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子材故事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馮子材故事晚清抗法名將。字南干,號萃亭。生于廣東欽州(今屬廣西)。自幼父母雙亡,流落江湖。他曾做過木工,跑過牛幫,在貧困中度過了許多歲月。在社會風氣和親友言行的熏陶下,馮子材的思想中充滿了許多儒家的正統(tǒng)觀念,并以此來嚴格要求自己。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率眾起義,次年投奔天地會領袖劉八,旋受招安,隨廣西提督向榮尾追太平軍至南京城外,積功升至總兵。1862年(清同治元年)擢廣西提督,駐軍鎮(zhèn)江,配合湘軍圍剿太平軍。繼在廣東、廣西、貴州等地

2、鎮(zhèn)壓農民起義。1869~1879年(清光緒五年)受越南政府邀請和清廷派遣,三次出關鎮(zhèn)壓退入越南的廣西農民起義軍和嘩變的清軍,深悉法國鯨吞越南、進窺祖國南疆之意。1881年因與當政權要不睦“稱疾”解甲歸鄉(xiāng),仍憂心邊事。他曾主動請纓,要求率兵入越抗法。年近七旬的老將馮子材臨危受命,官拜關外軍務幫辦,率部赴鎮(zhèn)南親迎擊法軍。為表示此行抗敵的決心,馮子材把他的兩個兒子帶在身邊,以備料理后事。臨行時他囑咐家人,一旦廣西守不住了,就把祖先牌位遷回江南

3、祖籍,馮子材誓死永遠不做亡國之奴。中法戰(zhàn)爭爆發(fā)后,駐越清軍一戰(zhàn)即潰。奉命督辦廣東高、雷、廉、瓊等州團練事宜。1884年8月,聞清廷對法宣戰(zhàn),遂上書請戰(zhàn)并召集舊部募兵18營,號“萃軍”開赴廣西前線。次年2月,駐越清軍戰(zhàn)敗逃入關內,潰不成軍法軍前鋒一度進占鎮(zhèn)南關(今友誼關)。時年近古稀的馮子材受命幫辦廣西關外軍務,被前線各路將領公推主持戰(zhàn)事,力撐危局。選擇地形險要的關前隘一帶為戰(zhàn)場,浚深壕、修長墻、筑堅壘,配備較強的策應之師,形成較完整的多

4、層次山地防御陣地。為打亂法軍作戰(zhàn)部署,領兵出關夜襲越南文淵,誘使法軍不待援兵到齊提前發(fā)起進攻。當法軍攻入關內,指揮諸軍死守兩翼制高點,并以預備隊抄襲敵側后;危急之時,自己持矛大呼,領兵躍入敵陣肉搏,酣戰(zhàn)半日,殺敗法軍,取得鎮(zhèn)南關大捷。鎮(zhèn)南關大捷是清軍在抵抗外敵入侵的戰(zhàn)斗中獲得的一次全面勝利,它使清軍在陸上戰(zhàn)場的局面轉敗為勝,轉守為攻。法軍被擊敗的消息傳到巴黎,茹費理內閣被迫辭職。旋揮師猛追,采用夜戰(zhàn)抄襲戰(zhàn)法,連克越南文淵、諒山,重傷法軍

5、第2旅指揮官尼格里將法軍逐于郎甲以南。戰(zhàn)后,奉旨督辦欽、廉二州防務,并會辦廣西一帶邊防。1896年赴云南提督本任。1903年奉旨會辦廣西軍務抱病兼程赴桂卒于軍旅。有《軍牘集要》傳世。馮子材故居故居又名宮保第,在欽州市欽州鎮(zhèn)白水塘村,是馮子村退居時住所。馮子材(18181903),欽州人,字南干,號革亭,清末將領,歷任廣西、貴州提督。1885年中法戰(zhàn)爭時,已年近70,在鎮(zhèn)南關(今友誼關)“短衣草履,佩刀督隊”,浴血奮戰(zhàn),法軍大敗,乘勝追擊

6、至越南文淵、諒山等地,殲法軍1000多人,史稱“鎮(zhèn)南關大捷”。死后葬于欽州市東,1905年建墓,墓前有碑刻、石人、石馬、石牌坊,規(guī)模宏大。故居建于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占地面積64350平方米,是馮子材重組萃軍開赴抗法前線的總部。居所坐南向北,磚木結構建筑,包括三個小山丘,周圍有墻坦。屋分三進,每進三棟,每棟三式,構成富有古風特色的“三排九”的建筑模式。面通寬40.5米,通進深45米。主體建筑面闊3間,合梁與穿斗式混合構架,硬山頂

7、,灰沙筒瓦蓋。建筑注重牢固實用,沒有豪華的裝飾,但質高藝精。還有宗廟、塔、宇、馬廄、魚塘、水井、花園、果園等附屬建筑,外筑圍墻,規(guī)模宏大,院內東頭新建有碑林,字跡精湛清秀,筆勢勁遒,自成一景。大敗法軍中法戰(zhàn)役發(fā)作之后,除了中國疆場以外,在越南北部,戰(zhàn)役分工具兩路舉行,西路為云南方界,東路為廣西界限。賣力東路戰(zhàn)事的是廣西巡撫潘鼎新。公元1885年2月,法國增兵越南,進攻諒山,直撲中越疆域。13日深夜,法軍還沒有達到,貪恐怕死的潘鼎新便一把

8、火燒掉諒山城,退回鎮(zhèn)南關(今友情關),還以為不寧靜,又繼續(xù)逃到離關一百四十里的龍州。法軍如入無人之境,十天后垂手可得占領了鎮(zhèn)南關。就在這危機關頭,清廷起用年近七旬的宿將時間未能攻克宣光城。在東線戰(zhàn)場上,清軍統(tǒng)帥、時任廣西巡撫的潘鼎新率軍出擊諒山,并一度攻占了船頭和郎甲兩地。但在1885年1月底,法軍主帥波里也和副手尼格里率領7000多法軍由河內出發(fā),氣勢洶洶地反撲清軍陣地。盡管在人數(shù)上占據(jù)優(yōu)勢,但由于和法軍在武器上有很大差距,加上潘鼎新

9、指揮失當,清軍一路潰退,不但撤出了船頭和郎甲一線,而且還主動棄守戰(zhàn)略要地諒山,直接退回了中國境內。隨后,法軍攻破越南通往中國西南地區(qū)的門戶鎮(zhèn)南關(今友誼關)。鎮(zhèn)南關歷史悠久,形勢雄偉,四面陡壁,居高臨下,乃中越兩國的邊境重鎮(zhèn),有著極為重要的戰(zhàn)略價值。鎮(zhèn)南關被破,就等于戰(zhàn)火燒到了中國境內。當時清軍的后路,廣西龍州的商民聽說鎮(zhèn)南關失守后,紛紛舉家遷徙,戰(zhàn)敗的清軍游勇也大都潰散,逃軍和難民成群結隊,蔽江而下,廣西全省大震,人心惶惶。在危急形勢

10、下,新任兩廣總督張之洞上奏朝廷,舉薦當時已經(jīng)解甲歸田的老將馮子材出山。張之洞在奏章中稱馮子材“老成宿將,熟習邊境軍務,威望遠播”,“馮雖老,聞未衰,將才難得”。在他的推薦之下,馮子材取得廣西關外幫辦軍務之職,這在后來證明是一次極為重要的換將。張之洞雖說也是個好夸夸其談的清流派,但這次他識人之敏銳,倒是不錯。馮子材戰(zhàn)場殺敵但是,馮老的“革命”意志不夠堅定,后來他向宋江同志學習,受了朝廷的招安,并一直跟隨廣西提督向榮尾追太平軍,追到南京城外

11、扎下了江南大營,中間也曾被李秀成和陳玉成合手打得大敗,在江南大營被破時落荒而逃。馮子材多年的軍旅生涯,積功被擢升廣西提督。在剿滅太平軍后,馮子材又相繼到廣東、廣西、貴州等地“滅火”(撲滅各地的起義軍),干的是刀口上舔血的活,為清廷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1869年到1879年間,馮子材受越南政府邀請和清廷派遣,三次出關平定退入越南的廣西農民起義軍和嘩變的清軍,由于所率軍隊紀律嚴明,當?shù)厝朔Q“馮青天”,享有很高的威信。1881年,馮子材因為和上級

12、徐延旭關系不和,屢遭其排擠,便“稱疾”解甲歸田。中法戰(zhàn)爭爆發(fā)后,聽到清廷已經(jīng)對法宣戰(zhàn),老將心憂邊事,不顧自己已年近古稀,攜二子上書朝廷請戰(zhàn)。經(jīng)朝廷同意后,馮子材召集舊部,以極快的速度募集“萃軍”十八營(“萃軍”因馮子材的號“萃亭”而得名),隨即開赴廣西前線。馮子材統(tǒng)率的萃軍,紀律嚴明,部隊行軍打仗,嚴禁擾民,違者都要以軍法嚴處。萃軍行軍之前,往往先派炊事班到前方地點熬粥做飯,等大軍來后及時地打尖充饑。在一般情況下,馮子材不準士兵沿途買賣

13、,以防止發(fā)生糾紛。在晚上宿營的時候,萃軍都是自己搭建帳篷,禁入民房,不得騷擾沿途百姓。萃軍官兵如要外出,必須持有軍官發(fā)的手令,違令者處斬。馮子材還發(fā)布嚴厲的“四斬令”:“攔路搶劫者斬,強奸婦女者斬,偷牛偷豬者斬,拐賣人口者斬。”有這么個故事說,萃軍路過一個集鎮(zhèn),馮子材發(fā)現(xiàn)當?shù)匾粋€粉絲店老板揪著一個萃軍士兵,大聲嚷嚷說當兵的吃了粉絲不給錢,引起眾多的人圍觀。馮子材見狀便上去訊問,那士兵極力辯稱自己沒吃,馮子材便跟老板說,萃軍軍紀,士兵不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