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0/8/16b12476-b031-4e60-bffb-56e6ce5ed1c5/16b12476-b031-4e60-bffb-56e6ce5ed1c5pic.jpg)
![自殺未遂青年抑郁癥患者靜息態(tài)腦默認網絡功能磁共振研究.pdf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0/8/16b12476-b031-4e60-bffb-56e6ce5ed1c5/16b12476-b031-4e60-bffb-56e6ce5ed1c5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自殺是中國15歲至29歲人群的第二位死亡原因,60%自殺者存在抑郁癥病史。既往腦影像學研究發(fā)現抑郁癥和自殺行為均與腦默認網絡(DMN)部分腦區(qū)有關。至今,尚無特異針對抑郁癥自殺未遂行為和DMN活性改變的相關性研究。在本研究中,我們利用兩種不同的功能連接方法直接深入探討與青年抑郁癥患者自殺未遂行為相關的DMN功能連接改變情況。
方法:收集并評估35例伴有自殺未遂的青年抑郁癥患者(SD組)與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18
2、例不伴自殺未遂的青年抑郁癥患者(NSD組)以及47名健康對照者(HC組)三組被試的一般資料和抑郁、自殺特征相關的臨床心理量表。采集三組被試者大腦靜息態(tài)功能磁共振(rs-fMRI)數據,采用獨立成分分析(ICA)方法提取DMN并尋找三組間功能連接差異腦區(qū)。選擇可能與自殺未遂行為密切相關的右側楔前葉和左側小腦為感興趣區(qū),使用基于種子點的功能連接方法(seed-based FC)進一步探討SD、NSD兩組感興趣區(qū)的功能連接改變情況,并探討差異
3、腦區(qū)功能連接值與人口學資料和臨床量表之間的相關性。
結果:1、一般人口學資料及臨床心理量表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SD、NSD和HC三組在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上不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在HAMD、BDI、BIS、SAQ、BHS、SSI量表總分間存在顯著差異(P均<0.001),其中,SD及NSD兩組量表總分均明顯高于HC組,而SD組和NSD組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
2.獨立成分分析發(fā)現,與HC組相比,S D組及NS D組在右側顳中回(B
4、A39)、右側枕中回(BA39)、左側額中回(BA46)功能連接增強,SD組在左側小腦(BA18)連接增強,右側后扣帶回(BA29)連接減弱,NSD組左側額上回(BA32)、左舌回(BA18)、右側楔前葉(BA23)連接增強,左側小腦(BA19)連接減弱。與NSD組相比, SD組在左側小腦(BA18)和左舌回(BA18)功能連接增強,右側楔前葉(BA23)功能連接減弱。
3.基于種子點功能連接分析發(fā)現,與NS D組相比,S D
5、組楔前葉與右側小腦(t=4.15, P<0.01)、前扣帶回(t=3.5, P<0.01)、后扣帶回(t=2.94, P<0.01)、右側舌回(t=3.22, P<0.01)功能連接增強,左側小腦與右側角回(t=3.06, P<0.01)功能連接增強。
4.腦區(qū)功能連接值與臨床量表相關分析發(fā)現,S D組楔前葉與前扣帶回功能連接值與BHS量表總分呈顯著負相關(r=-0.534,P=0.001)。
結論:本研究結果進一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5432.基于靜息態(tài)腦功能磁共振成像探討青年抑郁癥自殺未遂的神經基礎
- 首發(fā)抑郁癥患者靜息態(tài)及任務激活態(tài)腦功能磁共振研究.pdf
- 首發(fā)抑郁癥患者及抑郁易感者靜息態(tài)腦功能磁共振的研究.pdf
- 首發(fā)青少年抑郁癥患者靜息態(tài)功能磁共振的研究.pdf
- 首發(fā)抑郁癥患者情緒調控網絡內功能連接的靜息態(tài)功能磁共振研究.pdf
- 抑郁癥電抽搐治療的靜息態(tài)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pdf
- 首發(fā)抑郁癥功能磁共振靜息態(tài)腦網絡與5-HTTLPR相關性研究.pdf
- 首發(fā)抑郁癥及其一級親屬靜息態(tài)腦功能磁共振研究.pdf
- 抑郁癥患者自殺未遂的危險因素的研究.pdf
- 首發(fā)未服藥抑郁癥靜息態(tài)功能磁共振效應連接研究.pdf
- 基于靜息態(tài)功能性核磁共振數據的抑郁癥分析.pdf
- 首發(fā)單相抑郁癥患者靜息態(tài)腦注意網絡功能連接的初步研究.pdf
- 腦震蕩患者靜息態(tài)腦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pdf
- 臨床治愈抑郁癥患者腦功能磁共振研究.pdf
- 原發(fā)性失眠患者腦靜息態(tài)功能磁共振研究.pdf
- 兒童期創(chuàng)傷相關抑郁癥的靜息態(tài)腦功能網絡研究.pdf
- 5302.基于磁共振成像的靜息態(tài)腦功能網絡研究及其在重性抑郁癥中的應用
- 雙相情感障礙患者靜息態(tài)腦功能磁共振的研究.pdf
- 2型糖尿病患者默認模式網絡的靜息態(tài)功能磁共振研究.pdf
- β-重型地中海貧血患者默認網絡的靜息態(tài)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