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河歷中學2011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北大清華狀元、一線名師真人在線互動家教平臺1安徽省河歷中學2011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第Ⅰ卷閱讀題(66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3題。紡車人類區(qū)別于動物的特征之一,便是能以衣著保暖和遮羞。制衣不能離開紡織,而中國古代紡織不僅歷史悠久,而且技術發(fā)達,并一度領先于世界。只要稍作考證,就知道織布之法肯定要比造紙術發(fā)明得更早。距今已有將近三千年歷史的《詩經》中就有不少關于布、紡織、衣裳的記載。如《無衣》

2、:“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豈曰無衣?與子同澤。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痹僬撸湃藢懽窒葘懺谥窈喩?,然后是帛上,那時肯定也就有了棉布。而蔡倫造紙是漢代的事了,他造紙用的原料不外是“樹皮、麻頭、破布、魚網”等物,這些足以說明布的出現(xiàn)遠遠早于紙的出現(xiàn)。早在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期,便出現(xiàn)了簡單的紡墜和腰機。早期的紡墜多用獸骨制成,又有以石、陶、玉等材料制作者;形狀有鼓、圓、扁圓、球、錐、四邊、蘑菇及齒輪等形狀。其工作原理為一手轉動拈桿,另一手牽扯纖維

3、續(xù)接,將各種纖維紡捻成線,以增長其長度和增大其強度。腰機為一種原始織機,又稱“踞織機”,腰束一帶,席地而織,右手持打緯木刀打緊緯線,左手投緯引線,將紡線編織成布匹。因紡墜紡紗效率較低且紗線拈度不均勻,故所紡織的布匹比較粗糙。但作為一種簡便的紡紗工具,被沿用了幾千年,直至20世紀50年代,一些少數(shù)民族仍在用紡墜捻線、腰機織布。西周時期,具有傳統(tǒng)性能的紡車、織機等相繼出現(xiàn)。紡車初為手搖,即一手搖動紡車,一手從事紡紗工作;后發(fā)展為腳踏,即采用

4、腳踏板提綜開口,這樣將手解脫出來專門從事投梭和打緯,比原始紡車的工作效率提高了20至60倍,是紡車發(fā)展史上的一項重大發(fā)明,其出現(xiàn)時間可追溯到戰(zhàn)國時期。紡車自發(fā)明后,至漢代已非常普及,直至近代,在一些偏僻的地區(qū)仍為主要的紡紗工具。早期紡車的錠子數(shù)目一般為二至三枚,最多為五枚。宋元之際,逐漸產生了一種利用水力驅動并有數(shù)十個錠子的大紡車,還有利用畜力驅動者,使其具備近代紡紗機械的雛形,適應大規(guī)模的專業(yè)化生產。紡織效率(以紡麻為例)從一般紡車日

5、紡紗三斤發(fā)展為一晝夜紡紗一百多斤。水力大紡車是中國古代將自然力運用于紡織機械的一項重要發(fā)明,其技術領先于西方(1769年英國人阿克萊制作的水車紡機)四個多世紀。古代紡織技術的領先使中國享有絲綢之國的美譽。戰(zhàn)國時期,齊國的絲織品便舉世聞名,能“織作冰紈綺繡純麗文物,號為冠帶衣履天下”,“齊(濟)陰之縑”、“亢父之縑”均為一時名產;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絹、綺、羅等大量絲織品為后世留下觀瞻前人杰作的實物,尤其是被譽為國寶的“素紗禪衣”,輕

6、若煙霧,薄如蟬翼,織造技術之高超實乃巧奪天工。1以下不能作為“布的出現(xiàn)遠遠早于紙的出現(xiàn)”這種說法依據(jù)的一項是()北大清華狀元、一線名師真人在線互動家教平臺3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A獨端坐以指畫沙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B日與講說圣賢修己治人之道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C禁女婦之為僧道者古人之觀于天地……往往有得D五年,依所請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朱熹從小就聰

7、慧過人,剛能講話時所提出的問題就讓父親覺得驚奇。后來跟從老師學習《孝經》,他就用“不若是,非人也”這句話表明了自己的人生志趣。B朱熹對教育非常重視。在同安縣任職時,他挑選本縣德才優(yōu)異的人作為自己的學生加以教育。在南康軍任知軍時經常到郡學里去與學生講論學問,他還重修了白鹿洞書院。C朱熹政績顯著,曾得到皇帝肯定。他能采取靈活合理的措施應對災荒,幫助百姓渡過難關。他還能做到只身一人深入民間,察訪百姓疾苦。D朱熹在慶元年間被監(jiān)察御史沈繼祖上書誣

8、告十罪,結果皇帝卻免掉了沈的職務,取消了他的俸祿,連沈的學生蔡元定也遭到流放。7把文言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間詣郡學,引進士子與之講論。(3分)(2)會浙東大饑,宰相王淮奏改熹提舉浙東常平茶鹽公事,即日單車就道。(4分)(3)郡縣官吏憚其風采,至自引去,所部肅然。(3分)(二)古代詩歌鑒賞(8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塞下曲【戎昱】北風凋白草,胡馬日骎骎。夜后戍樓月,秋來邊將心。鐵衣霜露重,戰(zhàn)馬歲年深。自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