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4/18/b04f6332-2b95-4b5a-83fb-4ebf4d3c1ce3/b04f6332-2b95-4b5a-83fb-4ebf4d3c1ce3pic.jpg)
![荔枝汁加工過程酶促褐變及其多酚氧化酶特性研究.pdf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4/18/b04f6332-2b95-4b5a-83fb-4ebf4d3c1ce3/b04f6332-2b95-4b5a-83fb-4ebf4d3c1ce3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論文針對我國荔枝汁加工過程易褐變的現(xiàn)狀,就適宜荔枝汁加工品種進行了篩選,對其加工過程的酶促褐變問題和荔枝果肉多酚氧化酶進行了研究,分析了三月紅、白糖罌、妃子笑、黑葉、禾荔、雞嘴荔、香荔、糯米糍八個荔枝品種的理化指標及多酚氧化酶(PPO)、過氧化物酶(POD)活性,初步確定了適合加工的荔枝品種;研究了荔枝汁加工過程中滅酶工藝對荔枝汁酶促褐變的影響,確定了滅酶工藝的關鍵參數(shù);并對荔枝果肉多酚氧化酶特性進行了研究。主要結論如下:
2、 1、通過比較分析三月紅、白糖罌、妃子笑、黑葉、禾荔、雞嘴荔、香荔、糯米糍等八個品種荔枝的可食率、出汁率、pH、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色值、PPO以及POD活性,得出黑葉和禾荔的出汁率分別為65.20士0.65%、66.00士0.80%,固酸比為5.89、5.97,較其他品種適宜用于荔枝汁加工;不同品種間荔枝原汁L、a、b值有顯著性差異,不同品種間荔枝果皮、果肉中PPO及POD活性均以糯米糍最高;其果皮PPO、POD活性分別為(5.3
3、7士0.23)×103U/g·min、(4.29土0.15)×104U/g·min;果肉PPO、POD活性分別為207.56士24.13U/g·min、816.27±28.32U/g·min。
2、選用黑葉荔枝品種,通過比較滅酶工藝與未滅酶工藝生產(chǎn)的荔枝原汁的褐變度、總酚含量、PPO及POD活性,表明滅酶過程中隨著溫度升高和時間延長,荔枝原汁的褐變指數(shù)呈上升的趨勢,而總酚含量呈下降趨勢。荔枝原汁POD比PPO耐熱,選用95
4、℃、30s處理后可以達到完全滅酶,且與未滅酶的荔枝汁相比,其褐變度無顯著性差異。
3、采用勻漿法提取黑葉荔枝果肉多酚氧化酶,提取的粗酶液經(jīng)30%和70%飽和度硫酸銨分析沉淀、透析除鹽、Sephadex G-100純化、后經(jīng)聚乙二醇濃縮,得到純化的多酚氧化酶,純化倍數(shù)為9.32。
4、通過對黑葉荔枝果肉PPO特性研究,得出其最適反應底物為焦性沒食子酸;最適pH值約為7.0;最適反應溫度約為35℃;米氏常數(shù)為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荔枝果皮多酚氧化酶內(nèi)源底物的確定及其促褐變機制.pdf
- 紅棗多酚氧化酶(PPO)特性及抑制其酶促褐變的研究.pdf
- 百合鱗莖多酚氧化酶特性的研究及褐變的控制.pdf
- 粉紅女士蘋果多酚氧化酶特性及其蘋果汁防褐變方法的研究.pdf
- 酶促褐變
- 烏賊墨多酚氧化酶的特性研究.pdf
- 香蕉多酚氧化酶性質(zhì)及在果酒發(fā)酵中褐變控制的研究.pdf
- 小麥麩皮多酚氧化酶的純化及其酶學特性的研究.pdf
- 小麥籽粒多酚氧化酶生化特性及其控制基因的研究.pdf
- 濃縮碭山酥梨汁非酶促褐變機理及其控制技術研究.pdf
- 荔枝汁陶瓷膜澄清工藝和褐變抑制技術研究.pdf
- 板栗品種褐變度差異性及其與多酚氧化酶活性的相關性研究.pdf
- 小麥籽粒多酚氧化酶活性及其同工酶的研究.pdf
- 桑葉多酚氧化酶分離純化及其酶學性質(zhì)的研究.pdf
- 混濁梨汁酶促褐變機理及控制技術研究.pdf
- 荔枝果汁非酶褐變機理研究.pdf
- 茶樹多酚氧化酶的提取、分離純化及其部分酶性質(zhì)研究.pdf
- 馬鈴薯酶促褐變機理研究.pdf
- 雙孢蘑菇多酚氧化酶的研究.pdf
- 菠蘿濃縮汁儲藏過程中非酶褐變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