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十字花科蔬菜黑腐病菌的鑒定及大白菜品種抗病性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白菜黑腐病由野油菜黃單胞桿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引起,是一種世界性十字花科蔬菜重要病害。本研究論文從白菜黑腐病的采集分離研究開始,分別進行了白菜黑腐病的鑒定、白菜對黑腐病抗性鑒定方法的探索、品種抗病性的鑒定以及白菜接種黑腐病菌后防御酶系的變化分析。所得結果概括如下: 1.2005-2006年,從山東泰安、濟南、煙臺、威海等地采集白菜黑腐病病害標樣25份,用平板劃線法室內分離純化獲得黑腐病菌65株。經(jīng)致病性

2、測定,選出四個強致病力菌株H9、C2、E3、G2,分別對其進行了形態(tài)學觀察、生物學特性測定和分子檢測。四個菌株其生物學特性反應表現(xiàn)基本一致,16S-ITSrDNA序列分析表明供試病原菌與Genbank中的AE12540.1(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的同源性是99.63%。結合形態(tài)學特征和致病性反應,確認引起山東省白菜黑腐病的病原菌是野油菜黃單胞桿菌野油菜黑腐病致病變種(Xanthomon

3、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 2.通過采用不同的接種方法、接種濃度和接種苗齡等對白菜黑腐病苗期抗病性進行了測定,對其表現(xiàn)進行比較,篩選出一套適用于白菜苗期的快速準確的抗病性鑒定方法。白菜黑腐病苗期抗病性鑒定,采用3×108cfu/mL的病原菌懸浮液,在幼苗3~4片真葉期進行“噴霧法”接種,能較好地表現(xiàn)發(fā)病情況,接種后第七天表現(xiàn)典型癥狀,反映不同材料對黑腐病的抗病性差異。 3.通過37個大白菜

4、品種對黑腐病的抗病性鑒定結果表明,供試品種均未表現(xiàn)免疫反應,不同大白菜品種的抗病性有一定的差異。高抗品種有改良83-24、德高1號和正旺達12,病情指數(shù)在30以下,占供試總品種的8.1%;中抗品種有夏陽、天正品優(yōu)等,占總品種的56.8%;強春、四季王、膠白8號等表現(xiàn)感病,中感占27.0%;高感品種有橘紅60、金秀、北京小雜56,病情指數(shù)都在70以上,占供試品種的8.1%。 4.在37份白菜材料中選取“抗病”、“感病”不同抗病性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