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劣勢群體是與現代社會經濟利益和社會權力分配不公平、社會結構不協調、制度性不合理密切相關的一個社會學概念。在社會學研究中,劣勢群體與弱勢群體是邊緣群體的兩個基本組成部分。所謂弱勢群體是指因為生理缺陷導致生活貧困和社會困境的社群,如殘障人、老人、兒童等;劣勢群體則指雖具備完全勞動能力,但因社會制度和社會結構缺陷,在社會變遷過程中被邊緣化且長期處于相對主流社群生存狀態(tài)的不利境遇的社會群體。由此可見,劣勢群體具有相對性和歷史性的特征,不同國家、
2、不同社會制度、不同主流價值觀以及不同歷史時期,劣勢群體各有不同,其多樣性、復雜性和流動性要大于弱勢群體。當前學界普遍認為,當代中國劣勢群體(亦被一些學者稱為社會性弱勢群體)包括四類人,他們分別是:下崗職工、“體制外”的人、進城農民工、較早退休的“體制內”人員。
1與西方國家不同的是,這些群體大多是我國原有計劃經濟時期的基本階級或社會階層,他們在計劃經濟時代曾為社會發(fā)展和國家建設作出巨大貢獻,他們的劣勢境地是與我國經濟轉軌與社會
3、結構轉型的特殊歷史背景相聯系的——社會的極速轉型、社會結構斷裂、社會流動的剛化一系列缺陷導致部分社會成員因不適應社會結構、制度變化和勞動力市場要求而被甩到社會位置的邊緣地帶,在社會利益重新分配格局中被劣勢化,逐步轉變?yōu)榱觿萑后w。眾所周知,生理性弱勢群體是任何社會都存在的不幸者,他們與社會不公的關系不是那么直接和密切,因此,基本上可以看作是與社會不公無涉的弱勢群體。而劣勢群體則是與社會不公直接相關的,具有較強相對剝奪感,因而也與社會穩(wěn)定密
4、切相連的社會邊緣群體類型。
從社會學理論角度來看,弱勢、劣勢和強勢群體的形成是社會分層(social agradation)的結果。社會內部成員之間的先天生理和社會條件的差異決定了社會分層的必然性,也就是說邊緣群體在每個社會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社會分層一方面可以通過制造差異激勵社會成員參與社會流動,為社會進步貢獻才智,促進社會向前發(fā)展;但另一方面,如果社會分層過度或者分層速度過快,則會出現社會貧富差距過大、強勢群體與邊緣群體利益
5、失衡以及劣勢群體相對剝奪感加劇等負效果,給社會發(fā)展帶來阻礙。因此,如何均衡主流與邊緣群體之間利益分配、如何在極速轉型下抑制或緩和劣勢群體成員相對剝奪感和社會不公感、以及如何控制社會分層程度與進度是和諧社會構建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問題。
如果說過度的社會分層給弱勢群體帶來的社會后果是生存困境,那么給劣勢群體帶來的將是社會排斥(social exclusion)。“社會排斥”,原是針對大民族完全或部分排斥少數民族的種族歧視或偏見現象,
6、這種偏見和歧視建立在一個社會有意達成的政策基礎上,也就是說劣勢群體“往往由于民族、等級地位等原因而遭到社會排斥。特別嚴重的是在影響到他們命運的決策之處,根本聽不到他們的聲音”。而這種排斥和話語缺失是非常危險的——“假如越來越多的人被排斥在能夠創(chuàng)造財富的、有報酬的就業(yè)機會之外,那么,社會將會分崩離析,而我們從進步中獲得的成果將付諸東流”。
2當前中國正處于由農業(yè)國向現代化工業(yè)國家的轉型過程中,而這種轉型期由于社會資源重不可避免地
7、會損害到部分社會成員的既得利益,因此也是社會動蕩風險最高的時期。社會學教授孫立平認為,和諧社會的本義首先是形成大體均衡的利益格局,即建立包括利益表達機制、利益協商機制、利益沖突解決機制在內的利益協調機制。而且,“在利益協調機制建立中的首要問題是利益表達問題,沒有有效的利益表達機制,其他利益協調機制都無從談起?!?br> 3而在當前社會轉型過程中,我們在關注利益表達機制時,又需要高度關注劣勢群體的群體利益表達機制,因為,這是一個直接關系
8、到社會穩(wěn)定與社會和諧的重大問題。
4根據信息博弈理論,要在利益博弈中實現參與者各方的利益最大化,也就是孫立平教授所謂的“均衡的利益格局”,關鍵在于博弈前能夠進行“廉價協商”(cheap talk)。
5孫立平教授所謂的“利益表達機制”就是一種利益分配開始前的廉價協商方式。而在信息化社會中,作為人們社會生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的大眾傳媒則是實現這種廉價協商的重要渠道之一。
制度建設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完善的利
9、益表達機制建立完成之前,作為社會信息傳遞、文化傳承、輿論監(jiān)督、服務娛樂重要工具的大眾傳媒將承擔著為社會各方提供表達平臺的重要使命。那么,在中國社會轉型過程中,如何充分發(fā)揮傳媒表達平臺作用,如何營造和諧社會氛圍、削弱劣勢群體相對剝奪感、為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便是本文要探討的重要問題。由于時間和能力的限制,本文通過對重慶報刊傳媒中對當代中國社會劣勢群體之一的農民工報道的現狀進行分析,將劣勢群體的社會邊緣地位在傳媒中被復制,而這種媒介劣勢又強化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農民工議題的媒介呈現——以《河南日報》和《大河報》的農民工報道為例.pdf
- 新生代農民工的媒介形象研究——以《重慶日報》為例.pdf
- 《重慶晨報》農民工報道研究.pdf
- 弱勢群體權益保障研究——以城市農民工為例.pdf
- 農民工城市融入影響因素研究——以重慶市制造業(yè)農民工為例.pdf
- 我國農民工城市融入研究——以魯中地區(qū)城市農民工為例.pdf
- “農民工”媒介使用與社會認同研究——以上海市建筑業(yè)“農民工”為例.pdf
- 我國農民工社會保障問題研究——以建筑業(yè)農民工為例.pdf
- 農民工集體行動形成機制研究——以工廠環(huán)境下農民工為例.pdf
- 農民工養(yǎng)老保險籌資方式的探討——以重慶為例.pdf
- 基于結構化視角的農民工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研究——以重慶為例.pdf
- 國有企業(yè)中農民工的市民化研究--以M企業(yè)的農民工為例.pdf
- 農民工群體就業(yè)問題研究——以廣東為例的探討.pdf
- 農民工與城市職工勞動報酬的差異研究——以山東、重慶為例.pdf
- 傳播分化背景下我國農民工群體失語現象研究——農民工媒介話語權失衡的實證分析.pdf
- 大眾傳媒對農民工交往方式的影響——以對上海五區(qū)農民工調查為例.pdf
- 農民工就業(yè)狀態(tài)代際差異實證研究——以北京農民工為例.pdf
- 社會支持網絡對新生代農民工就業(yè)影響研究——以重慶市新生代農民工為例.pdf
- 基層民眾的媒介接觸與政治信任——基于農民工群體的研究.pdf
- 農民工社會保障政策-現狀、缺陷與出路——以裝飾行為農民工為例.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