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yè)論文從焦循治戲曲淺談“代有所勝”的文藝發(fā)展史觀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從焦循治戲曲淺談“代有所勝”的文藝發(fā)展史觀06文秘(1)沈燕內容摘要:清代戲曲理論家焦循在雜著《易余籥錄》中,提出了著名的“代有所勝”文藝發(fā)展史觀念。以“代有所勝”文藝觀為理論指導,焦循十分重視元曲在中國文藝發(fā)展史上的關鍵地位,并給予近代著名學者王國維以深刻的影響和啟迪,成為其撰著《宋元戲曲考》的直接契機和推動力;焦循又高度肯定清代地方戲曲事業(yè)發(fā)展的進一步意義,而作《花部農譚》為之鼓掌,為清中葉前后“花雅爭勝”?;ú繚u勝雅部,乃至清末京

2、劇圣誕最終取代雅部昆曲的時代巨潮和歷史發(fā)展趨勢,起了推波助瀾的促進作用。關鍵詞:焦循;戲曲研究;“代有所勝”;文藝發(fā)展史觀焦循是清代乾嘉時期的著名經學家,揚州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主治經學,兼工史、歷、算、聲韻、訓詁、曲學、地理諸類多有創(chuàng)獲。在治學中,焦氏雖把經學抬高到壓倒一切的地位,卻并不排斥、輕視文學,不僅不輕視詩文,也不輕視詞曲,而能較正確認識詩詞曲等文藝樣式所起的作用和應有的歷史地位。尤其值得稱道的是,他具有“代有所勝”的文藝發(fā)

3、展史觀念。這一觀念展現了豐富的內容和明顯的進步性。至今仍不乏認識價值和啟發(fā)意義。本文主要就焦循治戲曲牢察,對其“代有所勝”的文藝發(fā)展觀做初步的探討。1、焦循“代有所勝”文藝發(fā)展史觀的自述內容“代有所勝”的文藝發(fā)展史觀出自焦循雜著《易余籥錄》,其書卷十五有一條集中闡述了焦氏對中國文藝發(fā)展史的看法:商之詩僅存頌,周則備風雅頌,載諸三百篇者高矣。而楚騷之體則三百篇所無也,此屈宋為周未大家?!瓭h之賦為周秦所無,故司馬相如、揚雄、班固、張衡為四

4、百年作者?!逖栽姲l(fā)源于漢之十九首,及蘇李而建安,而后歷晉、宋、齊、梁、周隋,于此為盛,一變于晉之譜、陸、宋之顏、謝、易樸為雕,化奇為偶。然晉宋以前未知有聲韻也,沈約卓然創(chuàng)始,指出四聲、自時厥后,變蹈厲為和柔,宣城、水部冠冕齊梁,又開潘、陸、顏、謝所未有矣。齊梁者,樞紐于古律之旬者也。至唐遂專以律詩,杜甫、劉長卿、孟浩然、王維、李白、崔顥、白居易、李商隱等之五律、七律,古今以前所未有矣?!硖茲u有詞,興于五代而盛于宋,為唐以前所無。

5、故論宋宣取其詞,前則秦、柳、蘇、晁,后則周、咢、姜、蔣,足與魏之曹、劉,唐代李、杜相輝映焉?!~?的樣式和嶄新的面貌出現在元代舞臺上。元代產生了偉大的戲劇家關漢卿、杰出的戲劇家王實甫、馬致遠、白樸、鄭光祖等。著名的雜劇作品有關漢卿的《竇娥冤》、《救風塵》、《綢風月》《單刀會》王實甫的《西廂記》;馬致遠的《漢宮秋》、《黃梁夢》;白樸的《梧桐雨》、《墻頭馬上》;鄭光祖的《倩女離魂》等;又有高文秀的《雙獻功》;康進之《李逵負荊》、尚忠賢的《

6、柳毅任書》、楊顯之的《瀟湘夜雨》;石君寶的《秋胡戲妻》;鄭廷玉的《看錢奴》;武漢臣的《老生兒》;宮天挺的《?》;喬吉的《揚州夢》;秦簡夫的《東堂老》等譯批精品佳作。至于散曲,是金元時期流行樂曲的曲詞,是一種新興的詩體,它包括小令和套數兩種主要形式。元散曲著名作家作品則有王和卿的小令【醉中天】《詠大蝴蝶》;關漢卿的【雙調沉醉東風】《別情》和套曲【南呂一枝花】《杭州景》、【一枝花】《不伏老》;馬致遠的【雙調夜行船】套《秋思》和【越調天凈沙】

7、《秋思》,盧摯的【雙調沉醉東風】《秋景》,貫云石的【雙調清江引】《抒懷》睢景臣的【般涉調哨遍】套《高祖還鄉(xiāng)》,張養(yǎng)浩的【山坡平】《潼關懷古》,張可久的小令【中呂賣花聲】《客況》、套曲【南呂一枝花】《湖上晚歸》,喬吉的小令【正宮綠么遍】《自述》【山坡羊】《寓興》等。世所謂元曲,原是指元代的雜劇和散曲,但有時亦僅指元代雜劇,堪為元曲代表樣式。例如《元曲選》,實際上選錄了百種雜劇,而并無散曲。綜觀元代文學,包括詩文、散曲、雜劇、南戲和小說。而

8、包括散曲、雜劇在內的元曲取得了最輝煌的成就,無疑是元代文學之勝。元人羅宗信在在《中原音韻序》中說:“世世共稱唐詩、宋詞、大元樂府,誠哉!”“大元樂府”指元代的戲曲和散曲。羅宗信的話表明元朝人自己即已確認元曲(指戲曲、散曲)是足以唐詩、宋詞并列的一種文學的代表。但是如前所述,羅宗信卻缺乏清代著名學者焦循的宏詞視野和歷史洞察力。他之所言并未將元曲放在整個古代文藝發(fā)展悠久的歷程中加以考察和審視,而對“代有所勝”文藝發(fā)展觀缺乏較為系統和全面的闡

9、發(fā),況且他所指的“大元樂府”并不限指元雜劇、散曲,還包括布戲在內的元代所有戲曲樣式。焦循的范圍界定則是明確的,合乎科學的,系專指“關漢卿、喬夢符、馬東籬、張小山等為一代巨手”在其中所創(chuàng)作的元雜劇和散曲。應當看到,焦循“代有所勝”的文藝發(fā)展史觀念,又給予近代大學者王國維深刻的影響和啟迪,促使他將宋金元戲曲作為自己學術生涯的早期階段,這成為他撰著《宋元戲曲考》(亦名《宋元戲曲史》)這一開山之作的理論指導和直接推動力。焦循在《易余籥錄》中精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