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詩句的意境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如何分析詩句的意境如何分析詩句的意境(2004041715:18:42)意境是古代詩人創(chuàng)作時孜孜以求的形象,寫景詩,意境就是融入了作者情感所構造的人化環(huán)境。清代王國維《人間詞話》專論了“境界”?!霸~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還認為“境界非獨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惫试娫~的意境實含意與境兩個因素。因而品味詩詞意境也必須從這兩個方面入手。一、意境=意+境分析

2、意境就是尋景、探情的過程。由外化可觀之景捕捉內(nèi)在虛化之情。各種風格的詩句意境便不同。一類境意(情)山水詩自然、平淡閑適、愉悅婉約詞清空、綺麗哀愁、惆悵、傷痛例:“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自然之境,閑適之情)“寶簾閑掛小銀鉤”(清空之境,落寞之情)二類境意(情)邊塞詩雄偉、粗獷豪邁、高亢豪放詞雄健、闊大悲涼、曠達例:“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粗獷之境,豪放之情)“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雄放之情,樂觀之情)二、分析:尋景———構境—

3、——析情分析詩句的意境,應把握“三部曲”:A、尋景:尋找寫了哪些物?B、構境:這些構成了怎樣的畫面?C、析情:這個畫面滲透出怎樣的情調?分析意境最終歸到“情”(志)上。例:分析蘇軾《南鄉(xiāng)子送陳述古》中畫線句的意境。回首亂山橫,不見居人只見城。誰似臨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來送客行。舊路晚風清,一枕初寒夢不成。今夜殘燈斜照處,熒熒,秋雨晴時淚不晴。析:抓住“熒熒”殘燈和“淚不晴”,描繪了秋雨乍停之夜,詩人在朋友別離后殘燈明滅中眼淚漣漣的情景

4、,表達了摯友情深而別后的孤寂傷感情懷。如何鑒賞詩歌的意境作者:佚名轉貼自:本站原創(chuàng)點擊數(shù):198如何鑒賞詩歌的意境如何鑒賞詩歌的意境師蕾第一,要善于展開聯(lián)想與想像的翅膀第一,要善于展開聯(lián)想與想像的翅膀聯(lián)想與想像是一種特殊的思維活動,是人們進行創(chuàng)造活動的必要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往往就是他的人格的自我寫照。這里,我們可以從毛澤東的《詠梅》詞和陸游的《詠梅》詞的比較中深入地認識這一點。毛詞:“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5、。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标懺~:“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在毛詞中,借梅作喻,樹立起了偉大的國際主義戰(zhàn)士的英雄形象,創(chuàng)造出了時代先驅者的崇高意境,而在陸詞中,雖表現(xiàn)了受到挫折而不屈節(jié)的品質,但只是封建士大夫作個人奮斗,遘憫受侮后的哀怨牢騷,顧影自憐,孤芳自賞,流露著傷感,表現(xiàn)出脆弱。同是詠梅,為什么創(chuàng)造出了兩種迥然不同的意境由

6、于詩人所處的時代不同,所站的立場不同,詩人的心胸氣度不同,品格修養(yǎng)不同,審美標準不同,結果詩篇的意境也便不同。原作者:師蕾如何挖掘教材名篇中藝術美的意境錢華藝術美是藝術家對現(xiàn)實生活進行創(chuàng)造性反映的產(chǎn)物。文學作品中的藝術美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偏重于再現(xiàn)的敘事類,二是偏于表現(xiàn)的抒情類。偏于再現(xiàn)的敘事類藝術,側重于客觀具體地描寫一定時代的社會生活,著力塑造人物形象的藝術典型。例如忠貞剛烈的劉蘭芝、命運凄慘的琵琶女、愛財如命的葛朗臺、愚昧麻木的

7、祥林嫂等等,對這些形象的把握,可以調動學生的同情、厭惡、贊美等情緒,自然地與過去的經(jīng)驗經(jīng)歷聯(lián)系起來,使審美主體(學生)沉浸在濃烈的情緒氛圍之中。偏于表現(xiàn)的抒情類藝術,一般沒有情節(jié)描繪和性格刻畫,而是側重于作家主觀情志的抒發(fā),以創(chuàng)造真切感人的藝術意境為目的。本文重點想就某些偏于表現(xiàn)的藝術名篇如何從藝術美意境挖掘的角度來簡要談一些教學體會。挖掘意境首先是要善于挖掘形神兼?zhèn)涞乃囆g形象。因為這是作家創(chuàng)造意境的基礎,生動傳神的藝術形象可以是一物之

8、動,如“紅杏枝頭春意鬧”所言的“春意”本是不“鬧”的,然而紅杏爬滿“枝頭”,便仿佛顯出“鬧”意來,所以正是這一“鬧”字使形象生動傳神,“境界”全出。其它諸如“云破月來花弄影”、“春風又綠江南岸”、“數(shù)只船橫渡口”等均有異曲同工之妙。對這些幾經(jīng)錘煉或看似信手拈來卻是匠心獨運的動詞,我們很有必要仔細揣摹,才能讓學生體會所傳之神。傳神之形象也可以是一物之形。如劉禹錫寫蓮“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漣而不嬌,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僅形態(tài)逼真,更重要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