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內壓增高概論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顱內壓增高概論,神經外科許 進,何謂顱內壓增高癥?顱內壓增高癥的典型癥狀和體征有哪些? 其最嚴重的并發(fā)癥是什么?如何治療該病人?,顱腔內容物對顱腔壁所產生的壓力,顱內壓的定義,顱內容積的組成:,,,,,腦組織,腦脊液,,血液,,,顱內壓的形成顱腔內容物:腦組織、腦脊液和血液;成人顱腔容積約為1400~1500ml;顱內三種內容物的體積與顱腔容積相適應,顱內保持一定的壓力,稱為顱內壓(intracrania

2、l pressure , ICP)。顱腔內容物體積=腦組織體積+腦血容量+腦脊液1400mL     1160mL 100mL 140mL,顱內壓正常值,成人為 0.7-2.0 kPa(70-200mmH2O) 兒童為 0.5-1.0 kPa (50-100mmH2O),,,,顱內壓增高,定義:當顱腔內容物體積增加或顱腔容積減少超過可代償的容量,導致顱內壓持續(xù)高2.0Kpa(200mmH2O),并出現頭痛、

3、嘔吐和視神經乳頭水腫三大病癥時稱為顱內壓增高。顱內壓增高是許多顱腦疾病所共有的綜合征。,顱內壓增高的原因,1.顱內占位性病變 顱內血腫;腦腫瘤;腦膿腫;肉芽腫等。為臨床常見 原因。2.腦體積增多 腦水腫3.腦脊液循環(huán)障礙 梗阻性腦積水;交通性腦積水。4.腦血流量增加 腦血管擴張致血流量增加、顱內靜脈竇血栓形成等5.顱腔容積縮小 大面積凹陷性骨折;狹顱癥;顱底陷入癥等,顱腔內容物的體積或量增加

4、 腦體積增加:腦水腫;,顱腔內容物的體積或量增加 腦脊液增多:腦積水;,,顱腔內容物的體積或量增加; 腦血流量增多:顱內靜脈回流受阻,顱內空間或顱腔容積縮小 先天性畸形 :狹顱癥;大片凹陷性骨折,顱內占位性病變 顱內血腫,顱內占位性病變 腦腫瘤,顱內占位性病變 腦膿腫,影響顱內壓增高的因素,1.年齡(Age):嬰幼兒、老年人的特點,影響顱內壓增高的因素,2.病

5、變擴張的速度(Outstretched velocity of the disease): 體積壓力曲線達到臨界點之前,顱內對容 積增加尚有代償力。當達到臨界點(壓力驟增的 轉折點)時,只要注入極少 量液體,就會使顱內壓大幅 度的升高(指數關系)。超過臨界點即表示代償力耗 盡(失代償)。這時,顱內 容積微量的增加,就可使顱

6、內壓劇增,加重腦移位與腦 疝,發(fā)生中樞衰竭危象。,顱內壓的增高與顱腔內容物體積增長的速度和程度有密切的關系。顱內壓增高已超過臨界點時,釋放少量腦脊液即可見顱內壓明顯降低。顱內壓在臨界點以下,釋放少量的腦脊液僅僅引起微小的壓力下降(體積壓力反應,VPR)。,體積壓力曲線的意義,影響顱內壓增高的因素,3.病變部位(Position of the disease):如中線、后顱窩及大靜脈竇附近病變,影響顱內壓增高的因素,4.伴發(fā)

7、腦水腫的程度(Degree of hydrocephalus ):病變的炎性反應可伴有明顯的腦水腫,如腦膿腫,影響顱內壓增高的因素,5.全身情況(General conditions) :肝腎功能障礙、肺部感染、酸堿失衡等致繼發(fā)腦水腫尿毒癥肝昏迷毒血癥肺部感染高熱酸堿平衡紊亂等,顱內壓增高對機體的影響,(1) 生命體征的變化 顱內壓急劇增高時,病人出現血壓升高(全身血管加壓反應),心跳和脈搏緩慢、呼吸節(jié)律紊亂及體溫升高等

8、各項生命體征發(fā)生變化,這種變化即稱為Cushing反應。,(2)腦疝,在顱內壓增高時,腦組織通過某些腦池向壓力相對較低的部位移位稱為腦移位和腦疝; 其中危害最常見和嚴重的是小腦幕切跡疝與枕骨大孔疝。,(3)腦水腫,顱內壓增高可直接影響腦的代謝和血流量從而產生腦水腫,使腦的體積增大,進而加重顱內壓增高; 腦水腫時液體的積聚可在細胞外間隙,也可在細胞膜內,前者稱為血管源性腦水腫,后者稱為細胞性腦水腫即以往的

9、細胞毒性腦水腫。 在顱內壓增高時,腦水腫多數為混合性。,(4)腦血流量降低,正常成人每分鐘約有1200ml血液進入顱內,通過腦血管的自動調節(jié)功能進行調節(jié); 正常的腦灌注壓為9.3-12kPa(70-90mmHg)腦血管阻力為0.16-0.33kPa(1.2-2.5mmHg); 腦灌注壓低于5.3kPa(40mmHg)時,腦血管自動調節(jié)功能失效。,平均動脈壓—顱內壓腦血流量(CBF)=

10、 腦血管阻力(CVR) 腦灌注壓 (CPP)(正常值: 70 ~ 90mmHg) 血管阻力 (CVR)(正常值: 1.2~2.5mmHg) 腦血流量的恒定可以通過調節(jié)腦血管阻力及全身血管加壓反應來實現。(當腦灌注壓< 40 mmHg 時,自動調節(jié)失效。),,,,,腦血流量的影響(In

11、fluence of cerebral blood flow),(5)其他,丘腦下不功能紊亂,出現嘔吐、消化道出血、潰瘍和穿孔以及神經源性肺水腫等。,去皮層狀態(tài)與腦死亡,去皮層狀態(tài)與腦死亡是顱內壓增高至某一危險水平后腦缺血、缺氧較常見的嚴重后果; 大腦的血液供應完全停止30秒鐘,則神經細胞代謝受到影響,停止2分鐘則神經細胞代謝停止,停止5分鐘則神經細胞開始死亡。,神經源性肺水腫,繼發(fā)于顱內高壓的肺水腫較多見于腦外傷患者,發(fā)生

12、率可達5-10%; 發(fā)生機制: 顱內壓增高,全身血壓反應性增高,左心室負荷過重,左心室舒張不全,左心房及肺靜脈壓力增高,肺毛細血管壓力增加與液體外滲; 顱內壓增高,交感神經興奮及去甲腎上腺素釋放,全身血管收縮及心輸出量增加,大量血液被迫進入阻力較低的肺循環(huán)系統。,胃腸功能紊亂及消化道出血,顱內壓增高引起下丘腦植物神經紊亂有關;亦有人認為,全身血管收縮,消化道粘膜因缺血而產生潰瘍(Cushing氏潰瘍)

13、; 發(fā)生胃腸道粘膜的糜爛和潰瘍,最多出現于胃和十二指腸,也可見于食道,回盲部與直腸 。,顱內壓增高的類型,根據病因不同可分為兩類:(一)彌漫性顱內壓增高(Diffused increased ICP) 特點:無壓力差、無腦組織移位、耐受力大。(二)局灶性顱內壓增高(Localized increased ICP) 特點:有壓力差、有腦組織移位、耐受力小。 根據病變發(fā)展的快慢不同分為三類: 1、急性(acute)

14、顱內壓增高 見于各種類型的顱內出血 2、亞急性(subacute)顱內壓增高 常見于各種惡性顱內腫瘤 3、慢性(chronic)顱內壓增高 常見于良性腫瘤,臨床表現,顱內壓增高的基本癥狀是頭痛、嘔吐、視乳頭水腫,稱之為“顱內壓增高的三主征”。,(3)視乳頭水腫,臨床表現,(1)頭痛,(2)嘔吐,(一)典型表現 “三主征”,正常視神經乳頭,水腫視神經乳頭,,(二)意識障礙:常表現精神不振、煩燥不安、易激惹等癥狀

15、,進一步發(fā)展時,逐漸出現遲純、嗜睡、昏睡、乃至昏迷,這與顱內高壓的程度密切相關。,,(三) 其他癥狀及體征: 生命體征的變化:表現血壓升高,脈搏及呼吸變慢,提示顱內高壓已發(fā)展到嚴重階段,已有腦干受損的征象。血壓升高是調節(jié)機制的代償作用,以維持腦血流供應。呼吸慢則可能是延腦呼吸中樞功能紊亂所致。 在前囟和骨縫未完全閉合的嬰幼兒顱高壓患者,可出現頭皮靜脈怒張、前囟飽滿隆起、顱圍增大、顱縫分離等表現,叩診可有“破罐音”。,診 斷

16、,病史、臨床表現(癥狀、體征)、輔助檢查CTMRIX線腦血管造影腰椎穿刺 :禁用顱內壓明顯增高的病人,處 理,1、一般處理 神瞳、生命體征;呼吸道;能量、水電解質。2、病因治療: 根本方法。腫瘤爭取全切;腦積水引流或分流術;顱腦損傷血腫、挫裂傷清除、去骨瓣減壓;急性腦疝,應緊急手術。3、對癥治療 適應:原因不明或暫時不能解除病因者處理 1)、脫水治療 甘露醇、速尿、白蛋白 2)、激素治療 早

17、期使用,并發(fā)癥預防 3)、冬眠低溫治療 低代謝,,脫水治療:20%甘露醇、甘油果糖 縮小腦體積 速尿注射液、白蛋白激素治療:地塞米松、氫化可的松,穩(wěn)定血腦屏障,,過度換氣:PaCO2 ? 使腦血管收縮,減少腦血容量冬眠低溫療法:減少腦耗氧量,降低腦血流量和血壓,,手術:開顱切除病變組織去骨瓣減壓建立腦脊液引流系統 腦室外引流 腦室內引流,Thank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