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的淵源和效力的司考題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現(xiàn)今的很多法律格言都是在古羅馬時期形成的,‘法律僅僅適用于將來’就是一例。這一思想后來被古典自然法學派所推崇,并體現(xiàn)在法國人權宣言和美國憲法之中,形成了法不溯及既往原則”。根據(jù)此引文以及相關法學知識,下列正確的表述是:A.古羅馬時期的法律是用法律格言的形式表現(xiàn)的B.“法律僅僅適用于將來”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代社會的法律效力原則C.只有古典自然法學派強調(diào)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則D.法不溯及既往僅僅是人權宣言和憲法通行的效力原則答案:B解析:羅馬法的淵

2、源有:(1)習慣法。公元前450年以前,羅馬國家法律的基本淵源為習慣法。(2)議會制定的法律。羅馬共和國時期的主要立法機關是民眾大會、百人團議會與平民會議,它們制定的法律是共和國時期最重要的法律。(3)元老院決議。元老院是共和國時期羅馬最高國家政權機關,并享有一定的立法職能,議會通過的法律需經(jīng)它批準方能生效。帝國時期,元老院被皇帝所控制,其本身所通過的決議具有法律效力。(4)長官的告示。羅馬高級行政長官和最高裁判官發(fā)布的告示具有法律效力

3、,是羅馬法的重要淵源之一。(5)皇帝敕令。主要包括:敕諭、敕裁、敕示、敕答。(6)具有法律解答權的法學家的解答與著述。因此,A項的說法錯誤。2西方法律格言說:“法律不強人所難”。關于這句格言涵義的闡釋,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A.凡是人能夠做到的,都是法律所要求的B.對人所不知曉的事項,法律不得規(guī)定為義務C.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人對不能預見的事項,不承擔過錯責任D.天災是人所不能控制的,也不是法律加以調(diào)整的事項答案:C解析:“法律不強人所難”,

4、即不能對自己無法預見的事情承擔責任。選項A說法錯誤,“人能夠做到的”中的人,可能是“圣人”,也可能是“小人”,不能以“圣人”的道德情操要求所有人,也不能以“小人”的標準去定分止爭。另外,法律的范圍畢竟是有限的,道德調(diào)整的范圍不一定都要有法律來規(guī)范。選項B說法錯誤,義務具有強制履行性,不能以不知曉而拒絕履行。選項D說法錯誤,法律明確規(guī)定“天災”是不可抗力,是法律調(diào)整的事項。3甲公司是瑞士一集團公司在中國的子公司。該公司將SNS柔性防護技術

5、引入中國,在做了大量的宣傳后,開始被廣大用戶接受并取得了較大的經(jīng)濟效益。原甲公司員工古某利用工作之便,違反甲公司保密規(guī)定,與乙公司合作,將甲公司的14幅攝影作品制成宣傳資料向外散發(fā),乙公司還在其宣傳資料中抄襲甲公司的工程設計和產(chǎn)品設計圖、原理、特點、說明,由此獲得一定的經(jīng)濟利益。甲公司起訴后,法院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伯爾尼保護文學藝術作品公約》的有關規(guī)定,判決乙公司立即停止侵權、公開賠禮道歉、賠償損失5萬元。針對本案和法院

6、的判決,下列何種說法是錯誤的?7.張某過馬路闖紅燈,司機李某開車躲閃不及將張某撞傷,法院查明李某沒有違章,依據(jù)《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guī)定判李某承擔10%的賠償責任。關于本案,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A.《道路交通安全法》屬于正式的法的淵源B.違法行為并非是承擔法律責任的唯一根源C.如果李某自愿支付超過10%的賠償金,法院以民事調(diào)解書加以確認,則李某不能反悔D.李某所承擔的是一種競合的責任答案:D解析:法的正式淵源是指那些可以從體現(xiàn)于國家制定

7、的規(guī)范性法律文件中的明確條文形式中得到的淵源,如憲法、法律、法規(guī)等,主要為制定法,即不同國家機關根據(jù)具體職權和程序制定的各種規(guī)范性文件。《道路交通安全法》是法律,因此屬于正式的法的淵源,因此,A項說法正確。法律責任,是指行為人由于違法行為、違約行為或者由于法律規(guī)定而應承受的某種不利的法律后果。因此,承擔法律責任的原因除了違法行為外,還有違約行為或者由于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應當承擔法律責任的行為。因此,B項說法正確。民事調(diào)解書是人民法院審理民事

8、案件時,在當事人雙方自愿、合法的原則下,查明事實、分清是非,通過調(diào)解方式,促使當事人互相諒解、達成協(xié)議而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書。對此不能反悔。故C正確。法律責任的競合,是指由于某種法律事實的出現(xiàn),導致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法律責任產(chǎn)生,而這些責任之間相互沖突的現(xiàn)象。比如出賣人交付的物品有瑕疵,致使買受人的合法權益遭受侵害,買受人向出賣人既可主張侵權責任,又可主張違約責任,但這兩種責任不能同時追究,只能追究其一,這種情況即是法律責任的競合。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