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第二課百舸爭流的思想一輪復習ys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哲 學,世界觀,方法論,,,,,統(tǒng) 一,,決 定,體 現(xiàn),,具體科學,,,基 礎,指 導,哲學一輪復習第二課 百舸爭流的思想,[考點導航],注意:A、“思維”和“存在”相搭配,“意識”和“物質(zhì)”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B、“物質(zhì)和意識的關系”不同于“物質(zhì)和意識的辯證關系”。,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簡單地說,就是意識和物質(zhì)的關系問題。,考點一:哲學的基本問題,1.哲學的基本問題是什么:,注意區(qū)分“哲學的基本問題”與“物質(zhì)和意識的

2、辯證關系問題”(1)哲學的基本問題是物質(zhì)和意識的關系問題,不是物質(zhì)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問題。 物質(zhì)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包括以下兩方面的內(nèi)容: 一是物質(zhì)決定意識,二是意識對物質(zhì)具有能動作用。,(2)不能認為“哲學的基本問題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標準”。哲學的基本問題包括兩方面的內(nèi)容,對“思維和存在何者為本原”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思維(意識)和存在(物質(zhì))的關系問題,,何者

3、為本原(思維和存在誰決定誰),有沒有同一性,,存在決定思維,思維決定存在,,能正確認識,不能正確認識,,唯物主義,,唯心主義,,,可知論,不可知論,(思維能不能正確認識存在),2.哲學的基本問題的內(nèi)容:,考點一:哲學的基本問題,深剖細析1.正確理解哲學的基本問題的兩個方面,(1)從社會實踐來看:是人們在生活和實踐活動中遇到的和無法回避的基本問題。(2)從哲學自身派別來看:是一切哲學都不能回避、必須回答的問題;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決定

4、著各種哲學的基本性質(zhì)和方向,決定著它們對其他哲學問題的回答。,3.為什么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成為哲學的基本問題:,考點一:哲學的基本問題,考點二: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劃分標準與根本觀點,對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誰是世界的本原)問題的不同回答。,1.唯物主義的根本觀點:,意識是本原,先有意識后有物質(zhì),意識決定物質(zhì),意識第一性,物質(zhì)第二性,物質(zhì)依賴于意識。,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分歧):,物質(zhì)是本原,意識是派生的,先有物質(zhì)后

5、有意識,物質(zhì)決定意識;物質(zhì)第一性,意識第二性,意識依賴于物質(zhì)。,2.唯心主義的根本觀點:,A “天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仰它高?地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俯它深?” _______B “氣者,理之依也” _______C “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

6、 _______D “存在即被感知” _______E “世界包括一切的整體,它不是由任何神或任何人創(chuàng)造的,它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都是按規(guī)律燃燒著,按規(guī)律熄滅著的永恒的火?!?_______F “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形者神之質(zhì),神者形之用”

7、 _______G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心外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_______,判斷下列觀點是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唯物主義,唯物主義,唯物主義,唯心主義,唯心主義

8、,唯心主義,唯心主義,兩千多年來。唯物主義哲學經(jīng)歷了一個逐步發(fā)展提高的過程,從古代的樸素唯物主義到近代的機械唯物主義,再到馬克思、恩格斯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一)古代樸素唯物主義,1、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認為:“水”是萬物的本原,2、赫拉克利特認為,萬物的本原是“火”?!盎鹕鷼?,氣生水,水生土,土又還原成火。,3、中國古代的“五行”學說 “五行”原指“五材”,即水、火、木、金、土。早期的“五行”說反映了人們對事物多樣性及世界本

9、原的認識。,這種觀點有什么優(yōu)點和局限性?,考點三、唯物主義的基本形態(tài),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合理性和局限性。A、合理性: 認為世界是物質(zhì)的,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本質(zhì)上是正確的。B、局限性:不是科學的世界觀 a.把哲學上的物質(zhì)歸結為具體的物質(zhì)形態(tài) b.具有猜測性,沒有科學根據(jù)。 c.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經(jīng)典觀點,五行說:生成萬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陰陽說:天地合而萬物生,

10、陰陽接而變化起(荀子)。形神說: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王充)。氣理說:氣者,理之依也(王夫之)。,活火說:世界是一團永恒燃燒的活火(赫拉克利特)。水為始基:“水”是萬物的“始基”(泰勒斯)。,17世紀法國哲學家伽森狄認為宇宙由原子和虛空構成,原子是永恒運動的,虛空是原子運動的場所。世界是物質(zhì)的世界,“物質(zhì)是按一定次序結合的,不可分、不可滅的原子的總和?!边@一思想可以說是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哲學對物質(zhì)的最高概括和認識成

11、果。,英國化學家約翰道爾頓在1803年發(fā)表“原子說”,提出所有物質(zhì)都是由原子構成。,伽森狄和霍爾巴赫是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們關于物質(zhì)的觀點可以概括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及其屬性都是不變的,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原子的結合和分離在空間位置的變化所造成的。簡言之:原子就是物質(zhì),就是世界的本原。,上述材料體現(xiàn)了哪一種唯物主義的觀點?這種觀點有什么優(yōu)點和局限性?,(二)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12、。A、合理性: 在總結自然科學成就的基礎上,豐富和發(fā)展了唯物主義。B、局限性:不是科學的世界觀 a.機械性 b. 形而上學性 c.在社會歷史觀上是唯心主義(不徹底性),◆近代機械唯物主義經(jīng)典觀點,狄德羅:自然界由數(shù)目無窮、性質(zhì)不同的異質(zhì)元素構成。培根:萬物的基礎是原始物質(zhì),是基本元素。,(三)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即馬克思主義哲學),正確揭示了物質(zhì)世界的基本規(guī)律,反映了社會歷史發(fā)展的客觀要求,反映

13、了最廣大人們?nèi)罕姷母纠??! ∈乾F(xiàn)時代的思想智慧,是無產(chǎn)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統(tǒng)一;社會歷史領域中堅持了唯物主義。對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認識都是唯物辯證的;,1、否認世界是神創(chuàng)造的2、認為世界是物質(zhì)的,只是一種猜測,沒有科學根據(jù)。把物質(zhì)歸結于具體的物質(zhì)形態(tài)(水 火 氣等),把物質(zhì)歸結為自然科學意義上的原子,認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屬性就是物質(zhì)的屬性,具有機械性,

14、形而上學性和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等局限性,正確揭示了物質(zhì)世界的基本規(guī)律,反映了社會歷史發(fā)展的客觀要求,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現(xiàn)時代的思想智慧,1、世界的本質(zhì)是物質(zhì):物質(zhì)第一性意識第二性2、意識具有主觀能動性。,唯物主義三種形態(tài)比較,誰決定誰呢,A.物是觀念的集合B.上帝支配著地球上的萬事萬物C.心外無物D.存在就是被感知E.我思故我在,1、根本觀點:意識是本原,先有意識后有物質(zhì),意識決定物質(zhì),意識第一性,物質(zhì)第二性,物

15、質(zhì)依賴于意識。,考點四、唯心主義的基本形態(tài),把人的主觀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覺、心靈等)夸大為唯一的實在,當成第一性的東西,認為客觀事物以至整個世界,都依賴于人的主觀精神。,把客觀精神(如上帝、理念、絕對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認為現(xiàn)實的物質(zhì)世界只是這些客觀精神的外化和表現(xiàn)。,2、唯心主義的基本形態(tài),1、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觀念的集合。2、生死有命,富貴在天。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4、眼開則花明,眼閉則花寂

16、。5、掩耳盜鈴、畫餅充饑6、中外“神創(chuàng)論”7、我思故我在,主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主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主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主觀唯心主義,辨別 :,1.“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形者神之質(zhì),神者形之用”。2.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 3.生死有命,富貴在天。4.氣者,理之依也。 5.未有這事,先有這理。6.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的頭腦并被人的頭腦改造過的物質(zhì)的東西而已。,(古代樸素唯物主義

17、),(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客觀唯心主義),(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客觀唯心主義),(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7.牛頓的“微粒說”、道爾頓的“化學原子論” .8.物是觀念的集合。9.上帝創(chuàng)世說。10.心外無物,心外無理。11.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12.理在事先,理生萬物。 13. 世界的存在就是機械運動。任何的存在物,包括人、動物和其它,其規(guī)律就是機械規(guī)律。,(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主觀唯心主義),(客觀

18、唯心主義),(主觀唯心主義),(主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1、哲學史上的“兩個對子”: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2、“兩個對子”的從屬關系:,考點四、辯證法與形而上學,哲學中的兩個對子,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唯心主義,,辯證唯心主義形而上學唯心主義,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統(tǒng)一。世界的本原是物質(zhì),物質(zhì)是發(fā)展的聯(lián)系的矛盾的。,世界的本原是物質(zhì),否認運動、否認發(fā)展,否認聯(lián)系,

19、世界的本原是精神,世界是一個不斷運動變化和發(fā)展的過程。矛盾是發(fā)展過程的內(nèi)在源泉和根本動力。,世界本原是精神,否認運動,否認發(fā)展,否認聯(lián)系,(1)、辯證法:辯證法是關于對立統(tǒng)一、斗爭和運動、普遍聯(lián)系和變化發(fā)展的哲學學說,其核心是斗爭論(矛盾論),也指和形而上學相對立的一種世界觀和方法論。,概念補充:,(2)、形而上學:通俗的講,形而上學有兩種意思。一是指用孤立、靜止、片面、表面的觀點去看待事物(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這一含義的形而上學與辯證

20、法相對立)。二是指研究單憑直覺(超經(jīng)驗)來判斷事物的哲學。,(3)、二元論:主張世界有精神和物質(zhì)兩個獨立本原的哲學學說。認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和物質(zhì)兩個實體。二元論實質(zhì)上堅持精神離開物質(zhì)而獨立存在,歸根結底還是唯心的。它和一元論相對立。P15,注 意?。?!兩個基本 哲學的基本問題: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 哲學的基本派別: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二者的關系: 哲學基本派別是對哲學基本問題中的第一個方面的回答

21、不同而形成的(誰為第一性)。兩個分歧(對立、斗爭)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分歧:對世界本原的回答不同 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分歧:對世界狀態(tài)的回答不同二者的關系: 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分歧從屬于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分歧。,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根本觀點,三種形態(tài),根本觀點,兩種形態(tài),,,,,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機械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主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唯物主義,,合理性,局限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