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8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脊 柱 攝 影,脊柱由7節(jié)頸椎、12節(jié)胸椎、5節(jié)腰椎、5節(jié)骶椎以及3至5節(jié)尾椎組成。椎骨之間由小關節(jié)、韌帶和椎間盤連接。,,【適應證】1.外傷。2.感染。3.腫瘤和腫瘤樣病變。4.先天性或后天性畸形。5.各類骨病。,,,,體 位:仰臥,頭正中矢狀面與床面中線一致并垂直于床面。頭稍后仰,牙齒咬合面與乳突尖連線垂直臺面。曝光時盡量張口,保持頭部穩(wěn)定。中心線:經(jīng)兩口角連線中點垂直射入。,第一、二頸椎張口位,,,,顯示部位:寰樞

2、關節(jié)對稱的第一、二頸椎前后位影像 。,體 位:仰臥于攝影床上或站立于攝影架前,頭正中矢狀面與床面(膠片)中線一致,并垂直于床面。頭稍后仰,頜部抬起。中心線:向頭側傾斜10°~15°角,對準甲狀軟骨下方射入探測器中心。,頸 椎 正 位,顯示部位:第三至七頸椎正位影像,,【注意事項】1.去除頸部及耳部金屬飾物。2.根據(jù)頸椎的生理曲度調整中心線傾斜角度。3.第1肋弓及頸旁軟組織均應包括在照片內。【評價標準】

3、1.椎間關節(jié)顯示清晰的“心”形狀(即不完整“心”字樣)及雙側鉤突關節(jié)(路施卡關節(jié))顯示;2.下頜骨與枕骨相重迭,兩側下頜角呈“Δ”形顯示;3.應顯示頸椎3—7椎體?!举|控要點】1.正中矢狀面垂直膠片,頭不偏斜;2.仰頭使聽鼻線垂直膠片;3.中心線15o向頭通過甲狀軟骨下緣達膠片。,體 位:仰臥于攝影床上或站立于攝影架前,頭稍后仰,下頜抬起,聽鼻線與探測器上緣平行。兩肩下垂,頸部正中矢狀面與探測器面平行。 中心線:經(jīng)下頜

4、角向下2cm處水平射入。,頸 椎 側 位,顯示部位: 頸椎側位影像,,【注意事項】1.去除頸部及耳部金屬飾物。2.根據(jù)X線機性能,盡量加大攝影距離,以減小影像放大。3.照片包括外耳孔、第7頸椎及頸部前后緣軟組織。4.外傷危重病人只能采取仰臥水平側位攝影。應盡量減少頭的搬動,必要時應有臨床醫(yī)生幫助,避免在檢查時加重損傷?!驹u價標準】l.頸椎 1~7全部顯示;2.各椎體后緣呈單邊顯示;3.下頜骨不與頸椎重選;4

5、.齒狀突顯示清楚。,,【質控要點】1.標準體位站立,兩肩下垂、挺胸、眼平視、頸椎呈自然屈度;正中矢狀面平行膠片2.外耳孔垂線居膠片中線,片上緣包括外耳孔;3.下齒反咬推出下頜骨使不與頸椎1~2重選;4.中心線水平投射,通過甲狀軟骨垂直膠片;5.焦點膠片距離取100~150cm。,體 位:俯臥,頭顱呈側位,被檢側向下,下頜前伸。被檢側上肢放于身后伸直,對側上肢肩部盡量沿身體長軸向下。胸部冠狀面與探測器面成55°角。

6、下肢彎曲,膝部支撐使身體穩(wěn)定 。中心線:經(jīng)甲狀軟骨處的頸部中間垂直射入。,頸椎斜位,,,,顯示部位:頸椎椎間孔及頸椎斜位影像。,,左前斜位,右前斜位,,【注意事項】1.去除頸部及耳部金屬飾物。2.盡量加大攝影距離,以減小放大失真。3.照片包外耳孔、第7頸椎及頸部前后軟組織。4.此位置亦可采取俯臥位攝影或選擇前后斜位。5.特別注意左右標志準確,它代表著照片中所顯示的是哪側的椎間孔。,,【評價標準】1.頸椎 2~7椎間孔顯示在

7、椎骨影像正中偏后,對側椎弓根位于椎體中線前緣,無下頜骨重迭;2.頸椎2~7椎間孔顯示長類圓形;3.構成椎間孔前緣的上/下相鄰椎體的唇狀椎間隙界限清楚?!举|控要點】1.身體自然站立,身體旋轉使冠狀面與膠片成45o~50o角;2.下頜骨前伸、齒反咬、兩肩自然下垂;3.后前斜位觀察同側椎間孔,前后斜位觀察對側椎間孔,片上左、右標記應注明清楚。,胸椎正位,體 位:仰臥,身體正中矢狀面與床面正中線一致并垂直于床面。兩上肢放于身旁,

8、身體保持穩(wěn)定中心線:對準肩胛骨下角連線中點處垂直射入探測器中心,,,顯示部位: 胸椎正位影像,,【注意事項】1.由于心臟重疊的影響,胸椎的檢查應以下段胸椎的攝照條件為準。2.取呼氣位攝影。,胸椎側位,,體 位:側臥,兩臂上舉,抱頭,頭枕上臂。身體正中矢狀面與床面平行,胸椎棘突后緣距床面中線6cm,下肢彎曲,保持身體穩(wěn)定。中心線:經(jīng)肩胛骨下角第七胸椎處垂直射入。,,,,顯示部位:第四至十二胸椎側位影像 。,,【注意事項

9、】如果腰部未墊棉墊,可采取中心線向頭側傾斜方式,傾角大小一般為5°~10°。,體 位:仰臥,身體正中矢狀面與床面正中線一致并垂直。兩上肢平放在身體兩旁,冠狀面與床面平行。下肢彎曲,腳踏床面。中心線:對準臍上3cm處,垂直射入探測器。,腰椎正位,顯示部位: 腰椎正位影像,,【注意事項】病人仰臥,身體不能扭曲,避免出現(xiàn)人為的腰椎側彎?!驹u價標準】1.腰椎1~5及骶椎l—2顯示;2.腰椎椎體上/下緣呈單邊

10、顯示;3.腰大肌影清浙?!举|控要點】1.為減少腰椎生理性前突,盡量與膠片平行,應取雙膝屈曲肩部墊高,使腰背貼緊床面;2.中心線垂直腰椎3達膠片。,,體 位:側臥,身體正中矢狀面與床面平行,腰椎棘突向前6cm處置于床面中線上。兩腿彎曲,保持身體穩(wěn)定。中心線:經(jīng)髂嵴向上6cm處垂直射入,腰椎側位,,,顯示部位: 腰椎側位影像,,【注意事項】1.如果季肋部未墊棉墊,可采取中心線向足側傾斜的方式傾角大小一般為5°

11、;~10°。2.病人脊柱腰段有側彎時,體位選擇應采取突出側貼近膠片的方式,用錐形線束原理,最大限度地減少椎體和椎間隙顯示的失真。【評價標準】1.片含腰椎1~5及腰骶關節(jié);2.椎體呈“四方塊”影,無上/下或后緣雙邊影;3.腰椎棘突顯示?!举|控要點】1.身體背面垂直床面,腰下墊棉墊使腰椎棘突聯(lián)線平行膠片;2.中心線垂直通過腰椎3達膠片。,體 位:仰臥,身體冠狀面與床面成45°角,棘突向后2.5cm處置

12、于床面正中線上。 中心線:經(jīng)臍孔向上3cm處垂直射入。,腰椎斜位,顯示部位:靠近攝影床一側的椎弓根、上、下關節(jié)突及腰椎斜位影像 。,,【注意事項】1.病人后傾身體不穩(wěn)時,可用棉墊或沙袋支撐。2.常規(guī)攝取左后斜位和右后斜位,雙側對比觀察。3.注意左右標記準確?!驹u價標準】1.片含腰椎1~5的斜位影像;2.腰椎上/下關節(jié)面清楚;3.椎弓部份的“狗”的側面形象界限清楚(被檢測的橫突相當狗嘴;椎弓根似為狗眼;上關節(jié)突為狗耳;下

13、關節(jié)突為狗前腿;椎板為狗腹;峽部為狗頸;對側橫突為狗尾;對側下關節(jié)突為狗后腿)?!举|控要點】1.仰臥體軸整體旋轉,使體背部與膠片成45o角;2.中心線垂直通過腰椎4達膠片;3.腰椎右后斜位觀察同側,而骰骼關節(jié)顯示為左側,左右標號應注明。,腰骶關節(jié)正位,體 位:仰臥,身體正中矢狀面與床面正中線一致,并垂直。雙膝彎曲,膠片上緣包括臍孔,下緣達恥骨聯(lián)合 。中心線:向頭側傾斜15°角,經(jīng)雙側髂前上棘連線中點射入。,,,顯

14、示部位: 腰骶關節(jié),腰骶關節(jié)側位,體 位:側臥,身體正中矢狀面與床面平行,冠狀面與床面垂直,腰骶關節(jié)、腰椎棘突應包括在膠片內,腰骶部位于床面正中線,腰骶關節(jié)與床面垂直。髂嵴下3cm處置于探測器中心 。中心線:經(jīng)髂嵴向下3cm垂直射入。,顯示部位:腰骶關節(jié)側位,骶尾骨正位,體 位:仰臥,身體正中矢狀面與床面正中線一致并垂直。膠片上緣包括髂嵴,下緣包括恥骨聯(lián)合 。中心線:經(jīng)兩髂前上棘連線中心與恥骨聯(lián)合的連線中點處垂直射入

15、。疑尾骨病變時中心線向足側位傾斜10°角。,顯示部位:骶尾骨正位影像,,【注意事項】1.對于骶尾部骨病的觀察,應注意盆腔腸道的清潔。2.中心線傾斜角度的大小與骶骨向后傾斜的角度有關,骶骨向后傾角大,中心線傾角相應加大。中心線傾斜以垂直骶骨長軸與暗盒平面夾角的角平分線為宜。,骶尾骨側位,體 位:側臥,將骶尾骨置于床面正中線處。兩腿彎曲,保持身體穩(wěn)定 。中心線:經(jīng)髂前上棘向下2.5cm處垂直射入。,顯示部位:骶尾骨側位

16、影像,,【注意事項】    對于骶尾椎傷勢較嚴重的病人,僅攝取骶尾椎側位即可,不必攝取骶尾椎正以減少損傷。,骨 盆 攝 影,,【適應證】1.外傷。2.感染。3.腫瘤和腫瘤樣病變4.先天性畸形。5.骨骼生長障礙。6.全身性骨疾患?!窘勺C】非特殊情況下,妊娠3個月內孕婦應盡量避免此項檢查。,骨盆正位,體 位:仰臥,身體正中矢狀面與床面正中線重合并垂直。兩下肢伸直,腳尖向上,雙足輕度內旋10

17、6;~15° 。膠片上緣超過髂嵴,下緣超過恥骨聯(lián)合上緣向下10cm,包括坐骨 。中心線:經(jīng)兩側髂前上棘連線中心與恥骨聯(lián)合上緣連線的中點處垂直射入。,,顯示部位: 兩側髂骨、恥骨、 坐骨、閉孔與髖關節(jié)、骶髂關節(jié)對稱的骨盆正位影像 。,,【注意事項】1.對于骨盆部骨病的觀察,應注意盆腔腸道的清潔。2.照片包括骨盆所屬諸骨、股骨頭頸部以及骨盆兩側軟組織。3.對骨盆骨折病人,搬動時應平托,不要用力擠壓。,骶髂關節(jié)正

18、位,體 位:同骨盆正位攝影。 中心線:經(jīng)髂前上棘連線中心與恥骨聯(lián)合連線中點處垂直射入。,顯示部位: 雙側骶髂關節(jié)影像,,【注意事項】1.必要時,可考慮清潔腸道,以減少腸內容物和氣體的重疊干擾。2.中心線傾斜的角度,依據(jù)骶骨的后傾角度決定。,骶髂關節(jié)斜位,體 位:仰臥,被檢側髂骨抬高,身體冠狀面與床面成15°角,將骶髂關節(jié)置于床面正中線處,被檢側下肢伸直,對側下肢彎曲,保持身體穩(wěn)定 。中心線:經(jīng)髂前上棘向內

19、2.5cm處垂直射入。,,顯示部位:一側(抬高側)骶髂關節(jié)間隙的骶髂關節(jié)切線位影像。,,【注意事項】1.病人傾斜體位,應采取相應措施固定。2.病人與臺面的夾角,應從骶骨后皮膚面測量為準。,胸 廓 攝 影,胸廓由胸骨、肋骨及胸椎連接而成。胸骨為扁平骨,位于胸廓最前方。分胸骨柄、胸骨體及劍突。胸骨柄上端內收,下端向外伸展呈一傾斜面,它與胸骨體形成的夾角為胸骨角。肋骨為弓形長骨,分肋骨及肋軟骨,共12對。,胸廓正面觀,,胸骨正位,體

20、 位:站于攝影床外側,然后俯臥于床面上,身體正中矢狀面與床面長軸正中線垂直,前胸緊貼床面,冠狀面平行床面,胸骨中點放在床面正中線上。頜部前伸貼床面,保持身體穩(wěn)定 。中心線:向左側傾斜20°角,經(jīng)胸骨射入探測器中心。曝光時平穩(wěn)呼吸,保持胸骨位置固定不動。,顯示部位:胸骨傾斜的正位影像,胸骨側位,體 位:側臥,挺胸向前,兩肩向后背。膠片上緣超過胸骨頸切跡,下緣超過劍突。 中心線:經(jīng)胸骨頸切跡與劍突連線中點垂直射入。,顯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