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計量技術基礎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4/3/21,1,計量技術基礎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施昌彥,2,目錄,一、計量的特性、分類及作用二、計量技術基礎概念三、我國法定計量單位及其構成四、法制計量和計量管理五、校準-檢定-計量確認及其關系,3,一、計量的特性、分類及作用,(一) 什么是計量1、計量是指“實現(xiàn)單位統(tǒng)一、量值準確可靠的活動”。從管理上計量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1)科學技術 — 進行科學研究、發(fā)展計量技術、建立基準、標準,以保證計量結果

2、的溯源性。 (2)法律法規(guī) — 制定和頒布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 (3)行政管理 — 開展計量行政管理,包括計量保證和計量監(jiān)督。2、計量有時也當動詞用,這時它與測量同義。3、計量有時也為計量學的簡稱,這時是指“關于測量及其應用的科學”。,4,(二)計量的發(fā)展進程,(1) 遠古時期人類就有測量活動;(2) 隨著商品交易的開展,需要統(tǒng)一度量衡制度,其工具是尺斗秤;(3) 世界貿(mào)易的發(fā)展,導致“米制公約” 的簽訂;(4) 科學、

3、技術的發(fā)展,使計量涉及的范圍越來越寬、對測量準確度的要求越來越高;(5) 現(xiàn)代計量的特點體現(xiàn)在領域拓寬、實時動態(tài)、不確定度以及基準的量子化。,5,(三)計量的一般特性,(1) 統(tǒng)一性:統(tǒng)一計量單位制度,統(tǒng)一量值,即一致性。(2) 準確性:可以在允差范圍內(nèi)重復,在合理的條件下復現(xiàn) ,計量的技術基礎是計量溯源性和對測量不確定度的控制。(3) 法制性:為實現(xiàn)統(tǒng)一性,必須有法制保障。(4) 社會性:涉及社會各部門、各行業(yè)、各領域。(5

4、) 服務性:是一項技術服務工作,其經(jīng)濟效益通常是隱含的。,6,(四)計量的分類,從領域上,可分為科學計量、工程計量、法制計量三個方面。1、科學計量 是指基礎性、探索性、先行性的計量科學研究,通常用最新的科技成果來精確地定義與實現(xiàn)計量單位,并為最新的科技發(fā)展提供可靠的測量基礎。 涉及計量科研活動,包括測量方法、測量儀器研究、基標準建立、基礎研究等。 通常所謂的十大專業(yè)計量是指:幾何量、溫度、力學、電磁、無線

5、電、時間頻率、光學、電離輻射、聲學、化學十個專業(yè)的計量。,7,2、工程計量 又稱工業(yè)計量。是指各種工程、工業(yè)、企業(yè)中做的實用計量,例如有關能源或材料的消耗、工藝流程的監(jiān)控以及產(chǎn)品質(zhì)量與性能的測試等。工程計量涉及面甚廣,它是生產(chǎn)過程控制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保證產(chǎn)品互換性和質(zhì)量),它保證經(jīng)濟貿(mào)易全球化所必需的測量結果一致性。 國際上也稱工程計量為應用計量。因為不僅工業(yè),其它生產(chǎn)部門也需要計量。,8,3、法制計量

6、 是指為滿足法定要求,由有資格的機構進行的涉及測量、測量單位、測量儀器、測量方法和測量結果的計量活動,它是計量學的一部分。 國際上常指為存在利益沖突的領域中的計量,也即對測量結果的可信性有專門要求的領域中的計量。通常包括與貿(mào)易結算、醫(yī)療衛(wèi)生、安全防護、環(huán)境監(jiān)測等方面有關的計量。·,9,(五)計量的作用,(1)計量與科技:計量是科技的工具,科技發(fā)展又促進了計量的發(fā)展;(2)計量與生產(chǎn):原材料、工藝技術、計量檢測

7、是生產(chǎn)的三大支柱;(3)計量與國防:國防中武器系統(tǒng)的研制、維護、使用,情報搜集,都需要計量(4)計量與人民生活:在現(xiàn)代社會中,幾乎人的一切活動都與計量有關?!翱茖W技術發(fā)展到今天,可以說,沒有計量,寸步難行.” — 聶榮臻 1983.11.2,10,二、計量技術基礎術語,本節(jié)計量技術基礎術語,主要選自2012年實施的JJF1001-201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該規(guī)范分9類介紹了

8、 215個計量基本名詞術語)。(一)計量學 關于測量及其應用的科學。 注:1、 計量學涵蓋有關測量的理論及其不論其測量不確定度大小的所有應用領域。 2、計量學有時簡稱計量。 3、計量學曾稱度量衡學和權度學。,11,(二)量和單位,(1)量是指“現(xiàn)象、物體或物質(zhì)的特性,其大小可用一個數(shù)和一個參照對象表示?!?量可指一般概念的量或特定量,如表1所示。參照對象可以是一個測量單位、測量程序、標準物質(zhì)或

9、其組合。量的符號見國家標準“量和單位”的現(xiàn)行有效版本,用斜體表示。一個給定符號可以表示不同的量。 量一般可分為諸如物理量、化學量、生物量,或分為基本量和導出量。 基本量是指“在給定量制中約定選取的一組量,他們不能用其它量表示?!?導出量是指“量制中由基本量定義的量?!?表1: 一般概念的量與特定量,13,(2)單位是計量單位、測量單位的簡稱,是指“根據(jù)約定定義和采用的標量,任何其他同

10、類量可與其比較使兩個量之比用一個數(shù)表示?!盵注]1 測量單位具有根據(jù)約定賦予的名稱和符號。2 同量綱量的測量單位可具有相同的名稱和符號,即使這些量不是同類量。如焦耳每開爾文和J/K既是熱容量的單位名稱和符號也是熵的單位名稱和符號,而熱容量和熵并非同類量。然而,在某些情況下,具有專門名稱的測量單位僅限用于特定種類的量。如測量單位“秒的負一次方”(1/s)用于頻率時稱為赫茲,用于放射性核素的活度時稱為貝克(Bq)。3 量綱為

11、一的量的測量單位是數(shù)。在某些情況下這些單位有專門名稱,如弧度、球面度和分貝;或表示為商,如毫摩爾每摩爾等于10-3,微克每千克等于10-9。4 對于一個給定量, “單位”通常與量的名稱連在一起,如“質(zhì)量單位”或“質(zhì)量的單位”。,14,計量單位符號是指“表示測量單位的約定符號?!崩? m是米的符號;A是安培的符號。(3)國際單位制(SI)是指“由國際計量大會(CGPM)批準采用的基于國際量制的單位制,包括單位名稱和符號、詞頭名

12、稱和符號及其使用規(guī)則。[注]1 國際單位制建立在ISQ的7個基本量的基礎上,基本量和相應基本單位的名稱和符號見表22 SI的基本單位和一貫導出單位形成一組一貫的單位,稱為“一組一貫SI單位”。3 關于國際單位制的完整描述和解釋,見國際計量局(BIPM)發(fā)布的SI小冊子的 最新版本,在BIPM網(wǎng)頁上可獲得。4 量的算法中,通常認為“實體的數(shù)”這個量是基本單位為一、符號為1的基本量。5 倍數(shù)單位和分數(shù)單位的SI詞頭

13、見表3:,(2),15,表2 : 基本量和相應基本單位的名稱和符號,16,表3: 倍數(shù)單位和分數(shù)單位的SI詞頭,17,(三)測量儀器,(1)測量儀器與計量器具同義,是指“單獨或與一個或多個輔助設備組合,用于進行測量的裝置。” 一臺可單獨使用的測量儀器是一個測量系統(tǒng)。測量儀器可以是指示式測量儀器,也可以是實物量具。 計量法條文解釋中給出計量器具的定義:“能用以直接或間接測出被測對象量值的裝置、儀器儀表、量具和用于統(tǒng)一量值

14、的標準物質(zhì),包括計量基準、計量標準器具和工作計量器具。” (2)測量儀器常用計量特性主要包括: 1、示值誤差:測量儀器示值與對應輸入量的參考量值之差。 2、引用誤差:測量儀器或測量系統(tǒng)的誤差除以儀器的特定值。該特定值一般稱為引用值,例如可以是測量儀器的量程或標稱范圍的上限。,18,3、準確度等級:在規(guī)定工作條件下,符合規(guī)定的計量要求、使測量誤差或儀器不確定度保持在規(guī)定極限內(nèi)的測量儀器或測量系統(tǒng)的等別或級別。 準確度等級通常用約

15、定采用的數(shù)字或符號表示。準確度等級也適用于實物量具。4、最大允許誤差:對給定的測量、測量儀器或測量系統(tǒng),由規(guī)范或規(guī)程所允許的,相對于已知參考量值的測量誤差的極限值。通常,最大允許誤差或誤差限是用在有兩個極端值的場合。不應該用術語“容差”表示“最大允許誤差”。5、儀器偏移:重復測量示值的平均值減去參照量值。6、儀器漂移:由測量儀器計量特性變化引起的示值在一段時間內(nèi)的連續(xù)或增量式變化。儀器漂移既與被測量的變化無關,也與任何認識到

16、的影響量的變化無關。,19,7、儀器穩(wěn)定性:測量儀器保持其計量特性隨時間恒定的能力。穩(wěn)定性可用幾種方式量化。8、分辨力 :引起相應示值產(chǎn)生可覺察到變化的被測量的最小變化。分辨力可能與諸如噪聲(內(nèi)部或外部的)或摩檫有關,也可能與被測量的值有關。9、靈敏度:測量系統(tǒng)示值變化除以相應的被測量值變化所得的商。測量系統(tǒng)的靈敏度可能與被測量的量值有關。所考慮的被測量值的變化必須大于測量系統(tǒng)的分辨力。10、儀器的測量不確定度:由所用測量儀

17、器或測量系統(tǒng)引起的測量不確定度的分量。[注]1 除原級測量標準采用其他方法外,儀器不確定度通過對測量儀器或測量系統(tǒng)校準得到。2 儀器不確定度通常按B類測量不確定度評定。3 對儀器測量不確定度的有關信息可在儀器說明書中給出。11、階躍響應時間:測量儀器或測量系統(tǒng)輸入量值在兩個規(guī)定常量值之間發(fā)生突然變化的瞬間,到與相應示值達到其最終穩(wěn)定值的規(guī)定極限內(nèi)時的瞬間,這兩者間的持續(xù)時間。,20,(四)測量標準,1、 測量標準是指“具有

18、確定的量值和相關聯(lián)的測量不確定度,實現(xiàn)給定量定義的參考對象?!崩纾海?)具有標準測量不確定度為3μg的1kg質(zhì)量測量標準;(2)具有標準測量不確定度為1μ?的100?測量標準電阻器;(3)具有相對標準測量不確定度為2×10-15的銫頻率標準;(4)量值為7.072,其標準測量不確定度為0.006的氫標準電極;(5)每種溶液具有測量不確定度的有證量值的一組人體血清中的可的松參考溶液;(6)對10種不同蛋白質(zhì)中每種

19、的質(zhì)量濃度提供具有測量不確定度的量值的有證標準物質(zhì)。注:(1)在我國,測量標準按其用途分為計量基準和計量標準。(2)給定量的定義可通過測量系統(tǒng)、實物量具或有證標準物質(zhì)復現(xiàn)。(3)測量標準通常作為參照對象用于為其他同類量確定量值及其測量不確定度。通過其他測量標準、測量儀器或測量系統(tǒng)對其進行校準,確立其計量溯源性。,(4)這里所用的“實現(xiàn)”是按一般意義說的。 “實現(xiàn)”有三種方式:一是根據(jù)定義,物理實現(xiàn)測量單位,這是嚴格意義上的實現(xiàn);

20、二是基于物理現(xiàn)象建立可高度復現(xiàn)的測量標準,它不是根據(jù)定義實現(xiàn)的測量單位,所以稱“復現(xiàn)”,如使用穩(wěn)頻激光器建立米的測量標準,利用約瑟夫森效應建立伏特測量標準;三是采用實物量具作為測量標準,如1kg的質(zhì)量測量標準。(5)測量標準的標準測量不確定度是用該測量標準獲得的測量結果的合成標準不確定度的一個分量。通常,該分量比合成標準不確度的其他分量小。(6)量值及其測量不確定度必須在測量標準使用的當時確定。(7)幾個同類量或不同類量可由一個裝

21、置實現(xiàn),該裝置通常也稱測量標準。(8)術語“測量標準”有時用于表示其他計量工具,例如“軟件測量標準”(見ISO5436-2)2、 國際測量標準:由國際協(xié)議簽字承認的并旨在世界范圍使用的測量標準。例如:(1) 國際千克原器;,21,(2) 絨(毛)膜促性腺激素,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第4國際標準 1999,75/589,650 每安瓿的國際單位;(3) VSMOW2(維也納標準平均海水)由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為不同種穩(wěn)定

22、同位素物質(zhì)的量比率測量而發(fā)布。 3、國家測量標準簡稱國家標準,是指“經(jīng)國家權威機構承認,在一個國家或經(jīng)濟體內(nèi)作為同類量的其他測量標準定值據(jù)的測量標準?!弊ⅲ涸谖覈Q計量基準或國家計量標準。4、參考測量標準是指“在給定組織或給定地區(qū)內(nèi)指定用于校準或檢定同類量其他測量標準的測量標準?!弊?;在我國,這類標準稱為計量標準5、工作測量標準這指“用于日常校準或檢定測量儀器或測量系統(tǒng)的測量標準?!弊ⅲ汗ぷ鳒y量標準通常用參考測量標準

23、校準或檢定。,22,23,(五)標準物質(zhì)與有證標準物質(zhì),1、標準物質(zhì) (RM) 具足夠均勻和穩(wěn)定的特定特性的物質(zhì),其特性被證實適用于測量中或標稱特性檢查中的預期用途。2、有證標準物質(zhì)(CRM) 附有由權威機構發(fā)布的文件,提供使用有效程序獲得的具有不確定度和溯源性的一個或多個特性量值的標準物質(zhì)。,(六)計量溯源性,1、計量溯源性:通過文件規(guī)定的不間斷的校準鏈,測量結果與參照對象聯(lián)系起來的特性,校準鏈中的每項校準均會引入測量不

24、確定度。[注](1)本定義中的參照對象可以為通過實際實現(xiàn)測量單位的定義,或包括無序量測量單位的測量程序,或測量標準。(2) 計量溯源性要求建立校準等級序列。(3) 參照對象的技術規(guī)范必須包括在建立等級序列時所使用該參照對象的時間,以及關于該參照對象的任何計量信息,如在這個校準等級序列中進行第一次校準的時間。(4) 對于在測量模型中具有一個以上輸入量的測量,每個輸入量本身應該是計量溯源的,并且校準等級序列可形成一個分支結構或

25、網(wǎng)絡。為每個輸入量建立計量溯源性所作的努力,應與對測量結果的貢獻相適應。(5)測量結果的計量溯源性不能保證測量不確定度滿足給定目的,也不能保證不發(fā)生錯誤。(6)如果兩個測量標準的比較用于檢查,必要時用于對量值進行修訂,以及對其中一個測量標準賦予測量不確定度時,測量標準間的比較可看作一種校準。(7) 兩臺測量標準之間的比較,如果用于對其中一臺測量標準進行核查以及必要時修正量值并給出測量不確定度,則可視為一次校準。,24,25,(8)

26、國際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ILAC)認為確認計量溯源性的要素是向國際測量標準或國家測量標準的不間斷的溯源鏈、文件規(guī)定的測量不確定度、文件規(guī)定的測量程序、認可的技術能力、向SI的計量溯源性以及校準間隔。(9)“溯源性”有時是指“計量溯源性”,有時也用于其他概念,諸如“樣品可追溯性”、“文件可追溯性”或“儀器可追溯性”等,其含義是指某項目的歷程(“軌跡”)。所以,當有產(chǎn)生混淆的風險時,最好使用全稱“計量溯源性”。2、溯源方式:通常有以下

27、六種(1)通過實物標準(2) MAP(測量保證方案)(3)通過信號接收(4)通過自然基準或物理常數(shù)(5)通過約定基準(6) CRM(有證標準物質(zhì)),26,三、我國法定計量單位及其構成,27,28,29,30,31,組合形式單位 兩個或兩個以上單位用乘除形式組合而成的新單位,也包括分母只有一個單位,分子為1的單位。 [例如] 速度:米每秒(m/s) 密度:千克每立方米(

28、kg/m3) 線膨脹系數(shù):每攝氏度(0C-1) 電能:千瓦小時(kW.h),32,法定計量單位的使用方法和規(guī)則,1、名稱用法 只用于口語和敘述性文字,不得用于公式、圖表、刻度盤。 單位名稱在不混淆情況下可以用簡稱,但單位是一個整體不能拆開。 如果相乘構成的組合單位則按順序讀,如:力矩的單位:Nm(牛米)。 如果相除構成的組合單位“

29、/”除號則對應“每”字,每字只能讀一次,先讀分子后讀分母。如比熱容單位,J/(kg·K)讀為焦耳每千克開爾文。 由乘方構成的單位先讀方次后讀單位名稱,如m4 讀為四次方米。二次方米可讀為平方米,只限于面積;三次方米可讀立方米,只限于體積。,33,2、 符號用法 可以用于公式、圖表、刻度盤也可以用于口語。優(yōu)先使用符號,尤其是國際符號、符號讀音不要按英文讀音,按單位名稱和簡稱來讀。

30、 由相乘構成的組合單位,中間可以加“·” 或者不加一般不加“·”。什么單位放在前邊,什么放在后面均可,但如果一個單位是非十進制的只能放在后面。如:Wh,瓦小時,小時是60分進制。 詞頭只能放在前面: 如: 相除用“/ ”線,水平線“一” 只能用于計算,不能用于表示單位。“/ ”不能用兩個,如果分母為兩個單位必須加(),如比熱容單位J/(kg·K)(焦耳每千克開爾文)

31、的分母加()。 單位符號一律用正體字,一般用小寫體,來源于人名者,第一個字母大寫,第二個小寫,只有“升”例外用大寫“L” (因為在小寫l與數(shù)字1相似)。凡是量的符號則全用斜體字。,34,,詞頭的國際符號字母用正體字,凡≥106用大寫字母,如M(兆),<106用小寫字母,如m(毫)。詞頭一律放在前面, 如kWh(千瓦小時)。又如“m·N”,“mN” 是“毫牛”,不能寫“Nm” ,變成了“牛米”。

32、 相除或乘構成的組合單位,詞頭應放在分子的第一個單位之前,分母一般不用詞頭,而且詞頭不能重疊使用,如摩爾熱力學能的單位:“kJ/mol”不應寫成“J/mmol”。 單位的名稱和符號要整體使用,如:20℃,應讀成“20攝氏度”,不應讀成“攝氏20度”或“20度”。 選用倍數(shù)或分數(shù)單位一般應使量的數(shù)值處于的1~1000范圍內(nèi)。 乘方形式的倍數(shù)單位或分數(shù)單位的指數(shù),屬于包括詞頭

33、在內(nèi)的整個單位。 1cm2=1(10-2m)2=1×10-4m2,而1cm2≠ 10-2m2 。 ppm是非法定計量單位( ppm 是代表10-6),最好不用。 ppb不能用,因為b在美國代表10-12,在歐洲代表10-9。,35,四、法制計量和計量管理,法制計量 :為滿足法定要求,由有資格的機構進行的涉及測量、測量單位、測量儀器、測量方法和測量結果的計量活動,它是計量學的一部分。 內(nèi)

34、容包括立法和執(zhí)法、監(jiān)督管理。在我國包括計量單位管理、計量器具管理、商品量管理、能效標識和檢測結果管理(即計量認證)。 行政法律、法規(guī) 1,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 2,國務院頒布的:實行法定計量單位的命令,強檢計量器具檢定管理辦法; 3,國家局頒布的:計量法實施細則,計量基準管理辦法等15個法規(guī)。,36,技術法規(guī) 包括國家計量檢定規(guī)程;國家計量技術規(guī)范;國家計量檢定系統(tǒng)表;國家計量基準、副

35、基準操作技術規(guī)范;部門計量檢定規(guī)程;地方計量檢定規(guī)程等。計量監(jiān)督:為檢查測量儀器是否遵從計量法律、法規(guī)要求并對測量儀器制造、進口、安裝、使用、維護和維修所實施的控制。計量監(jiān)督還包括對商品量和向社會提供公證數(shù)據(jù)的檢測實驗室能力的監(jiān)督。計量保證:法制計量中用于保證測量結果可信性的所有法規(guī)、技術手段和必要的活動。 測量儀器的法制控制:針對測量儀器所規(guī)定的法定活動的總稱,如型式批準、檢定等。,37,法定計量器具,符合所有規(guī)定的法

36、定要求的計量器具。法定要求包括計量要求、技術要求、管理要求。以衡器為例, 計量要求:準確度等級,最大稱量范圍,最小稱量,最大允許誤差,重復性,鑒別力,偏載,傾斜,供電,時間(讀數(shù)穩(wěn)定); 技術要求:適用性,可靠性,指示形式,零點裝置,皮重裝置,鎖定裝置; 管理要求:型式批準,首次檢定,后續(xù)計量管理(后續(xù)檢定,使用中檢查)。,38,法制計量中“法定計量器具”的管理,“法定計量器具”特性的授予 (型式評價、型式批準、首次

37、檢定) 計量器具“法定” 特性的保持 (后續(xù)檢定) 計量器具“法定” 特性的喪失 (后續(xù)檢定) 計量器具“法定” 特性的重新授予 (后續(xù)檢定) 檢定是法定計量器具管理的基本手段。 計量器具控制 確定計量器具的性能,并簽發(fā)關于該計量器具法定地位的官方文件。這種控制可包括對該計量器具的下列運作中的一項、兩項或三項: ——型式批準; ——檢定;

38、 ——檢驗。,39,型式批準(CPA) 根據(jù)型式評價報告所做出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決定,確定該測量儀器的型式符合相關的法定要求并適用于規(guī)定領域,以期它能在規(guī)定的期間內(nèi)提供可靠的測量結果。 注:計量器具的型式是指某一器具、它的樣機及(或)它的技術文件(例如圖紙、設計資料等)型式評價(CPE) 根據(jù)文件要求對測量儀器指定型式的一個或多個樣品性能所進行的系統(tǒng)檢查和試驗,并將其結果寫入型式評價報告中,以確定是否可

39、對該型式予以批準。 注:型式評價有時也稱定型鑒定。計量鑒定 以舉證為目的的所有操作,例如參照相應的法定要求,為法庭證實測量儀器的狀態(tài)并確定其計量性能,或者評價公證用的檢測數(shù)據(jù)的正確性。,40,[計量器具的]檢定 verification of measuring instrument 查明和確認計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檢查、加標記和(或)出具檢定證書。 首次檢定 initial veri

40、fication 對未曾檢定過的新計量器具進行的一種檢定。 后續(xù)檢定 subsequent verification 計量器具首次檢定后的任何一種檢定,包括: 1)強制性周期檢定; 2)修理后檢定; 3)周期檢定有效期內(nèi)的檢定,不論它是由用戶提出請求或由于某種原因使有效期內(nèi)的封印失效而進行的檢定。 周期檢定 periodic verification 按

41、時間間隔和規(guī)定程序,對計量器具定期進行的一種后續(xù)檢定。,41,五、校準-檢定-計量確認及其關系,1、校準:在規(guī)定條件下的一組操作,其第一步是確定由測量標準提供的量值與相應示值之間的關系,第二步則是用此信息確定從示值獲得測量結果的關系,這里測量標準提供的量值與相應示值都具有測量不確定度。[注]校準可用文字說明 、校準函數(shù)、校準圖、校準曲線或校準表格的形式表示。某些情況下,可包含示值的具有測量不確定度的修正值或修正因子。校準不應與測量

42、系統(tǒng)的調(diào)整(常被錯誤稱作的“自校準”)相混淆,也不應與校準的驗證相混淆。(3) 通常,只把上述定義中的第一步認為是校準。2、檢定:查明和確認測量儀器符合法定要求的活動,它包括檢查、加標記和/或出具檢定證書。,42,3、計量確認:為確保測量設備符合預期使用要求所需的一組操作。 [注] (1)計量確認通常包括:校準和驗證、各種必要的調(diào)整或維修及后續(xù)的再校準、與設備預期使用的計量要求相比較,以及所要求的封印和標簽。(2)只有

43、測量設備已被證實適合于預期使用并形成文件,計量確認才算完成。 (3)預期使用要求包括:測量范圍、分辨力、最大允許誤差等。4、三者關系: 校準是一項技術工作,不帶法制管理性質(zhì)。 檢定是法制計量中的一項工作,法定計量器具是否保持法定特性必須通過檢定來確定,它要求通過校準和法定要求的檢驗提供證據(jù)。 計量確認是工業(yè)計量中一項工作,它要求通過校準提供證據(jù),證明是否滿足預期用途的要求。 可以認為法定計量器具通過檢定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