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侵襲性肺部真菌感染診治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兒童侵襲性肺部真菌感染診治,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 《中華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2,侵襲性肺部真菌感染定義,肺部是侵襲性真菌感染最常見的部位, 侵襲性肺部真菌感染(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s, IPFIs)指真菌侵入氣管支氣管及肺組織引起的感染,不包括真菌寄生和過敏引起的肺部病變。,3,,,IPFI 診斷,,,,,,,宿主(高危)因素,組織病理學,微生

2、物學證據(jù),臨床證據(jù),,,,,分級診斷模式,確診,臨床診斷,擬診,診斷依據(jù),三個級別,4,侵襲性肺部真菌感染診斷—宿主因素,,5,宿主因素-原發(fā)性免疫功能缺陷病,各類原發(fā)性免疫功能缺陷病,尤其是聯(lián)合免疫缺陷病、細胞免疫缺陷病、慢性肉芽腫病. 慢性肉芽腫病的診斷線索: 卡介苗接種處化膿或接種腋窩鈣化, 肛周膿腫, 淋巴結或皮膚化膿, 肺部感染,6,宿主因素,早產 3個月以下小嬰兒 念珠菌感染,7,宿主

3、因素-繼發(fā)性免疫功能低下,外周血中性粒細胞減少、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激素以及其它免疫抑制劑、艾滋病存在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癥狀和體征、麻疹病毒等病毒感染后,8,宿主因素-侵入性操作,留置血管內導管、尿管、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腹膜透析和血液凈化治療等,機械通氣,全胃腸外營養(yǎng),9,宿主因素-原發(fā)-環(huán)境因素,免疫功能正常個體,由于吸入大量真菌孢子超過機體抵抗力而發(fā)病,多見于肺隱球菌病,其次是侵襲性肺曲霉菌病,10,診斷依據(jù)-臨床依據(jù),1、發(fā)熱、咳嗽

4、和肺部體征經抗生素治療無好 轉或出現(xiàn)新的發(fā)熱、咳嗽和肺部體征 2、影像學提示肺部病變經抗生素治療無好轉或肺部出現(xiàn)新的非原發(fā)病的浸潤影,11,提示侵襲性肺曲霉病的影像學征象,早期出現(xiàn)胸膜下密度增高的結節(jié)實變影和(或)楔形實變影、團塊狀陰影,病灶周圍可有暈輪征(halo sign); 數(shù)天后肺實變區(qū)液化、壞死,出現(xiàn)空腔陰影或新月形空氣征(air-crescent sign)。,12,曲霉也可引起侵襲性支氣管感染 肺

5、部感染可通過血流引起全身播散,如肝脾、腦、腎,13,提示肺隱球菌病的影像學征象,免疫功能低下兒童,多見斑片狀或大片狀實變,單側或多側,與其他病原體肺炎難以區(qū)別; 免疫功能正常的兒童,多見結節(jié)狀陰影,單發(fā)或多發(fā),常位于胸膜下,大小不一; 彌漫性類似粟粒陰影或間質病變見于全身播散。 氣管支氣管旁淋巴結腫大者等較少見。,14,提示肺念珠菌病的影像學征象,結節(jié)實質影和(或)大片狀實變,少有空洞形成。

6、 血行感染或由肺發(fā)生播散者,多呈彌漫粟粒狀陰影。,15,,念珠菌也可引起侵襲性支氣管感染 近來發(fā)現(xiàn)繼發(fā)性念珠菌增多, 細菌或支原體引起的重癥肺炎繼發(fā) 肺部感染可通過血流引起全身播散,如肝脾、腎、腦、引起多發(fā)性膿腫,16,提示肺孢子菌肺炎的影像學,雙肺磨玻璃陰影,17,診斷依據(jù)-微生物學證據(jù),有臨床診斷意義的微生物學檢查 有確診意義的微生物學檢查,18,有確診意義的微生物學證據(jù),(1)肺組織真菌培養(yǎng)陽性;(2

7、)胸腔積液等無菌部位真菌培養(yǎng)陽性;(3)血液真菌培養(yǎng)陽性(曲霉和除馬尼菲青霉以外的青霉需除外污染);(4)合格痰液或支氣管肺泡灌洗液發(fā)現(xiàn)肺孢子菌包囊、滋養(yǎng)體或囊內小體;(5)胸腔積液和血液直接鏡檢發(fā)現(xiàn)新生隱球菌。,19,有臨床診斷意義的微生物學證據(jù),(1)合格痰標本直接鏡檢發(fā)現(xiàn)菌絲,且培養(yǎng)連續(xù)2次以上分離到同種真菌;(2)支氣管肺泡灌洗液經直接鏡檢發(fā)現(xiàn)菌絲,真菌培養(yǎng)陽性;(3)合格痰液或支氣管肺泡灌洗液直接鏡檢或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新生隱

8、球菌;(4)血液標本曲霉半乳甘露聚糖抗原(GM)檢測連續(xù)2次吸光指數(shù)(I)值>0.8或單次I 值 >1.5;(5)血液標本真菌細胞壁成分1,3-β-D葡聚糖抗原(G試驗)連續(xù)2次陽性;(6)血液或支氣管肺泡灌洗液隱球菌抗原陽性。,20,G 試驗,1-3-β-D-Glucan 葡聚糖存在于念珠菌、曲霉等的細胞壁中,能特異性激活G因子,從而激活鱟試驗,此過程稱為G試驗。口咽部念珠菌病或真菌定植G試驗結果陰性隱球菌,毛

9、霉菌感染G試驗假陰性,21,(1→3)-β-D-葡聚糖檢測,假陽性 沒有真菌感染的患者血液中也會出現(xiàn)β-D-葡聚糖: - 血液透析 - 使用血制品(白蛋白、丙球) - 使用含有葡聚糖的紗布臨床上陽性結果出現(xiàn)較晚使用某種抗生素是否會導致假陽性?,22,G test,特點:在2小時內可以得到結果,有利于快速診斷,但費用較貴。假陽性:應用含內毒素或葡聚糖的玻璃器皿、血液透析、輸入血漿成分、術中應用明膠海

10、綿、輸入白蛋白或球蛋白等。陽性結果不能確定是哪一種真菌感染,且不能檢測出新型隱球菌及接合菌感染,卡氏肺囊蟲病人結果可能為陽性,曲霉球病人的標本結果不一致。,23,GM test:,GM(半乳甘露聚糖)是真菌細胞壁的多糖成分,真菌在組織中生長過程中將GM釋放入血,通過檢測GM抗原從而有助于診斷侵襲性曲霉菌感染??蓪ρ?、支氣管灌洗液、尿液、腦脊液等標本進行檢測,目前可應用兩種技術,即乳膠顆粒凝聚試驗和ELISA(后者更敏感)。,24,

11、影響GM檢測的因素,宿主曲霉菌疾病譜高危患者的治療GM的其它來源GM的循環(huán)動力學抗GM抗體真菌曲霉菌種類?營養(yǎng)情況GM釋放的動力學?,策略采樣頻率標本種類陽性定義試驗設計方法Cut-off方法/實驗室內差異手工 vs 自動化,25,假陽性,同抗生素使用相關的假陽性可能同新生兒腸道內的菌群有交叉反應(Bifidobacterium bifidum)實體器官移植,26,GM假陽性,假陽性:除了侵襲性

12、曲霉病外導致的GM檢測陽性 - 食物 - 抗生素 - 其它真菌假陽性:同其它分子表面的基團的交叉反應 - 雙歧桿菌脂多糖 - 隱球菌,27,GM與β內酰胺類抗生素,GM與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維酸、氨芐西林、青霉素V有交叉反應交叉反應方式:>2.0(65.7%),0.

13、5-1.5(35.7%),不定(14.3%),28,雙歧桿菌,交叉反應:革蘭氏陽性菌細胞壁上的脂多糖脂多糖含有β-1,5-呋喃半乳糖側鏈母乳喂養(yǎng)、含雙歧桿菌的制劑、肺炎鏈球菌,29,GM test,粘膜炎、細胞毒性化療藥物應用均可能導致假陽性;,30,GM test價值,動態(tài)前瞻性監(jiān)測異體造血干細胞移植受體內GM抗原血癥。陽性及陰性預測值分別為94.4%和98.8%。發(fā)生侵襲性曲霉菌感染的病人中80%的病例GM抗原血癥陽

14、性要先于影像學表現(xiàn)一周左右。,Use of circulating galactomannan screening for early diagnosis of invasive aspergillosis in allogeneic stem cell transplant recipients. J Infect Dis 2002;186:1297–1306.,,31,隱球菌抗原檢測,隱球菌莢膜多糖抗原 采用乳膠

15、凝聚實驗 可測定血液或支氣管肺泡灌洗液、腦脊液,32,隱球菌抗原檢測,假陽性極少,與類風濕因子交叉假陰性與感染部位有關 單獨肺部,陽性率低,約50% 血行播散時如腹腔、腦部病變陽性率高,達到98%以上。,33,診斷依據(jù)-組織病理學,存在真菌感染的病理改變,注意鑒別 發(fā)現(xiàn)菌絲或孢子等真菌成分***,34,組織病理學證據(jù),肺組織標本進行組織病理學檢查發(fā)現(xiàn)真菌感染的病理改變以及菌絲或孢子等真菌成分。,3

16、5,診斷標準,IPFI的分級診斷標準診斷級別 宿主因素a 臨床證據(jù) 微生物學 組織病理 確診 + + + +臨床診斷 + + + - 擬診 +

17、 + or + -a:原發(fā)感染者可無宿主因素 注:①②③,,,36,注:①,兒童侵襲性肺真菌感染可以是原發(fā)性免疫缺陷病的首發(fā)表現(xiàn),這時可無宿主高危因素,應根據(jù)臨床特征考慮真菌感染的可能,并積極尋找微生物學、組織病理學證據(jù)以及免疫功能檢查,37,注: ②,痰標本真菌培養(yǎng)陽性率較低,懷疑真菌感染時,應反復深吸合格標本進行真菌培養(yǎng),有條件者,盡量進行BALF真菌培養(yǎng),38,注: ③,念珠菌和

18、曲霉可引起侵襲性支氣管真菌感染,影像學主要表現(xiàn)為中央支氣管和細支氣管炎征象,如肺紋理增多,小葉中心性結節(jié),樹芽征,細支氣管壁增厚、小斑片陰影,39,二 IPFI的治療,1.預防治療和目標預防 2. 擬診治療(經驗治療) 3. 臨床診斷和確診治療,40,IPFIs的治療,1.一般預防:包括醫(yī)院感染控制技術措施和抗真菌藥物預防。目前兒科公認的抗真菌藥物預防適應證為:粒細胞減少的血液系統(tǒng)患兒、造血干細胞移植以及慢性肉芽腫患兒。

19、2.靶向預防:在高?;颊哳A防某種特定的真菌感染,如在血液腫瘤和艾滋病患者應用甲氧芐啶-磺胺甲噁唑(TMP-SMZ)預防肺孢子菌肺炎。,41,IPFIs的治療,3.擬診治療:高危真菌感染患兒,臨床和影像學表現(xiàn)提示真菌感染(擬診)時,在積極尋找病因同時,應開始經驗性抗真菌治療。常用藥物為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以及卡泊芬凈。4.臨床診斷治療:即先發(fā)治療,患兒符合臨床診斷,其抗真菌治療已有較強的選擇性用藥指征。5.確診治療:即

20、靶向治療,針對確診患兒,應依據(jù)真菌種類、藥敏結果、病情輕重以及患兒的耐受性選擇用藥。,42,肺念珠菌病的治療,病情較輕者或對氟康唑敏感者,首選氟康唑。 對耐氟康唑者或病情較重者(合并播散、繼發(fā)肺部念珠菌病、血流動力學改變等),應用兩性霉素B(除外季也蒙念珠菌和葡萄牙念珠菌),可聯(lián)合5 -氟胞嘧啶(5-FC)、或應用卡泊芬凈、伏立康唑、伊曲康唑。 對于克柔和光滑念珠菌感染,如無藥物敏感試驗的條件,原則上首選卡泊

21、芬凈、伏立康唑、兩性霉素B、伊曲康唑。,43,侵襲性肺曲霉病的治療,可選擇伏立康唑、伊曲康唑、卡泊芬凈、兩性霉素B,病情重者可聯(lián)合兩種抗真菌藥物治療。氟康唑對肺曲霉感染無效。 兩性霉素B是治療侵襲性肺曲霉病的傳統(tǒng)藥物。目前認為病情較重者,可首選伏立康唑??ú捶覂暨m用于患者不能耐受其他藥物或其他藥物無效時的治療。,44,肺隱球菌病的治療,對于輕度感染或無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首選氟康唑。 重癥患者或合并腦膜炎、腹腔隱球

22、菌病等或兒童存在免疫功能缺陷,可應用兩性霉素B,并聯(lián)合5-FC,待病情好轉后改用氟康唑維持治療。,45,肺接合菌病的治療,目前惟一有效的治療是兩性霉素B, 或聯(lián)合5-FC使用。,46,肺孢子菌肺炎的治療,TMP-SMZ是首選藥物,療程2~3周。 卡泊芬凈對肺孢子菌肺炎有一定療效,可用于TMP-SMZ耐藥或重癥患者。,47,肺組織胞漿菌病,病情較輕者,可選用氟康唑、伊曲康唑等治療。 重癥患者首選兩性霉素B,有效后改用伊曲康唑

23、維持治療。也可用兩性霉素B全程治療。,48,不明病原治療,二性霉粟伏立康唑卡泊芬靜,49,三 附件,1.兒科應用抗真菌藥物的劑量問題2.治療患兒的用藥終點,50,兒科應用抗真菌藥物的劑量問題,氟康唑新的抗真菌藥物,多數(shù)的說明書沒有明確規(guī)范兒科的用藥劑量,有的還明確指出“尚無用于兒童的資料,除非用藥益處大于潛在危險時,不得用于兒童”。以下所列部分藥物的劑量,是兒科臨床醫(yī)生為挽救患兒生命,在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后,經臨床實踐

24、探索的經驗劑量,51,氟康唑,1.適應癥:隱球菌和念珠菌屬(對光滑念珠菌為剤量依賴敏感,對克柔念珠菌無活性),對曲菌感染無效。2.本品在16 歲以下少年兒童體內的血漿半衰期與成人不同,其他藥代動力學參數(shù)與成人相似,故對不同年齡兒童推薦劑量如下: ① >4 周的患兒:粘膜真菌感染: 3mg/kg.d,每日給藥一次;深部系統(tǒng)真菌感染: 6mg/kg.d,每日給藥一次;嚴重威脅生命的感染:12mg/kg.d,每日給藥一次 ②

25、 2-4 周的患兒:kg 體重劑量同上,每2 天給藥一次 ③ <2 周的患兒:kg 體重劑量同上,每3 天給藥一次,52,伊曲康唑,1. 適應癥:曲菌病、念珠菌病、隱球菌病和組織胞漿菌病。對鐮刀霉菌活性低,毛霉菌無效2. 用法:6mg/kg.次,前2日每日2次,以后改為每日1次??诜苿┟咳?5mg/ kg ,分2次服用,53,伏立康唑,適應癥:曲菌病、念珠菌病,鐮刀霉菌病。對接合菌無活性2. 用法: 2-1

26、2歲 靜脈用7mg/kg.次 q12h;或第一天6mg/kgIV q12h,隨后4mg/kg IV q12h??诜∮?0kg,100mg.次,q12h,大于40kg,200mg.次,q12h,54,卡泊芬凈,1. 適應癥:念珠菌屬和曲霉菌屬。對隱球菌和鐮刀霉菌屬以及毛霉菌屬無活性。2. 兒童第一天3mg/kg.d,第二天后用1mg/ kg.d ,由于療效不理想,后改為2mg/kg.d 獲得了較好療效.或50 mg/m2.d.,55

27、,兩性霉素B及其脂質復合物,兩性霉素B 0.5-1mg/kg.d 兩性霉素B脂質復合物(ABLC)3-5mg/kg.d,56,三 附件,1.兒科應用抗真菌藥物的劑量問題2.治療患兒的用藥終點,57,附件-用藥終點,療效判斷標準: 痊愈:感染癥狀和體征消失,X線胸片肺部病變完全消失,真菌鏡檢和培養(yǎng)均為陰性 有效:感染癥狀及體征明顯好轉, X線胸片肺部病變大部分或基本消失,真菌鏡檢陰性或可見少量破碎變性的菌體,真菌培

28、養(yǎng)陰性 無效:感染表現(xiàn)無好轉甚至惡化,胸片肺部病變未消失,真菌鏡檢和培養(yǎng)仍為陽性,58,附件-用藥終點,抗真菌治療的時間長短,因病情而異,患真菌病的患兒一般均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情況下發(fā)病,給藥時間不宜過短,一般要6~12周,甚至更長??傊?,要對病情進行綜合分析,要追蹤觀察,要個體化,不可千篇一律,59,,,yes,,yes,“Probable”IFD,Clinical evidence of IFD,Patient,Schem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