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概論形成性考核作業(yè)參考答案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社會學概論形成性考核作業(yè)參考答案社會學概論作業(yè)1一、單項選擇題11838年(B)首次使用“社會學”這個概念,標志著社會學的正式創(chuàng)立。A、弗洛伊德B、孔德C、米德D、馬斯洛2、中國最早提到社會學學科的是(B)A、嚴復B、康有為C、梁啟超D、陳千秋3、社會學產生于19世紀上半葉的(B)A、英國B、法國C、德國D、美國4、社會研究的方法體系三層次是(D)、基本研究方式、具體方法和技術。A、價值觀B、世界觀C、原理D、方法論5、(B)就是測量可

2、靠性的度量,它能鑒定測量結果的一致性和穩(wěn)定性。A、效度B、信度C、維度D、量度6、(A)就是測量的有效性的度量,它是評價測量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A、效度B、信度C、維度D、量度7、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是(A)。A、實地研究B、文獻研究C、訪談法D、問卷法8、根據收集資料的內容劃分,訪談可分為一般性訪談與(C)A、個別訪談B、座談會C、深度訪談D、集體訪談9、研究報告在結構上通常包括(C)、導言、方法、結果、討論、小結、參看文獻,以及附錄。

3、A、摘要B、關鍵詞C、標題D、序言10、“社會學之父”是(B)A、弗洛伊德B、孔德C、米德D、馬斯洛11、被尊稱為“維多利亞英國的亞里士多德”的社會學家是(A)A、斯賓塞B、孔德C、米德D、馬斯洛12、(D)是全世界第一位專業(yè)的社會學家,創(chuàng)辦了聞名遐邇的雜志——《社會學年鑒》,并以此為紐帶發(fā)展出了一個學派——法蘭西社會學派。A、斯賓塞B、孔德C、卡爾?馬克思D、埃米爾?迪爾凱姆13、(B)的“理解社會學”開創(chuàng)了社會學中的反實證主義傳統(tǒng),

4、與孔德、迪爾凱姆等為代表的實證主義傳統(tǒng)互相輝映、互相補充,共同推動了社會學的發(fā)展。A、斯賓塞B、馬克斯?韋伯C、卡爾?馬克思D、羅伯特?默頓14、(A)從反對社會學的二元對立的思維方式出發(fā),將各種經典的社會理論遺產與法國特有的認識論傳統(tǒng)融合起來,創(chuàng)立了實踐社會學,亦稱“反思社會學”。A、布迪厄B、安東尼?吉登斯C、哈貝爾斯D、羅伯特?默頓15、認為社會復雜的結構不能還原為個人的心理現象,而且具有整體效應的學者是(C)。A、霍曼斯B、帕森

5、斯C、布勞D、布迪厄16、1978年12月,中國社會學在(A)等老一代社會學工作者的努力下成立中國社會學研究會。A、費孝通B、陳達C、吳文藻D、孫本文17、20世紀40年代社會學的中心是(A)。A、美國B、英國C、法國D、德國18、把社會學區(qū)分為社會靜力學和社會動力學兩部分,提出了社會學研究的實證主義方法論和四種基本研究方法的西方社會學者是(B)。A、斯賓塞B、孔德C、米德D、馬斯洛張、排出不滿甚至敵對情緒,在化解社會沖突中的作用,其發(fā)

6、揮作用的機制為“替罪羊機制”,即社會緊張情緒不僅可以向原來仇恨的目標釋放,也可以向替代目標發(fā)泄??迫⒁獾缴鐣Y構越僵化,安全閥機制就越重要,強調安全閥機制必須在社會結構當中加以制度化,認為社會理應通過合法的、制度化的機制,使各種社會緊張情緒得以釋放,避免災難性沖突的最終出現,社會系統(tǒng)才有可能處于均衡與和諧的狀態(tài)。3、闡述帕森斯的“AGIL功能模式”。答:帕森斯的“AGIL功能模式”是:帕森斯認為,社會系統(tǒng)為了保證自身的維持和存在,必須

7、滿足4種功能條件:①適應即確保系統(tǒng)從環(huán)境中獲得所需資源,并在系統(tǒng)內加以分配。②目標達成即制定系統(tǒng)的目標和確定各目標的主次關系,并能調動資源和引導社會成員去實現目標。③整合即使系統(tǒng)各部分協(xié)調為一個起作用的整體。④潛在模式維系即維持社會共同價值觀的基本模式,并使其在系統(tǒng)內保持制度化。在社會系統(tǒng)中,執(zhí)行這四種功能的子系統(tǒng)分別為經濟系統(tǒng)、政治系統(tǒng)、社會共同體系統(tǒng)和文化模式托管系統(tǒng)。這些功能在社會系統(tǒng)中相互聯系。社會系統(tǒng)與其他系統(tǒng)之間、社會系統(tǒng)內

8、的各亞系統(tǒng)之間,在社會互動中具有輸入——輸出的交換關系,而金錢、權力、影響和價值承諾則是一些交換媒介。這樣的交換使社會秩序得以結構化。帕森斯認為,社會系統(tǒng)是趨于均衡的,4種必要功能條件的滿足可使系統(tǒng)保持穩(wěn)定性。4、闡述當代中國社會學研究的新進展。答:隨著社會學研究的恢復,社會學研究在理論上取得了以下新的進展:(1)發(fā)展理論與中國現代化研究發(fā)展問題是全球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社會學學者們就中國的發(fā)展與現代化建設開展了

9、廣泛的理論探索和經驗研究,圍繞著發(fā)展理論問題、中國現代化的特點、條件和道路問題等形成了較為一致的意見。學者們認為,當今中國正處于由農業(yè)社會向工業(yè)社會、由傳統(tǒng)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的時期,這一時期成功地實現了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軌,但也由此產生了一系列社會問題,除城鄉(xiāng)差別、貧富分化、社會腐敗等普遍性問題外,還有婚姻家庭問題、生育問題、民工潮、買賣戶口等特殊問題。(2)小城鎮(zhèn)與社區(qū)發(fā)展研究費孝通在20世紀80年代初就開始關注小城鎮(zhèn)

10、的研究,并發(fā)表了《小城鎮(zhèn)大問題》、《小城鎮(zhèn)再探索》等文章,就小城鎮(zhèn)的地位、作用、發(fā)展的影響因素、人口轉移及發(fā)展模式等問題展開了專門研究,帶動小城鎮(zhèn)研究廣泛展開。學者們圍繞小城鎮(zhèn)研究在中國城市化道路、城鄉(xiāng)社區(qū)關系、邊遠社區(qū)開發(fā)、社區(qū)服務、人口流動等一系列問題的研究上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3)中國社會分層研究自改革開放以來,學者們對社會分層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并形成了新的較為一致的看法。學者們普遍認為,在現階段,原有的階級劃分標準不復

11、存在,階層劃分取代了階級劃分,階層結構變化出現了新特點。其一是與現代經濟相聯系的職業(yè)階層壯大,且很多農民轉為工人;其二是職業(yè)的分化使原有階級內部出現擁有不同地位和財富的利益群體——階層;三是所有制結構的變動使個體私營業(yè)主階層出現。此外,與階層相關的一些問題也成為社會學界討論的熱點。(4)中國社會保障研究隨著社會結構的轉型,20世紀90年代以來,社會保障問題成為學者們討論的重要課題,研究主要圍繞著社會保險制度、社會救助與救濟制度、社會福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