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8/28/22/ca16f64a-ac21-41db-b86a-e11718715919/ca16f64a-ac21-41db-b86a-e11718715919pic.jpg)
![偉大的發(fā)明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8/28/22/ca16f64a-ac21-41db-b86a-e11718715919/ca16f64a-ac21-41db-b86a-e11718715919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紙的發(fā)明者蔡倫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發(fā)明家,造紙術的發(fā)明者。在沒有發(fā)明紙以前,古代各國人民曾想盡辦法,利用石頭、磚頭、樹葉、樹皮、蠟板、銅、鉛、麻布和獸皮、羊皮等等,文字記錄下來。在我國商朝時,人們把文字一筆一劃地刻到龜甲和牛、羊、豬等動物的肩胛骨上;隨后,人們又用規(guī)格一至的木片(又稱牘)和竹片(又稱簡)來書寫文章;以后,還用以絲織品縑帛為紙來書寫的辦法。東漢時期,隨著經濟和文化的發(fā)展,竹簡、縑帛越來越不適應書寫的需要。為了制造一種比較
2、理想的書寫材料,蔡倫在前人利用廢絲綿造紙的基礎上,采用樹皮、麻頭、破布、廢魚網為原料,成功地制造了一種既輕便,又經濟的紙張,總結出一套較為完善的造紙方法,使造紙技術有了悅躍的進步。公元105年(元興元年,漢和帝劉肇年間),蔡倫將造成的紙張獻給朝廷,受到皇帝的贊揚。從此,人們都用這種紙,并在全國通稱蔡倫造的紙為“蔡侯紙”。公元121年,東漢朝廷內部爭權奪利的斗爭牽扯到蔡倫,漢安帝劉祜命令他投案。蔡倫恥于受審,即洗浴全身,換上最漂亮的衣服,
3、然后服毒自盡。公元8世紀,我國已經廣泛使用紙,這后的幾個世紀中,我國將紙出口到亞洲各個地方,并嚴保造紙秘密。公元751年,唐朝和阿拉伯帝國發(fā)生沖突,阿拉伯人俘獲幾個中國造紙工匠。沒過多久,造紙業(yè)便在撒馬爾罕和巴格達興起。就這樣,造紙技術便逐漸在阿拉伯世界各地傳開,那里開始廣泛使用紙張,后又經阿拉伯諸國傳到北美和歐洲。據(jù)史書記載,在蔡倫發(fā)明造紙術后的1000多年,歐洲才建立第一個造紙廠。雖然現(xiàn)代的造紙工業(yè)已很發(fā)達,但其基本原理仍跟蔡倫造紙
4、的方法相同。造紙原料十分之七八已為木漿所代替,但造高級印刷紙、卷煙紙、宣紙和打字蠟紙等,仍不外蔡倫所用的破布、樹皮、麻頭、廢魚網等原料。蔡倫對我國乃至人類社會發(fā)展所產生的影響都是巨大的,并且這種影響還將持續(xù)下去。今天,我們是無法用數(shù)量來衡量紙對歷史發(fā)展所起的作用,人類對紙的使用將會延續(xù)到何年,更是難以預測。因此,蔡倫(還有四大發(fā)明的留下姓名的另一位發(fā)明者畢升)理應在為中國和人類歷史進程帶來巨大影響的人物名單里占據(jù)首席或近乎于首席的位置。
5、2、火藥是中國四大發(fā)明之一,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杰出的成就?;鹚幾钤鐟玫氖俏覈l(fā)明的黑色火藥,所以火藥又被稱為黑火藥。是在適當?shù)耐饨缒芰孔饔孟?,自身能進行迅速而有規(guī)律的燃燒,同時生成大量高溫燃氣的物質。在軍事上主要用作槍彈、炮彈的發(fā)射藥和火箭、導彈的推進劑及其他驅動裝置的能源,是彈藥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jù)燃燒時的性質,可分為有煙火藥(燃燒時發(fā)煙,如黑色火藥)和無煙火藥兩類。主要用作引燃藥或發(fā)射藥。火藥是中國人發(fā)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p>
6、藥的研究始于古代煉丹術。至于火藥的發(fā)明者至今沒有人知道。源于煉丹術源于煉丹術煉丹術起源很早,《戰(zhàn)國策》中已有方士向荊王獻不死之藥的記載。漢武帝也妄想“長生久視”,向民間廣求丹藥,招納方士,并親自煉丹。從此,煉丹成為風氣,開始盛行。歷要防止這類事故發(fā)生。這說明唐代的煉丹者已經掌握了一個很重要的經驗,就是硫、硝、碳三種物質可以構成一種極易燃燒的藥,這種藥被稱為“著火的藥”,即火藥。由于火藥的發(fā)明來自制丹配藥的過程中,在火藥發(fā)明之后,曾被當做
7、藥類?!侗静菥V目》中就提到火藥能治瘡癬、殺蟲,辟濕氣、瘟疫?;鹚幉荒芙鉀Q長生不老的問題,又容易著火,煉丹家對他并不感興趣。當煉丹的配方由煉丹家轉到軍事家手里,就成為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的黑色火藥。根據(jù)推斷,火藥的發(fā)明和煉丹家有很大關系,發(fā)明的時間可能在唐代以前。由于煉丹家喜歡保守秘密,就無法知道火藥發(fā)明的具體年代了。3、印刷術:北宋仁宗慶歷元年至八年間,即公無1041-1048年間,一位名叫畢升的普通勞動者發(fā)明了活字印刷術。據(jù)沈括的《夢
8、溪筆談》一書中記載,畢升的活字印刷術可以分為三個主要步驟:首先要在膠泥制成的小方塊上刻好一個個的單字,放在火上燒硬,變成陶活字。平時將這些陶活字裝入紙袋,按照字音韻母的次序排列在木格里。其次,依照稿本揀出所需要的陶活字,排在一塊鐵版上,字下放一層脂蠟和紙灰,放到火上烘烤,脂臘熔化后,再用另一塊鐵版在上面壓一壓,使字面平整,待鐵版冷卻,_所排的字就固定在鐵版上,這就是排版。最后一個步驟就是施墨印刷。印刷完畢,將鐵版重新放到火上燒,脂蠟一化
9、,便可將活字揀出來,再放回紙袋中,排到木格里,以備再用。沈括比畢升小十幾歲,是同時代的人,而且畢升制造的陶活字后來歸沈括的侄子所有,因此,沈括《夢溪筆談》中關于畢升發(fā)明活字印刷術的記載是翔實可信的。然而,一些歐洲人曾經把活字印刷術的發(fā)明歸功于谷騰堡。谷騰堡是西德人。他發(fā)明鉛活字印刷術,大約是公元1440-1448年間的事,比畢升發(fā)明陶活字印刷術整整晚了400年?;钭钟∷⑿g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fā)明之一,是中國對世界文化的重大貢獻。象任何發(fā)
10、明創(chuàng)造一樣,畢升發(fā)明活字印刷術是有它的社會需要、物質基礎和技術條件的。中國社會進步到北宋時期,由于經濟的發(fā)展、商業(yè)的繁榮和文化的興盛,都需要迅速地大量地傳播信息?;钭钟∷⑿g正是為解決這個社會需要所提出的問題而產生的。印刷術必須用紙和墨。中國早在漢代就發(fā)明了紙和油煙、松煙兩種墨。紙和墨的發(fā)明為活字印刷術的誕生奠定了物質基礎。戰(zhàn)國秦漢以來出現(xiàn)的印章和拓碑等復制文字、圖畫的方法又為活字印刷術的發(fā)明提供了技術條件。顧名思義,印刷術的“印”字,本
11、身就含有印章和印刷兩種意思;“刷”字,是拓碑施墨這道工序的名稱。從印刷術的命名中已經透露出它跟印章、拓碑的血緣關系。印章和拓碑是活字印刷術的兩個淵源。早在公元前4世紀,即戰(zhàn)國時期,私人印章就已經很流行了。那時稱為“璽”。秦始皇滅六國,得楚和氏璧,鑿國璽,“璽”字從此被封建帝王所壟斷。皇帝的印章才得稱璽,一般人的璽只好稱印稱章。漢代印章盛行。起初的印章多是凹入的陰文,用于封泥之上,后來紙張流行,封泥逐漸失去效用,水印起而代之,凸起的陽文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