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8/8/16/cdc9014e-8a52-4306-b87e-ba38ba62bf14/cdc9014e-8a52-4306-b87e-ba38ba62bf14pic.jpg)
![霍布斯洛克盧梭之契約思想比較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8/8/16/cdc9014e-8a52-4306-b87e-ba38ba62bf14/cdc9014e-8a52-4306-b87e-ba38ba62bf141.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霍布斯、洛克與盧梭的社會契約思想比較1霍布斯、洛克與盧梭的社會契約思想比較摘要摘要在社會契約論發(fā)展的歷程中,盧梭雖然作為社會契約理論的集大成者,但他并非社會契約論的率先發(fā)現(xiàn)者,在其之前霍布斯和洛克已經(jīng)提出了社會契約理論。三人作為社會契約論的代表人物,他們之間是一脈相承的。通過比較研究,可以得知盧梭、霍布斯和洛克各自構(gòu)建了自己的社會契約理論,本文從訂立契約的前提、訂立契約的過程與訂立契約的結(jié)果三個視角對三人的社會契約理論進行梳理分析以加深
2、對社會契約思想的認識。關鍵詞關鍵詞霍布斯洛克盧梭社會契約社會契約學說在西方有著悠久的歷史,但它在近代的廣泛傳播卻得益于霍布斯、洛克和盧梭這三位契約理論的代表人物。然而由于他們的時代背景、人生閱歷等等使他們各自的契約觀各有其特點,他們之間難免存有共同點與分歧。本文試圖通過圍繞對契約的思考,進而出現(xiàn)的他們對自然狀態(tài)、主權(quán)者和政體的不同認識,來淺析霍布斯、洛克和盧梭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這對于我們深入了解近代社會契約說具有重大意義。一訂約前提之別(自
3、然狀態(tài)之別)在有關霍布斯、洛克與盧梭的社會契約理論中,三者都對其學說的論證進行了預設,他們進行理論推演的前提都是自然狀態(tài),然而他們對自然狀態(tài)的認識卻各不相同,霍布斯將自然狀態(tài)歸之為“戰(zhàn)爭狀態(tài)”,洛克將之稱為“和平狀態(tài)”盧梭卻將之譽為“自由狀態(tài)”。(一)霍布斯的“戰(zhàn)爭狀態(tài)”霍布斯認為有三種原因?qū)е氯祟愃幍淖匀粻顟B(tài)進入戰(zhàn)爭狀態(tài),“第一是競爭,第二是猜疑,第三是榮譽。第一種原因使人為了求利,第二種原因使人為了求安全,第三種原因使人為了求名譽
4、而侵犯。”1而這些緣由則建立在霍布斯的人性惡基礎之上。他認為,欲望和嫌惡是人類行為的基本激情,二者都來自拉丁文,兩者都是一種運動,一個是接近,另一個是退避?;舨妓惯@種論證預設了兩個前提:一是自然資源的稀缺性;二是在自然狀態(tài)下人的能力在各個方面是大致相等的。這就使得每個人在自由地追逐其欲求時就必然與他人形成競爭,運用自己所擁有的權(quán)勢(暴力)進行激烈的爭奪以維護其生存的本能,戰(zhàn)爭狀態(tài)就不可避免的出現(xiàn)。霍布斯認為,自然法的約束只是一種內(nèi)在的良
5、知道德上的自覺,它是軟弱無力的,而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人們?yōu)樽晕冶4孀非笞陨砝娴淖畲蠡瘯3_`背自然法,而訴諸于原始的暴力。因此“沒有武力,信約便只是一紙空文,完全沒有力量使人們得到安全保障這樣說來,雖然有自然法(每一個人都只在1霍布斯.利維坦[M]黎思復黎廷弼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94.霍布斯、洛克與盧梭的社會契約思想比較3態(tài)。這種假設只是服務于盧梭“探討權(quán)利與理性,而不是爭論事實”的理念。然而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同霍布斯、洛克有
6、著共同的邏輯前提:自然狀態(tài)。但盧梭和霍布斯、洛克的人性論不同:霍布斯相信人性惡,洛克認為人性中無善惡,盧梭則堅持人性善,將自然狀態(tài)描述成人類最適宜的自由狀態(tài),把其視為人類的黃金時代。在這種狀態(tài)下,人們沒有道德觀念,也就不知道美德、邪惡的概念,人們既無所謂權(quán)利,也無所謂義務。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獨立的意志,平等而自由的從事著保存自己生命的活動,在自然法的約束下,人們過著知足而樂的幸福生活。同時人們受到兩條原則的約束,“一條是關心自己的幸福與自
7、我保護;另一條是憐憫心和同情心。”1自愛心使每個人自我保護,同情心使人們相互幫助,因此,在自然狀態(tài)中,在自我保存的趨勢下人們過著和諧的互利生活。然而,“從人民察覺到一個人具有兩個人的糧食的好處的時候起,平等就消失了。”2私有制的產(chǎn)生使人們進入墮落的“文明社會”,出現(xiàn)不平等,最終產(chǎn)生奴役,致使自然法未能發(fā)揮其應有功用,最終“自然狀態(tài)中不利于人類生存的種種障礙,在阻力上已超過了每個個人在那種狀態(tài)中為了自存所能運用的力量?!?使得個人無法在原
8、來的狀態(tài)下繼續(xù)生活,人們?yōu)榱俗晕冶4?,就以“我們每個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導之下,并且我們在共同體中接納每一成員作為全體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這種方式創(chuàng)造了共同體,產(chǎn)生了國家。由此可見,在社會契約的預設前提——自然狀態(tài)的論述中,霍布斯堅持人性惡進而使人類處于戰(zhàn)爭狀態(tài),人類為自我保存而訂立契約。洛克認為人性無善惡之分,爭斗源于欲望,但作為理性的人類要受到自然法的約束而和諧相處處于和平狀態(tài),而由于自然狀態(tài)中的種種不
9、便,于是人們通過雙重契約進入政治社會。盧梭則與霍布斯相反,持有性善論,自然狀態(tài)在盧梭眼中是人類的黃金時代,人們處于自由狀態(tài),但由于私有制的出現(xiàn),致使人類訂立社會契約進入政治社會。二訂約方式之差(主權(quán)者之差)霍布斯、洛克和盧梭的社會契約理論在人們進行訂立契約時所采用的方式或過程不盡相同,霍布斯與盧梭同是一重契約論者,洛克則主張雙重契約論。他們對主權(quán)者的認識也各有不同。(一)一重契約論1盧梭.社會契約論[M].何兆武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霍布斯、洛克與盧梭社會契約理論之比較
- 啟蒙思想家社會契約論之比較——以霍布斯、洛克和盧梭為代表
- 洛克與盧梭社會契約思想之比較.pdf
- 啟蒙思想家社會契約論之比較——以霍布斯、洛克和盧梭為代表.pdf
- 近代社會契約論中的權(quán)力制約思想研究——從霍布斯、洛克到盧梭.pdf
- 霍布斯與洛克的社會契約論之比較.pdf
- 洛克與盧梭法律思想的比較研究——關于契約思想和政府理論.pdf
- 霍布斯、洛克和盧梭自然狀態(tài)學說比較及其當代價值.pdf
- 霍布斯和洛克社會契約論思想的差異分析.pdf
- 洛克與盧梭家庭道德教育思想的比較及其啟示
- 洛克與盧梭家庭道德教育思想的比較及其啟示.pdf
- 洛克與盧梭的自由觀之比較
- 人性、契約、國家—對霍布斯與洛克國家學說的解讀.pdf
- 洛克與盧梭的自由觀之比較.pdf
- 啟蒙與自由——洛克和盧梭的教育思想
- 第三部分霍布斯和洛克的社會契約論
- 啟蒙與自由——洛克和盧梭的教育思想.pdf
- 霍布斯政治倫理思想之研究
- 論盧梭《社會契約論》的法律思想.pdf
- 《社會契約論》中盧梭的“人民”思想.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