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鏡焦距的測定實驗報告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電子科技大學實驗報告學生姓名:學生姓名:學號:號:指導教師:指導教師:實驗地點:科技實驗大樓實驗地點:科技實驗大樓104室實驗時間:實驗時間:一、實驗室名稱:一、實驗室名稱:透鏡焦距的測定二、實驗項目名稱:二、實驗項目名稱:透鏡焦距的測定三、實驗學時:三、實驗學時:3學時學時四、實驗原理:四、實驗原理:1測凸透鏡的焦距(1)自準直法如圖1所示,用屏上“1”字矢孔屏作為發(fā)光物。在凸透鏡的另一邊放置一平面反射鏡,光線通過凸透鏡后經平面反射鏡

2、返回孔屏上。移動透鏡位置可以改變物距的大小,當物距正好是透鏡的焦距時,物上任意一點發(fā)出的光線經透鏡折射后成為平行光,經平面鏡反射后,再經透鏡折射回到矢孔屏上。這時在矢孔屏上看到一個與原物大小相等的倒立實像。這時物屏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即為此凸透鏡的焦距。(2)物距像距法如圖2所示,用屏上“1”字矢孔作為發(fā)光物,經過凸透鏡折射后成像在另一側的觀察屏上。在實驗中測得物距u和像距v,則凸透鏡的焦距為vuuvf??用自準直法和物距像距法測凸透鏡焦

3、距時,都必須考慮如何確定光心的位置。光線從各個方向通過凸透鏡中的一點而不改變方向,這點就是該凸透鏡的光心。凸透鏡的光心一般與它的幾何中心不重合,因而光心的位置不易確定,所以上述兩種方法用來測定凸透鏡焦距是不夠準確的,誤差約為1.0%~5.0%。圖1自準直法測焦距圖2物距像距法測焦距(3)位移法讀像屏的坐標重復測量5次。4位移法測焦距在共軸調節(jié)完成之后,保持物屏和像屏的位置不變,并記下它們的坐標和,移動透鏡,用左右逼近法確定0xix透鏡的

4、兩次理想位置坐標和測量5次。1Lx2Lx九、實驗數(shù)據及結果分析:九、實驗數(shù)據及結果分析:1自準直法物(像)位置坐標(mm)0x350.0透鏡的位置坐標(mm)Lx544.0mmxxfi0.194||0???2物距——像距法物坐標=350.0mm透鏡坐標=686.0mm0xLx測量次數(shù)像屏位置12345左逼近讀數(shù)ix?(mm)1131.01128.01140.01136.01133.6右逼近讀數(shù)(mm)ix??1124.81125.011

5、31.01128.01129.8(mm))(21iixxxi?????1127.91126.51135.51132.01131.7測量結果用不確定度表示:mmxxxxxxfiiLL4.191||))((00?????22222020xixLLxfxifxfxf???????????????????????????????????mmxxfxxxxxxxxxxxxxfiiLiiLLiLi81.0)()())(())((0200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