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肌 少 癥sarcopenia,2014年10月13日,2,肌少癥的研究,3,概 述,生活中常常見到步履蹣跚、行走緩慢的老人,在很多人的觀念中,老年人的這種狀態(tài)是很正常的。但實際上,這些是肌肉衰減的表現(xiàn)。骨骼肌量逐漸減少,肌力逐年下降,并逐步發(fā)展到難以站起、平衡障礙、極易摔倒骨折等情況,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增加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風險。,4,概 述,肌少癥(Sarcopenia)這個詞起源于希臘語,原意是“poverty of
2、flesh”(缺少肌肉)。國內(nèi)文獻譯為“肌少癥”、“骨骼肌減少癥”、“肌肉衰減征”、“老年性骨骼肌減少癥”等等。在1989年由Irwin第一次用來描述老年性的肌肉減少和力量衰減。 2010年,Sarcopenia歐洲工作組(EWGSOP)將肌少癥定義為:“老年人骨骼肌質量和骨骼肌力量及功能下降的一種病征”,主要強調(diào)骨骼肌量下降,或加上骨骼肌力量下降,或再加上骨骼肌功能下降。,5,流行病學,肌少癥在中老年中非常常見。40歲以上的人
3、每年肌肉丟失量為0.5%—1%,而30%的60歲以上老人、50%的80歲以上老人會發(fā)生不同程度的肌少癥。當肌肉減少30%,將影響肌肉的正常功能。,6,肌少癥的危害,1、跌倒風險增加;肌少癥老人中39.0%男性、 30.6%女性失去獨立居住能力;2、會影響人體抗病能力和疾病恢復過程;3、導致胰島素抵抗和T2DM發(fā)?。?、獨立于其他危險因素,與心血管疾病有關;5、增加老年人的全因死亡率、致殘率。,7,肌少癥的危害,肌肉減
4、少會導致肌力減弱,功能障礙,跌倒風險增加,同時還會出現(xiàn)肌肉松弛、皮膚褶皺增多、體重下降、身體虛弱、抵抗力下降等一系列負面癥狀。肌肉減少還可導致和加劇骨質疏松、關節(jié)炎等疾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成為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重要誘因心肺衰竭,甚至死亡。,8,自測肌少癥,目前我國并沒有標準的肌少癥醫(yī)學診斷指標,通常通過觀察、測定身體蛋白質量、測試肌肉力量等來綜合診斷。 觀察步態(tài):年齡在65歲以上的老年人,如果常規(guī)步速小于0.8米/秒,
5、可判斷有肌少癥的征兆?! ∮^察體重:65歲以上老人,年體重下降5%,應注意肌少癥發(fā)生的可能?! ∮^察肌群:臀大肌變得扁平,小腿的腿圍減少,握力下降,都能說明肌肉有所減少。老人眼眶下陷、肩胛骨突出、拇指向手背并攏處的骨間肌變平,也是肌肉流失的表征。,9,肌少癥的病因,最常見的誘因為老化、腫瘤、營養(yǎng)不良,其中以老化最為重要。,10,肌少癥的病因,1、營養(yǎng)的攝入不足和吸收障礙2、活動減少3、年齡相關的性激素水平改變、凋亡、線粒體功能異
6、常4、神經(jīng)退行性疾病,運動神經(jīng)元丟失5、內(nèi)分泌因素:皮質激素、生長因子(GH)、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甲狀腺功能異常,胰島素抵抗6、其他,如惡病質,11,肌少癥的發(fā)病機制,1、機體內(nèi)的增齡性改變——在人體從成熟到衰老過程中,神經(jīng)肌肉系統(tǒng)的機能和表現(xiàn)顯著下降,其特征就是即使是健康的老年人也會不可避免地發(fā)生骨骼肌質量下降及肌力減退。最常見的誘因為老化、腫瘤、營養(yǎng)不良,其中以老化最為重要。老化過程中及體力活動減少導致肌肉塊丟
7、失。 2、生活方式的變化——體力活動和營養(yǎng)水平與骨骼肌衰老無疑有著關聯(lián)。隨著衰老體力活動水平降低,生理系統(tǒng)機能會適應性下降,運動能力會進一步下降。這可能會導致惡性循環(huán)。3、神經(jīng)因素的改變——發(fā)生在脊髓運動神經(jīng)元、外周神經(jīng)和神經(jīng)肌肉接頭。,12,肌少癥的發(fā)病機制,13,肌少癥的發(fā)病機制,14,肌少癥的特點,肌纖維的數(shù)量及體積減少2型或快動肌纖維的減少纖維蛋白和脂肪組織滲入肌肉組織肌肉組織中前體細胞隨年齡增長而減少,15,肌少癥的
8、臨床表現(xiàn),肌力減退 研究顯示,肌肉減少癥患者在不同肢體部位、不同負荷狀態(tài)下,均存在肌力的減退。肌肉質量下降 老化過程中體內(nèi)無脂肪 塊的減少幾乎全部為肌肉塊的減少,而非肌肉塊的減少。,16,肌少癥的臨床表現(xiàn),①體力活動降低: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下肢功能逐漸減退,這種下肢功能降低的主要原因并非是肌肉數(shù)量的減少,而是由于肌力的下降。②情緒障礙:骨骼肌功能的退化影響老年人的體力狀況,使老年人的心理狀態(tài)失常,并相繼出現(xiàn)焦慮
9、、抑郁等情緒波動。③誘發(fā)骨質疏松:骨骼所承受的負荷主要來自于肌肉的主動收縮,而非體重,老年人的肌力呈衰退狀態(tài),骨強度稍大于肌力,骨骼相對處于廢用狀態(tài)。④蛋白質營養(yǎng)不良⑤靜息代謝率降低⑥身體素質下降和死亡率上升,17,肌少癥的臨床表現(xiàn),體力活動降低情緒障礙誘發(fā)骨質疏松蛋白質營養(yǎng)不良靜息代謝率降低身體素質下降和死亡率上升,18,肌少癥的篩查,19,肌少癥的診斷,判斷骨骼肌衰老的標準:女子RSMI低于5.45kg/m2,男子
10、RSMI低于7.26kg/m2。其它指標也可用于判斷骨骼肌衰老:去脂體重,肌力、握力、體重指數(shù)等。,20,肌少癥的檢查,肌肉力量的測試 等速測力系統(tǒng)肌肉質量的測試 雙能X線吸收(DEXA) 核磁共振(MRI) 計算機X線斷層掃描(CT)肌肉功能檢測。,21,肌少癥的治療,內(nèi)分泌干預 胰島素(INS)主要促進快肌纖維蛋白質的合成。 生長激素(GH)能影響肌肉蛋白質代謝發(fā)揮肌肉營養(yǎng)作用。 促腎上腺皮質
11、激素(ACTH)具有運動神經(jīng)元營養(yǎng)作用。 性激素(睪酮、雌激素)能夠顯著促進肌肉的合成。其他藥物 相關實驗證明氯沙坦能改善了高齡小鼠的肌肉愈合,22,兩大誤區(qū),飲食誤區(qū):不少老年人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片面追求“老來瘦”,刻意吃素并減少食量、降低能量的攝入,使優(yōu)質蛋白攝入不足、加劇營養(yǎng)不良,這是導致“肌少癥”的主要原因之一。鍛煉誤區(qū):老來養(yǎng)生只宜靜不宜動。,23,肌少癥的預防,加強肌肉鍛煉 對于肌肉整體機能的保持以及延
12、緩衰老有著顯著的作用,采取適當?shù)目棺栌柧毧商岣呒∪饬α浚ㄗh走出戶外運動起來,每日運動半小時為宜。,24,肌少癥的預防,比較不同蛋白種類的氨基酸評分(PPCAAS)、生物利用率(BV)、凈蛋白合成率(MPV)等數(shù)據(jù):在氨基酸評分上,乳清蛋白、雞蛋蛋白、牛奶蛋白、大豆蛋白、牛肉蛋白都是優(yōu)質蛋白的良好來源;從吸收率看,則乳清蛋白、雞蛋蛋白最為優(yōu)越。,不同食品蛋白質營養(yǎng)效價比較,25,乳清蛋白中必需氨基酸組成與WHO推薦模式相近,26,肌少
13、癥的預防,不同蛋白的肌肉合成率比較,27,抗阻運動,有些醫(yī)生不愿給老年人開出高強度的抗阻運動處方,但是,大多數(shù)研究表明抗阻訓練對老年人來講是安全的。美國運動醫(yī)學會(ACSM)建議,要提高肌力和肌耐力,每周完成2-3次力量訓練,每次至少每組8-12次最大重復運動。50-60歲才開始力量訓練的人和虛弱的個體可以采用略低的負荷,以最大重復次數(shù)為10-15次的負荷為宜。,28,抗阻訓練,抗阻訓練是利用器械或者身體自身重量與骨骼肌力量進行對抗,
14、達到刺激肌肉生長、保持肌肉體積的效果。具體運動處方如下:運動頻率(Frequency):≥2次/周運動強度(Intensity):在0-10分量表中,采用中等(5-6分)到較大強度(7-8分)之間的強度。注:0分相當于坐姿用力程度費力程度,10分相當于竭盡全力。運動類型(Type):漸進式負重運動項目或承受體重的軟體操(對8-10個大肌肉群進行訓練,每組重復10-15次)、爬樓練習或其他大肌肉群參與的力量訓練。運動時間(Tim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肌少癥前期、肌少癥與甲狀腺功能減退相關性研究.pdf
- 肌少癥2014住院醫(yī)講課
- 人群肌少癥相關因素調(diào)查.pdf
- 老年肌少癥患者的康復治療
- 高脂飲食引起肌少癥的機制研究.pdf
- 老年冠心病與少肌癥的相關性研究.pdf
- 慢性心力衰竭并發(fā)肌少癥的研究進展.pdf
- 臨睡肌肌抽躍癥
- 2型糖尿病患者肌少癥相關因素分析.pdf
- 院內(nèi)多學科會診橫紋肌溶解癥ppt課件
- 橫紋肌溶解癥
- 骨骼肌質量、肌力和功能性活動測試在肌少癥和跌倒中的篩查研究.pdf
- 不同評估工具在住院老年人肌少癥篩查中的應用評價.pdf
- 軀干肌課件
- 梨狀肌綜合癥
- 膽囊腺肌增生癥
- 臀肌攣縮綜合癥
- 肌學總論軀干肌課件
- 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管狹窄癥梨狀肌綜合征ppt課件
- 臀肌攣縮癥的護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