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環(huán)境巖土工程問題(環(huán)東南大學-潘華良)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大環(huán)境巖土工程問題,2005年地質災害,,,2005年,全國共發(fā)生各類地質災害17751起其中造成人員傷亡或直接經濟損失50萬元以上的地質災害854起,全年共造成人員傷亡1021人,其中死亡578人,失蹤104人,受傷339人。,【滑坡】,全國共發(fā)生滑坡災害9359起,主要分布在福建、安徽、湖北、重慶、陜西、浙江、廣東等?。ㄊ校?。其中福建省滑坡災害最為嚴重,全省全年共發(fā)生滑坡災害5934起,占2005年全國滑坡災害發(fā)生總數(shù)的63.4

2、%。,,,【崩塌】,全國共發(fā)生崩塌災害7654起,主要分布在安徽、福建、浙江、海南等省。其中安徽省全年共發(fā)生崩塌災害6445起,占2005年全國崩塌災害發(fā)生總數(shù)的84.2%。,,,重慶南川市精佛山,,,【泥石流】,全國共發(fā)生泥石流災害566起,主要分布在安徽、新疆、浙江、四川、遼寧、湖北、陜西等?。▍^(qū))。其中安徽省全年共發(fā)生泥石流災害333起,占2005年全國泥石流災害發(fā)生總數(shù)的58.8%。,,,【地面塌陷】,全國共發(fā)生地面塌陷災害

3、137起,主要分布在廣東、湖北、山東等省。,,,安徽定遠縣 地面 塌陷 1500平方米將公路攔腰切斷,【地面沉降】,全國有50多個城市和地區(qū)出現(xiàn)了地面沉降,地面沉降區(qū)主要分布在長江三角洲地區(qū)、華北平原和汾渭盆地等地。,【地裂縫】,地裂縫主要發(fā)生在河南、陜西、江蘇、湖北、貴州、河北等省,多為地下水開采、煤礦采空及降雨等因素造成。,【海水入侵】,海水入侵主要發(fā)生在山東和遼寧兩省。山東省的煙臺、青島、威海、日照等地區(qū)海水入侵累計面積達649

4、平方公里。遼寧省的錦州、葫蘆島、大連等地區(qū)海水入侵累計面積達740平方公里,其中大連地區(qū)2005年海水入侵新增面積27平方公里,其它地區(qū)海水入侵面積變化不大。,區(qū)域性滑坡與泥石流,區(qū)域性的自然滑坡及泥石流是一種嚴重的災害(不亞于地震)。(1)自然營力①風化;②暴雨;③地震;④海浪。(2)人為作用①植被破壞;②不合理挖方和填方;③不合理施工影響,如施工用水浸濕坡腳、打樁、爆破振動等等。,,①區(qū)域性氣象條件的研究(暴雨、

5、洪水的強度頻率)②區(qū)域綠化、造林,改良土壤、減少水土流失;③及時整治局部滑坡,防止擴大成區(qū)域性滑動;④加強監(jiān)測和預警工作⑤加強對巖土和工程地質的勘察工作,,美國洛杉磯對山前建筑物遭滑坡災害的調查表明,1952年以前沒有進行有關巖土工程技術工作,遭損壞的建筑物達10%;1952年以后對巖土工程技術工作提出一定要求后,遭損壞的建筑物降至1.3%;從1963-1969年,對巖土工程技術工作作了詳細要求,遭損壞的建筑降至0.15%

6、。,地震,2005年中國發(fā)生6~7級地震4次,5~6級地震18次。2005年中國大陸地區(qū)有11次地震成災事件,共造成約208.4萬人受災,受災面積約15039.7平方公里;死亡15人、重傷90人、輕傷777人;造成房屋345,7153m2毀壞,54,3515m2嚴重破壞,991,6280m2中等破壞,1062,4541m2輕微破壞;地震災害總的直接經濟損失約26.3億元。,,預測地震和減少損失(1)研究地層的構造斷層的特性以及斷層

7、的活動狀態(tài)。預估地震區(qū)的范圍及地震大小。(2)研究表層巖性對地震的反應。當?shù)卣鸩◤恼鹪磦鞑ブ恋孛妫韺油恋男再|不同對地震反應也不同很堅硬的巖石,地震反應比一般的土層弱得多。飽和且密實度不高的粉細砂,在地震波作用下很容易發(fā)生液化。,,,火山,三種方法引導熔巖流,使它不致于任意毀壞住房和有關設施。這三種方法是:①構筑導墻;②水力冷卻;③投擲炸彈。,,導墻是用石塊堆成的墻,可根據(jù)地形設置,通常高約3m,可以阻止熔巖奔越而過;其

8、次它可以改變熔巖流動的方向。這種方法在夏威夷和意大利都取得了成功的經驗。水力冷卻的辦法主要是促使熔巖凝結。但使用這一方法時,必須仔細地計劃,制定控制的時間和程序。投擲炸彈的方法主要是用來破壞熔巖流邊緣凝結塊,這樣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它的流向。,沙漠化,抗沙漠化的措施,目前主要有:1)植物固沙。研究植物固沙生態(tài)原理和綠色防護體系技術措施;2)化學固沙。在極端干旱區(qū),植物固沙難于奏效時,利用高分子聚合物固定流沙;3)沙化噴灌。引水灌

9、溉,改良土壤;4)工程固沙。構筑防沙擋墻、擋板等,阻止沙丘移動,這種方法奏效快,如果與植物固沙的方法結合起來,效果會更好。,水土流失,植樹植草,土壤鹽漬化,(1)對農業(yè)的危害荒蕪,寸草不生。(2)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土壤中的含鹽量變化會造成酸堿度失調,使得某些動物難于生存。(3)對交通的影響道路泥濘翻漿(4)土壤的腐蝕性①硫酸鹽為主的鹽漬土,對混凝土的腐蝕②含氯鹽為主的鹽漬土,對金屬材料的腐蝕作用地下管道的穿孔破壞、鋼結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