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__瘟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豬 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Hog Cholera,HC,一、概 述,概念: 豬瘟是由豬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和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其以發(fā)病急、高熱稽留和細小血管壁變性,引起全身泛發(fā)性小點出血,脾梗死為特征,,歷史和現狀1833年在美國俄亥俄州首先發(fā)現CSF,1903年證明CSF的病原體是病毒,CSF在世界養(yǎng)豬國家有不同程度流行1984年國際動物衛(wèi)生組織(World Organization

2、for Animal Health, OIE)將本病列入A類法定傳染病之一,并規(guī)定為國際重要檢疫對象,很多國家制定和執(zhí)行豬瘟的防制和根除計劃,并在歐美20多個國家取得成功我國的研究成果我國于1945年首次分離到豬瘟石門系強毒株1954年研制成功了豬瘟兔化弱毒疫苗,具有高度安全性和優(yōu)良的免疫原性1956年起,在我國廣泛使用,為我國控制和消滅CSF做出了巨大貢獻,該疫苗在國外應用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如羅馬尼亞、朝鮮、阿爾巴尼亞等國

3、家應用我國的CSF疫苗消滅CSF,目前世界上仍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有豬瘟的流行,近年來一些已宣布消滅CSF的歐洲國家(荷蘭、比利時、英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又相繼復發(fā)我國雖然控制了CSF的急性發(fā)生和大流行,但一些地區(qū)的豬瘟發(fā)病率也有上升趨勢,并且其流行形式和發(fā)病特點已發(fā)生了很大變化(此變化也是世界性的),二、病原,分類和形態(tài)結構分類:豬瘟病毒(CSFV)為黃病毒科,瘟病毒屬成員,與另一成員牛病毒性腹瀉病毒(Bovine Vir

4、al Diarrhoea Virus;BVDV)之間基因組序列有高度同源性,抗原關系密切,存在交叉反應形態(tài):單分子線狀正義單股RNA病毒,病毒粒子直脛40~50nm,20面體對稱,有囊膜,其上有穗樣糖蛋白纖突。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呈圓球狀。,血清型只有一個血清型,但不同分離毒株的毒力強弱有差異(強毒株、中毒毒株、低毒力株、無毒力株)根據核苷酸序列的差異,國際上將CSFV分為1、2、3三個基因群,10個基因亞群,即1.1~1.3,2.

5、1~2.3,3.1~3.4亞群,,通過對我國31個省、市、自治區(qū)的392份CSF病料的檢測,結果表明,我國流行的CSFV分為2個基因群,4個基因亞群,即基因2群(74%)的2.1,2.2,2.3亞群和基因1群(26%)的1.1亞群(石門系強毒株和兔化弱毒株)。尚未發(fā)現基因3群毒株流行,體內分布:主要存在于病豬的各種臟器,而以脾臟含毒量最高。在各個臟器的分布:脾臟>淋巴結>肺>血液培養(yǎng)特性:可在豬腎細胞、豬睪丸細胞、骨

6、髓等原代細胞和PK-15等傳代細胞上生長繁殖,不產生CPE。,抵抗力對外界抵抗力不強,自然條件下1~2周失去感染力,但冷凍情況下能存活幾個月甚至幾年對溫度抵抗力不強,56 ℃ 60min,60 ℃ 10min可被滅活在含毒豬肉和豬肉制品內幾個月后仍有傳染性常用的化學消毒劑都可在短時間將其殺死(2%NaOH),三、流行病學,易感動物豬是本病唯一的自然宿主,不同年齡、性別、品種的豬都可感染和發(fā)病傳染源病豬帶毒豬(隱性感染、潛

7、伏期、持續(xù)性感染豬、恢復期豬),傳播途徑通過口腔和鼻腔經過消化道、呼吸道、眼結膜、皮膚擦傷、交配、胎盤豬群流動是傳播和擴散CSF的重要途徑未經加熱消毒的殘羹、洗肉水不按獸醫(yī)法規(guī)處理的病豬酮體及其制品節(jié)肢動物體內可帶毒和機械性傳播。人也可機械性傳播病毒 未充分致弱的活疫苗,流行特點流行形式由過去頻繁發(fā)生的大流行,轉為地方流行性或散發(fā)性,很少大群發(fā)生一般在易感豬群為流行性,免疫豬群多為散發(fā)規(guī)模化豬場表現未非典型、溫和型,甚

8、至隱性型感染,發(fā)病率、死亡率較低,流行過程緩和。成年豬多不顯臨床癥狀,死亡率低中小豬及哺乳仔豬發(fā)病率與死亡率高,尤其是帶毒母豬所產感染仔豬的死亡率高達90%以上邊遠或農村散養(yǎng)豬,仍以典型豬瘟為主,持續(xù)性感染、初生仔豬先天性感染、妊娠母豬帶毒綜合征,這些感染形式是豬瘟不斷發(fā)生惡性循環(huán)的根源(下圖所示)季節(jié)性:一年四季都可發(fā)生,秋、冬、春多發(fā),亞臨床感染妊娠母豬,垂直傳播,,帶毒仔豬,其它易感豬種母豬,,,水平傳播,垂直傳播,終身帶

9、毒,,四、發(fā)病機理,病毒首先侵害的靶器官是扁桃體------生長繁殖----引起病毒血癥------導致體溫升高,病毒擴散致脾、骨髓、內臟淋巴結及小腸的淋巴組織,并大量增殖,最后侵入實質臟器病毒主要侵害網狀內皮系統和淋巴系統 ,導致白血球減少,組織器官出血、梗死、發(fā)炎等變化腦組織出現非化膿性腦炎,病豬出現神經癥狀免疫應答水平下降(抗體應答水平、吞噬能力下降), 容易繼發(fā)其它病原,發(fā)生混合感染,引起腎小球腎炎或持續(xù)性感染由于低毒力

10、毒株感染機體后,低滴度的病毒可長期存在于扁桃體、唾液腺、回腸和腎上皮細胞、淋巴組織及網狀內皮組織內,結果循環(huán)病毒抗原與少量的抗體形成抗原抗體復合物沉積在腎臟遲發(fā)型豬瘟病豬呈高滴度的病毒血癥狀態(tài),病毒在機體組織內廣泛存在,先天性感染引起免疫耐受胎兒期經子宮感染CSFV時,吃初乳后母源抗體與體內病毒形成抗原抗體復合物,引起體內的病毒滴度暫時降低,但不能完全消除病毒。隨著母源抗體的消失,體內病毒滴度會再度上升。長期低滴度病毒的存在,導致免

11、疫耐受,并可引起速發(fā)型過敏反應,即病情迅速惡化、病勢重、死亡率高,五、臨床癥狀,潛伏期5~7天,最長21天急性型潛伏期一般2~5d由HCV強毒引起,多見于流行初期和首發(fā)豬場突然發(fā)病,高熱稽留(41~42 ℃) ,精神委頓、食欲廢絕,結膜炎: 眼有粘性分泌物,有的甚至眼瞼黏連,眼瞼浮腫糞便:先便秘后腹瀉。高熱期糞便干燥,糞球呈褐色,并附有粘液和血絲;后期腹瀉,排出灰白色、稀薄、腥臭糞便耳尖、四肢末梢和黏膜充血,后期發(fā)紺、全身多

12、處有大小不一的出血點或斑,公豬出現包皮炎:包皮內積有尿液,呈混濁灰白色,腥臭非化膿性腦膜炎:病豬出現神經癥狀,運動失調,全身痙攣,四肢抽搐,常見后肢麻痹血液檢查:初期白細胞數明顯降低(9000/mm3),血小板減少患豬臥地不起,很快死亡。病程短的不超過5d,一般10~20d,死亡率高50%~100%,慢性型:多見于常年有豬瘟流行的豬場和防疫衛(wèi)生條件差的豬場病豬被毛粗亂、消瘦、貧血、精神不振、嗜睡,體溫時高時低,食欲時好時壞,便秘

13、和腹瀉交替發(fā)生部分病豬可見耳尖、尾尖、臀部和四肢末梢有紫斑或壞死痂病程至少1月以上,有的可達3個多月,不死者常成為僵豬。死亡率一般10%~30%,持續(xù)感染型或遲發(fā)性豬瘟:目前我國豬場常見類型,多見于有CSF流行病史的豬場感染豬通常無臨床癥狀,但長期帶毒、排毒;感染母豬可垂直感染胎兒,發(fā)生流產、早產、木乃伊胎、死胎、弱仔、顫抖仔豬或外表健康仔豬生后存活的仔豬大部分發(fā)病死亡,不死者終身帶毒、不定期排毒,成為重要的傳染源,并產生免疫耐

14、受,對CSFV不產生抗體應答,或發(fā)生過敏反應耳病情惡化、死亡,,,六、病理變化,急性型:最初死亡者多無特征性病變。一般僅見漿膜、黏膜和內臟有少數出血點。病程緩者以多發(fā)性出血為特征的敗血癥變化,以及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的卡他性、纖維素性和出血性炎癥,,外觀:全身性皮膚出血內臟、漿膜、黏膜廣泛性出血: 全身淋巴結腫脹、充血或出血,外觀呈紫紅色,切面大理石樣外觀,有的切面全血色(診斷意義),,,,,脾臟一般不腫大,周邊出血,形狀

15、呈楔形、暗紅色梗塞(特征性病變)腎臟出血,腎臟背景土黃色,上有出血點;皮質、髓質、腎盂出血點,大小不等膀胱漿膜、黏膜有散在出血點膽囊漿膜、粘膜出血齒齦和嘴唇黏膜潰瘍,喉頭、氣管出血 肺臟有不同時期的出血斑,,,,,,,豬瘟:腎盂腎乳頭出血,豬瘟:膀胱粘膜出血,,,豬瘟:喉頭粘膜出血,,,,,豬瘟:肺臟散在出血斑點,心冠脂肪、心肌、心內外膜、心包膜出血扁桃體出血、壞死小腸、大腸黏膜充血、出血;盲腸(特別是回盲瓣處)和結腸的淋

16、巴組織壞死腦炎。腦膜出血,毛細血管周圍,大量淋巴細胞聚集,形成“袖套狀”。小膠質細胞增多或局灶壞死,,,,,,,,,豬瘟:腦膜出血,,,,,慢性型主要病變在腸道?;啬c末端、盲腸壞死,形成鈕扣狀潰瘍部分實質器官有少量針尖狀陳舊出血點或出血斑肋骨于肋軟骨之間形成點狀出血線,后期出現鈣化骨垢線持續(xù)感染型腎臟表面有陳舊針尖狀出血點,皮質和腎盂、腎乳頭均可見到小出血點淋巴結(頜下、腸系膜)、扁桃體有少量出血點,,,七、診斷,臨床診斷

17、:根據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初步診斷鑒別診斷1、典型豬瘟應注意與下列疾病鑒別敗血型豬丹毒:主要發(fā)生于3~6月齡,發(fā)病率較低,脾腫脹,大紅腎,淋巴結切面無大理石外觀急性副傷寒:1~4月齡小豬多發(fā),發(fā)病率較低,脾腫大,大腸壁增厚,黏膜發(fā)炎、粗糙、有大小不一邊緣不齊的壞死灶,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主要侵害仔豬和繁殖母豬,有明顯的呼吸道癥狀急性豬肺疫:零星發(fā)生、咽喉腫脹、呼吸極度困難、口鼻流出白沫敗血性鏈球菌?。憾嘁娪?~3月

18、齡豬,呼吸急促,黏膜發(fā)紺,突然倒地,口鼻流紅色泡沫液體,弓形體病:多見于3~6月齡,流行于夏秋炎熱季節(jié)。脾腫大,肝有出血點和壞死點,淋巴結腫大,有出血、壞死點豬附紅細胞體?。憾喟l(fā)生于夏秋或雨水較多季節(jié)。血涂片可見蟲體,血蟲凈效果較好2、非典型豬瘟:多見于20~60日齡小豬和母豬。對帶毒綜合征母豬,注意與PRRS、PR、PPV感染等鑒別,實驗室診斷 取病豬的扁桃體、脾、淋巴結、腎、回腸末端等進行如下檢測直接熒光抗體試

19、驗:取待檢病料,制片,染色,鏡檢,如細胞漿內有彌漫性、絮狀或點狀的亮綠色熒光,為CSF。最常用、快速、簡單、可靠,酶標抗體技術:檢測病豬外周血白細胞涂片及組織壓片中的CSFV病毒分離培養(yǎng)和鑒定:病料接種于PK-15細胞,48~72h后,用FA或酶標抗體技術檢測新城疫病毒強化法(END法):豬睪丸細胞,先接種病料(4d),再接種NDV(106個蝕斑單位,3d),出現CPE。此法可區(qū)分強毒和兔化毒,兔體交互免疫試驗:根據CSFV強毒不引

20、起家兔體溫反應,但能使其產生免疫力,而豬瘟兔化弱毒株能使兔產生熱反應,但對已產生免疫力的家兔則不產生體溫反應的原理而設計的。該試驗準確性高,需8d得出結果ELISA:檢測抗體,并能區(qū)分自然感染和免疫引起的抗體反應熒光抗體或過氧化物酶病毒中和試驗:檢測抗體,八、防制措施,(一)預防措施1. 免疫接種:1)豬瘟兔化弱毒疫苗的優(yōu)點:安全可靠。對各種品種和日齡的豬極其安全,不產生臨床癥狀,也不造成持續(xù)感染。不通過胎盤垂直感染仔豬免疫

21、原性穩(wěn)定:在兔體內連續(xù)傳985代,遺傳性狀不變,產生免疫力快。給豬肌肉或皮下注射后,72h產生堅強免疫力,可用于緊急預防接種體內帶毒時間短。在免疫豬體內僅保毒14d,不從尿、糞中排毒,也不引起非免疫豬同居感染對不同毒力株均有非常高的保護作用,免疫豬保護率達100%免疫期長。1~1.5年,保護力為100%免疫劑量?。毫馨徒Y、脾臟中含毒10-4~10-5PFU即可產生保護力,2)免疫程序后備母豬于配種前15d免疫1此,產仔后10d

22、免疫1次一般公豬、繁殖母豬和育成豬每年春、秋各注CSF弱毒苗一次,劑量可酌情加倍仔豬可采用兩種免疫程序:一般情況下:20日齡首次免疫,60日齡第二次免疫,用3~4倍劑量較好 。CSF流行的豬場,新生仔豬實行超前免疫(0時免疫)。仔豬在吃乳前注射2倍劑量的CSF疫苗,待2小時候再自由哺乳,8~9周2免;留作種用的5~6個月3免,免疫期可達1年以上。,2. 綜合防制措施把好引種關,搞好隔離,堅持自繁自養(yǎng)嚴格消毒措施(處理好屠宰間

23、豬肉下腳料或食堂泔水)嚴格檢疫,淘汰帶毒豬,建立健康繁殖母豬群制定科學和確實有效的免疫接種計劃實行科學飼養(yǎng)管理,建立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切斷疾病傳播途徑,(二)發(fā)病后采取的措施1. 迅速對全群進行檢查,隔離和撲殺病豬,尸體應經高溫煮透、焚毀、深埋等措施進行銷毀,嚴禁亂仍2. 全場進行緊急消毒,加強工作人員的管理和消毒,禁止場內物品、用具的混用和人員的隨意流動3. 禁止豬只交易、出售,限制豬只流動,4.緊急接種疫苗,對疫區(qū)內假定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