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中部春季浮游植物水華群落結構及演替.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8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對2009年春季黃海中部及南部水域(33°N-36°30’N,121°E-124°30’E)水華前后的浮游植物群落進行研究,調查分為水華前的背景場航次,水華期大面追蹤及水華站位連續(xù)觀測航次,以及水華后期進行的調查航次。對所獲得浮游植物樣品用Uterm(o)hl方法進行分析,對調查區(qū)浮游植物物種組成、優(yōu)勢物種、浮游植物細胞豐度、群落多樣性、水華前后的物種演替,以及上述各點與海洋環(huán)境因子的關系進行研究。通過此次水華前中后的全面調查,為該

2、水域春季水華的發(fā)生及群落演替提供基礎資料。
   浮游植物的群落分析結果表明,調查區(qū)春季水華前中后三個航次共發(fā)現(xiàn)浮游植物4門138種(包含變種、變型不包括未定種,下同),其中硅藻有49屬94種,甲藻18屬36種,金藻2屬2種,藍藻1種,以及未定類的三裂醉藻(Ebriatripartite)。硅藻和甲藻為調查區(qū)三個航次浮游植物群落的主要類群,在生態(tài)類型上,多為溫帶近岸種,少數為暖水種或大洋種。優(yōu)勢種在背景場為多尼骨條藻(Skele

3、tonema dohrnii)、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在水華航次共在兩個站位捕捉到水華,其中在Z11b站的優(yōu)勢物種為矮小短棘藻(Detonula pumila)、柔弱幾內亞藻(Guinardia delicatula),在Z4d站的優(yōu)勢種為異孢藻(Hetercapsa sp.),多尼骨條藻、微小原甲藻;在水華后期的航次調查中,優(yōu)勢物種以具齒原甲藻(Prorocentrum dentatum)為主。在發(fā)生水華站位的

4、浮游植物細胞豐度要明顯高于水華前后,且存在最大值,平均為267.964×103 cell/L。表征浮游植物群落的多樣性的Shannon-Wiener指數和Pielou均勻度指數分布趨勢相似,并與細胞豐度的平面分布呈相嵌形式。浮游植物在群落的組成上,甲藻占有的比例隨著時間的推進呈逐漸增大,在群落組成上由鏈狀硅藻向單細胞甲藻演替。
   調查區(qū)營養(yǎng)鹽濃度與水深存在負相關,在水華期存在明顯的分層現(xiàn)象,30m以深水層分層明顯,并且將浮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