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RNA介導間充質干細胞向肝細胞轉分化的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背景】
  肝再生醫(yī)學一直處在再生醫(yī)學的最前沿,原位肝移植和肝細胞移植均屬于肝再生醫(yī)學的范疇,原位肝移植被認為是目前治療終末期肝病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由于供肝源缺乏、費用昂貴、免疫排斥等問題使原位肝移植不能成為最主要的治療方式。肝細胞移植可以有效改善終末期肝病患者的肝功,但肝細胞移植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兩點:1.依靠供體器官獲得肝細胞,來源缺乏。2.凍存后的肝細胞會丟失部分肝細胞的功能,所以肝細胞在獲得后必須立即使用,這也

2、限制了其在臨床的應用。因此,不依賴于器官捐獻獲得有功能的肝細胞樣細胞,就成了肝再生醫(yī)學亟待解決的問題,獲得有功能的iHEP有望解決供肝和肝細胞來源不足的問題,這對于肝再生醫(yī)學的發(fā)展而言至關重要。目前,iHEP是通過誘導胚胎干細胞(EMC)、誘導性多能干細胞(iPS)、間充質干細胞(MSC)和成纖維細胞而獲得。EMC誘導的iHEP細胞移植到動物體內后有較高的致腫瘤性、致畸胎瘤性且由于受到倫理學的限制,因此目前僅用于藥理學和基礎醫(yī)學研究。i

3、PS是由各種終末細胞去分化而獲得的EMC樣細胞,具有和干細胞類似的分化潛能,在理論上,由iPS獲得的iHEP細胞來源于患者自身,所以不存在免疫排斥和倫理學的問題,但由于 iPS的獲得需要轉錄因子的轉染,效率低下且改變了宿主基因,由iPS再分化為iHEP細胞,效率更低,且同樣存在致腫瘤性、致畸胎瘤性的風險。由成纖維細胞直接轉化為iHEP細胞是近年來新的發(fā)現(xiàn),由成纖維細胞轉分化為iHEP細胞的效率較低,且iHEP不具備成熟肝細胞的某些重要功

4、能。MSC可作為種子細胞的優(yōu)勢在于:其來源廣泛、非侵入性獲得、不存在倫理學問題,移植入動物體內后具有低免疫原性、低致瘤性、低致畸胎瘤性。并且臍帶 MSC已經(jīng)成為再生醫(yī)學理想的細胞來源。由于目前的MSC來源的iHEP細胞還不夠成熟,且分化效率欠佳。為了獲得MSC來源的有功能的iHEP細胞,探索其分化機制就成了肝再生醫(yī)學亟待解決的問題。
  MicroRNA是近年來發(fā)現(xiàn)的一類內源性非編碼小 RNA,通過抑制該配對區(qū)域mRNA的翻譯或促

5、進其降解從而在轉錄后水平負性調控靶基因的表達。多項研究顯示 microRNA參與體內多種生理過程的調控:廣泛參與體內細胞的增殖、分化、發(fā)育、代謝、凋亡等多種生理活動。且近來多項研究顯示 microRNA參與各種細胞表型的轉化。
  【目的】
  本課題小組前期工作基礎:⑴成功建立了MSC向肝細胞分化的體外模型;⑵根據(jù)microRNA基因芯片和PCR的一致性比對篩選出6個在MSC向肝細胞分化過程中線性升高的一組microRNA

6、(miR-30a、miR-1290、miR-1246、miR-542-5p、miR-424、miR-148a);⑶單獨使用該組microRNA和肝特異性miR-122誘導間充質肝細胞,成功地將MSC誘導為有功能的誘導性肝細胞樣細胞(iHEP)。因此本實驗的目的是:在上述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篩減誘導MSC向肝細胞樣細胞分化的關鍵microRNA。
  【方法】
  1.使用酶消化法分離臍帶 MSC:在無菌條件下采集健康孕婦所產足

7、月兒的臍帶,膠原酶消化法獲得純化的MSC,從大體形態(tài)、表面抗原鑒定、骨向分化能力等方面證實該方法分離的細胞是否為MSC,并檢測其純度和分化能力。
  2.使用(n-1)的篩減策略:在7mix可誘導MSC為有功能的iHEP細胞的基礎上,依次使用篩減不同microRNA的6mix組合誘導MSC;若6mix組合可誘導MSC為有功能的iHEP細胞,則依照上述策略依次使用篩減不同microRNA的5mix組合誘導MSC,直到篩減到可將MSC

8、誘導為iHP細胞的最少microRNA組合。
  3.iHEP細胞的驗證:倒置顯微鏡下觀察大體形態(tài)的變化;使用q-PCR對肝基因在mRNA水平變化進行檢測;western-blot對肝細胞特異蛋白進行檢測;肝細胞特異性功能檢測:PAS糖原染色、LDL攝取實驗、尿素氮合成能力、ICG心臟綠的攝取實驗的檢測用來驗證microRN誘導的iHEP細胞是否具有成熟肝細胞樣的功能。
  【結果】
  1.本課題小組使用酶消化法分離

9、的MSC在鏡下顯示典型的扁梭狀,4代以后呈現(xiàn)典型的渦旋狀生長方式。流式細胞儀分析表面抗原鑒定結果顯示:本實驗小組分離的臍帶來源的第四代(p4)MSC99.5%可表達MSC的標志分子CD105。同時內皮標志分子CD31以及造血干細胞 CD34的檢測結果分別為:1.0%、1.0%,這一結果說明本實驗小組分離的MSC并沒有參雜內皮細胞和血細胞,即證實了本課題小組分離的MSC純度較高。同時利用MSC向骨細胞分化誘導液,來驗證分離所得MSC的分化

10、潛能。結果顯示:向p4的MSC內加入骨細胞向誘導分化培養(yǎng)液16天后,分化的細胞經(jīng)Alizarin紅染色后顯示(+),即具有骨細胞特有的鈣鹽沉積的作用。鈣鹽沉積的作用是骨細胞所特有的功能,證實了分離出的MSC具有分化潛能。
  2.6mix組合誘導結果顯示:各組合的mimics轉染效率均較高,6mix-without-miR-30a(miR-122、miR-1290、miR-1246、miR-542-5p、miR-424、miR-1

11、48a)組合轉染 MSC后的iHEP細胞的特征:細胞具有肝細胞特有的上皮樣細胞形態(tài),q-PCR檢測肝細胞的特異性基因表達增高,較7mix(miR-122、miR-1290、miR-1246、miR-542-5p、miR-424、miR-148a、miR-30a)誘導的iHEP細胞,肝細胞特有的ALB的表達略有降低,肝細胞特異性功能檢測:PAS染色、尿素氮合成檢測、ICG攝取實驗、LDL攝取實驗結果均為陽性。6mix-without-mi

12、R-1290誘導組的肝基因表達亦較高但低于6mix-without-miR-30a誘導組。而其他6mix誘導組的肝基因表達變化與陰性對照相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
  3.5mix組合誘導結果顯示:各組合的mimics的轉染效率均較高,5mix-without-miR-1290(miR-122、miR-1246、miR-542-5p、miR-424、miR-148a)組合轉染MSC后細胞具有肝細胞的上皮樣形態(tài),肝細胞的特異性基因表達增高,

13、較6mix(miR-122、miR-1290、miR-1246、miR-542-5p、miR-424、miR-148a)誘導組和7mix誘導組,早期肝基因變化無明顯差異,而中晚期肝基因TF、CYP3A4、G6P表達降低。肝細胞特異性功能檢測:PAS染色結果、尿素氮檢測、ICG攝取實驗結果、LDL攝取實驗結果均為陽性。而其他5mix誘導組的肝基因表達變化與陰性對照相比無統(tǒng)計差異。
  4.4mix組合誘導結果顯示:4mix-with

14、out-miR-542-5p中AFP的升高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其他4mix組合肝基因ALB、HNF4A變化較陰性對照無明顯差異。
  【結論】
  使用酶消化法獲得的臍帶來源的MSC,具有 MSC典型的成纖維細胞樣形態(tài),表達MSC的標志分子,且可分化為骨細胞樣細胞。miR-122、miR-1246、miR-542-5p、miR-424、miR-148a轉染MSC后細胞可誘導為有功能的iHEP細胞:具有肝細胞的上皮樣形態(tài),肝細胞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