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1/11/835227f7-5542-481a-ab71-c2772edcac80/835227f7-5542-481a-ab71-c2772edcac80pic.jpg)
![從接受美學視角看昆曲劇本的唱詞英譯——以許淵沖和石俊山的兩個《桃花扇》英譯本做比較.pdf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1/11/835227f7-5542-481a-ab71-c2772edcac80/835227f7-5542-481a-ab71-c2772edcac80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昆曲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區(qū),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是我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昆曲不像話劇、歌劇、舞劇等西方舞臺藝術那樣各成系統(tǒng),它是歌舞合一,唱、念、做并重的綜合藝術。它繼承了漢民族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是漢民族傳統(tǒng)藝術集大成者。昆曲在中國歷史上曾長時間地釀發(fā)過觀賞熱潮和參與熱潮,其程度遠超先于它的元雜劇和宋元南劇,甚至在現(xiàn)代也未曾有任何一種觀劇熱潮能與之比肩。這一事實已可證明它作為一種戲曲范型比其他范型曾經更透徹、更深刻地鍥入過我們民族的
2、集體審美心理,是這個民族精神歷程中最重要的審美對象之一。而昆曲劇本既屬于文學,又屬于舞臺藝術。昆曲劇本的文學性極高,它的曲文繼承了唐詩、宋詞、元曲的文學傳統(tǒng),其中許多曲牌與宋詞、元曲相同,文辭典雅華美。昆曲唱詞中蘊含的大量的典故成語等文化因子具有極高的文學和審美價值。然而,如何在翻譯的過程中處理好這些文化因素,成為了中國翻譯研究中比較熱門的一個話題。
接受理論作為文學研究中的一種新型范式和新興的方法論,使西方文論實現(xiàn)了從“
3、作者中心”和“作品中心向“讀者中心”的轉移。接受美學以現(xiàn)象學和解釋學為理論基礎、以人的接受時間為依據產生。接受美學認為讀者的閱讀具有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他們是文本意義的實現(xiàn)者,因此讀者的反應是評價一部作品好壞的標準。翻譯作為一種文本再創(chuàng)作的活動,譯者在再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必須考慮到讀者的社會經驗、審美傾向、接受能力,即讀者的“期待視野”。此外,作品中的意義未定點和意義空白,需要讀者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進行理解。譯者在翻譯過程中,也必須注意譯文讀者
4、的接受和反應,盡量使自己對原文的理解和詮釋能與譯文讀者的“期待視野相契合,從而最大限度地達到作者、譯者和讀者的視野融合。另一方面,翻譯中的歸化和異化策略關注的是如何在翻譯中處理文化因素的問題。本文將接受美學、歸化、異化策略作為理論基礎,以《桃花扇》唱詞的兩個譯本對文化因素的處理為例,討論中國傳統(tǒng)典籍英譯過程中的文化因素處理問題。
通過對許淵沖和石俊山的兩個譯本進行分析,可以概括出兩位譯家在翻譯策略和對譯文讀者期待視閾的態(tài)度
5、有極大的不同。本文設定的目的語讀者是對本本背景沒有太多了解的普通讀者(以英語為母語)。從翻譯策略看,許淵沖的異化程度更強,而石俊山更傾向于照顧目的語讀者的視閾。
在對兩個譯本進行案例分析的基礎上,筆者發(fā)現(xiàn)沒有一個譯者在譯文中只選用一種翻譯策略,但是某一個翻譯策略會居于主導地位。而對于譯者來說,一味遷就譯文讀者也是不應被推崇的。隨著目的受眾期待視閾的不斷擴展,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可以選擇性的挑戰(zhàn)讀者的視閾,從而不斷豐富目的語的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接受美學視角下長生殿兩個英譯本的比較
- 從接受美學視角看解密英譯本的接受效果
- 接受美學視角下西游記兩個英譯本的比較研究
- 接受美學視角下論語兩個英譯本對比研究
- 接受美學視角下《長生殿》兩個英譯本的比較_12475.pdf
- 從接受美學視角看《解密》英譯本的接受效果_3718.pdf
- 接受美學視角下《西游記》兩個英譯本的比較研究_18061.pdf
- 接受美學視角下《論語》兩個英譯本對比研究_12415.pdf
- 從闡釋學視角比較駱駝祥子兩個英譯本
- 接受美學視閾下寒山詩兩個英譯本的對比研究
- 從翻譯倫理的角度比較楚辭兩個英譯本
- 接受美學視角下連城三個英譯本的比較研究
- 翻譯美學視角下楚辭兩個英譯本的對比研究
- 從許淵沖翻譯美學視角看李清照詞的英譯
- 接受美學視角下文化意象的傳遞——以孫子兵法兩個英譯本為例
- 從順應論視角看《駱駝祥子》兩個英譯本_38820.pdf
- 從改寫理論看阿q正傳的兩個英譯本
- 翻譯美學視角下邊城兩個英譯本的對比研究
- 從哲學闡釋學視角比較陶淵明詩歌兩個英譯本
- 從西游記兩個英譯本看漢語熟語的翻譯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