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9/8/4a0036bb-f15c-4d9a-82b4-dcbd9d56563b/4a0036bb-f15c-4d9a-82b4-dcbd9d56563bpic.jpg)
![日本“京都學派”形成的文化地理空間和學術交流空間研究.pdf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9/8/4a0036bb-f15c-4d9a-82b4-dcbd9d56563b/4a0036bb-f15c-4d9a-82b4-dcbd9d56563b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9世紀下半葉以來日本通過明治維新走上資本主義道路,歐洲近代思想文化風靡學界,學習西方文化哲學在當時全國唯一的帝國大學東京大學蔚然成風、在日本中國學研究領域培養(yǎng)了大批為政府服務的“官學體制學者”并引領著學術潮流,東大成為日本中國學的“官學大本營”。在此種文化態(tài)勢的重壓之下,一批以狩野直喜為首的追求純粹學問的學者,在剛建立的第二所帝國大學京都大學開始了與“官學”的抗衡,給當時為日本政府利用的日本中國學研究吹進一股清新之風,也在一定程度上牽
2、制了當時日本中國學研究的不良用心。 本文借鑒文化地理學、文化交流學和系統(tǒng)論的觀點,引入“空間”概念,對近代日本的中國學研究具有反撥作用的重要群體“京都學派”進行研究,力圖在秉持以往對京都學派實證性研究傳統(tǒng)的同時,以一個全新的視角來重新解讀京都學派的形成。在這樣的研究視角下,我們能夠發(fā)現(xiàn)京都學派實際上呈現(xiàn)出兩個最為明顯的形態(tài)空間,分別是以“地域文化”為特色的文化地理空間和一個以“人物交流”為基礎載體的學術交流空間。 文章首
3、先考察了京都學派得以形成的文化地理空間。它的外層是京都地區(qū),內(nèi)層是京都大學文科大學。外層起重要作用的是京都地區(qū)積淀深厚有形和無形的中國文化基因、地域的文化傳統(tǒng)和學術傳統(tǒng)、與文化氛圍相輔相成的自然和風貌,它們給京都大學在京都的創(chuàng)立提供了文化地理的獨特空間;而京都大學的成立特別是其文科大學的成立,又給京都學派的形成創(chuàng)造了一個集中的、便于學者間交流、相互影響、趨同的內(nèi)層空間,這個自由開放的空間里存在著便于京都學派生長的理念、風格、機制等要素。
4、這兩個層面的空間疊加互動、相互映襯,共同創(chuàng)造搭建成京都學派的文化地理空間。 其次考察了京都學派得以形成的學術交流空間。主要以京都學派代表人物狩野直喜、內(nèi)藤湖南以及對京都學派影響最大的中國學者王國維為例,重點考察了王國維與狩野、內(nèi)藤之間的學術交往過程、影響和互動的方式,以及作為個體的王國維和作為整體的京都學派之間的互動,王國維同內(nèi)藤、狩野的學術交流,極大地豐富了京都學派學術交流空間的內(nèi)涵,突出地彰顯了京都學派的學術風格,是近代中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大會學術交流發(fā)言
- 學術交流中的開放獲取研究.pdf
- 學術交流古玉鑒定
- 南京都市圈文化旅游空間整合研究.pdf
- 《學術交流》雜志投稿須知
- 國際學術交流專題講座
- 國際學術交流英語 unit 6
- 學術交流活動管理辦法
- 研究生學術交流活動記錄
- 重點學科2015學術交流計劃
- 沒有學術交流,就沒有科研創(chuàng)新
- 醫(yī)學學術交流會籌備方案
- 研究生學術交流活動記錄表
- 研究生學術交流項目實施方案
- 大學建筑的教學空間和交流空間探究
- 學術交流質(zhì)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研究.pdf
- 化學論文的英語寫作和國際學術交流》
- 清初關中儒學群體與南北學術交流.pdf
- 國際學術交流訪問項目申請表
- 促進學術交流啟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