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濟世神驗良方書名:濟世神驗良方作者:佚名朝代:清年份:公元16441911年噎隔門屬性:神仙奪命丹專治噎食。烏梅十三個(水浸去核杵爛)砂雄黃各二錢百草霜五錢綠豆黑豆各四十九粒共為末,和梅再搗為丸,如彈子大。以乳香一錢,少加朱砂為衣,陰干??招泥呋煌瑁幓M,即以熱餅一個,茶泡食之,無礙已驗過三五日,再服一丸,即愈。治噎單方細糠(用碓嘴上者)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噙化津咽下。又方藍靛汁治噎如神。又方白面二斤半,蒸一大饅頭,頂上開口挖
2、空,將皂礬裝滿,用新瓦四圍遮護,鹽泥封固挖土窯置之,文武火燒一晝夜,候紅取出研細,棗肉丸如桐子大,空心服二十丸。忌酒色余論噎氣、膈氣皆氣也。膈氣失治則痰結而為翻胃,至危也。古人謂∶風勞、臌膈,實病難醫(yī)者,所以儆世也。今人膈有痰火,識者謂其至危,而彼全然不以為意,及至翻胃既成,乃云恐成隔癥,是誤以膈為隔也。不知翻胃為極危篤之癥,若翻胃后已膈死矣,又何言哉。故詳論于翻胃篇中,臨癥用藥,俱當合看。又方治五噎、心膈、氣滯。用香附子,炒,去毛為末
3、,酒煎,陳皮湯調一二錢服,每日三服,亦治心痛。附治噎方白術槿花一兩,用水二碗,煎一碗,空心午間晚上三時服。又方將隔年廣陳皮(刮去垢),以生姜三片搗汁,片伴之于飯上蒸熟,曬干磨為細末,滴水為丸,每服三錢,白滾湯下,已驗。用大柳樹上生楮樹,或桑樹連根取下,切碎,煎湯服三五日,其病自除。治飲食不住口,仍易饑餓用綠豆、黃麥、糯米各一升,炒熟,共磨成粉,每服一酒杯,以治受山嵐瘴氣用生熟大蒜各七片,共細嚼食之,少頃腹中鳴或口吐血,或大便泄氣即愈。治
4、心氣及胃脘諸痛肥梔子十枚(去殼,姜汁浸炒,連殼用)川芎一錢香附(童便制)一錢又方用生明礬末一錢,川椒末二分,白滾湯調服。忌腥物、面食、蕎麥。又方用生礬二錢,石榴皮二錢,用酒一碗煎服,效。又方治心氣痛不可忍及小腸氣痛。蒲黃(炒)、五靈脂(酒炒淘去沙),各等分。先以醋調二錢,煎成膏,入水一盞煎,食前服。又方烏梅一個(去核)杏仁七粒(去尖)紅棗二個(去核)共搗作一服,男用好酒,女用好醋,不拘時服。又方雄黃二錢(為末),烏梅肉二錢,合勻研爛為丸
5、,每服五十丸,姜湯米飲送下。又盞落湯治急心疼。陳皮香附子良姜吳茱萸石菖蒲各等分切,咀片,用水一碗,煎至七分,先將碗用香油三五滴在內,水盞蓋之,將藥淋下熱服。治冷心氣疼乳香三分(火煉去油),明礬一錢(煉過),為末,好酒送下。治熱心氣疼取鍋底黑末,以童子熱小便調服三錢,即愈。余論翻胃膈噎名雖殊而理則一。噎者飲食時火氣炎上,猝然阻滯也。膈者氣郁痰搏,初則咽喉時覺有礙,吐之不出,咽之不下,久則妨食也。翻胃者痰火結于胃之上脘,食已即吐,結于下腕,
6、朝食暮吐也。皆陽火不降而上行也。由于憂思悲恐怒寒熱勞食,扇動陽氣積成膈熱,初津液不行不思飲食,或噫腐作酸,嘈雜痞悶,誤認為寒,服辛香燥熱之劑,時暫得快,七情反復,舊病益深,不遇良工又行燥藥,痰挾淤血遂結窠囊,是速翻胃之成也。善治者,不治已病治未病。平時于脾胃門參究,有感于諸氣門詳觀,見證于吞酸時用藥,焉得至此。戴氏云∶痰盛脈滑,以二陳為主;熱甚脈數(shù),解毒為主;血虛脈數(shù)而無力,以四物為主;氣虛脈緩而無力,以四君子為主。氣血俱虛,脈沉而澀,
7、口中出沫不治。蓋氣血未虛,用藥劫痰,火病不復生。氣血虛者,劫去痰,火雖亦暫息,病必復作。所以然者,氣虛則不能運化而生痰,血虛則不能滋潤而生火故也。龔氏主于清痰降火,以二陳加姜汁、韭汁、竹瀝、童便及牛乳為主。熱悶加炒芩、連、瓜蔞、桔梗;氣噎加香附、HT芎、木香、檳榔、砂仁;氣虛□肥白合君子,用竹瀝、姜汁;血虛痰弱,合四物湯,加紅花、杏仁(研泥),用童便、韭汁;大便燥結,用酒蒸大黃以潤之;脾不磨者,加神曲、麥芽以助之;若將成翻胃,多服牛乳為
8、上策,但不可用人乳,內恐有飲食烹飪色欲勞倦之火也。張機峰云∶噎是神思過度,惟內觀以自養(yǎng)乃能安耳,至哉斯言也。切不可再服香燥,戒之,戒之。治翻胃取肥皂子五個或七個,月白面水調,包裹火上煨熟,去皂子,用面研細末,或酒或湯調下,即吐稠痰愈。(以淮麥面妙)又方半夏五錢,茯苓五錢,水二碗,煎一碗,去滓,入生姜汁再煎三沸,不拘時熱服。治翻胃方用甘蔗汁七升,生姜汁一升,相和如糊,分作三服。又方用蓽澄茄為末,米和丸姜湯下,仍服平胃散三十帖。又方以年深蜆
9、爛殼為白灰,米飲調下一錢。蚌殼亦可。氣癥門屬性:悍怒不息之謂氣,觸動七情何所治,古人作用七氣湯,濃樸、陳皮為上劑。木香半夏大腹皮兩姜子大古四七湯治喜、怒、悲、思、憂、恐、驚七氣,結成痰涎,狀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喉中咯不出,噎不下;或脘中痞滿;或痰涎壅盛,上氣喘結;或痰飲中阻,嘔逆惡心。半夏五兩茯苓四兩濃樸三兩紫蘇二兩姜棗煎服。梅核氣,加桔梗、枳實(一方加檳榔);思慮過度,小便白濁,此方下青州白丸子分心氣飲治抑郁之氣,留滯不散,胸膈痞滿悶
10、,脅肋虛脹,噫氣吞酸,惡心頭眩,口苦舌干,飲食減少,大腸虛閉等證。紫蘇二兩青皮陳皮大腹皮桑白皮羌活各五錢半夏木通各三錢半赤芍三錢官桂甘草各二錢半分五劑姜棗燈心煎服。性急加柴胡;多怒加黃芩;食少加砂仁、神曲;咳嗽加桔梗、半夏;痞甚,加枳實、香附;三焦不和,加烏藥;氣閉,加萊菔子、枳殼;上焦熱盛,加黃芩;下焦熱盛,加梔子;翻胃,加沉香(磨服);水氣面浮,加豬苓、澤瀉、車前、木瓜、葶藶、麥冬;氣成塊,加三棱、莪術。余論軒岐論,諸痛皆因于氣,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醫(yī)資料)蘇沈良方
- (中醫(yī)資料)幼兒暖臍治病良方
- (中醫(yī)資料)056-蘇沈良方
- (中醫(yī)資料)醫(yī)驗大成
- (中醫(yī)資料)河北中醫(yī)驗案選
- (中醫(yī)資料)083-種福堂公選良方
- (中醫(yī)資料)漢方臨床治驗精粹
- (中醫(yī)資料)古妙方驗案精選
- (中醫(yī)資料)不孕不育治驗集成
- (中醫(yī)資料)治驗回憶錄
- (中醫(yī)資料)中醫(yī)臨床驗案匯輯 第六輯
- (中醫(yī)資料)103-華佗神方
- (中醫(yī)資料)臨證筆錄秘驗集
- (中醫(yī)資料)中醫(yī)藥學臨床驗案范例
- (中醫(yī)資料)229-集驗背疽方
- (中醫(yī)資料)516-臨癥驗舌法
- (中醫(yī)資料)百家驗案辨證心法
- (中醫(yī)資料)三十種病治驗靈
- (中醫(yī)資料)臨床驗集(第二版)
- (中醫(yī)資料)袁正瑤醫(yī)術驗案集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