. </p><p> [12]徐世芬,健腦調衛(wèi)針刺治療失眠的時效性臨床觀察.河北中醫(yī)[J],2010,32(6):886-887. </p><p> [13
29、]朱山坡,安洪澤,醒腦開竅合頭三神針刺治療頑固性失眠118例.中國中醫(yī)藥[J],2010,8(96):44-45. </p><p> [14]韓西榮,吳晨燕,楊改琴,醒腦安神針法治療失眠 85 例.陜西中醫(yī)[J],2010,31(8):1055-1056. </p><p> [15]杜永武,針灸治療失眠 56 例,中國中醫(yī)藥[J],2009,7(12):42. </p>
30、<p> [16] 董建萍,楊楊,針灸治療失眠癥52例臨床觀察.黑龍江中醫(yī)藥[J],2010,(02):42-43. </p><p> [17]劉大平,張鐵,電針頭部穴位為主治療失眠癥60例臨床觀察.中國民康醫(yī)學[J],2010,22(13):1704-1705. </p><p> [18]任斌,電針治療失眠 76例臨床觀察.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J],2010,31(
31、5):57. </p><p> [19]閆佑民,白娜, 針刺配合走罐治療失眠 26例. 陜西中醫(yī)學院學報[J], 2010,33(2):47-48. </p><p> [20]劉曉娟,健腦安神針刺法為主治療失眠癥78例.上海針灸雜志[J], 2010,29(6):395. </p><p> [21]許翠英,王文香,辨證運用針灸加耳穴治療失眠癥68例.中國
32、社區(qū)醫(yī)師[J],2011,13(262):94. </p><p> [22]朱靜,針刺結合耳穴貼壓治療失眠40例療效觀察.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J],2010,34(3):415. </p><p> [23]王曉惠,徐元忠,胡文標,針刺配合耳穴貼壓治療失眠癥50例.實用中醫(yī)藥雜志[J],2010,26(6):410. </p><p> [24] 張小娟,針
33、刺配合耳壓治療失眠46例.中醫(yī)外治雜志[J],2010,19(1):45. </p><p> [25]韓知,針藥并施治療失眠癥的臨床觀察.中國現代藥物應用[J],2010,4(15):149. </p><p> [26]劉永立,李明超,針藥并用治療失眠50例.光明中醫(yī)[J], 2010,25(10):1871. </p><p> [27]張燕,李征,針藥
34、并用治療失眠52例.河南中醫(yī)[J],2010,30(2):184-185. </p><p> [28]董利強,針刺安眠穴、睡眠穴配合中藥治療失眠癥30例.河北中醫(yī)[J],2010, 32(4):537. </p><p> [29]周菊蕷,中藥配合針灸治療失眠癥30例.中醫(yī)外治雜志[J],2010,19(5):20-21. </p><p> [30]阮志忠
35、,陸瑾,李靜,針刺配合拿、捏風池穴治療失眠癥 36例.針灸臨床雜志[J],2010,26(2):19-20. </p><p> [31]張振誠,杜社成,針刺配合推拿治療失眠34例.現代中醫(yī)藥[J],2010,30(4):43-44. </p><p> [32]李黃彤,黃泳,陳麟,薄氏腹針治療慢性失眠癥 62例療效觀察.河北中醫(yī)[J],2010,32(4):558-55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1985年針灸探微
- 農信社招聘近三年概況
- 臍針療法為主治療心腎不交型失眠的臨床療效觀察.pdf
- 近10年針灸治療濕疹的文獻研究.pdf
- 蕁麻疹1針灸治療詳解
- 近30年針灸治療子宮肌瘤的文獻研究.pdf
- 2016.5.13針灸學
- 1956年針灸臨床經驗匯集
- 課程概況中課程近三年開課情況統計
- 2013年針灸康復病區(qū)發(fā)展計劃
- 溫針灸為主治療頸源性肩周炎的臨床研究.pdf
- 顫三針為主治療帕金森病的臨床與實驗研究.pdf
- 針灸治療失眠文獻綜述
- 頭針為主治療痙攣型小兒腦癱的臨床研究.pdf
- 1978年針灸甲乙經校釋(上冊)
- 1978年針灸甲乙經校釋(下冊)
- 電針顳三針為主治療腦卒中后抑郁癥的臨床研究.pdf
- 溫針灸為主治療功能性便秘臨床療效觀察.pdf
- 以按揉為主治療心脾兩虛型失眠20例
- 平衡針為主治療中風偏癱痙攣狀態(tài)的臨床觀察.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