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山香教師招聘教育理論基礎筆記(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第一部分第一部分教育學教育學1.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人類有目的地培養(yǎng)人的一種社會活動,是傳承文化、傳遞生產與社會生活經驗的一種途徑。廣義指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狹義指學校教育;偏義指思想品德教育。教育是在一定社會背景下發(fā)生的促使個體社會化和社會的個性化的實踐活動。教育的本質屬性是教育育人性(是一種有目的地培養(yǎng)人的社會活動);社會屬性有:永恒性、歷史性、繼承性、長期性、相對獨立性、生產性、民族性。教育的起源:神話起源說

2、——體現(xiàn)神或人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順從于天;朱熹生物起源說——動物的本能,種族發(fā)展的本能需要;(法)利托爾諾和(英)沛西能心理起源說——兒童對成人的模仿;(美)孟祿。勞動起源說——教育的社會起源說;?馬克思主義認為教育起源于人類所特有的生產勞動。教育的構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教育影響)。教育的功能:按作用的對象:個體發(fā)展功能、社會發(fā)展功能;按作用的方向:正向功能、負向功能;按作用呈現(xiàn)的形式:顯性功能、隱性功能。教育的發(fā)展

3、歷程:學校的出現(xiàn)意味著人類正規(guī)教育制度的誕生,是人類教育文明發(fā)展的一個質的飛躍。夏代已有學校的設置。西周:中國古代“六藝”(禮、樂、射、御、書、數(shù))。西漢時,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隋唐:六學(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宋清:教育內容:“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書、禮、易、春秋),其貫穿了儒家思想。明代以后,八股文成為科考的固定格式。古代埃及開設最多的是文士(

4、書吏)學校?!耙陨疄閹煛薄耙岳簦〞閹煛北愠蔀楣糯<敖逃囊淮筇卣鳌Q诺浣逃退拱瓦_教育是歐洲奴隸社會兩種著名的教育體系。西歐:進入封建社會以后,形成了兩種著名的封建教育體系即教會教育和騎士教育。教育內容:“七藝”,包括“三科”(文法、修辭、辯證法);“四學”(算術、幾何、天文、音樂),而且各科都貫穿神學。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教育,人文主義教育,以“人”為中心的教育;代表人物:(意)維多利諾、(尼德蘭)埃拉斯莫斯(伊拉斯謨)、(法)拉

5、伯雷和蒙田。近現(xiàn)代社會的教育:近代:國家加強了對教育的重視和干預,公立教育崛起。初等義務教育的普遍實施。教育的世俗化。教育的法制化?,F(xiàn)代:教育的生產性不斷增強,教育同生產勞動從分離走向結合。教育的日趨普及性和多樣性。教育的科學化水平日益提高。20C后期:教育的終身化。(法)保羅﹒朗格——最早系統(tǒng)論述了終身教育。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術的現(xiàn)代化。教育全球化。教育信息化。教育具有科學性。2.教

6、育學是研究教育現(xiàn)象和教育問題,揭示教育規(guī)律的一門科學。教育學是研究教育現(xiàn)象和教育問題,揭示教育規(guī)律的一門科學。教育學的根本任務是揭示教育規(guī)律。3在西方,通常把他的教育思想視為傳統(tǒng)教育派的代表(教師、知識、課堂三中心)。斯賓塞的《教育論》提出了“最有價值的知識是科學”這一著名論斷,重視實科教育,可以說是近代科學教育的先鋒。杜威《民主主義與教育》現(xiàn)代教育理論的代表人物提出了“兒童中心(學生中心)”“經驗中心”“活動中心”。論教育的本質。教育

7、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的改組或改造。論教育的目的。從“教育即生活”引出“教育無目的論”?!皬淖鲋袑W”。五個步驟:創(chuàng)設疑難情境;確定疑難所在;提出解決問題的種種假設;推斷那個假設能解決這個困難;驗證這個假設。20C教育學的多元化發(fā)展教育學的多元化發(fā)展主要流派:實驗教育學:19C末20C初(德)梅伊曼和拉伊《實驗教育學綱要》《實驗教育學》文化教育學:又稱精神科學教育學19C末出現(xiàn)于德狄爾泰、斯普朗格、利特主要代表作《關于普遍妥當?shù)慕?/p>

8、育學的可能》《教育與文化》實用主義教育學:19C末20C初興起于美杜威、克伯屈《民主主義與教育》《經驗與教育》《設計教學法》馬克思主義教育學:1939凱洛夫《教育學》被公認為世界上第一部馬克思主義的教育學著作。我國楊賢以李浩吾化名出版《新教育大綱》(1930)是我國第一部馬克思主義的教育學著作。批判教育學:興起于20C70年代(美)鮑爾斯、金蒂斯、阿普爾;(法)布厄迪爾主要代表作《資本主義美國的學校教育》《教育與權力》《教育、社會和文化

9、的再生產》當代教育理論的新發(fā)展當代教育理論的新發(fā)展布魯納、贊科夫、瓦﹒根舍因贊科夫《教學與發(fā)展》把學生的一般發(fā)展作為教學的出發(fā)點;提出了發(fā)展性教學理論的五大原則,即高難度、高速度、理論知識起指導作用、理解教學過程、使所有學生包括差生都得到發(fā)展的原則。布魯納《教育過程》提出了結構主義學說和發(fā)現(xiàn)法。瓦﹒根舍因(德)創(chuàng)立了范例方式教學理論。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把整個心靈都獻給兒童》闡述了他的和諧教育思想;認為學校教育的理想是培養(yǎng)全面

10、和諧發(fā)展的人。世界上最早頒布義務教育法的國家——德國。3.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政治經濟制度。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政治經濟制度。20C60年代,以美國舒爾茨為代表的西方經濟學家,提出了人力資本理論。經推算,美國1929~1957年教育水平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為33%。4.校園文化:是學校全體員工在學習、工作和生活的過程中所共同擁有的價值觀、信仰、態(tài)度、作風和行為校園文化:是學校全體員工在學習、工作和生活的過程中

11、所共同擁有的價值觀、信仰、態(tài)度、作風和行為準則。準則。校園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核心內容,也是校園文化的最高層次。主要特征:互動性、滲透性、傳承性。5.個體身心發(fā)展:是指作為復雜整體的個人,在從生命開始到生命結束的全部認識過程中,不斷發(fā)生的變化個體身心發(fā)展:是指作為復雜整體的個人,在從生命開始到生命結束的全部認識過程中,不斷發(fā)生的變化過程,特別是指個體的身心特點向積極的方面變化的過程。過程,特別是指個體的身心特點向積極的方面變化的過程。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