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34a在NK-T細胞淋巴瘤中的表達及功能驗證.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6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背景與目的
  淋巴瘤是目前發(fā)病率較高的惡性腫瘤之一,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結外NK/T細胞淋巴瘤屬于成熟 T細胞和 NK細胞腫瘤中的一種亞型,在西方國家較為少見,但是在亞洲人、墨西哥人和南美土著人中發(fā)病率較高。在我國,此病是最常見的淋巴瘤類型之一。結外NK/T細胞淋巴瘤具有獨特的臨床病理特征,臨床具有高度侵襲性,由于病變易復發(fā)且對放化療易出現抗拒,預后總體較差。
  NK/T細胞淋巴瘤發(fā)病機制的復雜性及腫瘤的異質性加大了診斷與

2、治療的困難。目前國際上沒有對標準化的治療方案達成共識,因此使得病人的個體化治療難以實現。新的治療方法比如免疫治療、分子靶向治療也在進一步探索及研究中。因此,開展NK/T細胞淋巴瘤的基礎和臨床研究,為臨床提供有效的治療作用靶點,具有重要意義。
  MicroRNA(簡稱miRNA)是一種長度約22個核苷酸的內源性的非編碼單鏈RNA分子,廣泛存在于植物、動物及 DNA病毒中,在轉錄后水平負向調控靶基因的表達。miRNA的異常表達與腫瘤

3、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與蛋白編碼基因相同,miRNA也可扮演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角色。很多與細胞增殖、分化、凋亡、侵襲等生物學過程相關的基因被證實為 miRNA的靶基因。最近研究證明, miRNA異常表達與淋巴瘤的發(fā)生發(fā)展有著密切關系,miRNA表達譜的分析在淋巴瘤診斷、分型及治療靶點的篩選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miR-34a基因定位于染色體1p36,啟動子區(qū)包括P53結合位點和CpG島,由于P53調控失?;駽pG島甲基化可導致miR-

4、34a表達異常。在實體瘤的研究中發(fā)現,miR-34a大多表達下調,miR-34a可以通過靶向調控細胞周期蛋白、細胞周期相關蛋白激酶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還可以通過調控與細胞自噬及衰老有關的細胞調節(jié)因子來影響腫瘤進展,因此在大多數實體瘤中,miR-34a發(fā)揮抑癌基因的作用。但是最近有研究發(fā)現,在一些EBV陽性的淋巴瘤中由EB病毒潛伏膜蛋白(Latent Membrane Protein l,LMP-1)介導的miR-34a表達上調,能促進腫

5、瘤細胞增殖,提示 miR-34a發(fā)揮致癌作用。因此 miR-34a發(fā)揮的生物學功能具有組織特異性。依據我們課題組前期對NK/T細胞淋巴瘤細胞株以及正常NK細胞的小RNA高通量深度測序的研究,發(fā)現在SNK-6和YTS細胞中miR-34a表達下調。而目前關于miR-34a在NK/T細胞淋巴瘤中的表達及生物學功能的研究未見其他文獻報道。
  本課題利用實時熒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

6、R)技術檢測miR-34a在NK/T細胞淋巴瘤組織中的表達情況,并進一步分析其與患者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及預后相關性;通過構建高表達miR-34a及低表達miR-34a的重組慢病毒載體并進行包裝,經感染NK/T細胞淋巴瘤細胞系后觀察腫瘤細胞增殖、凋亡及侵襲情況,研究 miR-34a對體外細胞生物學特性的影響;體內構建NK/T細胞淋巴瘤裸鼠移植瘤動物模型,與體外細胞實驗進行比較;通過計算機靶基因預測軟件、熒光素酶報告基因實驗及western

7、-blot實驗確定miR-34a作用的可能的靶基因,對靶基因進行初步驗證,并研究靶基因發(fā)揮的生物學功能。課題旨在探討miR-34a在NK/T細胞淋巴瘤中的作用及意義,尋找與NK/T淋巴瘤診治相關的新的有效靶點。
  第一部分 miR-34a在NK/T細胞淋巴瘤組織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方法:
  1.收集并篩選鼻型NK/T細胞淋巴瘤的石蠟組織標本30例,以10例鼻腔粘膜慢性炎的標本作為對照組織。
  2.采用q

8、RT-PCR的方法檢測NK/T細胞淋巴瘤組織及對照組織中miR-34a相對表達量。
  3.用SPSS軟件對miR-34a表達與NK/T細胞淋巴瘤患者臨床病理參數的關系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包括年齡、性別、B癥狀、血清LDH水平、Ann Arbor臨床分期及IPI評分。
  4.單因素及多因素分析miR-34a表達及以上臨床病理參數與臨床預后的相關性。
  結果:
  1.與對照組相比,NK/T淋巴瘤組織中的miR-3

9、4a的表達水平明顯降低。
  2. miR-34a的表達水平與患者年齡及Ann Arbor臨床分期有關(P<0.05),而與患者性別、血清LDH水平、B癥狀及IPI評分無關(P>0.05)。
  3. miR-34a的表達與患者總生存率無明顯相關性(P>0.05),IPI評分≥3分為患者預后不良的獨立危險因素。
  第二部分 miR-34a對NK/T細胞淋巴瘤細胞系的生物學特性影響
  方法:
  1.設計

10、引物,以U6為內參,通過RT- PCR的方法檢測正常NK細胞及NK/T細胞淋巴瘤SNK-6和YTS細胞系中miR-34a的表達量。
  2.設計合成Pre-miR-34a片段和anti-miR-34a片段,同時將慢病毒miRNA表達質粒pLenti-miR和慢病毒miRNA封閉質粒pLenti-anti-miR經過特定酶切位點酶切,與目的片段進行無縫克隆,構建可以上調 miR-34a表達及下調miR-34a表達的重組慢病毒表達載體

11、。
  3.將重組慢病毒載體、包裝質?!?.2、包膜質粒VSV-G共轉染293T細胞,經過包裝產生病毒原液,并進行滴度測定。
  4.設計四個實驗組:空白對照組、陰性對照組、miR-34a高表達組和 miR-34a干擾組,分別利用MTT法、流式細胞學及Transwell小室實驗檢測各組感染后的YTS細胞的生長增殖能力、細胞凋亡情況及細胞的侵襲遷移能力。
  結果:
  1. miR-34a在YTS和SNK-6淋巴

12、瘤細胞株中的表達與NK細胞株比較,表達明顯下調。
  2.經過PCR鑒定及測序鑒定,成功構建了可以上調及下調miR-34a表達的重組慢病毒表達載體pLenti-miR-34a和pLenti-anti-miR34a。
  3. MTT實驗結果發(fā)現,在感染72h后miR-34a高表達組、miR-34a干擾組和對照組各組之間兩兩比較,吸光度均有顯著差異(P<0.05)。與對照組相比, miR-34a高表達組吸光度顯著降低,而miR

13、-34a干擾組吸光度顯著升高。
  4.流式細胞學檢測結果發(fā)現,miR-34a高表達組與陰性對照組、miR-34a干擾組相比,細胞凋亡率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5. Transwell小室法檢測結果發(fā)現,miR-34a高表達組、miR-34a干擾組和對照組各組之間兩兩比較,穿膜細胞數均有顯著差異(P<0.05),miR-34a高表達組穿膜細胞數明顯減少而miR-34a干擾組穿膜細胞數明顯增多。

14、>  第三部分 miR-34a靶基因預測及功能初步驗證
  方法:
  1.利用生物信息學軟件TargetScan、PicTar和Miranda分別預測miR-34a作用的靶基因。
  2.將 pmirGLO載體的雙酶切產物,與目的基因 CD47-3’UTR、MYB-3’UTR、MYC-3’UTR的 PCR產物進行無縫克隆,構建重組載體 pmirGLO-CD47、pmirGLO-MYB和pmirGLO-MYC。

15、  3.設計五個實驗組:pmirGLO-CD47、pmirGLO-MYB和pmirGLO-MYC,陰性對照組PmirGLO-control及空白對照組,分組與Lenti-miR34a慢病毒共轉染293T細胞,進行雙熒光素酶報告基因分析。
  4.設計四個實驗組:空白對照組(未感染YTS細胞)、陰性對照組(Lenti-con)、Lenti-miR34a組和Lenti-anti-miR34a組,各組感染YTS細胞后,應用RT-PCR檢

16、測各處理組 CD47mRNA的相對表達量,Western Blot實驗檢測各處理組CD47蛋白的表達水平。
  5.設計靶向CD47的shRNA序列并轉染至YTS細胞,RT-PCR及Western Blot實驗檢測轉染后CD47的mRNA及蛋白表達情況。檢測分為細胞對照組、陰性對照組、mir34a過表達組和CD47shRNA干擾表達組,分別利用MTT法、流式細胞學及Transwell小室實驗檢測各組感染后的YTS細胞的生物學功能。

17、
  結果:
  1.生物信息學軟件預測CD47、MYB和MYC為miR-34a可能作用的靶基因。
  2.經過 PCR鑒定及測序鑒定,成功構建了重組載體 pmirGLO-CD47、pmirGLO-MYB和pmirGLO-MYC。
  3.雙熒光素酶報告實驗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pmirGLO-CD47實驗組熒光素酶活性明顯下降,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而 pmirGLO-MYB實驗組和pmirGLO-M

18、YC實驗組差異不具有顯著性(P>0.05)。證明 miR-34a能夠與CD47的3’UTR區(qū)特異性結合。
  4. RT-PCR檢測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Lenti-miR34a組和 Lenti-anti-miR34a組的CD47mRNA表達水平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5)。Western Blot實驗結果顯示 Lenti-miR34a組、Lenti-anti-miR34a組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Le

19、nti-miR34a感染組細胞的 CD47蛋白表達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而Lenti-anti-miR34a感染組細胞的CD47蛋白表達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
  5.轉染CD47-shRNA后,CD47-shRNA組的CD47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均明顯下降,證實慢病毒干擾載體構建成功。MTT實驗結果顯示,miR34a組及CD47-shRNA組與對照組相比,在48h,72h和96h時的細胞吸光度值顯著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

20、.05)。流式細胞學結果顯示, miR-34a組和CD47-shRNA組與對照組相比,凋亡細胞數量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Transwell小室實驗結果顯示,miR-34a組和CD47-shRNA組較之對照組,遷移穿膜細胞數明顯減少,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第四部分 miR-34a對NK/T細胞淋巴瘤裸鼠移植瘤的影響
  方法:
  1.建立人NK/T細胞淋巴瘤裸鼠移植瘤動物模型。設

21、計實驗組:陰性對照組、Lenti-miR34a組和 Lenti-anti-miR34a組。觀察各組種植瘤生長情況,測量腫瘤體積并繪制生長曲線。實驗終止時處死小鼠,分離腫瘤。
  2.采用HE染色、免疫組化和原位雜交方法檢測各組移植瘤病理組織學形態(tài)、免疫表型及EBV感染情況。
  3.采用TUNEL法檢測各組移植瘤組織中細胞凋亡率。
  結果:
  1. Lenti-miR34a組裸鼠移植瘤體積明顯小于對照組和Le

22、nti-anti-miR34a組裸鼠移植瘤體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HE染色顯示各組移植瘤大體形態(tài)及顯微鏡下組織學形態(tài)相似。免疫組化顯示各組移植瘤CD3、CD56、Granzyme-B、TIA-1均表達陽性,CD20表達陰性。EBER原位雜交顯示各組移植瘤均 EBV陽性。免疫組化結果顯示Lenti-anti-miR34a組裸鼠移植瘤組織中 CD47蛋白表達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L

23、enti-miR34a組裸鼠移植瘤組織中 CD47蛋白表達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TUNEL結果顯示與對照組和Lenti-anti-miR34a組相比,Lenti-miR34a組移植瘤組織中凋亡細胞明顯增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1. miR-34a在 NK/T淋巴瘤石蠟組織及細胞系中的表達均下調,提示其可能參與了NK/T細胞淋巴瘤的發(fā)生發(fā)展。

24、  2.成功構建了可以上調及下調miR-34a表達的重組慢病毒表達載體,體外實驗證實高表達miR-34a能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增殖,促進腫瘤細胞凋亡,并減低腫瘤細胞的侵襲轉移能力。
  3. CD47是miR-34a直接作用的靶基因,miR-34a能夠與CD47的3’UTR區(qū)特異性結合進行轉錄后負向調控,發(fā)揮相應生物學功能。
  4.成功構建了人NK/T細胞淋巴瘤裸鼠移植瘤動物模型,體內動物實驗與體外細胞實驗結果相似,證明m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