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積累樂于表達掌握方法順利寫作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豐富積累樂于表達掌握方法順利寫作</p><p>  摘 要: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明確了語文教學中關于寫作的總目標: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見聞、體驗和想法。能根據(jù)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發(fā)展書面語文運用能力。 </p><p>  關鍵詞:農(nóng)村小學寫作現(xiàn)狀 解決辦法 </p><p>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

2、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3)12-0201-01 </p><p>  長期以來,寫作一直是語文教學的一個瓶頸,對師生形成了很大的困擾,阻礙了語文教學水平的提高。在農(nóng)村小學,這種情況尤其嚴重。農(nóng)村學校學生由于生活環(huán)境和學習條件的限制,閱讀量少,詞匯積累貧乏,寫作對他們來說猶如憑空抓物。很多學生一提到作文就頭疼,甚至抵觸,他們常常無從下筆,寫出來的作文也是千篇一律,內容空洞,缺乏想象力。一句話,學生

3、頭腦里沒有積累,也就寫不出優(yōu)美的作文。 </p><p>  針對這一現(xiàn)象,我從農(nóng)村的實際生活出發(fā),在平時的教學中,生活中,學習中,指導學生進行仔細觀察,合理想象,樂于表達周圍事物,逐步學會運用華麗的語言文字進行寫作。為此,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嘗試,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p><p>  一、注重積累,豐富素材 </p><p>  教師要改變教育觀念,敢于突

4、破單一的課堂作文教學模式,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向大自然,走向生活,讓學生在體驗與生活中,豐富學生的作文素材。農(nóng)村,這個廣闊天地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寫作的大舞臺:農(nóng)村的山山水水、奇花異樹、飛禽走獸,田園風光,人情風俗……處處蘊藏著趣味、知識和奧妙。這些足以能引起學生的興趣,都是學生寫作的素材,教師就要有意識引導學生平時多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并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或親身經(jīng)歷的事,親自接觸的人,點點滴滴積累下來,記在觀察日記本上,豐富學生

5、的寫作素材,解決學生寫作時“無米之炊”、“無源之水”的難題。注重引導學生在觀察、認識、探索事物的過程中,學會觀察、思考和想象,然后學會用語言去描述事物,由于學生手中有素材,心中有話,寫作就言之有物了。 </p><p>  二、引導學生學會觀察事物的方法 </p><p>  有了寫作的對象,學生在寫作時依然感覺無從下筆,原因在于對寫作材料沒有一個好的梳理,對寫作順序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向。據(jù)

6、此,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好動、好玩、好奇的特點,引導學生學會有序地觀察就成為正確梳理作文內容的前提。待到學生心中有了一個順序觀察后,就能根據(jù)觀察的順序順利寫出要求的習作了。其次,要引導學生抓住物體最特別的地方仔細觀察,說出事物最最吸引人的地方。最后,梳理好所有觀察內容,確定好寫作結構。 </p><p>  如,有一次寫作訓練時要求介紹家中某一種日常用品。教師拿了一個茶杯讓學生仔細觀察,然后匯報觀察的情況,發(fā)現(xiàn)學

7、生普遍存在觀察無序性、沒有抓住特點,觀察不具體的問題。教師因勢利導,向學生提問:“這個茶杯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什么顏色的?它由幾部分組成?”然后又采用‘遮幅式’的手法引導學生邊觀察邊敘述,師生互動,學生從中領悟到觀察某一器物可以從質地、顏色、形狀,由局部到整體,也可以由整體到局部進行觀察,抓住事物最特別的特點進行介紹。課后又進一步拓展延伸,用學到的方法去觀察其它器物,學以致用,取得舉一反三的效果。學會多種方法去觀察事物,從而避免學生觀察

8、思維的局限性和混亂性。 </p><p>  三、引導學生捕捉事物的特征,學會描繪事物的特點,樂于寫作,注重文章的情感 </p><p>  教師要鼓勵學生多角度觀察事物,激發(fā)他們展開想象和幻想,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xiàn)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力求創(chuàng)意的表達。我針對農(nóng)村學生想象力較差,在習作教學中采用提示過渡的訓練方法,如在指導學生寫描寫事物的說明

9、文寫作中,我出示“文具盒”、引導學生去找描寫文具盒的外觀、規(guī)格、用途、使用方法等,降低難度,使學生領悟到運用把觀察到的和想象結合起來寫的表達方法,能把事物的特點描繪得更具體、更形象。 </p><p>  由于農(nóng)村的方言與書面語之間表達方式的差異,學生在習作中常常用方言來表達,出現(xiàn)言不達意、病句多,甚至鬧出笑話。我把字、詞、句的訓練當作習作的重點來抓,講清方言與書面語言之間表達方式的差異,如“啥子”與“什么”,“

10、走人份”與“走親戚”,等等。我還把一些較典型的方言與書面語之間表達方式區(qū)別的詞、句列出來,分期出在黑板報上,讓學生在習作中逐步學會用準確的詞、句來表情達意,達到提高習作能力的目的。 我還結合習作的需要開展一些有益的活動,指導學生進行小制作、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讓學生在親自動眼、動口、動手、動腦中,學習準確用詞,把意思表達完整,把過程寫具體,逐步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同時注重指導學生學會自主修改自己的習作,同學之間互評互改,共同進步

11、,展示欣賞佳作,推薦投稿,讓學生共同享受寫作的快樂,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葉圣陶先生說:“凡是出色的文學作品必須是作者情感的最貼切符號?!敝挥袔в懈星榈奈恼虏拍芊Q得上是好文章,因此,要鼓勵學生大膽表述,敢于說真話、實話,作文的假和空是學生厭惡寫作和寫不出好作文的一個重要因素。在進行作文教學時,教師要扮演一個成功的鼓勵者,讓學生暢</p><p>  四、充分利用教學插圖,增進學生表達、觀察能力

12、 </p><p>  小語教材中有許多構思新穎,充滿情趣的各種插圖,這些插圖富于美感,具有一定的審美趣味。插圖內容非常廣泛,涉及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鳥蟲魚、林海雪原、古今建筑、風土人情、人物故事、童話故事等方面,它們無一不是經(jīng)過精心挑選的珍品。這豐富多彩的自然世界、賞心悅目的藝術世界、美妙神奇的童話世界和絢麗多姿的現(xiàn)實生活就像給學生們打開了一扇大門,讓學生們不出門也能領略到豐富多彩的世界。每每遇到這樣的課文,

13、這樣的插圖,我都會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去觀察,去表達。如看圖學文《索溪峪的野》,講的是索溪峪的山野、水野、物野、人野,這是一種驚險的美,是一種磅礴的美,是一種隨心所欲的美,是一種不拘一格的美,作者細致的描繪出了索溪峪的“野”。 </p><p>  我們既要要積極遵從《語文課程標準》的指導,又要根據(jù)農(nóng)村小學生的實際情況,打破傳統(tǒng)的寫作理念。只有做到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挖掘學生的寫作潛能,同時也要長期堅持引導學生熱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