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hopcs中文應用教程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hotoshop CS中文版應用教程,王 珂 趙天巨 張國權 等編著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2006年,1+N復合型人才就業(yè)指導系列教程,第1章 藝術設計構成,,本章教學目標:,本章講解平面設計的基礎——三大構成,即平面構成、色彩構成和立體構成。通過本章的學習,使讀者能初步了解藝術設計中的基本規(guī)律,設計出更好的藝術作品。,教學

2、重點與難點:,1. 三大構成的基本規(guī)律 2. 平面構成的基本元素 3. 常見的平面構成形式 4. 色彩的構成 5. 色彩的分類 6. 色彩的感情表現(xiàn)與聯(lián)想 7. 色彩的調和與配色 8. 立體構成法則,1.1 平面構成,構成是一種造型概念,也是現(xiàn)代造型設計用語,其含義即將多個單元重新組合成一個新的單元,并賦予視覺化的力學概念。平面構成就是將不同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在平面上組合成圖案。,1.1.1 平面構成元素,平面構成

3、的最基本元素是點、線、面構成的基本形,以及基本形的關系和骨骼。 1. 點 2. 線 3. 面 4. 基本形的關系 5. 平面構成中的骨骼,1.1.1 平面構成元素,2. 線,1.1.1 平面構成元素,3. 面,1.1.1 平面構成元素,4. 基本形的關系,1.1.1 平面構成元素,5. 平面構成中的骨骼,1.1.2 常見平面構成形式,1. 重復 骨骼與基本形都具有重復性質的構成形式

4、,稱為重復構成。在這種構成中,組成骨骼的線都必須是相等比例的重復組成。骨骼線可以有方向和寬窄等變動,但必須是等比例的重復。對基本形的要求,可以在骨骼內重復排列,也可以有方向、位置的變動,1.1.2 常見平面構成形式,2. 近似 骨骼與基本形變化不大的構成形式,稱為近似構成。近似構成的骨骼可以是重復或是分條錯開的,但近似主要是以基本形的近似變化來體現(xiàn)的。,1.1.2 常見平面構成形式,3. 漸變 骨骼與基本形具有

5、漸次變化性質的構成形式,稱為漸變構成。漸變構成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骨骼漸變,通過變動骨骼的疏密比例取得漸變效果;另一種是基本形漸變,通過基本形的有規(guī)律的變動(如方向、大小和位置等變動)而取得漸變效果。,1.1.2 常見平面構成形式,4. 發(fā)射 骨骼線和基本形呈發(fā)射狀的構成形式,稱為發(fā)射構成。這種類型的構成是骨骼線和基本形用離心式、向心式、同心式及其他幾種發(fā)射形式相疊而成的。,1.1.2 常見平面構成形式,5. 突變

6、 在重復、漸變等規(guī)律性骨骼或基本形中一種特異變化的構成形式稱為突變構成,這種構成是有意識地在規(guī)律性變化中出現(xiàn)輕微的差異或是局部的突破,而產生幾個不規(guī)則的變異,但又大致保持某種規(guī)律。,1.1.2 常見平面構成形式,6. 密集 密集構成是比較自由性的構成形式,包括預置形密集與無定形密集兩種。 預置形密集是依靠在畫面上預先安置的骨骼線或中心點組織基本形的密集與擴散,即以數(shù)量相當多的基本形在某些地方密集起來,而從密集

7、地又逐漸散開來。 無定形的密集不預置點與線,而是靠畫面的均衡。即通過密集基本形與空間、虛實等產生的輕度對比進行構成。,1.1.2 常見平面構成形式,7. 對比 有一種較之密集構成更為自由性的構成稱為對比構成,這種構成不以骨骼線而僅依靠基本形的形狀、大小、方向、位置和色彩等的對比,以及重心、空間、有與無、虛與實的關系元素的對比,給人以強烈且鮮明的感覺。,1.2 色彩構成,色彩構成是研究色彩基本原理、特點與搭配的

8、基礎學科,它以色彩的三要素為基礎,分析色彩的特點,并運用顏色進行組合,從而形成和諧的畫面。,1.2.1 色彩分類,1. 無彩色系 無彩色系是指黑和白。將純黑逐漸加白,使其由黑、深灰、中灰、淺灰直到純白,分為11個階梯,成為明度漸變,做成一個明度色標。通常明度在0º~3º之間的色彩稱為低調色,4º~6º之間的色彩稱為中調色,7º~10º之間的色彩稱為高調色,如圖1-

9、33所示。,1.2.1 色彩分類,色彩間明度差別的大小決定明度對比的強弱,3º以內的對比稱明度的弱對比或短對比;3º~5º的對比稱為中對比或中調對比;5º以外的對比稱為強對比或長調對比。 在明度對比中,如果其中面積和作用最大的色彩屬高調色,而它和另外色的對比又屬長調對比,那么整組對比就稱為高長調,用這種方法可以把明度對比大體劃分為高短調、高中調、高中短調、高中長調、高長調、中短調、中

10、中調、中高短調、中低短調、中長調、中高長調、中低長調、低短調、低長調、低中調,以及最長調等16種。,1.2.1 色彩分類,2. 有彩色系 有彩色系有3個基本特征:色相、純度及明度,在色彩學上也稱色彩的三要素、三屬性或三特征。 (1) 色相 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確切地說是依波長來劃分色光的相貌??梢娚庖虿ㄩL的不同,給眼睛的色彩感覺也不同。,1.2.1 色彩分類,(2) 純度 純度是指色光波

11、長的單純程度,也有人稱之為艷度、彩度、鮮度或飽和度。任何一種單純的顏色,倘若加入無彩色系任何一色的混合,即可降低它的純度。在七色中除各有各自的最高純度外,它們之間也有純度高低之分。,1.2.1 色彩分類,(3) 明度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對光源色來說可以稱光度;對物體色來說,除了稱明度之外,還可稱亮度或深淺程度等。 白顏料屬于反射率高的物體,在其他顏料中混入白色,可以提高混合色的明度;黑色顏料屬于反射率極低

12、的物體。在其他顏料中混入黑色,可以降低混合色的明度。,,1.2.1 色彩分類,(4)色立體 將色彩的三屬性色相、純度、明度,有系統(tǒng)的配置成三次元的立體形狀,稱為色立體。色立體是以明度階段為垂直軸,再以明度軸向外作水平方向的純度階段,各明度都有純度階段向外延伸,形成一個等色相面。各色相依色環(huán)排列,由明度軸作放射狀配置,就形成三次元的色立體。,1.2.2 色彩的錯覺與特性,當人的大腦皮層對外界刺激物進行分析并

13、綜合發(fā)生困難時就會造成錯覺,色彩的錯覺與特性會出現(xiàn)一種難以想像的奇妙變化。設計師在從事設計時常常會碰到以下幾種情況。 1. 視覺后像 當視覺作用停止之后,感覺并不立刻消失,這種現(xiàn)象叫視覺后像。這種后像一般有兩種情況,即正后像和負后像。,1.2.2 色彩的錯覺與特性,(1) 正后像 如果在黑暗的深夜先看到一盞明亮的燈,然后閉上眼睛,那么在黑暗中就會出現(xiàn)那盞燈的影像,這叫正后像。 (2) 負后像

14、 負后像是在尚未完成工作時由神經疲勞過度所引起,因此其反應與正后像相反。,1.2.1 色彩分類,2. 同時對比 同時對比是指眼睛同時受到色彩刺激時,色彩感覺發(fā)生相互排斥的現(xiàn)象。刺激的結果使相鄰的色改變原來的性質,感覺向對應方面發(fā)展,各種相鄰的色在交界處對比表現(xiàn)得更為強烈。,1.2.1 色彩分類,3. 色彩的膨脹與收縮 波長短的冷色光往往在視網膜前成像,而且較波長長的暖色光呈像?。徊ㄩL長的暖色光往往在視網膜

15、后呈像,而且較波長短的冷色光呈像大。故波長長的紅橙色有迫近感與擴張感,而波長短的藍紫色有遠逝感與收縮感。 色彩的膨脹與收縮感不僅與波長有關,而且與明度有關。,1.2.1 色彩分類,4. 色彩的前進與后退 如果等距離地看兩種顏色,給人不同的遠近感。 5. 色彩的易見度 在白紙上寫黃字不醒目,而寫黑字醒目——明度對比強,易見度高;明度對比弱,易見度低。另外,光線弱,易見度低;光線過強,有眩目感,易見度也

16、差;色彩面積大,易見度高;色彩面積小,易見度低。如果當兩組光源與形相同時,形是否能看清楚,則取決于形色與背景色的明度、色相、純度上的對比關系。其中明度對比最強的對比做用最大,對比強的清楚,弱的模糊。,1.2.3 色彩的對比種類,色彩的對比就是色彩之間存在的矛盾,各種色彩在構圖中的面積、形狀、位置和色相、純度、明度及心理刺激的差別構成了色彩之間的對比。這種差別愈大,對比效果就愈明顯,縮小或減弱這種對比效果就趨于緩和。從一定意義上講,裝飾

17、色彩配合都帶有一定的對比關系,裝飾色彩誘人的魅力常常在于色彩對比因素的妙用。,1.2.3 色彩的對比種類,1. 色相對比 色相對比是利用各色相的差別而形成的對比,其強弱可以用色相環(huán)上的度數(shù)表示。 色相距離在色環(huán)中15º以內的對比,一般看做同色相的不同明度與不同純度的對比,因為距離15º的色相屬于較難區(qū)分的色相。這樣的色相對比稱為同類色相對比,是最弱的色相對比;色相間在15º~45&

18、#186;左右的對比,稱為鄰近色相對比,或近似色相對比,這是較弱的色相對比;色相距離在130º左右的對比,一般稱為對比色相對比,這是色相中等對比;色相距離在180º左右的對比,稱為互補色相對比,是色相最強的對比,如圖所示。,1.2.3 色彩的對比種類,2. 明度對比 明度對比是色彩的明暗程度的對比,也稱色彩的黑白度對比。明度對比是色彩構成中最重要的因素,色彩的層次與空間關系主要依靠色彩的明度對比來表現(xiàn)。

19、只有色相的對比而無明度對比,或只有純度的對比而無明度的對比,圖案的輪廓形狀難以辨認。據(jù)日本色彩學家大智浩的估計,色彩明度對比的力量要比純度大3倍,可見色彩的明度對比是十分重要的。,1.2.3 色彩的對比種類,3. 純度對比 純度對比是指較鮮艷的色與含有各種比例的黑、白、灰的色彩,即模糊的濁色對比。 將不同純度的色彩并置所產生的對比,其中和低純度配置會使色彩顯得較鮮明,而與高純度配置會使色彩顯得較濁。 低純

20、度顏色對比易產生臟灰、含混且無力等弊病,中純度顏色具有溫和、柔軟且沉靜。為了加強色彩的感染力,不一定依賴色相對比。有時一堆鮮艷的純色堆在一起顯得吵鬧雜亂,相互排斥。有時相互削弱,只有跳躍、喧鬧的效果,而無突出某一主色的效果。若想突出某一主色,用降低輔色的純度襯托主色,這樣可以主次分明且主題突出。,1.2.3 色彩的對比種類,4. 冷曖對比 我們會因心理作用而對色彩產生寒冷或溫暖的感覺,其中紅、橙、黃、紅紫屬于暖色;而藍、藍

21、綠、綠為冷色;黃綠色和紫色是中性。,1.2.3 色彩的對比種類,5. 面積對比 面積對比是指各種色彩在構圖中占據(jù)量的對比,這是數(shù)量多與少,面積大與小的對比。色彩感覺與面積對比關系很大,同一組色,面積大小不同,給人的感覺不同。比如,面積小的紅綠色點混合,在一定距離之外的感覺接近暗金黃;而面積大的紅綠色塊的配置,給人以強烈的刺激感覺。 在用色彩構圖時,有時會感到色彩太跳,有時則顯得力量不足。為了調整這種關系,除改變各

22、種色彩的色相和純度外,合理安排各種色彩占據(jù)的面積是必要的。 歌德研究的原色和間色的和諧面積比例關系為:黃3∶橙4∶紅6∶紫9∶藍8∶綠6,如圖所示。,1.2.4 色彩的感情與聯(lián)想,1. 色彩的冷暖 紅、橙、黃色常常使人聯(lián)想到旭日東升和燃燒的火焰,因此有溫暖的感覺;藍青色常常使人聯(lián)想到大海、晴空、陰影,因此有寒冷的感覺。凡是帶紅、橙、黃的色調都帶暖感,凡是帶藍、青的色調都帶冷感。色彩的冷暖與明度、純度也有關,高明

23、度的色一般有冷感,低明度的色一般有暖感。高純度的色一般有暖感,低純度的色一般有冷感。無彩色系中白色有冷感,黑色有暖感,灰色屬于中性。,1.2.4 色彩的感情與聯(lián)想,2. 色彩的輕重感 色彩的輕重感一般由明度決定,高明度具有輕感,低明度具有重感。白色最輕,黑色最重。低明度基調的配色具有重感,高明度基調的配色具有輕感。,1.2.4 色彩的感情與聯(lián)想,3. 色彩的華麗感與樸素感 這與純度關系最大,其次與明度有關。凡

24、是鮮艷而明亮的色具有華麗感,凡是渾濁而深暗的色具有樸素感。運用色相對比的配色具有華麗感,其中補色最為華麗。強對比色調具有華麗感,弱對比色調具有樸素感。,1.2.4 色彩的感情與聯(lián)想,4. 色彩與四季 對四季的聯(lián)想可以產生色彩的豐富感覺,對春、夏、秋、冬的聯(lián)想。 5. 色彩與味覺 對食物的聯(lián)想可以產生色彩的味覺,對酸、甜、苦、辣、咸、澀的聯(lián)想。,1.2.4 色彩的感情與聯(lián)想,6. 色彩與形狀 色

25、彩與幾何圖形的關系,若能相輔相成,可以增加形色的價值。一般常見的基本形狀與色彩的關系可總結為如下幾點。 (1) 圓形:溫和、輕快、圓滑,適合藍色的特征。 (2) 正方形:明確、安定有重量,適合藍色的特征。 (3) 三角形:尖銳、積極,適合黃色的特征。 (4) 長方形:介于黃、紅之間,適合橙色的特征。 (5) 橢圓形:介于紅、藍之間,適合紫色的特征。 (6) 六角形:介于黃、藍間,適合綠色的特征。,1.2.5 色

26、彩的調和,在視覺上,既不過分刺激,又不過分的曖昧的配色才是調和的。過分刺激的配色容易使人產生視覺疲勞、精神緊張且煩躁不安;過分曖昧的配色由于過分接近模糊,以致分不出顏色的差別,同樣也容易使人產生視覺疲勞,乏味且無興趣。因此,變化與統(tǒng)一是配色的基本法則。 1. 同類色相調和 2. 類似色調和 3. 對比色調和 4. 互補色調和,1.2.5 色彩的調和,配色的運用因人而異,主要為追求色彩的和諧

27、與穩(wěn)定。而在配色的原理應用上通常有均衡、強調、律動、支配等原則,若能靈活應用,通常可以取得和諧的色彩。 1. 均衡 配色的均衡是指色彩配置時,上、下、左、右有平穩(wěn)安定感。通常色彩的明暗和面積最能影響配色的均衡,明度高的色彩在上,明度低的色彩在下,容易獲得色彩的安定均衡,,1.2.5 色彩的調和,1. 均衡 另外,純度高、暖色的面積應小于純度低、冷色,才可以色彩均衡,,1.2.5 色彩的調和,

28、2. 韻律 韻律能使色彩產生活潑的動感,可由反復韻律和漸變韻律完成。反復韻律是以單位的色彩作有規(guī)律的反復。,1.2.5 色彩的調和,2. 韻律 漸變韻律是色彩由明而暗,或色相漸進的變化。,1.2.5 色彩的調和,3. 漸變 色彩的漸進變化由一端移至另一端,造成柔和的傳動效果??衫蒙唷⒚鞫然蚣兌鹊臐u變。,1.2.5 色彩的調和,4. 強調

29、 若整體色彩單調,可在畫面的小部份使用強而醒目的色彩,使配色效果生動。強調色應使用整體色調的對比色,若整體色為明色,則強調色為暗色。,1.2.5 色彩的調和,5. 支配 在畫面上均勻地敷上一層色彩,使其有共同的色彩而達成調和,這個色彩就是支配色,支配色可協(xié)調不相調和的色彩,使畫面獲得統(tǒng)一和諧的效果。支配色可以分為明度支配色和色相支配色。 (1)明度支配色:在各色中加入白或加黑,以得到相同的明度。

30、,1.2.5 色彩的調和,(2)色相支配色:在全部色彩中加入同一色相。 色彩構成最重要的關鍵是怎么樣有和諧的安排顏色,把握關于顏色色相、明度、純度的組合變化是平面構成的核心。,1.3 立體構成,立體構成是研究立體形態(tài)的材料和形式的造型基礎學科,它以純粹的或抽象的形態(tài)為素材,按視覺的效果,運用力學和精神力學的原理進行組合,避免細微的寫實描繪和模仿的意識,巧妙地進行設想,從而構成理想的形態(tài)。,1.3.1 立體構

31、成法則,立體構成是全面的造型因素的綜合,要符合比例與尺度、對稱與均衡、對比與協(xié)調、節(jié)奏與韻律等審美觀念。 1. 比例與尺度 比例是指在整體形式中,如何處理部分與部分之間或部分與整體之間產生的可度量的美感,如大小、長短、粗細、薄厚、強弱、高低等。比例必須經過嚴格的計算,材能找到適當?shù)谋壤钆洹?一般來說,等差數(shù)列(如1、3、5、7、9)、等比數(shù)列(如2、4、8、16、32)、調和數(shù)列(如2/1、3/1、4/1

32、、5/1、6/1)和黃金比(1:0.618)等都能構成美的比例。 尺度通常是引入以一個常用的部件(可以是具體尺寸也可以是概念)為標準,來對物體進行衡量,確立物體的整體與局部、環(huán)境、形狀、用途的適應程度。,1.3.1 立體構成法則,2. 對稱與均衡 對稱是指空間造型上中心點的兩邊或四周的形態(tài)相同而形成的穩(wěn)定,有左右對稱和輻射對稱。左右對稱以軸為中心,其兩邊相對位置的形態(tài)相同;輻射對稱以點為中心,四周的形態(tài)依一定的角

33、度相同。,1.3.1 立體構成法則,均衡是指一種形式中的兩個部分不同,但量的感覺相似而形成的心理平衡。,1.3.1 立體構成法則,3. 對比與協(xié)調 對比的目的是打破單調,形成高潮,沒有對比就沒有視覺和心理重點。將對比的部分調和統(tǒng)一,就是協(xié)調,沒有協(xié)調就會雜亂。,1.3.1 立體構成法則,4. 節(jié)奏與韻律 節(jié)奏主要是指造型元素在形狀、顏色、質地、大小、距離、方向等方面要如音樂節(jié)拍一樣按一定的秩序與規(guī)律進行重復、漸

34、變、交替,形成高低起伏、錯落有致的變化。 韻律是各部分造型元素綜合變化形成的意境美,是一種可以感受的意味。如飄逸、清秀、熱烈、奔放、憂郁、傷感、低沉和詭秘等。 立體構成依據(jù)基本物的不同分為半立體、線立體、面立體、塊立體等幾種。,1.3.2 半立體,半立體是以平面為基礎將其部份空間立體化,是介于平面與立體之間的形狀,即一般所稱的“浮雕”。半立體的主要特性表現(xiàn)在凹凸的層次感和光影的效果上,它足以使單調的平面產生各種不同

35、的變化。 半立體是在有限的空間(淺浮雕)中充分發(fā)揮想像力,強調層次感和多種手法及技巧,用折、曲、切、接、編等技巧盡可能地創(chuàng)造出變化的立體形態(tài)。,1.3.2 半立體,1. 半立體素材 半立體素材通常用一張紙做成,強調在一張紙這樣有限的條件下塑造形體和開發(fā)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可能,或者說是極限創(chuàng)意的強制性訓練。用一個或幾個形態(tài)進行二方或四方連續(xù)式的擴展,用半立體的語言闡釋形式美、構成美的規(guī)律及創(chuàng)造形態(tài)多樣化與多元化的可能性。

36、,1.3.1 立體構成法則,2. 半立體構成方法 半立體主要以展開式和骨架式兩種形式構成。(1) 展開式 展開式主要是利用一個或幾個半立體形為基本單元,然后將這一基本單元按二方連續(xù)或四方連續(xù)進行展開,構成淺浮雕。,1.3.1 立體構成法則,(2) 骨架式 骨架式是將紙折疊成各種骨架形式,然后在骨架基礎上進行二次加工。即在骨架線上或面上進行刻、切、曲、折等加工,使之產生豐富的立體效果??梢詮墓羌苄螒B(tài)、距離

37、、方向,以及高低的變化等方面改變效果。,1.3.3 線立體,造型學上的線不但有長度,還有寬度和厚度,并且有粗細及軟硬等區(qū)別。線立體即是以線的形態(tài)在空間中構成所產生的形體,富于穿透性的深度感和延伸感,視覺上給人以輕巧靈活的層次感和節(jié)奏感。 1. 線立體素材 線材的特征是具有長度和方向性,在空間中有輕快的感覺。一般使用的線材有竹、藤、木條、草繩、麻繩、棉線、尼龍線、金屬管、金屬絲、塑料管及玻璃等,如圖1-83所示。,1.3

38、.3 線立體,2. 線立體素材形態(tài) 線立體的素材形態(tài)有直線形和曲線形兩種。 (1)直線形只是在長度、方向上有所不同,比較純粹。水平線給人寧靜、沉穩(wěn)的感覺;垂直線給人健拔、剛勁的感覺;傾斜線則比較刺激和振動,有動感和節(jié)奏??傮w來說,直線形的立體構成造型,有堅硬、嚴謹?shù)母杏X,而且其形狀有非常明顯的方向性。,1.3.3 線立體,(2)曲線體現(xiàn)出柔和、優(yōu)雅的感覺,也能表現(xiàn)活力和動態(tài)。曲線形的曲度和長度的不同,具有很強的裝飾性。曲

39、線形的立體構成造型,具有舒展、優(yōu)雅的感覺,很具有空間的流動性。,1.3.3 線立體,4. 節(jié)奏與韻律 節(jié)奏主要是指造型元素在形狀、顏色、質地、大小、距離、方向等方面要如音樂節(jié)拍一樣按一定的秩序與規(guī)律進行重復、漸變、交替,形成高低起伏、錯落有致的變化。 韻律是各部分造型元素綜合變化形成的意境美,是一種可以感受的意味。如飄逸、清秀、熱烈、奔放、憂郁、傷感、低沉和詭秘等。 立體構成依據(jù)基本物的不同分為半立體、線

40、立體、面立體、塊立體等幾種。,1.3.3 線立體,3. 線立體構成方法 線立體的構成可以分為單一形體構成和基本單位組合構成兩種。 (1)單一形體構成主要采用扭曲、折彎的方法,可以是具象形態(tài)的模擬,也可以是抽象形態(tài)的表現(xiàn)。對于線與線之間的距離、每處折線的角度都應控制的很有節(jié)奏。,1.3.3 線立體,(2) 基本單位組合構成主要采用重疊、漸變、反復及交叉等方法進行線框、線層及拉伸構造等。,1.3.4 面立體,面立體是以面的

41、形態(tài),在空間中構成所產生的形體,具有分隔整體空間、或虛或實及或開或閉的效果。 1. 面立體素材 面形素材又稱板形素材,是視覺上最有效的輪廓,具有單薄與延伸的特性。一般面形素材有木板、紙板、石板、金屬板、塑料板及玻璃板等。,1.3.4 面立體,2. 面立體素材形態(tài) 面立體素材呈現(xiàn)出一種輕薄感和延伸感,側邊近似線材,面的連接很像塊材。面立體素材有直面素材,其立體構成造型有單純、簡潔且明快的感覺,如圖1-89所示;曲

42、面素材的立體構成造型,具有柔軟、較復雜且有變化的感覺。,1.3.4 面立體,面立體基本單位組合構成,也主要采用重疊、反復、漸變等構成方法進行層面排列構造、插接構造和可展開構造。,1.3.4 面立體,3. 面立體構成方法 以單一面形體構成主要采用扭曲、折彎、挖空、切割等構成方法。,1.3.5 塊立體,塊是有立體感、空間感及量感的實體。塊立體是表面完全封閉的立體,占有獨立的空間,給人以厚實和穩(wěn)重的感受。其內部空間則可分為實心

43、與空心兩種,基本是三次元的形態(tài)。 1. 塊立體素材 塊形材料特征在于它有充實量的感覺和沉著的重量感,一般塊材有石材、木材、黏土、混凝土、金屬及塑料等,如圖1-93所示。,,1.3.5 塊立體,2. 塊立體構成方法 塊立體以單一塊作為構成,主要采用變形法和雕塑法。 變形法主要是對單一塊體做扭曲、膨脹、內凹、傾斜及盤繞等手段形成的立體形態(tài)。 雕塑法的雕就是在原始塊形上做減法,用分裂、破壞及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