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評估尿液的檢查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尿液常規(guī)檢查,尿液常規(guī)檢查的意義,尿常規(guī)在臨床上是不可忽視的一項初步檢查,很多腎臟病變早期就可以出現(xiàn)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一旦發(fā)現(xiàn)尿異常,常是腎臟或尿路疾病的第一個指征,有利于醫(yī)生發(fā)現(xiàn)腎臟疾病的一般診斷方法。,1、清晨首次尿 用于:尿RT、化學檢查(清晨首次尿即過夜尿為好,可反映腎的濃縮功能、細胞和管型檢測) 注意:新鮮尿液半小時內(nèi)送檢,久置尿成分降解影響尿沉渣結(jié)果。,尿液的收集與保存,2、餐后隨機尿:

2、 一般餐后2hr, 用于:病理性糖尿、蛋白尿檢測較靈敏,尿液的收集與保存,3、24hr尿: 早晨排空膀胱并記時,以后尿液全部留下至次日同一時間,最后一次排空膀胱留下尿液,準確收集所有尿液并記錄尿量,混勻后取50ml送檢,留尿后適當加入防腐劑。24h尿蛋白,尿液的收集與保存,選擇防腐劑參考: ①37-40%甲醛溶液(0.5ml/100ml尿):用于固定細胞管型、抑制微生物,但影響蛋白測定。 ②

3、甲苯(0.5-1ml/100ml尿):適宜化學成分的檢測,防止微生物生長 ③鹽酸(10ml/24hr尿):用于尿17-羥皮質(zhì)類固醇、尿17-酮皮質(zhì)類固醇、兒茶酚胺等檢測,尿液的收集與保存,4、清潔中段尿: 用0.1新潔爾滅消毒外陰和尿道口,留中段尿于消毒容器中。 用于:細菌培養(yǎng),尿液的收集與保存,尿常規(guī)檢查注意事項: 1、尿常規(guī)檢查時,留取尿液不少于10毫升。 2、一般要求女性留取尿標本時

4、應避開經(jīng)期,以防止陰道分泌物混入尿液中,影響檢查結(jié)果。 3、最好留取中段尿。,尿液的收集與保存,尿液的收集與保存,4、留取尿液應使用清潔干燥的容器,即醫(yī)院提供的一次性尿杯和尿試管。 5、所留尿液應盡快送實驗室檢查,因為時間過長會有葡萄糖被細菌分解,管型破壞,細胞溶解等問題出現(xiàn),影響檢查結(jié)果的準確性。,尿液的收集與保存,尿常規(guī)鏡檢注意事項 1、尿標本必須新鮮,否則停放幾小時后,紅細胞可破壞、白細胞可破壞而膿尿消失。

5、 2、尿標本必須清潔。女性要清洗外陰,勿混進白帶。如尿沉渣中有大量多角形上皮細胞,則可能已混進白帶,宜留取清潔尿標本重檢。,3、尿路感染者膿尿常呈間歇性,故宜多次反復檢查才能下結(jié)論。 4、在使用抗菌藥物后,可影響檢查的準確性。,尿液的收集與保存,尿液的檢查包括: 物理學檢查:尿量、氣味、顏色、透明度、比重 化學檢查:尿酸堿度、比重、尿蛋白、尿糖、隱血、白細胞、尿酮體、尿膽原、尿膽紅素、維生素C、亞

6、硝酸鹽等 尿沉渣(顯微鏡)檢測:尿液細胞、管型、結(jié)晶、上皮等,物理學檢查,1、尿量: 正常尿量 1000-2000ml/24hr 平均1500ml 少尿:2500ml/24hr,1)多尿: 暫時性: 病理性: 內(nèi)分泌疾?。?腎臟疾?。?精神性:2)尿量減少: ①腎前性:

7、 ②腎性: ③腎后性: ④假性少尿:,臨床意義:,2、尿液外觀: 正常尿的顏色:多為澄清透明至淡黃色或琥珀色, 顏色常受食物、藥物、尿色素(尿膽原、尿膽素、尿卟啉)的影響。,病理性尿液外觀,紅色: 為最常見的顏色變化,主要見于血尿、血紅蛋白尿、肌紅蛋白尿、卟啉尿。,1、血尿(hemaruria):尿中含有一定量紅細胞,可呈淡紅色云霧狀、水洗肉樣(量少時)、紅色血凝塊(量多時)。

8、 肉眼血尿:每升尿中含血量超過1ml,即可出現(xiàn)淡紅色。 顯微鏡血尿:尿外觀無明顯變化,離心沉淀后鏡檢,平均>3RBC/Hp 臨床意義: 血小板減少性子癜、血友病、腎或泌尿系結(jié)石、腫瘤、外傷、重癥腎小球疾病、腎盂腎炎、膀胱炎、腎結(jié)核、多囊腎。,Red Blood Cells , 紅細胞,2、血紅蛋白、尿肌紅蛋白尿 可使尿液呈濃茶色、紅葡萄酒色或醬油色。 隱血試驗為陽性(正常尿液試驗隱血為

9、陰性) 血紅蛋白尿:見于嚴重的血管內(nèi)溶血:陣發(fā)性血紅蛋白尿、蠶豆病、血型不合的輸血反應。 肌紅蛋白尿:正常人劇烈運動、擠壓綜合癥、缺血性肌壞死。,3、卟啉尿 一般呈紅葡萄酒色,見于先天性卟啉尿。,深黃色,最常見的是膽紅素尿。,深黃色,最常見的是膽紅素尿。,3、膿尿(pyuria)和菌尿(bacteriuria): 新鮮排出的尿液呈白色混濁(膿尿)或云霧狀(菌尿)加熱加酸不溶解,內(nèi)含膿細胞、炎

10、性滲出物或細菌。 常見:泌尿道感染:腎盂腎炎、膀胱炎。,White Blood Cells 白細胞,5、乳糜尿(chyluria)和脂肪尿: ①乳糜尿:乳糜液逆流進尿中所致外觀呈不同程度乳白色,當含有較多血液時呈乳糜血尿(henatichyluria)。 常見:腫瘤、結(jié)核、絲蟲病及周圍淋巴管梗阻。 ② 脂肪尿:尿中出現(xiàn)脂肪小滴 常見:脂肪擠壓損傷、骨折、腎病綜合征 可通過乙醚等有

11、機溶劑提取乳糜顆粒、脂肪小粒使尿液變清,可與其他混濁尿鑒別。,3、氣味: 來自尿中的揮發(fā)性酸和酚類,新鮮的尿特殊微弱芳香氣味 氨臭味:久置尿、但尿液新鮮時可為慢性膀胱炎、慢性尿潴溜 蘋果樣氣味:糖尿病、酮征酸中毒 蒜臭味:有機磷中毒 進食蔥、韭菜、蒜和某些藥物可呈相應氣味。,4、比重(specific gravity) 尿比重指在4℃條件下尿液與相同溶劑純水(作為1.000)重量

12、之比因此是一種水中溶質(zhì)重量的測定,臨床上用于估計尿液的滲透壓以及病人的水化狀態(tài),在兒童尤為重要,尿比重可粗略判斷腎小管的濃縮稀釋功能。參考值: 正常膳食的成年人 1.015-1.025 晨尿 1.020左右 兒童尿 比重略輕,臨床意義 1)SG增高;大于1.025 ①生理性:晨尿、清蛋白尿、放射性造影劑 ②病理性:高熱,脫水

13、、大量出汗、周圍循環(huán)衰竭等所致血容量不足的腎前性少尿 糖尿?。禾橇扛?,SG高 2)SG降低;小于1.015 ①SG小于1.010±0.003:急性腎小管壞死、急性腎衰竭少尿期及多尿期、慢性腎衰竭、腎小管間質(zhì)疾病。 ②SG小于1.003:尿崩癥,1、酸堿反應: 正常值:新鮮尿液多呈弱酸性,尿pH約6.5(5-6),波動在4.5-8.0 臨床意義:

14、 1)尿pH降低(酸度增高)見于酸中毒、 高熱、痛風、糖尿病及口服氯化胺、維生素C等酸性藥物。低鉀性代謝性堿中毒排酸性尿為其特征之一。 2)尿pH增高(堿性尿)見于堿中毒、尿潴留、膀胱炎、應用 利尿劑、腎小管性酸中毒等。,,2、尿蛋白,參考值: 尿定性試驗:陰性 定量試驗:0-80mg/24h,臨床意義: 1)生理性蛋白尿:無泌尿系統(tǒng)的疾病、尿內(nèi)暫時性出現(xiàn)蛋白尿

15、,程度較輕,持續(xù)時間短,誘因解除后消失。 ①功能性蛋白尿: ②體位性蛋白尿:,2)病理性蛋白尿 各種腎臟及腎外疾病所致的蛋白尿,多為持續(xù)性蛋白尿,多數(shù)為腎小球疾病,次之腎小管間質(zhì)或全身疾病。 ①腎小球性蛋白尿(glomerular proteinuria): ②腎小管性蛋白尿(tubular porteinuria): ③混合性蛋白尿(mixed proteinuria):

16、 ④溢出性蛋白尿(voerflow proteinuria): ⑤組織性蛋白尿(histic proteinuria): ⑥假性蛋白尿(false proteinuria):,3、尿糖原理: 當血糖濃度超過腎糖閾值(一般8.88mmol/L或160mg/dl)或血糖正常但腎閾值降低,將導致尿中出現(xiàn)大量的葡萄糖。 定性檢測:班氏法、試紙條法 參考值:尿糖定試驗:陰性,,4、酮體 酮體(keton

17、e bodies):是β–羥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的總稱。三者是脂肪代謝的中間產(chǎn)物,在劇烈運動、饑餓、妊娠嘔吐、應激狀態(tài)和糖尿病等生理和病理情況下,脂肪加速動員,肝對脂肪氧化不全,使酮體升高,因而血酮過多而出現(xiàn)尿酮,VitC、頭孢菌素可呈假陽性。 參考值:陰性,臨床意義: 1)糖尿病性酮尿:常伴有酮癥酸中毒 ①酮尿是糖尿病昏迷的前期指標,多伴有高糖血癥和糖尿 ②接受苯乙雙胍等雙胍類藥物治療者,出現(xiàn)酮尿,但血酮、尿糖正

18、常 2)非糖尿病性酮尿:①在嬰兒或兒童可因發(fā)熱、嚴重嘔吐、腹瀉、禁食、②妊娠劇吐、重癥子癇不能進食、消化吸收障礙,酮體陽性③ 飲酒過量可造成β –羥丁酸升高為特征的酸中毒。,5、尿亞硝酸鹽(NIT)試驗: 用于篩選尿路感染。 正常尿液中含有亞硝酸鹽:腸桿菌科細菌能將硝酸鹽還原成亞硝酸鹽。 尿路感染:多為大腸桿菌引起 呈陽性 變形桿菌

19、呈弱陽類鏈球菌、淋球菌葡萄球菌結(jié)核分支桿菌陰性反應細菌感染少、尿量多,可使硝酸鹽稀釋造成假陰性高比重維生素C進食硝酸鹽豐富的菠菜卷心菜出現(xiàn)假陽性,,1.細胞: (l)紅細胞 參考值:玻片法平均0-3個/HP,定量檢查0-5個/ul,尿沉渣鏡檢紅細胞>3個/HP,稱為鏡下血尿。,(2)白細胞和膿細胞 參考值:參考值 玻片法平均 0-5 個/HP 定量檢查

20、 0-10個/ul 尿中以中性粒細胞較多見,也可見到少量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 膿細胞系指在炎癥過程中破壞或死亡的中性粒細胞,外形多不規(guī)則,結(jié)構(gòu)模糊,胞質(zhì)內(nèi)充滿粗大顆粒,核不清楚,細胞常成堆簇集,細胞間界限不明顯。,臨床意義 ①若有大量白細胞,多為泌尿系統(tǒng)感染如腎孟腎炎、腎結(jié)核、膀胱炎或尿道炎。 ②成年女性生殖系統(tǒng)有炎癥時,常有陰道分泌物混入尿內(nèi),除有成團膿細胞外,并伴有多量向平上皮細胞。,(

21、3)上皮細胞: 尿液中上皮細胞來自腎至尿道的整個泌尿系統(tǒng),其中腎小管上皮細胞亦稱腎細胞,腎盂、輸尿管、膀胱、尿道大部分為移行上皮細胞,近尿道外口段則為復層扁平上皮細胞。 臨床意義: ① 在尿中出現(xiàn),常提示腎小管病變。 ② 觀察尿中腎小管上皮細胞,腎移植術(shù)后有無排斥反應亦有一定意義。,2、管型: 管型(cast):是蛋白質(zhì)、細胞或碎片在腎小管、集合管中凝固而成的圓柱形蛋白聚體。 尿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