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8/22/178f3e08-42f6-41bd-9046-2d1fdab1174c/178f3e08-42f6-41bd-9046-2d1fdab1174cpic.jpg)
![萊州灣沉積物主要有機物含量分布與來源解析.pdf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8/22/178f3e08-42f6-41bd-9046-2d1fdab1174c/178f3e08-42f6-41bd-9046-2d1fdab1174c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海洋沉積有機質主要是研究海洋沉積物中有機質組成、分布特征、生物來源以及有機質在早期成巖作用階段的生物地球化學轉換。正構烷烴廣泛存在于現代海洋沉積物中,不同碳數的正構烷烴的相對豐度可以反映沉積物中有機質的來源和熱成熟度。芳烴類化合物在環(huán)境污染控制方面集中研究的居多,而在近代海洋表層沉積物中對芳烴的研究很少,其主要來源于森林火災、燃煤燃油、汽車尾氣和石油溢漏等。
沉積物中的正構烷烴和多環(huán)芳烴要經過特定的萃取方法進行預處理,通過
2、儀器分析方法得到譜圖,通過譜圖分析、計算等確定其含量以及分布和來源。沉積物中的正構烷烴易隨環(huán)境條件的改變而改變,因此,正構烷烴被廣泛地應用于有機地球化學研究,來說明有機質的積累和輸運對環(huán)境造成的影響。而多環(huán)芳烴主要來源于人為污染,對沉積物中多環(huán)芳烴的分布特征的研究可以加強其來源污染控制。
本文對萊州灣沉積物中的正構烷烴和多環(huán)芳烴進行了分析研究,同時調查了萊州灣陸源入海河流的污染狀況,研究結果表明:
(1)萊州
3、灣表層沉積物中正構烷烴在東部海域和西南海域分別有一個高值區(qū),這與黃河、小清河等河流的輸入以及渤海漁船作業(yè)有關。萊州灣表層沉積物中的正構烷烴主要有三種來源,陸源輸入優(yōu)勢型、陸源和海洋內生混合類型和石油污染型。對類異戊二烯烴姥鮫烷和植烷進行分析,Pr[Ph(姥鮫烷/植烷)變化在0.62~1.43之間,指示了萊州灣的氧化-還原沉積環(huán)境。
(2)萊州灣表層沉積物中多環(huán)芳烴(PAHs)的濃度分布呈現東部海域高、西部沿岸次之,中部海域
4、低,由河口向岸邊依次遞減的分布態(tài)勢,這與小黃河、清河等河流的輸入以及萊州灣潮流的中部旋轉性有關。對萊州灣表層沉積物中的多環(huán)芳烴進行定性來源分析,分析結果顯示,多環(huán)芳烴表現出混合來源的特征,包括石油污染,化石燃料燃燒和木材及煤的燃燒。同時,多環(huán)芳烴不同環(huán)數組合又說明了萊州灣多環(huán)芳烴的主要來源為石油污染。
(3)萊州灣陸源11個站位的石油烴濃度均超過Ⅲ類水質標準(1mg/L),虞河和彌河的石油烴濃度分別高達40.01mg/L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錦州灣沉積物典型有機物組成及來源研究.pdf
- 黃河口及萊州灣表層沉積物中多環(huán)芳烴來源解析研究.pdf
- 萊州灣東部海區(qū)沉積物特征及沉積環(huán)境.pdf
-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在渤海沉積物中的分布規(guī)律與來源解析.pdf
- 青島近海表層沉積物中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分布及來源解析.pdf
- 泉州灣晉江河沉積物重金屬污染特征及來源解析.pdf
- 贛江南支沉積物中有機物鑒定分析.pdf
- 萊州灣扇貝養(yǎng)殖區(qū)海水、沉積物及生物環(huán)境的評價.pdf
- 黃酒生產中主要有機酸種類及含量分析的研究.pdf
- 枸杞島海藻場沉積有機物的來源研究.pdf
- 河流沉積物中重金屬與有機物的復合污染研究.pdf
- 北冬蟲夏草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測定研究.pdf
- 北部灣土壤沉積物中的钚及其來源研究.pdf
- 試驗段目的主要有
- 重要有機物的室制法
- 重要有機物的室制法
- 38495.海河及渤海沉積物中典型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分布與來源研究
- 典型工業(yè)地區(qū)及流域沉積物中持久性有機物的分布特征研究.pdf
- 武漢大氣pm2.5中烴類有機物分布特征及來源解析
- 小麥籽粒主要有益礦質元素的含量及其QTL定位.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