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縫的識別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1頁裂縫的識別裂縫的識別裂縫是指巖石的斷裂,即巖石中因失去巖石內聚力而發(fā)生的各種破裂或斷裂面,但巖石通常是那些兩個未表現(xiàn)出相對移動的斷裂面。其成因歸納為:(1)形成褶皺和斷層的構造作用;(2)通過巖層弱面形成的反差作用;(3)頁巖和泥質砂巖由于失水引起的體積收縮;(4)火成巖在溫度變化時的收縮。從FMI圖像上,我們可以總結出裂縫的類型:(1)高角度縫:裂縫面與井軸的夾角為0~15度;(2)低角度縫:裂縫面與井軸的夾角為70~90度;(

2、3)斜交縫:裂縫面與井軸的夾角為15~70度。在某些特定的地區(qū),我們可以從FMI圖像上觀察出網(wǎng)狀縫,彌合縫和一些小斷層。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地層真假裂縫的識別方法地層真假裂縫的識別方法在微電阻率掃描成像測井圖FMI上,與裂縫相似的地質事件有許多,但它們與裂縫有本質的區(qū)別。一、一、層界面與裂縫層界面與裂縫前者常常表現(xiàn)為一組相互平行或接近平行的高電導率異常,且異常寬度窄而均勻;但裂縫由于總是與構造運動和溶蝕相伴生,因而高電導率異常一般既不平行,又不

3、規(guī)則。二、二、縫合線與裂縫縫合線與裂縫縫合線是壓溶作用的結果,因而一般平行于層界面,但兩側有近垂直的細微的高電導率異常,通常它們不具有滲透性。裂縫主要受構造運動壓溶作用的影響,因此與縫合線的形狀不一樣,并且與裂縫也不相關。三、三、斷層面與裂縫斷層面與裂縫斷層面處總是有地層的錯動,使裂縫易于鑒別。四、四、泥質條帶與裂縫泥質條帶與裂縫泥質條帶的高電導率異常一般平行于層面且較規(guī)則,僅當構造運動強烈而發(fā)生柔性變形才出現(xiàn)劇烈彎曲,但寬窄變化仍不會

4、很大;而裂縫則不然,其中總常有溶蝕孔洞串在一起,使電導率異常寬窄變化較大。五、五、黃鐵礦條帶與裂縫黃鐵礦條帶與裂縫黃鐵礦條帶成像測井特征與泥質條帶的特征混相似,但其密度明顯增大,可作為鑒別特征??傊?,如圖3—1所示,除斷層面以外,其他地質現(xiàn)象基本平行于層理面,而裂縫的產(chǎn)狀各異。無論怎樣彎曲變形,相似的這些地質現(xiàn)象的導電截面的寬度卻相對穩(wěn)定,第3頁排列整齊,規(guī)律性強。天然裂縫常為多期構造運動形成,又遭地下水的溶蝕與沉淀作用的改造,因而分布

5、極不規(guī)則。B、天然裂縫因遭溶蝕和褶皺的作用,故裂縫面積總不太規(guī)則,且風寬有較大的變化,而誘導裂縫的縫面形狀較規(guī)則且縫寬變化較小。C、誘導裂縫的延伸都不大,故RLLD曲線下降不很明顯。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裂縫有效性的評價方法裂縫有效性的評價方法對裂縫有效性評價的實質是對三維空間非均質性的認識。目前主要是通過一維和二維方法結合來實現(xiàn)。井下天然裂縫有效與否,取決于它的張開程度及徑向延伸和連通情況。因此裂縫有效性的評價就是對以下三個因素進行描述和評價。

6、一、從裂縫張開度來評價裂縫的有效性一、從裂縫張開度來評價裂縫的有效性對裂縫張開度的描述,原來主要用雙側向測井的差異和電阻率值,再根據(jù)圖版或公式來求取張開度。但是該方法受到的影響因素太多,如裂縫的產(chǎn)狀及組合,儲層的含流體性質,泥漿的侵入特征就很差。如FMI和ARI等成像圖,從裂縫在井壁上的形態(tài)特征來評價裂縫張開度就要準確得多。下面談談是否為有效張開縫的判別:完全被充填的裂縫自然是無效縫,但張開縫也不完全是有效縫。1、非滲透性的微細裂縫。這

7、種裂縫被束縛水充滿,不具有滲透性能。如石灰?guī)r中的簿曾狀構造,其間就具有很多這種微細裂縫,它們主要被束縛水充滿,故電阻率很低,具有一定的孔隙度響應,自然伽馬值又不高,因而被常規(guī)測井資料誤判為滲透層,但在FMI圖像上則可以清楚的看出這兩種非均勻巖石聒噪的形態(tài)特征,從而加以排除。2、人工誘導裂縫也有無效和有效之分。鉆具振動形成的微細裂縫均為無效縫;出現(xiàn)在致密巖層中的重泥漿壓裂縫是無效縫,但出現(xiàn)在滲透性層則可能與天然裂縫相連同,成為有效縫。應力

8、釋放裂縫是井被鉆開后才形成的裂縫,它們在地層被鉆開前是閉合的,巖心中的這種裂縫內無泥漿或泥漿濾液痕跡就是證明,因此它們是無效縫。而且由于應力釋放裂縫基本都發(fā)生在致密層段,所以也不可能對天然裂縫有任何好的連通作用。二、從裂縫的徑向延伸來判斷裂縫的有效性二、從裂縫的徑向延伸來判斷裂縫的有效性1、用深淺雙用深淺雙側向測井響井響應來近似估來近似估計裂縫的向徑延伸的向徑延伸由于淺雙側向測井的徑向探測深度為30~50CM,而深雙側向和ARI測井的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