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吸蟲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6本資源班 24星瓢蟲組 PPT制作:XX 主講:XX資料:XX其他:XXX,肺吸蟲,形態(tài),肺吸蟲(Paragonimus westermani)也稱“衛(wèi)氏病殖吸蟲”。隱孔吸蟲科。體呈卵圓形,背面隆起,體表多小棘。長7-15毫米,寬3-8毫米。紅褐色,半透明??谖P和腹吸盤大小相等。,寄生在人的肺臟內,也可異位寄生在腦等部位。卵一般呈卵圓形,黃褐色,殼厚,有小蓋。第一中間宿主是川卷螺,第

2、二中間宿主是溪蟹、喇蛄。,人體寄生蟲病是由肺吸蟲又名并殖吸蟲所引起的人體寄生蟲病。在人體除寄生于肺外,也可寄生于皮下、肝、腦、脊髓、肌肉、眼眶等處該疾病主要流行于亞洲、非洲和美洲,我國僅在少數(shù)山區(qū)有散在流行。,疾病描述,,主要表現(xiàn)為蟲體在人體組織中游走或定居時對臟器造成的械性損害及蟲體代謝產(chǎn)物引起的變態(tài)反應。人體感染后經(jīng)過3~6周的潛伏期,長者可達1~數(shù)年,有人感染后臨床上無任何癥狀,有的可出現(xiàn)各種不同的癥狀。,癥狀體征,肺吸蟲卵

3、進入水中發(fā)育成毛蚴鉆人第一中間宿主--川卷螺體內形成胞蚴以后發(fā)育為母雷蚴、子雷蚴再發(fā)育成大量的尾蚴尾蚴脫離螺體侵入第二中間宿主--石蟹、蜊蛄體內發(fā)育成囊蚴,疾病病因,人若吃了生的或未煮熟的石蟹、蜊蛄,囊蚴進入小腸,幼蟲脫囊而出,穿過腸壁到腹腔,再穿過橫膈進入肺內發(fā)育為成蟲。成蟲在移行途中可寄生于其它臟器。,病理生理,肺吸蟲的囊腫常呈多房性,囊內含有蟲體、蟲卵和夏科一雷登結晶,周圍有中性、嗜酸性粒細胞浸潤。由于蟲體具有游走性的特點

4、,因此常數(shù)個囊腫相互有隧道溝通,當蟲體死亡后囊內容物被吸收,囊腫被纖維組織填充形成瘢痕,X線可顯示硬結性或條索狀陰影。,1.在流行區(qū)吃生的或未熟的石蟹、蜊蛄、川卷螺2.從糞便、痰、胸水或壞死組織中查到蟲卵3.皮內試驗陽性4.痰液檢驗可見大量的嗜酸性粒細胞和夏科-雷登結晶,診斷檢查,用硫氯酚每日3g,兒童每日50mg/kg,分3次口服,隔日服用1次,連用20d為一療程。也可用吡喹酮治療。皮膚或肌內的結節(jié)可外科切除。,治療方案,◆加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