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8/27/17/caf16174-671e-4864-a4fa-67acf6e6229e/caf16174-671e-4864-a4fa-67acf6e6229epic.jpg)
![導線與覆冰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8/27/17/caf16174-671e-4864-a4fa-67acf6e6229e/caf16174-671e-4864-a4fa-67acf6e6229e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導線與覆冰導線與覆冰冰可以附著在任何物體表面上,且物體表面上微細的裂縫和凹陷的麻坑,是冰可以牢固地粘附在物體表面上的主要原因。因此,導線不同的表面結構、表面物性等與覆冰有內(nèi)在關系:1、結構外形與覆冰,2、結構材質(zhì)與覆冰,3、結構組織與覆冰,4、表面光潔度與覆冰,5、表面能與覆冰,6、表面剛性與覆冰。一、覆冰形成原因和過程導線覆冰首先是由氣象條件決定的,是受溫度、濕度、冷暖空氣對流、環(huán)流以及風等因素決定的綜合物理現(xiàn)象。云中或霧中的水滴在0
2、℃或更低時與輸電線路導線表面碰撞并凍結時,覆冰現(xiàn)象就產(chǎn)生了。導線表面發(fā)生覆冰現(xiàn)象必須滿足以下幾個條件:大氣中必須有足夠的過冷卻水滴,過冷卻水滴與導線接觸,過冷卻水滴立即凍結在導線表面。覆冰按形成條件及性質(zhì)可分為四種類型。1.雨凇覆冰,是在凍雨期發(fā)生于低海拔地區(qū)的覆冰,持續(xù)時間一般較短,環(huán)境溫度接近冰點,風相當大,積冰透明,在導線上的粘合力很強,冰的密度很高,雨凇覆冰是混合凇覆冰的初級階段,由于凍雨持續(xù)期一般較短,因此,導線覆冰為純粹的雨
3、凇覆冰的情況相對較少。2.混合凇,當溫度在冰點以下,風比較猛時,則形成混合凇。在混合凇覆冰條件下,水滴凍結比較弱,積冰有時透明,有時不透明,冰在導線上粘合力很強。導線長期暴露于濕氣中,便形成混合凇。混合凇是一個復合覆冰過程,密度較高,生長速度快,對導線危害特別嚴重。3.軟霧凇,是由于山區(qū)低層云中含有的過冷水滴,在極低溫度與風速較小情況下形成的。這種積冰呈白色、不透明、晶狀結構、密度小,在導線上附著力相當弱。最初的結冰是單向的,由于導線機
4、械失衡,逐漸圍繞導線均勻分布,在此情況下,這種冰對導線一般不構成威脅。4.白霜、雪,白霜是空氣中濕氣與0℃以下的物體接觸時,濕氣往冷物體表面凝合形成的,白霜在導線上的粘結力十分微弱,即使是輕輕地振動,也可以使白霜脫離所粘結導線的表面,與其他類型覆冰相比,白霜基本不對導線構成嚴重危害。空氣中的干雪或冰晶很難粘結到導線表面。只有當空氣中的雪為“濕雪”時,導線才會出現(xiàn)積雪現(xiàn)象。當有強風時,雪片易被風吹落,導線覆雪不可能發(fā)生,故導線覆雪受風速制
5、約,因此平原地區(qū)或低地勢無風地區(qū),導線覆雪現(xiàn)象較山區(qū)常見。導線覆冰的基本物理過程是嚴冬或初春季節(jié),當氣溫下降至5~0℃,風速為3~15ms時,如遇大霧或毛毛雨,首先將在導線上形成雨凇,這時如果氣溫再升高,雨凇則開始融化,如天氣繼續(xù)轉晴,則覆冰過程就停止;這時如果天氣驟然變冷,出現(xiàn)雨雪天氣,凍雨和雪則在粘結強度較高的雨凇面上迅速增長,形成較厚的冰層;如溫度繼續(xù)下降至15~8℃,原有冰層外則積覆霧凇。在這樣一個過程中,出現(xiàn)多次晴~冷變化天氣
6、,短暫的融化加強了冰的密度,如此往復發(fā)展將形成霧凇和雨凇交替重疊的混合凍結物,即混合凇。二、影響覆冰的因素當具備了形成覆冰的溫度和水汽條件后,風對導線覆冰起著重要的作用。它可將大量的過冷卻水滴不斷地輸向線路,與導線碰撞而被截獲并逐步增大形成覆冰現(xiàn)象。據(jù)觀測,覆冰首先在導線迎風面上成長,當迎風面達到某一覆冰厚度時,導線因重力作用而產(chǎn)生扭轉,從而出現(xiàn)了新的迎風面。這樣,導線通過不斷扭轉而使覆冰逐步增大,最終導線上形成圓形或橢圓形的覆冰。除了
7、風速的大小對覆冰有影響外,風向與導線平行時,或當與導線之間的夾角小于45或大于150時,覆冰較輕;風向與導線垂直或風向與導線之間的夾角大于45或小于150時,覆冰比較嚴重。過線圈產(chǎn)生脈沖磁場,從而在導線中產(chǎn)生渦流,渦流的磁場與線圈磁場產(chǎn)生斥力使導線產(chǎn)生擴張,脈沖消失后導線收縮到原狀態(tài),反復的擴張和收縮使導線表面的覆冰脹裂掉落?;瑒隅P刮除冰法是將電容器的沖擊放電電流通過線圈產(chǎn)生的脈沖磁場轉換為執(zhí)行機構的脈沖力,通過執(zhí)行機構將導線表面的覆冰
8、擊裂掉落。機械除冰法中另一種常用人工除冰法存在的最大問題是效率極低,需要大量人力,一般僅適用于作業(yè)環(huán)境好、100km左右的輸電線路的除冰。還有一種由加拿大魁北克水電公司提出的電磁力除冰法,其原理是在線路額定電壓下短路,短路電流產(chǎn)生的電磁力使導線相互撞擊,使覆冰脫落。這種方法的應用會給系統(tǒng)帶來穩(wěn)定性問題,線路壓降也比較大,不推薦使用。2自然除冰法自然除冰法不能阻止冰的形成,但有助于限制冰災。在導線上安裝阻雪環(huán)、平衡錘等裝置的自然除冰法,可
9、在導線上安裝阻雪環(huán),平衡錘使導線上的覆冰堆積到一定程度時,依靠風力、地球引力、輻射以及溫度突變等作用自行脫落。該法簡單易行,但可能因不均勻或不同期脫冰產(chǎn)生的導線跳躍的線路事故,不能保證可靠除冰,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利用憎水性和憎冰性涂料防冰是通過減少水和冰與導線的附著力來防止結冰,與其他方法相比在工程上簡單易行,成本較低,是防止覆冰具有潛力的可行途徑。但現(xiàn)有的防冰涂料并不能從根本上防止冰的形成,而只有在足夠的輻射下才能生效,在氣溫低,水霧
10、呈過冷卻的情況下,防冰效果較差。3熱力除冰法熱力除冰法的基本原理是在線路上通過高于正常電流密度的傳輸電流以獲得焦耳熱進行融冰。常見的幾種熱力除冰法:1)過電流防冰融冰法:通過改變潮流分布增大線路的負荷電流而使得導線發(fā)熱達到防冰融冰目的。這種方法對截面較小的110kV及以下線路可行,對更高電壓等級線路由于截面大,并受系統(tǒng)容量和運行方式限制,無明顯作用。2)基于移相器的帶負荷融冰法:隨著輸電網(wǎng)絡FACTS設備的大量應用,電網(wǎng)在潮流控制方面更
11、加靈活有效,通過改變潮流分布的融冰方法能夠在應對冰災方面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基于移相器的帶負荷融冰法,即ONDI(onloadwkdeicer)法。帶負荷融冰的方法最早在1990年提出,并在此后得到了發(fā)展。此方法利用移相變壓器角度的變化改變平行雙回線的潮流分布,通過增加其中一回線的電流來增加線路發(fā)熱,達到融冰的目的。3)高頻激勵融冰:20世紀末lesRSullivan等提出了用8~200kHz高頻激勵融冰的方法,機理是高頻時冰是一種有損耗電
12、介質(zhì),能直接引起發(fā)熱,且集膚效應導致電流只在導體表面很淺范圍內(nèi)流通,造成電阻損耗發(fā)熱。4)交流短路電流融冰法:人為將融冰線路的一端兩相或三相短路,而在另一端提供融冰交流電源,以較大短路電流(控制在導線最大允許電流范圍之內(nèi))來加熱導線,將附著的冰融化。5)直流電流融冰法:直流融冰技術的原理就是將覆冰線路作為負載,施加直流電源,用較低電壓提供短路電流加熱導線使覆冰融化??刹捎冒l(fā)電機電源整流和采用系統(tǒng)電源的可控硅整流兩種方案。前者雖可減少投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架空導線覆冰與脫冰機理研究.pdf
- 導線覆冰計算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xiàn).pdf
- 輸電導線覆冰特性及脫冰效應研究.pdf
- 覆冰導線氣動及舞動特性研究.pdf
- 覆冰導線舞動的模型試驗研究.pdf
- 導線覆冰類型的判別準則與電網(wǎng)冰災防治系統(tǒng)的設計.pdf
- 覆冰輸電導線防舞措施的探討
- 覆冰導線動態(tài)氣動力特性研究.pdf
- 輸電線路導線懸掛高度對導線覆冰影響的研究.pdf
- 覆冰導線馳振試驗及理論研究.pdf
- 覆冰導線斷裂對輸電塔受力與變形的影響研究.pdf
- 覆冰導線的舞動機理及其數(shù)值模擬.pdf
- 架空導線覆冰狀況自動檢測系統(tǒng).pdf
- 覆冰輸電導線舞動特性矩陣攝動法研究.pdf
- 間隔棒的優(yōu)化布置與覆冰導線舞動的數(shù)值分析.pdf
- 覆冰導線舞動風洞試驗及數(shù)值模擬研究.pdf
- 覆冰架空導線振動數(shù)值仿真分析及實驗研究.pdf
- 覆冰導線氣動力特性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pdf
- 覆冰導線舞動機理分析及防舞動對策研究.pdf
- 正弦風場覆冰導線動態(tài)氣動力特性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