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經橈動脈腦血管介入的利與弊,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永川醫(yī)院神經內科,經股動脈入路腦血管介入,股動脈較粗大、由此插管易到達全身各部位的血管,是腦血管介入最常用、最成熟的入路。缺點:需使用壓迫器或沙袋壓迫穿刺點6小時,嚴格臥床8-24小時,術后患者舒適度差,很易出現(xiàn)腰酸背痛,排尿、排便困難。也易出現(xiàn)穿刺點并發(fā)癥:假性動脈瘤、局部血腫、皮膚青紫、股靜脈回流不暢等。,經橈動脈入路,橈動脈 特點:超聲測定直徑:平均2.60±0.41 mm
2、, 大多數(shù)病人適合4-6F鞘管。是心臟冠脈介入最常用的入路。(6F鞘管能夠完成所有冠脈介入:造影、支架植入等,導管易從橈動脈插入到冠脈)腦血管介入很少有人使用經橈動脈入路,包括:經橈動脈腦血管造影術和經橈動脈腦血管支架植入術(甚至連物價局收費項目僅有:經股動脈插管全腦血管造影術),1病例引發(fā)橈動脈入路的思考,,,老年女性,72歲診斷:腔隙性腦梗塞 原發(fā)性高血壓DSA示:左腎動脈重度狹窄,,,導
3、絲難以穩(wěn)定支撐于腎動脈內(雙0.14〞)左腎動脈支架植入未成功,,解決方案:經橈動脈左腎動脈支架植入。(125cm長6F導引導管能順利插入到達左腎動脈開口),問 題,缺乏上入路介入經驗。從橈動脈穿刺、路徑情況、鞘和導絲導管的選擇均不熟悉。值得借鑒的經驗和參考資料少。,解決方法,在我院心內科幫助下掌握橈動脈穿刺技術嘗試性地經橈動脈穿刺行全腦血管造影和腎動脈造影從而熟悉上入路路徑。,,,,,,,,,,,,,,,,,,,
4、,,,,,,經 驗,從7月至今我科共有204例經橈動脈穿刺全腦血管造影和腎動脈造影第1例:手術持續(xù)時間2小時,醫(yī)生接觸射線的透視時間15分鐘。但患者術后舒適度很好。隨著醫(yī)生對病人適應癥的準確把握和手術熟練程度提高。手術持續(xù)時間30-60分鐘,醫(yī)生接觸射線的透視時間3-7分鐘。(經股動脈造影,手術持續(xù)時間20-50分鐘,醫(yī)生接觸射線的透視時間2-5分鐘),與經股動脈DSA比較(優(yōu)點),平均手術持續(xù)時間和醫(yī)生接觸射線的透視時間相差
5、不多,經橈動脈DSA略長,但橈動脈壓迫器易于壓迫穿刺點,使患者留在手術室的時間縮短?;颊哚t(yī)從性很好,術前易于接受腦血管DSA檢查,術后患者舒適度好,沒有癱瘓的患者絕大部份均可走出手術室,在病房可自由活動。自從成熟開展經橈動脈DSA,詢問患者選擇腦血管造影入路,100%患者想經橈動脈檢查。,與經股動脈DSA比較(優(yōu)點),穿刺點并發(fā)癥較經股動脈DSA明顯減少,僅有極少部分患者感橈動脈穿刺點附近疼痛外,未有其它不適和并發(fā)癥。特別是使
6、用較強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的患者,也不易出現(xiàn)穿刺并發(fā)癥。對于肥胖患者,經橈動脈穿刺反而更容易。對于有髂總動脈扭曲或有Ⅲ型主動脈弓的患者,經橈動脈DSA比經股動脈DSA更容易。,,,,,,,與經股動脈DSA比較(缺點),禁忌癥-橈尺動脈側支循環(huán)不良 Allen試驗:5秒其它禁忌癥:橈動脈難觸及;身材矮小女性 橈動脈較細;頭臂干或鎖骨下動脈嚴重疾?。?/p>
7、穿刺部位嚴重瘢痕等,與經股動脈DSA比較(缺點),不可預見的禁忌癥:橈動脈在肱動脈分叉附近有狹窄和扭曲(穿刺時啟動導絲無法順利通過肘關節(jié)到達肱動脈上段,停止操作,換為經股動脈穿刺) 發(fā)生率低:2例。大部分患者無法在DSA同時立即給予經橈動脈支架植入,極少數(shù)患者主動脈變異(操作困難),遇到2例,經 驗,90%的男性和80%的女性適宜經橈動脈DSA選擇5F橈動脈鞘、 5FSIM3造影導管、110cm長5F豬尾造影導
8、管、260cm長0.35″超滑導絲能快捷迅速完成90%的經橈動脈DSA 。另外需準備少量:SIM1和SIM2造影導管和自己塑形的導管,經 驗,也可使用4F橈動脈鞘組、110cm長4F豬尾造影、 4F 的SIM1/ SIM2/ SIM3、 260cm長0.35″超滑導絲的組合完成經橈動脈DSA,對于橈動脈較細患者實用,但4F造影導管扭控性差,易變形,操作難度增加。大動脈開口處有斑塊的患者操作需小心,需使用超滑導絲引導通過。
9、均未見明顯并發(fā)癥,經橈動脈DSA安全可行,可常規(guī)開展。,老年男性,80歲診斷:后循環(huán)缺血 原發(fā)性高血壓DSA示:右椎A開口重度狹窄,經橈動脈比經股動脈更容易完成手術,,,,,,,經股動脈入路:1、導引導管置于主動脈弓,系統(tǒng)支撐力不夠;2、0.14導絲引導植入支架時易成角,難以準確到位;3、把導引導管插入越過狹窄處使支架露遠端在退導引導管定好位后釋放支架,但易于把斑塊碰掉。,經左側橈動脈入路:1
10、、鎖骨下動脈支架植入系統(tǒng)更穩(wěn)定,更容易;2、選擇釋放前僅5F 的8-10mm自膨式支架;3、選擇6F動脈鞘和導引導管,,腹主動脈扭曲的患者腎動脈支架植入經橈動脈比經股動脈容易選擇6F橈動脈鞘和125cm長導引導管即可完成手術,思 考,如果有合適5F的自膨式支架,血管角度允許,是否可以經橈動脈入路給予右側頸動脈支架植入,這樣系統(tǒng)更穩(wěn)定?術后患者恢復快。如果血管角度允許,是否可以經右側橈動脈插入6F導引導管到右側頸內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經橈動脈途徑行頸動脈介入治療.pdf
- 經橈動脈途徑介入對血管內皮細胞功能的影響.pdf
- 經橈動脈冠狀動脈介入術后橈動脈狹窄及閉塞的危險因素分析.pdf
- 經橈動脈冠狀動脈介入術后橈動脈血管管徑、血流動力學、彈性改變.pdf
- 經橈動脈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對橈動脈結構和功能影響的系列研究.pdf
- 經橈動脈行冠心病介入治療中橈動脈痙攣藥物防治的系統(tǒng)評價.pdf
- 經橈動脈行冠脈介入診療術對橈動脈損傷影響因素的探討.pdf
- 經橈動脈冠狀動脈介入術后橈動脈急性閉塞的相關性危險因素分析.pdf
- 經皮穿刺橈動脈冠狀動脈介入診斷與治療.pdf
- 精品課件教案ppt 經橈動脈右冠起源異常和橋血管介入治療
- 經橈動脈途徑與經股動脈途徑介入診斷治療冠心病對比研究.pdf
- 經橈動脈途徑介入治療冠狀動脈分叉病變的臨床研究.pdf
- 經股動脈和經橈動脈途徑冠心病介入治療指引導管的選擇.pdf
-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經橈動脈入路失敗的危險因素分析.pdf
- TR Band壓迫時間對經橈動脈冠狀動脈介入患者的影響.pdf
- 經橈動脈與股動脈入徑介入治療冠心病的對比研究.pdf
- 經橈動脈心臟導管術對橈動脈影響的超聲評價.pdf
- 經橈動脈徑路冠狀動脈造影
- 腦血管介入治療的護理
- 腦血管介入性治療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