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0/8/737f3f8e-6147-426e-8541-29d0229ed194/737f3f8e-6147-426e-8541-29d0229ed194pic.jpg)
![ALDH1A1在膠質瘤侵襲和結直腸癌轉移中的作用和機制.pdf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0/8/737f3f8e-6147-426e-8541-29d0229ed194/737f3f8e-6147-426e-8541-29d0229ed194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侵襲和轉移是惡性腫瘤的重要生物學特征,也是導致惡性腫瘤治療失敗和復發(fā)的重要原因。高度侵襲性是惡性膠質瘤的重要病理學特征,瘤體邊界不清致使手術完整切除難度增大,從而導致腫瘤很快復發(fā),這是患者預后差,復發(fā)率、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結直腸癌是我國最為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惡性腫瘤,晚期常發(fā)生淋巴結及肝轉移。因此,惡性膠質瘤的侵襲性生長特性和結直腸癌的遠處轉移特性,是研究侵襲、轉移機制的良好材料和模型。
近年來,腫瘤干細胞理論的提出及相關研究進
2、展為闡釋惡性腫瘤發(fā)生及演進機制提供了新視角,腫瘤干細胞被認為是惡性腫瘤侵襲轉移的關鍵細胞。已有研究證明,乙醛脫氫酶1(ALDH1)可作為結直腸癌、乳腺癌、肺癌等惡性腫瘤的腫瘤干細胞分子標記物。然而,ALDH1及其優(yōu)勢亞型ALDH1A1與腫瘤細胞侵襲、轉移能力的關系仍然存有爭議;同時,其在惡性腫瘤組織中的表達規(guī)律及臨床病理意義亦有待于進一步闡明。
在腫瘤組織中,除了有腫瘤細胞構成的腫瘤實質外,還含有非腫瘤細胞的間質成分。這些腫瘤
3、間質成分包括脂肪、成纖維細胞、血管、淋巴管以及浸潤到腫瘤實質中的免疫細胞(如骨髓源性抑制細胞、巨噬細胞、DC細胞、NK細胞、T細胞等),我們稱之為腫瘤微環(huán)境,它參與調控腫瘤生長、演進、侵襲、轉移及放化療抵抗。近年研究表明,腫瘤微環(huán)境中浸潤的腫瘤相關巨噬細胞(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對于腫瘤侵襲轉移非常關鍵。我們在膠質瘤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TAMs高表達于侵襲前沿,并通過分泌TGF-β,促進膠質瘤干細
4、胞侵襲。然而,ALDH1A1是否參與調控腫瘤干細胞與TAMs相互作用,TAMs與ALDH1A1陽性腫瘤細胞之間的位置分布關系尚不得而知。
為了系統(tǒng)闡釋ALDH1A1調控惡性腫瘤侵襲轉移作用及機制。我們分別以惡性膠質瘤作為腫瘤侵襲模型,以結直腸癌作為腫瘤轉移模型,觀察了ALDH1A1在腫瘤組織及瘤旁組織的表達規(guī)律,分析了ALDH1A1不同表達模式的臨床病理意義及對腫瘤侵襲轉移能力的預測機制,研究了ALDH1A1陽性細胞與M2型T
5、AMs的位置分布特征,并通過體外實驗及建立移植瘤模型探討了ALDH1A1對惡性腫瘤侵襲轉移能力的調控作用及相關分子機制。
本研究分為兩部分,主要研究結果及結論如下:
第一部分:ALDH1A1在人腦膠質瘤中的表達及其在膠質瘤侵襲中的作用和機制研究
1.ALDH1A1的表達同膠質瘤組織學分級呈正相關,與患者預后呈負相關。我們在117例低級別膠質瘤(WHOⅠ-Ⅱ)以及120例高級別膠質瘤(WHOⅢ-Ⅳ)中研究發(fā)現(xiàn)
6、,ALDH1A1在約8.5%(10/117)的低級別膠質瘤中呈高表達,而在34.2%(41/120)的高級別膠質瘤中高表達,兩者間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另外,通過病人隨訪數(shù)據(jù)分析發(fā)現(xiàn),ALDH1A1表達高者,患者預后差。ALD1A1的表達具有空間分布特異性,在膠質瘤侵襲前沿其陽性細胞數(shù)量及染色強度上均顯著強于腫瘤中間部位(49%±6% vs.14%±3%,p<0.0001)。
2.ALDH1A1的表達同膠質瘤母細胞瘤的分子
7、分型相關,在“Classical-Like”亞型中顯著高表達。膠質母細胞瘤的分子分型是近年腫瘤分子學研究的重要進展,為膠質瘤預后判定、放化療個體化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更可靠和有效的參考指標。我們采用免疫組織化學染色(TP53、PDGFRA、EGFR)的方法對72例膠質母細胞瘤進行了分子分型。將TP53和/或PDGFRA陽性的病例歸入“Pronural-Like”型;將前兩者陰性,EGFR陽性者歸入“Classical-Like”型;三者都陰
8、性歸于“Other”。研究結果表明,84.6%(11/13)的“Classical-Like”型的膠質母細胞高表達ALDH1A1,“Other”型膠質母細胞中高表達ALDH1A1僅占21.%(5/23),而“Pronural-Like”型中高表達ALDH1A1也僅有11.1%(4/36)。統(tǒng)計結果表明,ALDH1A1的表達狀態(tài)和膠質母細胞瘤的分子分型密切相關(P=0.0001)
3.ALDH1A1促進膠質瘤細胞增殖及克隆形成。
9、研究發(fā)現(xiàn),ALDH1A1陽性的膠質瘤細胞克隆形成能力顯著強于陰性腫瘤細胞,在膠質瘤細胞系U251(16.3%±3.2% vs.7.1%±1.5%,P<0.05)和一例原代膠質母細胞瘤(8.4%±0.9% vs.4.1%±0.6%,P<0.05)中的結果均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通過免疫組化染色對237例膠質瘤標本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ALDH1A1的表達和Ki67增殖指數(shù)密切正相關(53.6% vs.30.5%;P<0.05),ALDH1A1高表達者,
10、Ki67陽性腫瘤細胞數(shù)更多。
4.ALDH1A1通過影響侵襲相關分子MMP2、MMP7、MMP9的表達而促進膠質瘤細胞侵襲;膠質瘤侵襲前沿ALDH1A1表達高者,患者預后差。ALDH1A1陽性的膠質瘤細胞侵襲能力顯著強于陰性腫瘤細胞,在膠質瘤細胞系U251(178.2±18.1 vs.41±5.9,P<0.01)和一例原代膠質母細胞瘤(110.3±12.6 vs.56.9±8.9,P<0.01)中的結果均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進一步
11、研究表明ALDH1A1高表達的腫瘤細胞中,MMP2、MMP7、MMP9等侵襲相關分子無論在RNA水平還是蛋白水平都顯著上調。在臨床標本中,腫瘤侵襲前沿ALDH1A1的表達顯著的強于腫瘤中央(49%±6% vs.14%±3%,p<0.0001)。在瘤旁正常腦組織中檢測到散在ALDH1A1表達的病人預后顯著差于陰性者。
5.ALDH1A1的表達同IDH1的突變狀態(tài)相關,野生型IDH1的病例,ALDH1A1陽性比率高于突變型的病例。
12、既往研究表明,IDH1突變的病人,其放化療敏感性增強,預后較好。對56例膠質瘤標本進行了IDH1突變狀態(tài)檢測,發(fā)現(xiàn),IDH1的突變率為35.8%(20/56);在IDH1發(fā)生突變的病例中,ALDH1A1高表達占40%(8/40);在IDH1野生型中,ALDH1A1高表達占72.2%(26/36),差異顯著。結果表明,ALDH1A1的表達和IDH1的突變狀態(tài)有相關性。
第二部分:ALDH1A1在結直腸癌中表達及其在促進結直腸癌轉
13、移中的作用和分子機制研究。
1.通過檢測406例結直腸癌標本中ALDH1A1表達情況,發(fā)現(xiàn)此分子在結直腸癌與癌旁組織的表達具有異質性。癌組織ALDH1A1表達高于癌旁組織時,腫瘤轉移能力強、惡性程度高,且患者預后差。
2.通過檢測249例結直腸癌標本中ALDH1A1與轉移相關分子β-catenin的表達情況,發(fā)現(xiàn)癌組織ALDH1A1表達癌旁組織的病例,其β-catenin蛋白定位于腫瘤細胞核內(nèi)的比例顯著提高(36.0
14、%(45/125,RA/C<1)vs.16.9%(21/124,RA/C≥1))(P<0.01),提示β-catenin入核可能是這部分病例高轉移的分子機制之一。
3.以CD163作為M2型巨噬細胞標志物,分析105例結直腸癌標本中ALDH1A1表達和M2型巨噬細胞浸潤的關系,發(fā)現(xiàn)腫瘤細胞ALDH1A1表達量和CD163陽性的巨噬細胞浸潤程度呈正相關性。在RA/C<1這一亞型的結直腸癌標本中,其M2型巨噬細胞浸潤越多,癌細胞更
15、易發(fā)生淋巴結和遠處轉移,患者預后越差(33.6±8.7天vs.25.1±7.9天)(P=0.002)。
綜上所述,在膠質瘤中,ALDH1A1表達與腫瘤級別、病人預后、IDH1突變狀態(tài)、膠質瘤分子分型等指標密切相關;高表達ALDH1A1的膠質瘤細胞具有更強的增殖能力、克隆形成能力以及侵襲能力。其高表達可以通過影響侵襲相關蛋白MMP2、MMP7以及MMP9的表達來影響膠質瘤的侵襲。在結直腸癌中,ALDH1A1通過促進β-cate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PAK1、Snail在結直腸癌侵襲和轉移中的作用.pdf
- SIRT1在結直腸癌轉移中的作用和機制研究.pdf
- DAB2IP在結直腸癌侵襲和轉移中的作用機制.pdf
- LRG1在結直腸癌侵襲轉移中的作用及其調控機制研究.pdf
- PAK1、HIF-1α在結直腸癌侵襲與轉移中的作用.pdf
- 轉錄因子FOXG1促進結直腸癌侵襲和轉移的作用研究.pdf
- β-catenin在結直腸癌侵襲轉移中的作用及其相關分子機制研究.pdf
- Sestrin 2在結直腸癌生長和轉移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pdf
- 膠質瘤中Rac1蛋白表達和其在惡性膠質瘤侵襲中作用的研究.pdf
- 小G蛋白Ran在結直腸癌侵襲轉移中的作用與機制研究.pdf
- 肌細胞增強因子MEF2D在結直腸癌侵襲轉移中的作用和分子機制研究.pdf
- ZEB1與結直腸癌侵襲轉移的關系探討.pdf
- ACY-1在結直腸癌中的表達及作用機制.pdf
- Trx-1基因在結直腸癌侵襲轉移中的功能研究.pdf
- SETDB1在結直腸癌增殖和凋亡中的作用研究.pdf
- MicroRNA-106a在結直腸癌轉移中的作用及其機制.pdf
- MicroRNA-301a在結直腸癌轉移中的作用及其機制.pdf
- TIMP1在結直腸癌中的作用及其調控機制研究.pdf
- SIRT1在結直腸癌中的表達與作用機制研究.pdf
- p53和Smad1在結直腸癌發(fā)生中的作用.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