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9/27/0/aed9f8f2-fbbd-47a0-a65b-ecbfd6a97cda/aed9f8f2-fbbd-47a0-a65b-ecbfd6a97cdapic.jpg)
![鹽堿地植物栽培和改良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9/27/0/aed9f8f2-fbbd-47a0-a65b-ecbfd6a97cda/aed9f8f2-fbbd-47a0-a65b-ecbfd6a97cda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鹽堿地栽培鹽堿地栽培鹽堿地栽培鹽堿地栽培鹽堿地栽培鹽堿地栽培鹽堿地栽培鹽堿地栽培正文正文減少土壤鹽堿對作物危害而采取的綜合農業(yè)措施。鹽堿地含有過量的水溶性鹽類妨礙作物生長,通常發(fā)生于氣候干旱、蒸發(fā)量大、地下水位高且礦化度大、排水不暢的干旱、半干旱地區(qū)和受海潮侵漬的沿海地區(qū)中國西北、華北和東北內陸以及東部沿海地區(qū)均有分布(見鹽土、堿土)。采取適當措施在鹽堿地上栽培作物,對充分利用土地資源、發(fā)展農業(yè)生產有重要意義。鹽堿對作物的為害鹽堿對作物
2、的為害不同種類的鹽堿對作物的為害程度各不相同,一般是碳酸鹽的為害大于氯化物,氯化物的為害大于硫酸鹽。為害作用主要在于:①土壤溶液中鹽堿濃度高作物根系吸水困難甚至出現(xiàn)反滲透現(xiàn)象,造成生理干旱。②作物過多吸收某些鹽類離子后,引起中毒或生理功能失調。如碳酸鈉離子濃度達到0.005%,碳酸氫鈉和氯化鈉離子濃度達到0.05%,硫酸鈉離子濃度達到0.5%時就可能毒害作物。③土壤內代換性鈉過多時,由于鈉離子起分散土粒的作用,土壤孔隙被堵塞,結構變壞,
3、通透性差,微生物的活動減弱,土壤肥力顯著下降。④土壤pH過高,土壤中某些有效養(yǎng)分如磷、鐵變成無效狀態(tài),不能為作物所利用。鹽堿地作物栽培鹽堿地作物栽培一般在采取適當灌水洗鹽措施,排除耕層中過多鹽分的基礎上進行。栽培時從作物種類選擇到各項栽培技術措施,都要針對鹽堿地的特點進行:作物種類選擇不同作物的耐鹽性強弱不同。耐鹽性較強的作物有向日葵、紅花、甜菜、紅麻、草木犀、田菁、大麥、棉、高粱、黑豆、苜蓿等。同一類作物的不同種或品種其耐鹽性也有差異
4、如普通小麥和海島棉的耐鹽性勝過硬粒小麥和陸地棉。鹽堿地可種水稻,能起到邊利用邊改良土壤的作用。水稻生長期間,稻田耕作層鹽分不斷淋溶下降連續(xù)種植二三年后可使1米深土層內的土壤含鹽量下降到0.1%以下。一般可在這個基礎上再種旱作物,或實行水旱輪作,如水稻-棉花-小麥+草木犀-棉花輪作等。有些野生植物細胞具有較高的滲透壓,甚至能吸收某些鹽類作為營養(yǎng)物質,耐鹽性很強,并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也可作為鹽堿地栽培的先鋒植物加以種植利用,如黃須菜、鹽蒿
5、、大米草、沙打旺、沙棘等。整地深耕曬垡后干耙地,使地面粗糙,有利于脫鹽和熟化土壤。耕地可在夏、秋或冬季,一般在洗鹽后15天左右或前作收獲后立即進行。濱海鹽土和底層土質差的實行放淤后,宜采用深松淺翻的方法,避免把底土翻至表層。結合深耕平整土地是消除耕地中的鹽堿斑和保苗的關鍵措施。對于具有重鹽堿斑的局部耕土,可預先起堿,然后平整,以免鹽堿擴散。從深耕至后茬作物播種之前,特別是下雨或灌水以后適時耙地,可保持表土疏松,切斷土壤毛細管,減少地面蒸
6、發(fā),防止返鹽。播種為減輕由于土壤含鹽堿而造成的種子吸水困難播種前可先將種子浸泡,然后播種以利出苗。用鹽溶液浸種,還可提高種子的耐鹽性。因鹽堿地土壤溫度一般較低,春季適當晚播和秋季適當早播有利保苗。鹽堿地出苗率常低于一般田塊,易形成缺苗,因此宜適當增加播種量。針對土壤中鹽堿隨水分蒸發(fā)向高處運動的特點,在表土干燥和積鹽較多的地塊,采用開溝播種的方法,將表土分到兩邊,種子播在鹽分較少而較濕潤的溝底,并集中施有機肥,可以起到躲鹽、借墑和蓄雨淋鹽
7、的作用。溝播時覆土不宜太厚,但出苗后可逐漸增加覆土厚度。這種方法不僅適用于中耕作物,也可用于小麥等密植作物。作物的耐鹽能力一般苗期較弱,中、后期逐漸增強。棉花、甜菜等作物采用育苗移栽的方法,對減輕鹽堿為害,提高幼苗成活率有良好效果。施肥鹽堿地一般缺乏有機質,土壤理化性狀差。多施廄肥、堆肥、碎秸稈等有機肥可改善土壤結構變板結為疏松有利于蓄水、提高土壤溫度并中和鹽堿增加土壤供肥能力。鹽堿土的氮、磷含量往往不足,以一定量的速效氮、磷化肥做底肥
8、或種肥,有顯著增產作用。過磷酸鈣、硫酸銨等酸性化肥對堿性土還能起化學中和作用。在鹽堿地種植苕子、草木犀、田菁等綠肥作物,不僅能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同時由于綠肥莖葉繁茂,還可減少地面水分蒸發(fā),抑制返鹽。灌溉鹽堿地主要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區(qū),作物生長期間大多需要灌溉。鹽堿地灌溉不僅可滿足作物對水分的需求,還可淋洗鹽分,調節(jié)土壤溶液濃度,使土壤向穩(wěn)定脫鹽的方向發(fā)展。老灌區(qū)常產生土壤次生鹽漬化,因此要防止渠道滲漏和掌握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